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2020-12-17 國家統計局

  一、農民工規模、分布及流向

 

  (一)農民工規模繼續擴大,省內流動繼續增加

 

  2019年農民工總量達到29077萬人,比上年增加241萬人,增長0.8%。其中,本地農民工11652萬人,比上年增加82萬人,增長0.7%;外出農民工17425萬人,比上年增加159萬人,增長0.9%。在外出農民工中,年末在城鎮居住的進城農民工13500萬人,與上年基本持平。

 

1 農民工規模及增速

 

 

  在外出農民工中,在省內就業的農民工9917萬人,比上年增加245萬人,增長2.5%;跨省流動農民工7508萬人,比上年減少86萬人,下降1.1%。省內就業農民工佔外出農民工的56.9%,所佔比重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分地區看,除東北地區省內就業農民工佔外出農民工的比重比上年下降3.4個百分點以外,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省內就業農民工佔比分別比上年提高0.11.41.2個百分點。

 

1 2019年外出農民工地區分布及構成

 

                                          單位:萬人、%

按輸出地分

外出農民工總量

構成

外出

 

外出

 

農民工

跨省流動

省內流動

農民工

跨省流動

省內流動

合計

17425

7508

9917

100.0

43.1

56.9

東部地區

4792

821

3971

100.0

17.1

82.9

中部地區

6427

3802

2625

100.0

59.2

40.8

西部地區

5555

2691

2864

100.0

48.4

51.6

東北地區

651

194

457

100.0

29.8

70.2

 

  (二)西部地區輸出農民工人數增加最多,增量佔到新增量一半以上

 

  從輸出地看,東部地區輸出農民工10416萬人,比上年增加6萬人,增長0.1%,佔農民工總量的35.8%;中部地區輸出農民工9619萬人,比上年增加81萬人,增長0.8%,佔農民工總量的33.1%;西部地區輸出農民工8051萬人,比上年增加133萬人,增長1.7%,佔農民工總量的27.7%;東北地區輸出農民工991萬人,比上年增加21萬人,增長2.2%,佔農民工總量的3.4%

 

2 農民工地區分布

 

                                         單位: 萬人、%

 

2018

2019

增量

增速

按輸出地分:

 

 

 

 

  東部地區

10410

10416

  6

 0.1

  中部地區

9538

 9619

 81

 0.8

  西部地區

7918

 8051

 133

 1.7

  東北地區

970

 991

  21

 2.2

按輸入地分:

 

 

 

 

  在東部地區

15808

15700

-108

-0.7

  在中部地區

6051

 6223

 172

 2.8

  在西部地區

5993

 6173

 180

 3.0

  在東北地區

905

 895

 -10

-1.1

  在其他地區

79

  86

  7

 8.9

註:其他地區指港、澳、臺及國外。

 

  (三)東部、東北地區吸納就業的農民工減少,中西部地區吸納就業的農民工繼續增加

 

  從輸入地看,在東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15700萬人,比上年減少108萬人,下降0.7%,佔農民工總量的54%。其中,在京津冀地區就業的農民工2208萬人,比上年增加20萬人,增長0.9%;在江浙滬地區就業的農民工5391萬人,比上年減少61萬人,下降1.1%;在珠三角地區就業的農民工4418萬人,比上年減少118萬人,下降2.6%。在中部地區就業農民工6223萬人,比上年增加172萬人,增長2.8%,佔農民工總量的21.4%。在西部地區就業農民工6173萬人,比上年增加180萬人,增長3.0%,佔農民工總量的21.2%。在東北地區就業農民工895萬人,比上年減少10萬人,下降1.1%,佔農民工總量的3.1%

 

  二、農民工基本特徵

 

  (一)女性和有配偶的農民工佔比均提高

 

  在全部農民工中,男性佔64.9%,女性佔35.1%。女性佔比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外出農民工中女性佔30.7%,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本地農民工中女性佔39.4%,提高0.8個百分點。

 

  在全部農民工中,未婚的佔16.7%,有配偶的佔80.2%,喪偶或離婚的佔3.1%;有配偶的佔比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外出農民工有配偶的佔68.8%,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本地農民工有配偶的佔91.3%,提高0.5個百分點。

 

  (二)50歲以上農民工佔比繼續提高

 

  農民工平均年齡為40.8歲,比上年提高0.6歲。從年齡結構看,40歲及以下農民工所佔比重為50.6%,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50歲以上農民工所佔比重為24.6%,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近五年來佔比逐年提高。從農民工的就業地看,本地農民工平均年齡45.5歲,其中40歲及以下所佔比重為33.9%50歲以上所佔比重為35.9%;外出農民工平均年齡為36歲,其中40歲及以下所佔比重為67.8%50歲以上所佔比重為13%

