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民工不再「憂薪」——農民工工資清欠調查報告

2021-01-10 普法頻道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題:讓農民工不再「憂薪」——農民工工資清欠調查報告

新華社記者

一份薪水,背後是一個家庭的生活來源和希望。

對農民工來講,工資是養家費、治病錢,也是實現全面小康的一份基本保障。

年終歲末,農民工是否按時足額拿到了應得的工資?欠薪的深層次原因在哪裡?對欠薪「頑疾」國家將從哪些方面予以根治?新華社記者近日在全國進行了調研採訪。

利劍出鞘,清欠在行動

12月初,天津東麗區融創融園建設項目工地現場,十幾名農民工正在做綠化抹灰的收尾工作。

不遠處,工地辦公室,桌上摞著一大沓現金。出示委託書、身份證複印件,籤字,按手印……工長覃義正替手下7名農民工領回此前被拖欠的工資20.3084萬元。

被欠錢的農民工早已離開工地,忙碌在天南地北。中建三局融創融園項目負責人王飛飛連聲致歉,下面分包在與總包進行結算時出現問題,致使部分農民工沒有及時拿到工錢。現在,由總包方中建三局先行支付被拖欠的工資。

從接到投訴線索到幫助農民工討回工資,天津市東麗區住建委和東麗區人社局的工作人員加班加點用了4天。前來督辦案件的天津人社局勞動保障監察處副處長于洋說,天津市正全面推行「五四一」工作法,通過組織在建項目籤訂「零欠薪」承諾書、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帳戶和保證金帳戶、實行總包代發和按月足額支付等,全面落實各項保障制度,從源頭杜絕欠薪行為。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正在各地緊張推進。

各地派出多部門聯合執法檢查組,重點排查招用農民工較多的工程建築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業等領域的欠薪問題,對實名制管理、工資保證金、工資專用帳戶、按月支付等情況進行排查。

「鐵腕」治欠,部門聯合,利劍出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作為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的成員單位,積極構建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的「直通車」,有效推動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及時進入司法程序。

據初步調度,冬季攻堅行動開展近一個月來,各地共處理欠薪案件6654件,共為8.1萬名農民工追發工資待遇10.75億元;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354件,公安機關立案偵查220件。

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欠薪綜合治理已取得明顯階段性成效。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高發多發的態勢得到有效遏制。

多方合力,共織「保障網」

「農民工為國家建設發展作出了重大而獨特貢獻,必須保證他們的辛勞獲得及時足額的報酬。」12月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如此強調。

目前我國農民工總量逾2.88億人,平均年齡已達40.2歲。改革開放40年來,他們已成為我國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工資報酬是勞動者最基本的權益。從2003年底起,我國開始專項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猛藥去痾,重典治欠,十幾年來,一道道欠薪「高壓線」拉起,紮緊不敢欠、不能欠的制度籠子,織牢農民工工資「保障網」。

2011年,刑法修正案將「惡意欠薪」正式列罪。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了「惡意欠薪」刑事案件的法律適用標準。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1號文件《關於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明確了從根本上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

2017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辦法》,推動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屬地監管責任。通過強化考核,層層傳導工作壓力。

今年9月,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通報了2018年度各省級政府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情況。10個地區為A級,19個地區為B級,3個地區為C級。考核等級為C級的有關省級政府負責人受到約談。

12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草案)》,明確了用人單位主體責任、政府屬地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要求按約定及時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

據國家統計局監測調查,被欠薪農民工比重從2008年的4.1%,2013年的1%,下降到2018年的0.67%。全國勞動保障監察查處的欠薪案件、拖欠金額及涉及人數3個指標近年下降幅度都在30%以上。

「國家對農民工工資清欠治理的力度越來越大,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社部勞動保障監察局副局長李新旺說,綜合治理、系統治理和依法治理,有效保障了付出辛勞和汗水的農民工按時拿到應有的報酬。

欠薪「頑疾」,「病灶」在哪裡

浙江義烏一電焊組64名農民工先後參與義烏建築領域48個標段的工程施工。2019年1月底前,相關項目均陸續完工,但這些電焊工的工錢並沒有全部拿到手。

「這個項目持續了近3年,每月工頭會給我們一兩千元的生活費,餘下的工錢說等項目竣工後再結清。」今年50歲、有著20多年打工經歷的農民工代表林仁新說。

林仁新的經歷,反映了根治工程建設領域欠薪「頑疾」的艱巨性和複雜性。

高壓態勢,「重拳」治理,欠薪為何屢禁不止?根在源頭,導致欠薪的源頭性深層次問題還未完全破解,建築市場秩序不規範,墊資施工、違法分包、層層轉包、掛靠承包等亂象依然存在。數據顯示,2018年建築業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比重為1.75%,是各行業平均水平的2.6倍。

