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過年也太有意思了,實名羨慕

2021-01-13 時尚先生ESQ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首童謠耳熟能詳。但童謠裡的年似乎並不豐盛,臘八粥喝幾天,又是平平的幾日,二十六、二十七才見到雞和肉。這個月,小孩兒簡直是在口水中度過的。但對滿足的延遲,正是過年的特色,對狂歡的期待,對下一次更為盛大的狂歡的禱祝,就是過年。

民以食為天,先說吃。最為傳統的年節食物,幾乎都不能給人帶來優質蛋白和脂肪的飽足感。臘八粥,最早並不是在臘八這一天熬製的,而是在冬至,宗懍《荊楚歲時記》說「冬至日,量日影,作赤豆粥,以攘疫。」之所以從冬至挪到了臘八,和佛教信仰有關。臘八是釋迦摩尼的成道日,又有牧女蘇耶妲在這一天用米粟粥救助佛祖的傳說,所以在民間,兩個喝粥的日子漸漸合二為一。但原來的功能——攘疫並沒有消失,所以這一天要「赤豆打鬼」。

屠蘇酒。過年要喝酒,最早是喝椒柏酒。椒和側柏葉都被視為仙品,可以延壽,所以除了祭祀,要恭恭敬敬獻給家中的長輩,「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還要喝桃湯。到了隋唐時,就改為屠蘇酒了,這背後是藥學的進步。據孫思邈的《千金要方》記載,屠蘇酒要添加「大黃,蜀椒,桔梗,桂心,防風,白朮,虎杖,烏頭」。這個方子傳到日本時,日本人非常困惑,烏頭有劇毒,大黃瀉熱毒,破積滯,可用於治療便秘,他們不太懂為什麼春節時要喝這麼生猛的酒,把這兩味去掉,改成了陳皮和茵香。

還有七菜羹和年糕。七草粥據《荊楚歲時記》,是正月初七人日時要食用的,有甜、鹹兩種,無非是白蘿蔔、芥蘭、菜心、大芥菜、春菜、大蒜、芹菜、芫荽之類,各有彩頭,吃蒜是會算帳理財,芫荽是隨緣,芹菜是勤勞持家。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的華人吃得好一點,通常是七彩魚生。年糕最早叫稻餅,漢朝就有,後來改了叫年糕,年年高。這些食物的首要意義當然都不是好吃。而宋朝人在除夕夜食用的餺飥,還沒有冬至日食用的餛飩來的美味,南周專欄作家李開周稱之為「肥冬瘦年」。

玩是要玩的。北宋開始,宮廷裡守歲流行吃消夜果兒,無非是蜜餞、糖煎、時果之類,食盒裡放的最多的,是玉杯、寶器、珠翠、花、犀象、博戲之具、銷金、鬥葉之類,全是玩具。皇帝帶頭打牌,以此消夜。放爆竹、踢蹴鞠、放胡哮,鬥鵪鶉、聽戲,都是保留項目。

但這一夜之後,就是佔卜活動,不那麼好玩了。從初一日開始,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各有名目。為何有這些說法,古書中最早的記錄——董勳的《答問禮俗》語焉不詳。據推測,只能是源於佔卜。「歲後八日……其日睛,所主之物育,陰則災。」所以鬧過一夜,從上到下就開始觀察天侯,看今年的雞怎麼樣、人怎麼樣、莊稼怎麼樣,若有災,心情自然不會太好。杜甫有兩句詩最為典型,他在《人日兩篇》中這麼寫:「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陰時。冰雪鶯難至,春寒花較遲。」天侯反常,心情之糟糕躍然紙上。所以這些日子裡,各有各的規矩、禁忌。

春節的底層代碼是祝禱和闢邪,傳統的春節活動大多來源於此。最早的闢邪儀式是驅儺,而驅趕的是寒氣。歲暮的寒氣是衰頹之氣,也是惡氣,驅儺正是為了逐除冬寒的陰氣、衰氣,為新春的到來做好準備。《禮記·月令》記載季冬之月,「命有司大儺,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盧植《禮記》注云:「所以逐衰而迎新」。

舉行儺儀時,人們逐家逐村驅趕。驅儺人頭戴假面,這種假面在周代為熊皮製作,所謂「黃金四目」。掌管驅儺的職官為方相氏,《周禮·夏官》有云:「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難,以索室驅疫」。

這個驅儺儀式,到了《呂氏春秋》的記載裡,被大量簡化,只保留了在除夕日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的儀式,但這個儀式直接來源於先秦的驅儺儀式,漢朝高誘就說漢時在歲尾前一日擊鼓驅疫,其前身就是方相氏蒙熊皮,戴黃金四目儺面,穿玄衣朱裳,帶著一百個奴隸挨家挨戶驅除疫鬼。現在農村地區的社火、社戲,非常熱鬧,其前身也是這樣的闢邪儀式。

