韓國納米科技發展政策及對上海的啟示

2021-02-25 微言創新

當下各種石墨烯題材股被熱捧的程度表明,納米科技被譽為「21世紀的三大科技基礎之一」是有道理的。本文追蹤了韓國十幾年來對納米科技的國家支持,希望有助於上海決策者在建設全球科創中心過程中堅定某些戰略高科技領域,長期支持。

納米科技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被譽為21世紀的三大科技基礎之一。韓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先後在2001年、2002年、2003年制定頒布了《促進納米技術10年計劃(2001-2010)》、《促進納米技術開發法》和《納米技術開發實施規則》,2014年進一步發布實施韓國國家《第四期納米技術綜合發展規劃》,其核心策略是融合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納米技術3個主要技術領域,提升前沿技術和基礎技術水平。2014年 3月,韓國國家納米技術政策中心研究制定了《第二期國家納米技術路線圖(2014-2025)》,以期通過三大戰略來具體實施推進。

我們通過探尋韓國發展納米科技與產業的經驗,為上海發展納米科技與產業發展提供借鑑。

韓國國家納米科技政策的出發點是通過納米技術來實現製造業的創新,提升未來產業競爭力,培育新興產業,創造就業機會,推動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第一階段(2001-2010)取追趕戰略,重點在於人才培養和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納米技術領域的國際競爭力,使韓國成為納米技術的一流國家,爭取達到全球的前5名;第二階段是趕超戰略,韓國要成為納米技術產業化的全球領導者,用納米技術引領未來產業技術的發展。2010年以後,韓國政府逐漸重視納米安全性的研究和政策的制定。

2014年3月出臺的《第二期國家納米技術路線圖(2014-2025)》通過三大戰略指出了未來韓國納米技術發展路徑:

第一大戰略:將成熟度較高的納米技術領域首先實現產業化。具體包括了以下七大戰略領域:①3D納米電子材料,②應用在IOT領域的環境納米傳感器技術,③食品安全納米傳感器,④功能性納米纖維,⑤不使用或者儘量少用貴金屬的催化用納米材料,⑥不使用或者儘量少用稀有元素的納米材料,⑦低能源消耗的水處理系統。

第二大戰略:發展石墨烯材料與技術。主要包含三部分內容:①儘快建立石墨烯原材料供應體系,保證石墨烯原材料的供應;②石墨烯產品的早期產業化儘快實現;③建立以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有機協作、交流系統。

第三大戰略:支持企業的技術研發以及成果轉移轉化。包含三方面內容:①對優秀的納米技術研發企業提供匹配性支持;②組織專家,為企業目前還沒有解決也很難解決的技術難題攻關提供重點支持;③支持建設自動化和智能化的NEMS等平臺,以服務技術轉移和產業化過程。

通過長期的穩定支持,韓國納米科技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李向陽等採用了Thomson公司的Thomson Innovation (TI) 專利檢索與分析系統,採用關鍵詞與 IPC 分類號進行綜合檢索,得到2001-2015年的納米專利 55453 件(數據日期為 2015 年 8 月2日)。納米技術專利數據分析結果顯示,美國、韓國、日本和中國是全球納米專利的主要申請國家。韓國緊隨美國之後,位列第二,超過了日本、中國等,申請專利 11343 件,佔比 20%。三星電子、韓國先進科技學院等是納米技術的領跑者,專利獲得者中名列前2名。

上海在2001年開始執行「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納米科技專項,與國際同步推動納米科技與產業發展。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一些重要領域的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前沿的水平。新型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的研製,納米技術在電子信息、環境與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和生物醫藥等領域的應用均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一批納米技術轉化成產品成功推向市場,培養了一大批國際著名的納米專家。在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中,上海地區獲得了11項資助,佔全部項目的25.6%,高於一般項目10%左右。主持這些項目的科學家,絕大多數都曾承擔過上海市納米科技專項,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上海納米科技在技術與產業培育方面的良好成效。

但相比於英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國內北京、廣東和江蘇等兄弟省市,上海這幾年在納米科技領域的投入有所趨緩,新增亮點不多,重要領域的優勢地位不再突出。為了維持上海在納米技術,特別是納米技術產業方面的優勢,需要進一步梳理現有基礎和條件,優化創新政策措施,重點扶持優勢領域,加速納米科技產業化進程。

一是堅持聚焦重點領域,長期穩定支持。

對於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納米科技與產業領域,決策者一定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決心,通過出臺專項長期規劃,系統化地予以推進,並且設立階段性考核目標,接受第三方評估。同時,凝練管理經驗,優化管理流程,形成科學管理體系,從而保障納米科技與產業的長期繁榮和穩定發展。

二是集聚資源,推動納米技術產業園區建設。

上海納米科技產業發展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是沒有納米科技產業園,成果轉化缺乏物理載體。上海應該在化工園區等合適的區位,開展納米技術產業園的建設。科技政策、科技資源向相關的園區集聚,有效吸引孵化上海納米科技成果,逐步建成上海納米科技成果轉化集聚地,促進納米科技產業鏈的形成。並利用納米技術產業園,整合周邊產業資源,輸出層級更高的納米技術產業鏈,增強上海對周邊產業的輻射能力和水平。

