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單體規模最大、可停靠世界上最大的郵輪
全國規模最大的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昨日開港,近1200名遊客登上停靠在該港主泊位的歌詩達郵輪「新浪漫」號,開啟了廣州南沙—日本八重山諸島5天4晚的浪漫郵輪之行。南沙國際郵輪母港歷經四年建成,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郵輪,採用國內首例自動化登船廊橋,也是國內第一家與地鐵無縫接駁的郵輪母港,可無縫接駁地鐵四號線。
■新快報記者 許力夫 通訊員 張敏敏 鄒井棋 楊曉敏/文 新快報記者 畢志毅/圖
與地鐵無縫接駁,長沙四個多小時可抵達
走出地鐵四號線南沙客運港站,一座形似躍起鯨魚的建築便屹立眼前,這就是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實際上,市民不用出地鐵站,直接就能通達遊輪母港的內部。
這座新的國際郵輪母港位於廣東自貿試驗區的南沙新區片區,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旁邊就是南沙客運港和廣州地鐵四號線南沙客運港站。郵輪母港的造型以「鯨舟」為立意,靈感來源於飛躍而起的鯨魚,外立面靈感來源於南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香雲紗」,傳達自由非線性的建築外觀理念。
從廣州市區來坐郵輪的王女士對記者說,新的郵輪母港交通很方便,她從市區坐地鐵一個多小時就到了,檢票和出境的流程都很快,給了這次旅程一個愉快的開始。
來自湖南長沙的張先生一家是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開港見證者,也是昨天首度體驗從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登船開啟豪華郵輪旅遊的遊客,張先生興奮地向記者介紹,自己一家從長沙乘坐高鐵、地鐵直通郵輪母港,「全程的交通時間總共4個多小時,真的非常方便!」
為了方便市民,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設計上緊扣「綠色出行、便捷服務」的宗旨,與公交、地鐵、港澳水上客運等交通方式緊密結合。航站樓與地鐵四號線南沙客運港站通過約500米的地下通道相連,是國內第一家與地鐵無縫接駁的郵輪母港,市民經由地鐵四號線南沙客運港站E、F出口,即可抵達。
而廣州通往「泛珠三角」省市地區的高鐵網已經四通八達,多座城市已經與廣州實現了高鐵直連直通,這意味著,福建、江西、廣西、海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9個省(區),以及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在內的11個地區的市民群眾都可以快捷方便地來到南沙國際郵輪母港,開啟郵輪之旅。
提供高效辦票和通關服務,採用自動化登船廊橋
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規劃岸線1600米,建設4個10萬-22.5萬總噸郵輪泊位。目前建設的一期工程岸線總長770米,建成22.5萬總噸和10萬總噸郵輪泊位各1個,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年設計通過能力達75萬人次,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郵輪。
與國內正在營運的郵輪母港相比,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在交通疏導、航站樓設計、商業配套和岸電系統方面都有極大的優化升級,一樓大廳配備100個辦票櫃檯,邊檢配備14條人工+16條自助出境通道、16條人工+16條自助入境通道,口岸查驗通道數量位居國內前列,同時配置了人臉識別、郵輪管控系統等多種智能化、高科技的查驗設備,為旅客的高效辦票及「通關」提供最便捷人性化的服務。值得期待的是,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還是國內首例採用自動化登船廊橋的母港,大大提升了遊客登船體驗感。
廣州港南沙遊輪碼頭航線將逐步轉移至新母港
據了解,隨著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配套逐漸成熟,廣州港南沙郵輪碼頭的航線及相關業務也將逐步轉移南沙國際郵輪母港。
目前廣州港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已開通了發往中國香港、日本、越南、菲律賓等地航線9條,郵輪目的地共12個(包括中國香港,日本那霸、衝繩、宮古島、八重山群島,越南胡志明市、芽莊、峴港、下龍灣,菲律賓馬尼拉、長灘島、蘇比克灣),數量在全國排名前列,是國內東南亞航線最多的郵輪港口,郵輪產品多樣化及差異化程度優於華東、華北港口。
據悉,歌詩達郵輪·新浪漫號是首次靠泊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目前11月的航線安排已經出爐,歌詩達郵輪·新浪漫號分別以日本衝繩、八重山諸島、宮古島以及越南峴港為目的地,開啟四條航線。
————————————————————
站在房地產「十字路口」,行業共振在深處激蕩,興奮與迷茫交織仿佛再回歷史起點。鳳凰網房產推出「城就」全球不動產價值榜單評選活動,從時代人物、時代印記、時代事件、時代聲音四大評選維度透視行業熱點,通過網絡投票+專家評審雙重背書進行評比。
禮獻新中國成立70周年,記錄行業前沿熱點,傳播地產領域正能量,點擊圖片參與線上評選。
更多詳細內容查看專題:城就·價值榜單
連結:https://house.ifeng.com/column/news/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