調研中記者了解到,一個工程項目從甲方到乙方,常常出現層層分包轉包。有些建築施工單位按月發給農民工基本生活費,剩下的工資年底或工程完工時集中結算。中間任何鏈條出了問題,處在利益鏈末端的農民工就可能「白白辛苦一年拿不到工錢」。

與往年相比,今年浙江工程建設領域欠薪問題得到了有效治理,案件明顯下降。但由於導致該領域欠薪的源頭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其欠薪問題仍有所反覆。

在重慶,截至目前,建築行業拖欠案件數、涉及人數、涉及金額分別佔案件總數的67%、81%、85%。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責任主體「空心化」現象依然較為嚴重。

欠薪、討薪與經濟糾紛交織。建築行業因為合同、建築質量等原因,有些包工頭或分包方有意扣押一部分農民工工資作為與上下遊進行博弈的「籌碼」。拖欠案件中討薪與討價相互裹挾、討薪與討債相互交織,民工訴求與承包人、企業訴求相互疊加,給工資清欠帶來諸多困難。

近年來,傳統行業欠薪問題向新興產業延伸,東部一些地區製造業和服務業拖欠工資現象也有所增加。

新業態經濟衍生出新型就業形態,如專車司機、外賣小哥、電商僱員等成為農民工群體新的務工方向。這些領域外包用工、臨時用工、碎片化用工等用工方式層出不窮。由於存在模式不穩定、經營擴張激進、淘汰率高、勞動關係難明確等問題,目前新業態經濟領域欠薪問題逐漸顯現。

「平臺企業打著業務外包、信息撮合的旗號規避標準勞動關係的法律適用,新的就業模式下勞動關係難以確定,一旦出現問題和糾紛,損害的只會是勞動者的權益。」浙江凱旺律師事務所律師蔡湘南說。

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取得新的積極進展,欠薪問題高發多發的態勢得到進一步遏制。但從考核情況來看,各地區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問題,距離根治欠薪的目標還有不小差距。

根治欠薪,共建長效機制

構建政策完整閉環,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從抓責任落實、抓重點治理、抓制度建設、抓監察執法、抓失信懲戒五個方面推進。

以失信懲戒來說,去年全國實施了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制度,對符合列入「黑名單」的企業和有關個人「應列盡列、及時列入」,並由相關部門依職責在市場準入、招投標、融資貸款等方面實施共計30條懲戒措施,讓失信企業在全國範圍內「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橫向縱向壓實責任,及時發現欠薪苗頭,才能把欠薪「掐滅」在萌芽狀態。

浙江2018年上線運行欠薪聯合預警指揮平臺,利用省大數據中心各個部門提供的數據服務資源,對企業、工程項目、地區、重點行業開展實時欠薪監測,做出大數據分析和預警。截至目前,平臺已對接稅務、法院、市場監管、電力、銀行等14個部門400多項數據,監管200多萬家企業和9000多個在建工程項目。

「如果一家企業多次出現拖欠水電費、稅費等情況時,該平臺就會預判企業資金流出現問題,存在欠薪隱患,並自動向所在轄區工作人員發送預警。」浙江省勞動保障監察總隊副總隊長陳偉說。

各地在工程建設領域推動落實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石家莊市長安區勞動監察大隊大隊長郭月軍說,今年3月份,長安區勞動監察大隊督促施工企業設立專門帳戶,按合同造價的1%繳存工資保證金,每個項目封頂1000萬元,信用記錄好的企業還可以按規定給予減免,起到獎優罰劣的作用,至今已有90多個施工企業繳存入5000多萬元。項目一旦出現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就可以動用這筆錢清償欠薪。項目施工結束後經過公示確定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保證金連本帶息返還施工企業。

剛剛審議通過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草案)》規定,建設單位未滿足施工所需資金安排的,不得開工建設或頒發施工許可證;建立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對拒不支付拖欠工資的可依法申請強制執行,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從農民工個人角度出發,如何避免欠薪,欠薪如何維權?