三是營造環境,吸引大企業參與納米技術創新。

我國納米技術市場上國內企業專利擁有量排名在三星、飛利浦等跨國企業集團之後,上海納米技術產業化主體多是中小企業,缺乏競爭優勢,亟需本地大企業的加入。上海應出臺相關舉措鼓勵大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小企業聯合攻關,推動納米技術成果轉化。納米技術成果轉化速度快,周期越來越短,大企業越早參與納米技術產品的研發,納米技術成果轉化越順利,更有利於企業、產業的發展。

閔國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上海市納米科技與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


(本文不代表微言創新觀點。歡迎投稿、轉載和商務合作,請聯繫innotalk@163.com) 

相關焦點

  • 制度、政策與創新體系建構:韓國政府主導型發展模式與啟示
    數據顯示,作為創新國家的韓國,其風投資本交易量佔GDP比僅在全球排名第38位,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支撐的創新產業聚集度全球僅排第29位。韓國創新發展存在孕育環境弱、多元參與弱、產業聚集弱、擴散效果差等諸多問題。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講師蔣絢於文本中認為,以上韓國製度轉型中的經驗教訓對具相似制度背景的中國具有重要啟示。期待進一步的討論。
  • 學者觀點 ∣ 尹悅:韓國手語政策、手語教育的發展及其啟示
    欄目導語《語言政策與語言教育》是由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主辦、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學術刊物,該刊緊密圍繞語言政策與語言教育領域的核心議題,匯聚國內外專家學者前沿研究成果,旨在促進國內語言政策、語言教育規劃以及微觀語言教育研究的發展。
  • 全球生物科技發展態勢及對我國的啟示
    一、國際重大戰略規劃和政策措施1.1 強化頂層設計,展望生物經濟可持續發展2019年,世界主要經濟體加強生物科技領域戰略布局,展望下一代生物經濟發展前景並提出國家級規劃與路線圖(表1)。此外,針對發展生物科學應對糧食安全、能源清潔增長和健康老齡化挑戰的路線圖——《英國生物科學前瞻》,英國發布生物科學領域《2019年交付計劃》,詳細闡述將要採取的行動,以支持交付目標的實現;日本提出到2030年建成世界最先進的生物經濟社會;韓國旨在通過產業政策的根本性創新和率先投資,推動韓國生物健康產業迅速發展並進入全球領先地位。
  • 上海紫竹高新區的發展經驗與啟示
    科技專論  上海紫竹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紫竹高新區」)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民營企業為開發主體的國家級高新區。近年來,紫竹高新區的快速發展,得益於上海乃至全國產業轉型升級和全球研發轉移的大背景,得益於體制機制創新所帶來的把握髮展機遇能力,得益於高效利用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各方面創新創業資源的能力。
  • 淺談納米科技的發展
    ,最受重視的科學領域是物料科學、資訊科技、能源科學和生命科技的研究和發展。/香港數理工程科技學會(STEM學會)理事 潘永強  每一種創新或發明的方向,總是朝著多功能的方向發展,例如手提電話變成智慧型手機,發揮了電話、手錶、照相機和電腦,甚至是錢包和信用卡的功能;另一發展的方向是微型化,數十年來的手提電話,由早期身份象徵的「大哥大」、「水壺」,到近來卻愈來愈小巧,物料科學的發展也如是。
  • 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臺灣新竹科技園區的經驗及啟示上海城市規劃
    對於上海來說,臺灣新竹科技園是一個很好的楷模,結合上海已經具有的各種優勢,並借鑑臺灣的成功經驗,能夠較好地解決在科創中心建設中遇到的「產學研」結合、人才引進、投資管理、科技服務等各方面的問題。另外,園區也十分重視人力資源的管理,以協調和滿足高科技產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 從臺灣新竹科技園的建設中,可以汲取到豐富的經驗,但是對於這些經驗,不能照搬照抄,需要結合上海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最適合上海地區的建設方針。
  • 臺灣納米專利世界排名第4 將推動未來科技發展
    中國臺灣網10月2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納米科技展,今天起在臺北世貿一館登場。納米科技計劃總主持人吳重雨表示,在二期計劃推動下,得到近1500件專利,納米專利在世界排名第4。  吳重雨表示,未來納米科技將扮演重要角色,將是重要引擎和推動力量,包括歐盟、美國、德國、日本和韓國等,正規劃2020年納米科技發展願景。  吳重雨表示,臺灣納米科技計劃在2003年啟動後,2009年進入二期計劃,目前已第5年。
  • {上海經驗}上海多措並舉精耕投資沃土及對我省的啟示
    上海多措並舉精耕投資沃土及對我省的啟示 一、上海吸引外商投資的主要舉措 一是穩投資,優化營商環境。更好的營商環境是穩投資的關鍵。 上海市副市長許昆林表示,實施新一輪服務業領域對外開放,有助於進一步融入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進一步擴大貨物和服務貿易規模,優化貿易結構,提升上海國際貿易競爭力。 上海引進外資結構與質量不斷提升。2019年1至10月,科技服務業實到外資11.06億美元,同比增長105%,繼續成為增長最快行業。外資製造業引資能級提升。
  • 韓國天然氣產業發展及啟示
    中國的能源問題在很多方面與韓國有相似和相通之處,當前相關部門正在編制「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及專項規劃,韓國的能源政策與發展規劃、天然氣產業發展及改革經驗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和借鑑。2.2 各階段的能源政策和規劃20世紀八九十年代,韓國的能源政策主要圍繞國內龐大的能源需求以及貧瘠的能源資源展開,實行「供給導向」能源安全戰略,即為韓國經濟發展尋求持續、可靠的低價能源供應體系,以促進經濟增長和維持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產業競爭力。