 

3 農民工年齡構成

 

                                            單位: %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6-20

 3.7

 3.3

 2.6

 2.4

 2.0

21-30

29.2

28.6

27.3

25.2

23.1

31-40

22.3

22.0

22.5

24.5

25.5

41-50

26.9

27.0

26.3

25.5

24.8

50歲以上

17.9

19.1

21.3

22.4

24.6

 

  (三)大專及以上學歷農民工佔比略有提高

 

  在全部農民工中,未上過學的佔1%,小學文化程度佔15.3%,初中文化程度佔56%,高中文化程度佔16.6%,大專及以上佔11.1%。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農民工所佔比重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在外出農民工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佔14.8%,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在本地農民工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佔7.6%,下降0.5個百分點。

 

  三、農民工就業狀況

 

  (一)第三產業就業比重繼續提高

 

  從事第三產業的農民工比重為51%,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從事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和住宿餐飲業的農民工比重均為6.9%,分別比上年提高0.30.2個百分點。從事第二產業的農民工比重為48.6%,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其中,從事製造業的農民工比重為27.4%,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從事建築業的農民工比重為18.7%,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4 農民工從業行業分布

 

                                         單位:%、百分點

 

2018

2019

增減

第一產業

0.4

0.4

0.0

第二產業

49.1

48.6

-0.5

其中:製造業

27.9

27.4

-0.5

                建築業

18.6

18.7

0.1

第三產業

50.5

51.0

0.5

其中:批發和零售業

12.1

12.0

-0.1

               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

6.6

6.9

0.3

               住宿餐飲業

6.7

6.9

0.2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12.2

12.3

0.1

               其他

12.9

12.9

0.0

 

  (二)農民工月均收入平穩增長

 

  農民工月均收入3962元,比上年增加241元,增長6.5%,農民工集中就業的六大行業月均收入均穩定增長。其中,從事製造業農民工月均收入3958元,比上年增加226元,增長6.1%;從事建築業農民工月均收入4567元,比上年增加358元,增長8.5%;從事批發和零售業農民工月均收入3472元,比上年增加209元,增長6.4%;從事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農民工月均收入4667元,比上年增加322元,增長7.4%;從事住宿餐飲業農民工月均收入3289元,比上年增加141元,增長4.5%;從事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農民工月均收入3337元,比上年增加135元,增長4.2%

 

5 分行業農民工月均收入及增速

 

                                           單位:元、%

 

2018

2019

增速

合計

3721

3962

6.5

製造業

3732

3958

6.1

建築業

4209

4567

8.5

批發和零售業

3263

3472

6.4

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

4345

4667

7.4

住宿餐飲業

3148

3289

4.5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3202

3337

4.2

 

  (三)外出農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快於本地農民工

 

  外出農民工月均收入4427元,比上年增加320元,增長7.8%;本地農民工月均收入3500元,比上年增加160元,增長4.8%。外出農民工月均收入比本地農民工多927元,增速比本地務工農民工高3個百分點。

 

  (四)在西部和東北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加快

 

  分區域看,在東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4222元,比上年增加267元,增長6.8%,增速比上年回落0.8個百分點;在中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794元,比上年增加226元,增長6.3%,增速比上年回落0.8個百分點;在西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723元,比上年增加201元,增長5.7%,增速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在東北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469元,比上年增加171元,增長5.2%,增速比上年提高3.8個百分點。

 

  四、進城農民工居住狀況

 

  (一)人均居住面積繼續提高

 

  進城農民工人均居住面積20.4平方米,比上年提高0.2平方米。其中,在500萬人以上城市人均居住面積增加較多,由上年的15.9平方米提高到16.5平方米;在300-500萬人口城市人均居住面積為19.7平方米,比上年提高0.3平方米。

 

2 按城市規模分的進城農民工人均居住面積

 

 

  (二)居住設施不斷改善

 

  進城農民工戶中,住房中有取暖設施的佔52.2%(其中集中供暖佔11.6%,自行取暖佔40.6%),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有洗澡設施的佔83.7%,提高1.6個百分點;能上網的佔94.8%,提高2.7個百分點;擁有電冰箱、洗衣機、汽車(包括經營用車)的比重分別為65.7%66.1%28.2%,分別提高2.03.13.4個百分點。

 

  五、進城農民工隨遷兒童教育情況

 

  (一)3-5歲隨遷兒童入園率繼續提高

 

  3-5歲隨遷兒童入園率(含學前班)為85.8%,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入園兒童中,25.2%在公辦幼兒園,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35.7%在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提高0.5個百分點。

