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2020-12-17 國家統計局

  一、農民工規模、分布及流向

 

  (一)農民工總量繼續增加,增量主要來自本地農民工

 

  2016年農民工總量達到28171萬人,比上年增加424萬人,增長1.5%,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本地農民工11237萬人,比上年增加374萬人,增長3.4%,增速比上年加快0.7個百分點;外出農民工16934萬人,比上年增加50萬人,增長0.3%,增速較上年回落0.1個百分點。本地農民工增量佔新增農民工的88.2%。在外出農民工中,進城農民工13585萬人,比上年減少157萬人,下降1.1%

 

1 農民工總量及增速

 

 

  (二)西部地區農民工人數增長最快,吸納能力逐步增強

 

  從輸出地看,東部地區農民工10400萬人,比上年增加100萬人,增長1%,佔農民工總量的36.9%;中部地區農民工9279萬人,比上年增加105萬人,增長1.1%,佔農民工總量的32.9%;西部地區農民工7563萬人,比上年增加185萬人,增長2.5%,佔農民工總量的26.9%;東北地區農民工929萬人,比上年增加34萬人,增長3.8%,佔農民工總量的3.3%。西部地區農民工人數增長快於其他地區,西部地區農民工增量佔新增農民工的43.6%

 

  表 1 農民工在輸出地和輸入地的區域分布

  單位: 萬人、%

 

2015

2016

增量

增速

按輸出地分:

 

 

 

 

  東部地區

10300

10400

100

1.0

  中部地區

9174

9279

105

1.1

  西部地區

7378

7563

185

2.5

  東北地區

895

929

34

3.8

按輸入地分:

 

 

 

 

  在東部地區

16008

15960

-48

-0.3

  在中部地區

5599

5746

147

2.6

  在西部地區

5209

5484

275

5.3

  在東北地區

859

904

45

5.2

  在其他地區

72

77

5

6.9

  註:其他地區指港、澳、臺及國外。

 

  從輸入地看,在東部地區務工農民工15960萬人,比上年減少48萬人,下降0.3%,佔農民工總量的56.7%;在中部地區務工農民工5746萬人,比上年增加147萬人,增長2.6%,佔農民工總量的20.4%;在西部地區務工農民工5484萬人,比上年增加275萬人,增長5.3%,佔農民工總量的19.5%;在東北地區務工農民工904萬人,比上年增加45萬人,增長5.2%,佔農民工總量的3.2%

 

  (三)外出農民工增速繼續回落,跨省流動農民工繼續減少

 

  2011-2016年,外出農民工增速呈逐年回落趨勢,增速分別為3.4%3%1.7%1.3%0.4%0.3%。外出農民工佔農民工總量的比重也由2011年的62.8%逐漸下降到2016年的60.1%

 

2 外出農民工增速及佔農民工總量的比重

 

  外出農民工中,跨省流動農民工7666萬人,比上年減少79萬人,下降1%,佔外出農民工的45.3%,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分區域看,東部地區跨省流動的農民工佔17.8%,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中部地區跨省流動的農民工佔62%,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西部地區跨省流動的農民工佔52.2%,比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東北地區跨省流動的農民工佔22.9%,比上年下降2.3個百分點。

 

  表 2 2016年外出農民工地區分布及構成

  單位:萬人、%

按輸出地分

外出農民工總量

構成

外出

 

外出

 

農民工

跨省流動

省內流動

農民工

跨省流動

省內流動

合計

16934

7666

9268

100.0

45.3

54.7

東部地區

4691

837

3854

100.0

17.8

82.2

中部地區

6290

3897

2393

100.0

62.0

38.0

西部地區

5350

2794

2556

100.0

52.2

47.8

東北地區

603

138

465

100.0

22.9

77.1

 

  二、農民工基本特徵

 

  (一)女性農民工佔比繼續提高,有配偶的佔比提高

 

  在全部農民工中,男性佔65.5%,女性佔34.5%。其中,外出農民工中男性佔68.3%,女性佔31.7%;本地農民工中男性佔62.8%,女性佔37.2%。農民工中女性佔比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本地農民工在農民工總量中佔比繼續提高,而本地女性農民工佔比較高所致。

 

  全部農民工中,未婚的佔19.8%,比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有配偶的佔77.9%,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外出農民工有配偶的佔64.8%,比本地農民工低25.4個百分點,但佔比提高較快。

 

  (二)農民工年齡不斷提高,新生代農民工佔比近五成

 