  • 日本的科技人才政策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2006年,日本第3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2006~2010)開始實施,該政策的目的是提高科技人才的綜合素質,充分發揮其能力,支持他們終身持續進行能力開發,積極拓寬培養方法和途徑,增強科技發展的實力。該計劃明確了科技人才培養的改革方向和具體對策。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八個方面:  培養具有廣闊視野和跨學科技能的人才。
  • 全方位賦能|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上海可佑納米籤署...
    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我國政府在布局國家發展納米科技與產業方面專門設立的、國內唯一一所從事納米技術及應用研究的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中心於2003年10月,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發文(發改高技[2003]1385文件)批准成立。
  • 樸實納米學人,力促亞洲納米科學共繁榮的踐行者——訪韓國漢陽大學...
    Lee也始終堅守在並踐行著自己當初的願望,感恩回報,為和平發展多做一些事情。  感恩回報,結合自身納米科學專業,充當亞洲納米科學共同發展的「搭橋」人。這份熱心,除了教育事業,積極組織亞洲範圍納米科學高端學術論壇活動也是一例。
  • 韓國科技技術院
    韓國科技技術院
  • 從一窮二白到領先全球,韓國半導體的崛起,給國產晶片3大啟示
    美國此舉不單單是為了打壓華為,更是為了限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事實上,在中國之前,韓國的半導體行業就實現了從一窮二白到領先全球的強勢崛起。而韓國半導體的崛起,給了國產晶片三大啟示:
  • 金字塔密室內發現電磁能量,科學家:對未來科技有啟示
    文/惜談金字塔密室內發現電磁能量,科學家:對未來科技有啟示埃及金字塔憑藉其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意義,還有其特殊的構造原理,引得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都對他興趣滿滿。這位科研者來自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國立信息科技機械與光學大學,他對於金字塔的研究也十分特別。它是通過科學模型來對埃及的吉薩金字塔進行分析。而這個分析結果卻顯示,在該金字塔的內部存在著三個特別的密室,在密室裡居然是可以匯聚電磁能量的。而從前的金字塔研究者從來沒有採取過這種形式對金字塔進行研究,所以這一消息大家也是第一次聽到。
  • 搶佔納米科技和智能溼法研磨產業發展新的制高點
    1月27日,一篇題為《搶佔納米科技和智能溼法研磨產業發展新的制高點》的文章在安徽科技報(安徽省唯一一家綜合性科技報)08版專題登出,並同步於「學習強國」「今日頭條」「安徽新聞網」等其他媒體平臺,該專題主要介紹安徽儒特實業有限公司發展紀實,文末可點閱讀原文查看該文。
  • 問策上海2025丨如何打動海外科技人才的心?——德國啟示
    從我國的內部發展來看,近年來,國內各大城市陸續出臺人才政策,展開地方層面的「人才爭奪戰」,其中科技創新型人才和青年人才成為爭奪焦點,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人才吸引力顯著增強,對以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造成了壓力。青年人的理想視野決定了城市的發展高度,青年人的激情活力決定城市的發展脈動。
  • 中國與韓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比較研究
    作為亞太區域內的發達國家,韓國學習和借鑑歐美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的經驗進行教育改革而發展迅速,韓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過程及策略對我國無疑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因此,本文將對韓國與中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進行比較研究,以開啟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視域。
  • 納米數據給了行業這些啟示
    02加碼本土賽事與電競,納米數據全面助力中國體育升級上海是中國經濟重鎮,也是體育發展的領軍城市,在「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的目標面前,納米數據看到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目前,納米數據已經掌握了行業內最成熟、最完善的體育數據支持體系,可以提供足籃網等賽事數據,其中包括了實時數據、實時指數、深度統計數據、情報數據、動畫直播和完備的歷史數據等,賽事數據實時準確全面。因此可以說,經過經過多年的發展和不斷革新的納米數據,累積了豐富的數據服務經驗和數據管理研發能力,擁有一套完整的體育數據處理系統和精準完善的解決方案。
  • 諾菲納米科技攜手Cambrios,扛鼎納米銀觸控產業
    來源:中國商業觀察網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使得人機互動式觸控顯示技術得到了飛躍式發展,在廣告、會議、教育、零售等領域的應用場景越發廣闊。與此同時,作為觸控屏上遊的納米銀線材料和相關產業也迎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