 

  (二)義務教育階段兒童在校率進一步提高

 

  義務教育年齡段隨遷兒童的在校率為99.5%,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從就讀的學校類型看,小學年齡段隨遷兒童83.4%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11.9%在有政府資助的民辦學校就讀,提高0.3個百分點。初中年齡段隨遷兒童85.2%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8.8%在有政府資助的民辦學校就讀,下降1.2個百分點。

 

  (三)隨遷兒童上學升學難、費用高問題在東部地區和大城市更加突出

 

  50.9%的農民工反映隨遷子女在城市上學面臨一些問題。對於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兒童,回答本地升學難、費用高的農民工所佔比重較高,分別為34.2%28.9%,分別比上年提高7.51.7個百分點;回答隨遷子女無法在本地參加高考的農民工所佔比重增加明顯,比上年提高4.3個百分點至14.3%。東部地區農民工反映隨遷子女存在升學難、費用高、無法在本地參加高考問題,所佔比重分別為44.9%30.1%21.3%,分別比上年提高14.13.67.8個百分點,顯著高於其他地區。城市規模越大,升學、費用和高考問題越突出,在500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這些問題更加顯著。

 

  六、進城農民工社會融合情況

 

  (一)進城農民工對所在城市的歸屬感提高

 

  在進城農民工中,40%認為自己是所居住城市的「本地人」,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從進城農民工對本地生活的適應情況看,80.6%表示對本地生活非常適應和比較適應,其中,20.8%表示非常適應,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僅有1.1%表示不太適應和非常不適應。進城農民工在不同城市規模生活的歸屬感和認同感較上年均有提高。但城市規模越大,農民工對所在城市的歸屬感越弱,對城市生活的適應難度越大。

 

  (二)進城農民工參加各類組織活動更加積極

 

  在進城農民工中,27.6%參加過所在社區組織的活動,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3.9%經常參加,23.7%偶爾參加。加入工會組織的進城農民工佔已就業進城農民工的比重為13.4%,比上年提高3.6個百分點。在已加入工會的農民工中,參加過工會活動的佔84.2%,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

 

  附註

 

  1.調查簡介

 

  農民工監測調查:為準確反映全國農民工規模、流向、分布等情況,國家統計局2008年建立農民工監測調查制度,在農民工輸出地開展監測調查。調查範圍是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農村地域,在1587個調查縣(區)抽選了8490個村和22.6萬名農村勞動力作為調查樣本。採用入戶訪問調查的形式,按季度進行調查。

 

  農民工市民化調查:為準確反映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農民工在城鎮就業生活、居住狀況和社會融合等基本情況,國家統計局2015年建立農民工市民化進程動態監測調查制度(簡稱農民工市民化調查)。調查範圍是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城鎮地域,隨機抽取了4.08萬戶進城農民工樣本,由調查員使用手持電子採集終端(PDA),直接入戶面訪的形式採集數據。

 

  2.主要指標解釋

 

  農民工:指戶籍仍在農村,年內在本地從事非農產業或外出從業6個月及以上的勞動者。

 

  本地農民工:指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以內從業的農民工。

 

  外出農民工:指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外從業的農民工。

 

  進城農民工:指年末居住在城鎮地域內的農民工。城鎮地域為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劃分城鄉的規定》劃分的區域,與計算人口城鎮化率的地域範圍相一致。

 

  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10個省(市)。

 

  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

 

  西部地區: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2個省(自治區)。

 

  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3個省。

 

  城市類型:按2015年城區常住人口規模將城市劃分為500萬人以上城市、300-500萬人城市、100-300萬人城市、50-100萬人城市、50萬人以下城市。

 