而漢代,儺儀的規模空前盛大,要選十歲以上,十二歲以下,一百二十個童子,頭裹紅色頭巾,手拿長柄搖鼓。方相氏打扮如周朝,黃金四目,執戈揚盾等,還有十二個身披毛皮、頭上有角的神獸,預備在宮禁之中,驅逐惡鬼。在夜漏上水的時刻,朝臣皆頭裹紅巾,在殿階守衛。皇帝駕御前殿,黃門令奏曰,「侲子備(童子),請逐疫。」

於是中黃門倡,侲子和,高唱十二神靈之歌,請甲作、雄伯、騰簡、窮奇等十二神驅除鬼魅、兇邪、惡獸、蠱毒,「赫女軀,拉女幹,節解女肉。抽女肺腸。女不急去,後者為糧!」方相氏與十二神獸舞蹈、喧呼,在宮廷遍地搜尋三遍,持炬火,送疫出端門。然後在門上設桃木偶、鬱壘像,葦索,以作避邪的門禁。

從晉朝開始,大規模的儺儀很難見到了,但除夕日原本流傳於宮廷中的闢邪習俗,已深入民間,尤其是東漢時欽定的民俗全書《風俗通》中記載的那些:黃帝書,稱上古之時,有兄弟二人,荼與鬱律,度朔山上桃樹下,簡百鬼,妄禍人,則縛以葦索,執以食虎,於是縣官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索,畫虎於門,效前事也。

傳說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樹,桃樹下有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這兩個人手裡拿著蘆葦編制的繩索,專捆惡鬼,捆住就扔給老虎吃,所以漢朝的縣官在除夕這天就要在門戶之上裝飾桃木雕刻的小人,垂上葦索,再畫上老虎,就是對這段記載的效仿。

這三種習慣分別影響了後世,桃木小人漸漸變成了桃符,又漸漸演變成了春聯,傳說五代時期,後蜀的君主孟昶在兩個桃木片上書寫吉祥話掛在宮門口祈福,便是春節貼對聯的由來。如今雖然不在門上畫虎了,但是虎頭闢邪的習慣如今仍然有,在東南沿海地區還經常能見到頭上寫了「聻」字,嘴中叼著刀劍的木雕虎頭。而葦索,如今我們很難看到,但大家都知道日本神社大門上的「注連繩」吧?

放爆竹也是如此。最早的爆竹,真的是要燒爆竹子,為的就是那噼啪爆裂之聲。發出聲音做什麼呢?「以闢山臊惡鬼」。山臊據傳是西方山中的奇怪矮人,能使人發寒熱之症,所以過年時要放爆竹,把他們嚇回山裡去,不能害人。久而久之,不僅山臊,一切邪祟都能被這種突如其來的爆炸聲嚇退。這當然只能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因為紙張和火藥的不斷降價,鞭炮和煙花在宋朝成為尋常之物。《武林舊事》說到杭州城裡的春節活動,提到祭祀的「五色紙錢酒果」和「迎送六神」,祝禱的「蕡燭糝盆」,闢邪的「爆竹鼓吹(聒廳)」,吃喝玩樂倒是其次了。

連灑掃庭除都有其巫術的起源。秦朝人就在家中幻想出無數的鬼來。灶生不起火來,是被「陽鬼」偷走了元氣;家具損壞了,是被露牙鬼啃咬的;家人抽筋,是會蟲藏在了西牆裡;家裡有奇怪的聲音(比如樓上滾彈珠聲),那是鬼鼓在作祟。當然,要打掃乾淨,打掃完之後,桃符、葦繩、雞血、白狗血、神荼鬱壘、鍾馗關二,都往門上招呼,又是驅儺,又是守歲,還要燃火放炮,迎送家中六神,吃的、喝的就沒有一樣不吉利、不喜慶的,這就是過年。過年離不開祝禱、闢邪,其次才是領受。現世的欲望的滿足,是被大大的延後的。

所以很好理解年味的逐漸淡薄。春節的種種活動,一敬天地,二敬自然,三敬祖先,最後才是自己。現在則不然,天地、自然早就無所謂了,傳統的觀念體系日漸崩潰,春節的底層代碼也發生了改變,種種活動、習俗、規矩、禁忌也漸漸變得不知所云,無味得很。既然不回溯過去,不望未來,當下又時時得到了滿足,過年也自然沒有什麼樂趣了。人這一生,要見眾生,見天地,見自己。若跨越了前兩步,直接見到了自己,難免迷茫而無興味,倒時時懷疑是把自己給丟了。