  農民工仍以青壯年為主,但所佔比重繼續下降,農民工平均年齡不斷提高。從平均年齡看,2016年農民工平均年齡為39歲,比上年提高0.4歲。從年齡結構看,40歲以下農民工所佔比重為53.9%,比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50歲以上農民工所佔比重為19.2%,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

 

  1980年及以後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已逐漸成為農民工的主體,佔全國農民工總量的49.7%,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老一代農民工佔全國農民工總量的50.3%

 

  表 3 農民工年齡構成

  單位: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6-20

4.9

4.7

3.5

3.7

3.3

21-30

31.9

30.8

30.2

29.2

28.6

31-40

22.5

22.9

22.8

22.3

22.0

41-50

25.6

26.4

26.4

26.9

27.0

50歲以上

15.1

15.2

17.1

17.9

19.2

 

  (三)農民工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農民工中,未上過學的佔1%,小學文化程度佔13.2%,初中文化程度佔59.4%,高中文化程度佔17%,大專及以上佔9.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農民工所佔比重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外出農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佔29.1%,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本地農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佔23.9%,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

 

  表 4 農民工文化程度構成

  單位:%

 

農民工合計

外出農民工

本地農民工

2015

2016

2015

2016

2015

2016

未上過學

1.1

1.0

0.8

0.7

1.4

1.3

小學

14.0

13.2

10.9

10.0

17.1

16.2

初中

59.7

59.4

60.5

60.2

58.9

58.6

高中

16.9

17.0

17.2

17.2

16.6

16.8

大專及以上

8.3

9.4

10.7

11.9

6.0

7.1

 

  (四)接受過技能培訓的農民工比重小幅下降

 

  接受過農業和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農民工佔32.9%,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接受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佔30.7%,接受過農業技能培訓的佔8.7%,均與上年持平;農業和非農職業技能培訓都參加過的佔6.5%,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本地農民工接受過農業和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佔30.4%,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外出農民工接受過農業和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佔35.6%,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表 5 接受過技能培訓的農民工比重

  單位:%

 

接受農業

技能培訓

接受非農

職業技能培訓

接受技能培訓

2015

2016

2015

2016

2015

2016

8.7

8.7

30.7

30.7

33.1

32.9

本地農民工

10.2

10.0

27.7

27.8

30.8

30.4

外出農民工

7.2

7.4

33.8

33.8

35.4

35.6

 

  三、農民工就業

 

  (一)從事製造業和建築業的農民工比重下降明顯

 

  從事第二產業的農民工比重為52.9%,比上年下降2.2個百分點。其中,從事製造業的農民工比重為30.5%,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從事建築業的農民工比重為19.7%,比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從事第三產業的農民工比重為46.7%,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其中,從事批發和零售業的農民工比重為12.3%,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從事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的農民工比重為11.1%,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表 6 農民工從業行業分布

  單位:%、百分點

 

2015

2016

增減

第一產業

0.4

0.4

0.0

第二產業

55.1

52.9

-2.2

其中:製造業

31.1

30.5

-0.6

建築業

21.1

19.7

-1.4

第三產業

44.5

46.7

2.2

其中:批發和零售業

11.9

12.3

0.4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4

6.4

0.0

住宿和餐飲業

5.8

5.9

0.1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10.6

11.1

0.5

 

  (二)農民工月均收入增速有所回落

 

  農民工月均收入3275元,比上年增加203元,增長6.6%,增速比上年回落0.6個百分點。分行業看,除製造業收入增速較上年提高,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速與上年持平以外,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農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分別比上年回落1.51.91.50.7個百分點。

 

  表 7 分行業農民工月均收入及增速

  單位:元、%

 

2015

2016

增速

合計

3072

3275

6.6

 

製造業

2970

3233

8.9

建築業

3508

3687

5.1

批發和零售業

2716

2839

4.5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3553

3775

6.2

住宿和餐飲業

2723

2872

5.5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2686

2851

6.1

 

  (三)本地和在中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增長較快

 

  外出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3572元,比上年增加213元,增長6.3%;本地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2985元,比上年增加204元,增長7.3%。本地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比外出務工農民工低587元,但增速比外出務工農民工高1個百分點。

 

  分地區看,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454元,比上年增加238元,增長7.4%;在中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132元,比上年增加224元,增長7.7%;在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117元,比上年增加153元,增長5.2%;在東北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063元,比上年減少42元,下降1.4%。在中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分別比在東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務工的農民工高0.32.59.1個百分點。

 

  四、農民工權益保障

 

  (一)超時勞動情況有所改善

 