相關焦點

  • 2016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農民工中女性佔比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本地農民工在農民工總量中佔比繼續提高,而本地女性農民工佔比較高所致。調查簡介   農民工監測調查:為準確反映全國農民工規模、流向、分布等情況,國家統計局2008年建立農民工監測調查制度,在農民工輸出地開展監測調查。
  • 讓農民工不再「憂薪」——農民工工資清欠調查報告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題:讓農民工不再「憂薪」——農民工工資清欠調查報告新華社記者一份薪水,背後是一個家庭的生活來源和希望。對農民工來講,工資是養家費、治病錢,也是實現全面小康的一份基本保障。年終歲末,農民工是否按時足額拿到了應得的工資?欠薪的深層次原因在哪裡?對欠薪「頑疾」國家將從哪些方面予以根治?
  • 《脆弱與潛能——疫情下農民工家庭調查報告》發布 近七成農民工...
    8月30日發布的《脆弱與潛能——疫情下農民工家庭調查報告》顯示,68.17%的農民工家庭表示受疫情影響明顯,尤其是收入降低,生活會受到影響,困境農民工家庭較普通家庭對目前生活的滿意度低,對未來生活幸福指數期望不高,也更缺少改善的信心和規劃。
  • 國家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年度報告(2019年)
    為全面反映2019年我國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情況,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編撰了《國家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年度報告(2019年)》。2019年,國家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信息系統共收到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396345份,比上年減少2.61%(圖1)。
  • 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藝術學習監測結果報告發布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報告全方位展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狀況,分析了影響相關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回應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 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報告全方位展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狀況,分析了影響相關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回應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 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監測報告發布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報告全方位展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狀況,分析了影響相關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回應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 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發布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報告全方位展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狀況,分析了影響相關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回應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 北京宣武區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調查報告
    北京宣武區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調查報告  楊振秀 劉曉京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加強轄區內近5萬多農民工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北京市宣武區司法局在2006年年底,以調查問卷形式,開展了一次《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情況抽樣調查》活動
  • 教育部發布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監測報告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報告全方位展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狀況,分析了影響相關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回應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 全國總工會:關於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研究報告
    據全國總工會研究室2009年的調查,新生代農民工中的已婚者僅佔20%左右。國務院研究室2006年發布的《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顯示,當時農民工中80%以上的人已婚。據一項在廣東的調查,2009年,新生代農民工的勞動合同籤訂率只有61.6%;遭遇工資拖欠的人所佔比例為7.1%;人均拖欠工資1538.8元,差不多相當於人均1.5個月的工資。另據國家人口計生委發布的2009年流動人口監測報告,60%的農業流動人口就業於工作條件差、職業病發生率高和工傷事故頻發的低薪、高危行業。同時,據調查,新生代農民工發生工傷事故時,僅有60%的用人單位為其支付醫療費用。
  • ...監測年度報告(2019年)》發布我國每百萬人口平均報告數達到1130份
    □ 本報記者 徐建華4月13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151.4萬份。1999年至2019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累計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1519萬份。
  • 2019年全國細菌耐藥監測報告發布!
    2019年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成員單位共1429所醫院,其中上報數據醫院共1428所。上報數據的成員單位中二級醫院380所,三級醫院1048所;經過數據審核,納入數據分析的醫院共有1375所,其中二級醫院352所,佔25.6 %,三級醫院 1023所,佔 74.4%。
  • 調查:新生代農民工不滿城市卻又離不開城市
    報告建議我國完善以互信為基礎的新生代農民工社會支持體系。當前,我國新生代農民工總人數大約有1億,佔外出打工農民工總數的60%,他們構成農民工的主體。報告指出,只要我國還處於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中,農民就會源源不斷地湧入城市,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成為新一代的農民工,這一現象不會因為新農村建設的開展而停止。農民工尤其是新生代農民工問題成為影響我國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因素。
  • 2020-2026年中國水環境監測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水環境監測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認為,水質監測範圍非常廣泛,包括經常性的地表及地下水監測、監視性的生產和生活過程監測以及應急性的事故監測。水質監測可以為環境管理提供數據和資料,可以為評價江河和海洋水質狀況提供依據。
  • 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班主任工作時間長、負擔重
    2020年8月24日,來自國家教育部官網消息,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發布(後附兩份報告全文電子版)。
  • 教育部最新監測報告發布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報告全方位展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狀況,分析了影響相關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回應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 聚焦疫情下青年農民工就業 專家:善待農民工可增強城市吸引力
    專家表示,要理解和研究農民工養家和安家的動機變遷,促進解決農民工尤其是青年農民工「短工化」問題,助其真正實現城市融入。同時,專家指出,低技能勞動者群體對於提高整個城市的生活質量和對人才的吸引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善待農民工,完善對低技能勞動者群體的保障,有助於優化城市投資環境。
  • 十五、住戶調查(21)
    答:住戶調查是以住戶及其家庭成員為調查對象的數據搜集方法,因調查對象群體龐大,一般採用抽樣調查方式組織實施。國家統計局開展的住戶調查主要包括:城鄉居民的收支和生活狀況、農民工監測調查、農民工市民化監測調查、農村貧困監測調查、退耕還林(草)監測調查和農戶固定資產投資調查等。
  • 2019政府工作報告提綱 2019兩會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3月15日表決通過了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批准了這個報告。  報告共分三部分:一、2018年工作回顧;二、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三、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  具體來看,在回顧過去五年工作的基礎上,報告提出了2019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並在重點工作任務上作了明確安排。我們梳理了其中的10大關鍵數字,為您圖解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