李新旺建議,一是儘可能通過正規渠道就業;二是要與用人單位籤訂合同,把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勞動報酬、發放方式、發放時間等約定清楚。

如果欠薪發生,勞動者可以撥打各地人社部門的政策諮詢熱線電話12333,通過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對外公布的投訴電話、投訴信箱、接待窗口或網上投訴渠道維權。同時可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各地司法行政部門和工會組織也提供了廣覆蓋的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幫助農民工依法理性維權。(記者王優玲、齊中熙、樊曦、唐弢、黃興、閆起磊、王悅陽、董博婷、周蕊)

新聞連結:

我國打響根治農民工欠薪攻堅戰

新華時評:全面進小康 不能欠老鄉

多管齊下 破除拖欠農民工工資「頑疾」——專訪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勞動保障監察局副局長李新旺

來源:新華網

編輯:段宇翔-法治網

相關焦點

  • 農民工工資年年清欠年年欠「梗」在哪?四大病症
    「已經熬了好幾個通宵了,只要能幫農民工要到工資讓他們回家過個好年,我們這點辛苦可以說不值一提,但討薪又談何容易呀。」接受採訪時,濟南市城鄉建設委清欠辦負責人王洪運的嗓子有些嘶啞。    1月27日,農曆臘月二十七,離春節只有短短幾天了,但位於濟南市燕山立交橋西南側的濟南市建築業農民工服務中心,依然被討薪的農民工擠得滿滿的,不時有農民工圍在一起小聲地商量著。    濟南市城鄉建設委清欠辦提供的數字表明:自2013年12月初以來,該清欠辦共受理各類欠薪舉報投訴614起,涉及農民工6567人,涉及金額7725.2萬元。
  • 山東農民工工資監管平臺巧用大數據力破「清欠難」
    山東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運行一年多來,消除預警信息200多萬條  巧用大數據,力破「清欠難」  歲末年初,是欠薪問題的高發期。而今年,山東治理欠薪的局勢在依然「壓力山大」中又有些不一樣:藉助大數據手段力破「清欠難」,截至目前,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已消除預警信息200多萬條。把功夫下在平時,變被動「清欠」為主動「防欠」,今年1-10月,全省欠薪案件數、拖欠金額、涉及農民工人數同比分別下降16.6%、16.6%、18.6%。
  • 山東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巧用大數據力破「清欠難」
    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運行一年多來,消除預警信息200多萬條巧用大數據,力破「清欠難」歲末年初,是欠薪問題的高發期。而今年,山東治理欠薪的局勢在依然「壓力山大」中又有些不一樣:藉助大數據手段力破「清欠難」,截至目前,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已消除預警信息200多萬條。把功夫下在平時,變被動「清欠」為主動「防欠」,今年1-10月,全省欠薪案件數、拖欠金額、涉及農民工人數同比分別下降16.6%、16.6%、18.6%。
  • 農民工工資「梗」在哪裡 詳解農民工工資拖欠四大病症
    原標題:農民工工資"梗"在哪裡  (□記者 晁明春 報導  □ 本報記者 晁明春  "已經熬了好幾個通宵了,只要能幫農民工要到工資讓他們回家過個好年,我們這點辛苦可以說不值一提,但討薪又談何容易呀。"接受採訪時,濟南市城鄉建設委清欠辦負責人王洪運的嗓子有些嘶啞。
  • 山東農民工工資監管平臺巧用大數據力破「清欠難」-新華網山東頻道
    山東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運行一年多來,消除預警信息200多萬條  巧用大數據,力破「清欠難」  歲末年初,是欠薪問題的高發期。而今年,山東治理欠薪的局勢在依然「壓力山大」中又有些不一樣:藉助大數據手段力破「清欠難」,截至目前,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已消除預警信息200多萬條。把功夫下在平時,變被動「清欠」為主動「防欠」,今年1-10月,全省欠薪案件數、拖欠金額、涉及農民工人數同比分別下降16.6%、16.6%、18.6%。
  • 東營中建國際置業被曝拖欠農民工工資
    農民工工資支付事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更事關社會公平正義。然而,4個多月裡,一位來自菏澤的農民工王文(化名)卻始終無法得到屬於自己的那份親苦錢。「工資拖了四個月還不給,給公司打電話沒人接,要一拖再拖不知什麼時候能給。」今天,王文撥通了魯網熱線(0531-67753777)反映,自己就是想討個說法,「得整明白為啥幹了活不給錢。」
  • 東營中建國際置業拖欠農民工工資 東營市清欠辦:需由領導出面解釋
    近日,魯網記者追蹤報導了菏澤農民工王文(化名)等十幾人在東營綠洲國際樓盤打工,幹完活四個多月過去了,工資卻依然拿不到手的遭遇。今天,記者聯繫到東營市清欠辦,清欠辦表示此事需要由領導出面解釋,普通員工無法回答。
  • 高密市住建局「三個三」做好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
    成立清欠工作領導小組,實行主要領導主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領導班子全體成員責任包保,職能科室具體承辦的清欠組織架構,落實民工實名、分帳管理、按月足額、銀行代發、維權公示牌、工資保證金六大制度。制定《2020年春節期間全市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應急預案》,下發《關於維護兩節期間建築市場穩定的通知》等文件,做到項目到人、包保到人、責任到人。
  • ...農民工實名制和工資專用帳戶管理制度執行委託銀行按月代發工資...
    (三)建築工程項目開工建設後,建設單位根據施工總承包企業每月提報的已完成施工產值中的人工費清單,按月將人工費撥付到工資專戶。(四)當建設單位未向工資專戶撥付當月人工費超過15天時,施工總承包企業應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採取有效措施,控制經營風險,並向工程所在地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清欠機構報告。
  • 「兩清零」,讓拖欠農民工工資成為過去式
    日前,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於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對查實的欠薪違法行為,各地要做到「兩清零」。  自去年8月,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以來,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已經成為「年度標配」。這也是農民工欠薪治理制度化的重要一環。  相比較而言,今年的專項行動,更具有特別的意義。