  農民工年從業時間平均為10個月,月從業時間平均為24.9天,日從業時間平均為8.5個小時,均與上年持平。日從業時間超過8小時的農民工佔64.4%,周從業時間超過44小時的農民工佔78.4%,分別比上年下降0.4 1個百分點。其中,外出農民工日工作超過8小時和周工作超過44小時的比重比上年分別下降1.80.6個百分點,超時勞動情況改善比較明顯。

 

  表 8 外出農民工從業時間和強度

 

2015

2016

全年外出從業時間(月)

10.1

10.0

平均每月工作時間(天)

25.2

25.2

平均每天工作時間(小時)

8.7

8.7

日工作超過8小時的比重(%

39.1

37.3

周工作超過44小時的比重(%

85.0

84.4

 

  (二)籤訂勞動合同的農民工比重下降

 

  2016年與僱主或單位籤訂了勞動合同的農民工比重為35.1%,比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其中,外出農民工與僱主或單位籤訂勞動合同的比重為38.2%,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本地農民工與僱主或單位籤訂勞動合同的比重為31.4%,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

 

  表 9 農民工籤訂勞動合同情況

  單位:%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年以下勞動合同

一年及以上勞動合同

沒有

勞動合同

2015年農民工合計

12.9

3.4

19.9

63.8

其中:外出農民工

13.6

4.0

22.1

60.3

   本地農民工

12.0

2.5

17.1

68.3

2016年農民工合計

12.0

3.3

19.8

64.9

其中:外出農民工

12.4

4.2

21.6

61.8

   本地農民工

11.5

2.2

17.7

68.6

 

  (三)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比重下降

 

  2016年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人數為236.9萬人,比上年減少38.9萬人,下降14.1%。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比重為0.84%,比上年下降0.15個百分點。2013年以來,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比重均在1%以下,但是年度之間有波動。2013-2015年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比重分別為1%0.76%0.99%。其中,2015年農民工工資拖欠的情況反彈,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比重比2014年提高0.23個百分點。

 

  2016年,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人均拖欠11433元,比上年增加1645元,增長16.8%。其中,被拖欠工資的外出農民工人均拖欠11941元,比上年增加1249元,增長11.7%;被拖欠工資的本地農民工人均拖欠10518元,比上年增加1851元,增長21.4%2016年被拖欠的工資總額為270.9億元,比上年增加0.9億元,增長0.3%;與2015年被拖欠的工資總額增長35.8%相比,拖欠情況出現好轉。

 

  從農民工比較集中的幾個行業看,2016年製造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比重分別為0.6%1.8%0.2%0.4%,分別比上年下降0.20.20.10.3個百分點。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比重有所上升,2016年為0.6%,較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

 

  表 10 分行業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

  單位:%、百分點

 

2015

2016

增減

合計

0.99

0.84

-0.15

製造業

0.8

0.6

-0.2

 

建築業

2.0

1.8

-0.2

批發和零售業

0.3

0.2

-0.1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0.7

0.4

-0.3

住宿和餐飲業

0.3

0.3

0.0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0.3

0.6

0.3

 

  五、進城農民工居住狀況

 

  (一)進城農民工的購房比例提高

 

  在進城農民工中,租房居住的農民工佔62.4%,比上年下降2.4個百分點,其中租賃私房的農民工佔61%,比上年下降1.9個百分點。購房的農民工佔17.8%,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購買商品房的農民工佔16.5%,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單位或僱主提供住房的農民工佔13.4%,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以其他方式解決居住問題的農民工佔6.4%,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購買保障性住房和租賃公租房的農民工不足3%

 

  (二)居住困難的進城農民工佔比下降

 

  進城農民工人均住房面積為19.4平方米,與上年基本保持一致。其中,人均住房面積在5平方米及以下居住困難的農民工戶佔6%,比上年下降2.3個百分點;在6-15平方米的農民工戶佔37.4%,在16-25平方米的農民工戶佔25.5%,均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在26-35平方米的農民工戶佔12.6%,在36平方米以上的農民工戶佔18.5%,分別比上年下降1.10.9個百分點。

 

  (三)進城農民工居住條件總體有所改善

 

  農民工戶住房配備電冰箱和洗衣機的比重分別為57.2%55.4%,分別比上年提高2.93.8個百分點;86.5%的農民工戶住房有自來水,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77.9%的農民工戶住房有洗澡設施,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69.6%的農民工戶住房有獨用廁所,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85.5%的農民工戶能上網(計算機或手機),比上年提高7.1個百分點;18.6%的農民工戶擁有汽車(生活和經營用車),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

 

  六、進城農民工社會融合情況

 

  (一)進城農民工的社會交往有待豐富

 