文:喪無 / 推送編輯:Vin / *圖片來自於網絡

「過年好」

相關焦點

  • 暑假孩子在奶奶家胖了一圈,看了平時飯菜照片,寶爸表示實名羨慕
    暑假孩子在奶奶家胖了一圈兒,看了平時飯菜照片,寶爸表示實名羨慕。開學孩子就要上一年級了,放假前就打算好,暑假讓孩子跟著奶奶回老家,再嗨玩這最後一個無憂無慮的假期,孩子欣然同意,現在假期即將結束,提前把孩子接回來收心,發現他不僅玩嗨了,更吃嗨了,一個月的時間,整個人看起來胖了一圈,很好奇奶奶這個飼養員是怎麼餵養的,於是奶奶把手機裡記錄的平時飯菜照片拿出來讓我們看,孩子爸爸當場表示實名羨慕,他小時候過年也沒這麼好的夥食,到底都吃些什麼呢?一起來看下吧。
  • 這個畢業禮物也太閃了吧!網友:實名羨慕
    同學們收到後紛紛表示太驚喜「特別是盒子打開有個燈照著戒指,看起來就像上面有鑽石一樣」西南石油大學校友總會表示他們專門打造這枚西南石大人的戒指是為了讓校友有種傳承和歸屬感網友:實名羨慕這些學校的畢業禮物,太走心!
  • 這個畢業禮物也太閃了吧!網友:實名羨慕...
    同學們收到後紛紛表示太驚喜「特別是盒子打開有個燈照著戒指,看起來就像上面有鑽石一樣」網友:實名羨慕這些學校的畢業禮物,太走心!
  • 古人過年給紅包嗎?古人的壓歲錢一般給多少?
    如今過年小孩最期待的就是能收到紅包,也俗稱壓歲錢,紅包的起源由來已久,由於古代科普知識的局限,在古人眼裡過年時的錢已不僅僅是一種貨幣,它還被賦予了多種祈福禳災的功能。除了「壓歲錢」據說能闢邪趨吉,還有掛「門錢」以抵禦「疫神」……過年為什麼要有「壓歲錢」?
  • 這個畢業禮物也太閃了吧!網友:實名羨慕......
    同學們收到後紛紛表示太驚喜「特別是盒子打開有個燈照著戒指看起來就像上面有鑽石一樣」網友:實名羨慕
  • 陝西藍田雨後出現雲橫秦嶺景觀 實名羨慕羨慕那些家在美景中的人
    陝西藍田雨後出現雲橫秦嶺景觀 實名羨慕羨慕那些家在美景中的人時間:2020-08-19 15:15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陝西藍田雨後出現雲橫秦嶺景觀 實名羨慕羨慕那些家在美景中的人 陝西藍田大雨過後秦嶺出現雲海。唐代大詩人韓愈筆下的雲橫秦嶺家何在?
  • 實名羨慕!又是別人家的老師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ID:zgzs001)綜合自@漩渦視頻、@大米Video、網友評論監製:劉洪 牟彥秋編輯:趙冰校對:梁甜甜實名羨慕
  • 蘑菇屋玩「答案書」吳昕被戳中痛處,何炅做法太貼心,實名羨慕
    看到吳昕受到何老師的照顧,尾星也是實名羨慕了,畢竟誰不想在難過或者突然傷感的時候,有一個大哥哥一樣的依靠,可以放心的把自己的委屈給傾訴出來。其實吳昕不只受到何炅的照顧,李維嘉和杜海濤也聽寵她的,這可真是太幸福了。
  • 這些古人太有意思了!電視劇都沒他們本人精彩……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9日電 題:【古人有癮】這些古人太有意思了!電視劇都沒他們本人精彩……作者 上官雲說起中國古代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你會想到誰?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那些古人其實還有我們原本不了解的故事,或搞怪、或叛逆:蘇軾文章確實寫得好,但也是個名副其實的「吃貨」,對美食沒啥抵抗力;李清照號稱是「婉約派」代表女詞人,但在講究禮教的宋朝卻十分「叛逆」,改嫁後發現第二任丈夫人品不佳,立即離婚……老實說,如果知道了許多古人們的另一面,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也許會感嘆:還是他們厲害
  • 西安網約公交太火爆引網友實名羨慕 「我家門口啥時候有?」
    西部網訊(記者 劉望)「外形實在太呆萌了而這,也引起了網友的實名羨慕。網友@瓜某網友說,昨天開車的時候看見動態巴士了,當時就好奇這是個啥車。網友@Jn7s1989 的文字中,赤裸裸的體現著「羨慕」二字:「 如果能在三環周邊網約巴士就好了。」網友@DAYTOY 則更加直白地詢問:「有灃東新城到灃西的路線嗎?
  • 上海迪士尼重新開放 外國網友實名羨慕上海人
    有首批入園遊客在社交媒體激動分享:這體驗太無敵了,簡直是「迪士尼獨寵我一人」。 上海迪士尼在公布重新開園消息時表示,恢復運營初期每日門票限量發售,取消現場售票,全部線上預訂。記者今早在飛豬上海迪士尼旗艦店查詢看到,未來一個月的一日票均還有少量餘票,本周末入園的門票比較搶手,可售數量僅剩1~2張。