  • 水利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保障水利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
    《通知》指出,做好依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是落實為民務實清廉要求的具體體現,是維護法律尊嚴、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內在要求,也是保持社會穩定、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重要基礎。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項目法人、施工單位要充分認識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大工作力度,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做好保障水利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
  • 建設部介紹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進展及相應措施等...
    根據我們的摸底調查,目前全國累計拖欠工程款大概有3670多億元,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共有12.4多萬個竣工項目,拖欠總金額是1756億元,解決拖欠問題不僅是整頓、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的一項重要工作,而且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也有利於遏制「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的建設,有利於貫徹宏觀調控的政策。
  • 2016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其中,2015年農民工工資拖欠的情況反彈,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比重比2014年提高0.23個百分點。其中,被拖欠工資的外出農民工人均拖欠11941元,比上年增加1249元,增長11.7%;被拖欠工資的本地農民工人均拖欠
  • 金昌為753名農民工追發工資932.95萬元
    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工作人員認真解釋說:「國家和省市高度重視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我們來就是指導你們按照『標準化工地』模式進一步整理完善臺帳資料,了解和掌握工資發放等情況,你們工作做到位,我們才能放心。」無奈之下彭某安排勞資人員配合開展工作,檢查人員認真查閱了各類臺帳資料,通過電話抽查了農民工工資發放情況。
  • 深入社區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政策宣傳
    為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進一步掌握新太社區轄區內農民工工資清欠情況,提高法律援助質量,有效減少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採取法律手段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2020年8月3 日,新太社區組織幹部職工在中心四樓大會議室傳達學習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學習結束後,社區立即組織所屬各居委會在轄區內開展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集中排查及普法宣傳專項活動。
  • 北京宣武區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調查報告
    北京宣武區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調查報告  楊振秀 劉曉京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加強轄區內近5萬多農民工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北京市宣武區司法局在2006年年底,以調查問卷形式,開展了一次《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情況抽樣調查》活動
  • 淄博住建局緊急通知:指定專人監測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網絡留言
    12月16日,山東淄博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網站發布了《關於做好住建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排查化解工作的緊急通知》。通知提到,2020年5月1日,國務院《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正式實施,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
  • 益婁高速農民工刷卡領工資 工薪100%兌付
    湖南益婁高速的農民工胡光輝(左二)從「工薪卡」裡取出當月工錢,喜不自禁。  紅網長沙1月28日訊(通訊員 李愛民)春節臨近,為確保廣大農民工準時領到工資,安心返鄉過年,交通建設管理部門要求加強組織,強化檢查,加大清欠力度。日前,湖南益婁高速陸續將「工薪卡」發放到全線農民工手中,建立了農民工「刷卡領工資」的保障制度。    「做工寧願少拿錢,只要見得現,領到皆大歡喜,拖欠大傷元氣!」這是廣大農民工無奈又真實的內心寫照。
  • 拖欠農民工工資!淄博12家單位及個人被通報
    淄博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關於對農民工工資支付制度落實情況處理意見的通報。對嚴格執行農民工工資支付有關制度的單位及個人予以全市表揚並信用加分,對存在未按時限向專戶撥付工資性工程進度款或未足額撥付等問題的單位及個人予以全市通報批評,整改不到位的,責令停工、不允許開發建設新項目。
  • 《脆弱與潛能——疫情下農民工家庭調查報告》發布 近七成農民工...
    8月30日發布的《脆弱與潛能——疫情下農民工家庭調查報告》顯示,68.17%的農民工家庭表示受疫情影響明顯,尤其是收入降低,生活會受到影響,困境農民工家庭較普通家庭對目前生活的滿意度低,對未來生活幸福指數期望不高,也更缺少改善的信心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