  在城市生活中,除家人外,進城農民工業餘時間人際交往時,老鄉佔35.2%,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當地朋友佔24.3%,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同事佔22.2%,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其他外來務工人員佔3.1%,比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基本不和他人來往佔12.7%,比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

 

3 進城農民工業餘時間交友選擇的情況

 

 

  進城農民工業餘時間主要是看電視、上網和休息,分別佔45.8%33.7%29.1%。其中,選擇上網和休息的比重分別比上年提高了2.70.9個百分點。選擇參加文娛體育活動、讀書看報的比重分別為6.3%3.7%,分別比上年下降0.80.9個百分點;選擇參加學習培訓的比重僅為1.3%,與上年持平。

 

  (二)權益受損選擇法律途徑解決的進城農民工佔比顯著提高

 

  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62.4%的進城農民工想到的是找家人、親戚幫忙,找老鄉的佔28.9%,找本地朋友的佔24.7%,找單位領導或同事的佔11.7%,找工會、婦聯和政府部門的佔6.8%,找社區的佔2.3%。找家人、親戚幫忙,找老鄉和找本地朋友幫忙的農民工比重分別比上年提高0.71.11.4個百分點。當權益受損時,進城農民工選擇解決途徑依次是:36.8%與對方協商解決,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30.1%向政府相關部門反映,比上年下降4.5個百分點;27.2%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比上年提高5.1個百分點。

 

4 進城農民工權益受損時的解決途徑

 

 

  (三)已就業進城農民工加入工會組織的佔比提高

 

  從對工會組織的知曉情況看,已就業進城農民工中20.8%知道所在企業或單位有工會組織,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59.6%知道所在單位和企業沒有工會組織,19.6%不知道自己所在企業或單位是否有工會組織。在知道自己所在企業或單位有工會組織的農民工中,53.8%的農民工加入了工會,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加入工會的進城農民工佔已就業的進城農民工的比重為11.2%,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在加入工會的農民工中,經常參加工會活動的佔21.3%,比上年下降1個百分點;偶爾參加的佔62.1%,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沒參加過的佔16.6%,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附註

 

  1.調查簡介

 

  農民工監測調查:為準確反映全國農民工規模、流向、分布等情況,國家統計局2008年建立農民工監測調查制度,在農民工輸出地開展監測調查。調查範圍是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農村地域,在1527個調查縣(區)抽選了8906個村和23.7萬名農村勞動力作為調查樣本。採用入戶訪問調查的形式,按季度進行調查。

 

  農民工市民化調查:為準確反映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農民工在城鎮就業生活、居住狀況和社會融合等基本情況,國家統計局2015年建立農民工市民化監測調查制度。調查範圍是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城鎮地域,隨機抽取了4.08萬戶進城農民工樣本,由調查員使用手持電子採集終端(PDA),直接入戶面訪的形式,每年10月開展年度調查。

 

  2.主要指標解釋

 

  農民工:指戶籍仍在農村,在本地從事非農產業或外出從業6個月及以上的勞動者。

 

  本地農民工:指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以內從業的農民工。

 

  外出農民工:指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外從業的農民工。

 

  進城農民工:指居住在城鎮地域內的農民工。城鎮地域為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劃分城鄉的規定》劃分的區域,與計算人口城鎮化率的地域範圍相一致。

 

  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10個省(市)。

 

  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

 

  西部地區: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2個省(自治區)。

 