  • 歷數古人寫作的特殊癖好,一個比一個有趣,實在太有意思了!
    >一個小學生火了原因是他的草稿一團糟最後卻得出了正確答案很多網友都調侃這是思考的痕跡(本來想找到原新聞,無奈搜不到了)於是,這讓我想起古人在寫作時的一些特殊癖好真的是一個比一個有趣今天,就讓我們來一睹為快相信在很多人心目中古人無論是作詩還是寫文都是槓槓的動不動就給我們來一個熟讀並背誦全文
  • 一幅清朝《迎新圖》,告訴大家古人是怎麼過年的,細節描寫很生動
    過年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講是一個特殊的傳統文化節日,而古人又是如何過年的,與現代人過年又會有一些什麼區別呢?古人關於對過年的描述其實也有很多,文字性的描述與繪畫形式的都有。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清朝的一位繪畫大師的作品,他的一張《迎新圖》很好地解釋了古代人是如何過年的,過年的時候他們都做一些什麼事情。
  • 實名羨慕!求實外國語小學超豪華餐飲配備
    光是湯品就是至少兩種,面點甜點至少十種以上起,還可以根據今天想吃的口味任意取餐…… 以如此豪華豐盛的早餐點燃一天元氣生活,小朋友們簡直不要太幸福其實作為寶媽家長更想落淚,哎嗎,這天天看孩子們吃的簡直要羨慕死了
  • 6毛錢搞定孩子挑食 城裡娃:還是老家過年有意思
    作為中國人的特有食品,過年吃餃子,是中國流傳了千年的習俗。每年春節,家在石家莊的小朋友嘉嘉都會跟隨父母一起回河北故城的奶奶家過年。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嘉嘉說,在老家過年好玩兒,比在城裡有意思。「除了能放鞭炮、串親戚之外,最有意思的是老家過年包餃子時裡面要包上錢。」嘉嘉說。
  • 鄭乃馨被UNINE和R1SE兩大男團成員花式誇獎,實名羨慕
    因為張顏齊、翟瀟聞、李振寧3人, 在打遊戲的時候,說話腔調實在是太搞笑了,所以在後來的採訪中,就有主持人特意cue到了這件事情。 R1SE的張顏齊、翟瀟聞和UNINE的李振寧,可都是人氣愛豆,有不少粉絲非常喜歡他們,所以在聽到要他們誇獎鄭乃馨的時候,即使知道是為了節目效果,還是有眾多網友表示,要實名羨慕
  • 古人也叫「春節」嗎?過年在古代另有稱呼,其起源也多種多樣
    其實「春節」一詞在我國古代並不是用於表示過年的,古代民間的春節一詞一般被用來表示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在南北朝時期春節甚至一度被用來形容整個春天,直到辛亥革命之後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先生才將過年這項習俗正式命名為「春節」。
  • 古人說的「年關」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很多人越來越不願過年了
    春節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節日,如今有的人表示自己不願意過年了;也有人說過年的味道沒有了;還有人更直接,說春節就是「春劫」,每到過年就害怕,談年色變。其實,古代人也有類似的說法,他們發明一個新詞來概括「過年難」的感受:年關。
  • 古人過年時為何特別青睞魚?
    古人過年時為何特別青睞魚過年時,不論是飯桌上還是牆壁上,幾乎家家都少不了「魚」,即所謂「年年有餘」。古人為何如此青睞「魚」?除了討個「魚」之諧音「餘」的好口彩,還包含著豐富的魚文化:比如古代藥鋪招幌要掛魚,寓意「愈」;古人鑰匙要製成魚,取魚「不瞑目」的習性來闢邪鎮宅;古代房屋山牆「懸魚」,取義「如魚得水」進而「以水克火」祈盼防火消災……此外,古人還將魚和雁作為情感傳遞的載體,使「魚雁傳書」成了「情書」的代稱。
  • 用東菱三明治早餐機給孩子做的早餐,帶去學校,家長們實名羨慕
    用東菱三明治早餐機給孩子做的早餐,帶去學校,家長們實名羨慕。這個令人終身難忘的超長假期,終於結束了!孩子們陸續回到熟悉的校園,迎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今天是我家二寶複課第一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樣起床、洗漱、做早餐,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