  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3個省。

相關焦點

  • 2019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2016年 調查簡介   農民工監測調查:為準確反映全國農民工規模、流向、分布等情況,國家統計局2008年建立農民工監測調查制度,在農民工輸出地開展監測調查。
  • 讓農民工不再「憂薪」——農民工工資清欠調查報告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題:讓農民工不再「憂薪」——農民工工資清欠調查報告新華社記者一份薪水,背後是一個家庭的生活來源和希望。對農民工來講,工資是養家費、治病錢,也是實現全面小康的一份基本保障。年終歲末,農民工是否按時足額拿到了應得的工資?欠薪的深層次原因在哪裡?對欠薪「頑疾」國家將從哪些方面予以根治?
  • 《脆弱與潛能——疫情下農民工家庭調查報告》發布 近七成農民工...
    8月30日發布的《脆弱與潛能——疫情下農民工家庭調查報告》顯示,68.17%的農民工家庭表示受疫情影響明顯,尤其是收入降低,生活會受到影響,困境農民工家庭較普通家庭對目前生活的滿意度低,對未來生活幸福指數期望不高,也更缺少改善的信心和規劃。
  • 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怎樣寫好調查報告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教育發布: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怎樣寫好調查報告,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公文寫作一直是廣大考生朋友備考申論的一條「
  • 北京宣武區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調查報告
    北京宣武區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調查報告  楊振秀 劉曉京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加強轄區內近5萬多農民工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北京市宣武區司法局在2006年年底,以調查問卷形式,開展了一次《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情況抽樣調查》活動
  • 全國總工會:關於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研究報告
    據全國總工會研究室2009年的調查,新生代農民工中的已婚者僅佔20%左右。國務院研究室2006年發布的《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顯示,當時農民工中80%以上的人已婚。據一項在廣東的調查,2009年,新生代農民工的勞動合同籤訂率只有61.6%;遭遇工資拖欠的人所佔比例為7.1%;人均拖欠工資1538.8元,差不多相當於人均1.5個月的工資。另據國家人口計生委發布的2009年流動人口監測報告,60%的農業流動人口就業於工作條件差、職業病發生率高和工傷事故頻發的低薪、高危行業。同時,據調查,新生代農民工發生工傷事故時,僅有60%的用人單位為其支付醫療費用。
  • 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藝術學習監測結果報告發布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2019年開展了第二周期第二年的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監測學科是語文、藝術。
  • 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報告全方位展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狀況,分析了影響相關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回應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 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監測報告發布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報告全方位展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狀況,分析了影響相關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回應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 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發布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報告全方位展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狀況,分析了影響相關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回應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 《中國普通高校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16》出爐:我國高校R&D人員全時...
    新華社北京10月9日電(記者 陳芳、劉宏宇)科技部9日發布的《中國普通高校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16》顯示,在國家政策的引領和推動下,我國普通高校由規模擴張轉向內涵發展,科技創新綜合實力快速提高,特別是在創新能力建設、創新人才培養、科技成果產出和轉化方面的變化尤為明顯。
  • 2016年鄭州市兒童發展統計監測報告
    現將2016年《兒童規劃》實施統計監測情況報告如下:一、2016年鄭州市人口和經濟發展概況2016年,鄭州市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統籌推進「四大重點」工作,經濟社會實現了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 教育部最新監測報告發布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報告全方位展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狀況,分析了影響相關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回應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 調查:新生代農民工不滿城市卻又離不開城市
    報告建議我國完善以互信為基礎的新生代農民工社會支持體系。當前,我國新生代農民工總人數大約有1億,佔外出打工農民工總數的60%,他們構成農民工的主體。報告指出,只要我國還處於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中,農民就會源源不斷地湧入城市,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成為新一代的農民工,這一現象不會因為新農村建設的開展而停止。農民工尤其是新生代農民工問題成為影響我國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因素。
  • 教育部發布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監測報告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報告全方位展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狀況,分析了影響相關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回應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 十五、住戶調查(21)
    答:住戶調查是以住戶及其家庭成員為調查對象的數據搜集方法,因調查對象群體龐大,一般採用抽樣調查方式組織實施。國家統計局開展的住戶調查主要包括:城鄉居民的收支和生活狀況、農民工監測調查、農民工市民化監測調查、農村貧困監測調查、退耕還林(草)監測調查和農戶固定資產投資調查等。
  • 「農民工工資逆襲大學生」只是個案 起薪穩定
    本報訊(記者代麗麗)大學生起薪比不上農民工?人社部昨天回應稱,事實並不是這樣,「農民工逆襲」只是個案。調查顯示,同期畢業,學歷越高起薪越高。   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近年來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今年高校畢業生總量達765萬人,較2014年的727萬人、2015年的749萬人繼續增加。不僅就業難,工資也總是不盡人意。
  • 2016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觀念調查報告
    《事實說》隨機對2萬用戶進行了相關調查,通過對回收數據的統計分析,得出了這份《2016大學生消費觀念調查報告》
  • 中國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認為,未來環境質量監測將分四條主線:一是空氣品質監測將向更廣泛區域監測發展,汙染源監測將向燃煤鍋爐、超低排放監測發展,VOC監測已被納入「十三五」規劃,在政策推動下潛在需求將爆發;二是「水十條」將推動水質監測細分領域發展;三是在國家大力推動第三方運營維護服務的背景下,環境監測設備廠商正在由單純的設備提供者向環境監測系統及運營維護轉型
  • 【關注】環保部自2016年3月1日起不再要求建設單位提交驗收報告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近日,北極星節能環保網獲悉,環保部發布關於環境保護部委託編制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和驗收監測報告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要求按照《國務院關於第一批清理規範89項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決定》(國發〔2015〕58號)的要求,自2016年3月1日起,不再要求建設單位提交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或驗收監測報告,改由環境保護部委託相關專業機構進行驗收調查或驗收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