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工智慧進入商業化元年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軟硬結合,百度與多家硬體公司達成合作協議。

  人工智慧的浪潮正在席捲整個中國網際網路,去年百度提出AI戰略之後,今年阿里成立了達摩院,騰訊也在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說要「AI in All」。BAT之間已經形成共識。移動網際網路已成為史前文明,人工智慧這個未來戰場已然開啟。
  「今天雖然是冬天種下這個種子,我相信很快會開花發芽結果。」12月21日,百度CEO李彥宏用這句話形容百度和華為剛剛發布的戰略合作。當天,百度和華為宣布雙方將在網際網路服務和內容生態、AI平臺和技術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上個月,百度和小米「牽手」,雙方在物聯網方面進行合作。而在更早之前,百度Apollo項目已和戴姆勒、福特、奇瑞等企業進行了合作。不僅是百度,全球範圍內,包括谷歌、騰訊等涉足人工智慧的企業都在進行商業化的各種嘗試。億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王彬表示,2018年是人工智慧商業化元年,從人工智慧消費產品到人工智慧技術的產業落地,將爆發出巨大的商業價值。

    軟硬結合百度聯手華為

  對於百度來說,和華為、小米等企業合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加速AI的商業化。「我們認為,AI商業化的最佳途對百度來說,就是平臺化、生態化。一個開放的生態最具活力最有競爭力。」百度總裁兼COO陸奇此前表示。
  這次和華為的合作中,首先涉及到了網際網路服務和內容生態合作方面,雙方將加強在搜索和信息流等領域的合作。百度聯盟總經理李忠軍表示,「根據用戶的畫像和場景,知道給用戶推薦他所需要的信息和內容。我們可以在手機的鎖屏狀態直接推送百度的內容和服務給到用戶。」
  目前信息流是百度重要的盈利手段,也成為目前百度AI商業化最快的一個業務。百度2017年Q3財報顯示:信息流業務以第三季度業績為基準的年化收入超過10億美元。
  此外,百度CEO李彥宏表示,未來的手機有很多可以和人工智慧結合的地方,百度語音識別、圖象識別、自然語言的理解、用戶畫像等技術都可以應用到華為手機的龐大用戶群。百度這些工具性的AI技術也將利用華為手機這個載體進行商業化探索。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說:「手機要提升用戶體驗,未來必須基於自然語言的交互、機器視覺識別等人工智慧技術。」餘承東認為,這是單純做硬體的廠商無法做到的,需要生態合作夥伴一起來做。「和百度合作,就是為了打造硬體+軟體的生態。」

    人工智慧將加速商業化

  百度先後選擇與小米和華為合作,也是看到了手機作為人工智慧應用載體的潛力。在2017年的烏鎮網際網路大會期間,小米CEO雷軍曾表示,小米下一代旗艦手機將應用人工智慧技術。高通創投董事總經理沈勁認為,人工智慧如果應用在手機上,規模效應可以立即起來,「手機這個行業太大了。」
  除了手機,押寶人工智慧的百度還已經在無人駕駛、智能家居等等領域進行了人工智慧商業化的布局。從來不做硬體的百度甚至還在今年發布了一款智能音箱。
  億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王彬表示,經過2016-2017年的資本催促,即將到來的2018年將成為人工智慧商業化元年,2017年6月28日,國內首個人臉識別智能化登機系統落地南陽姜營機場,雖只是一個實驗性的嘗試,卻意味著「刷臉登機」已成為現實,並且在2018年隨著AI的進步,刷臉購物、刷臉取錢將得到更多的商業應用,爆發出巨大的商業價值。
  那麼人工智慧商業化應用途徑有哪些?聲智科技副總裁李智勇認為,AI的應用現在有兩個大的方向,一個是純粹的偏數據的應用,比如和金融行業結合。「另一個就是軟硬融合,直接形成一個感知的層面,進行決策,比如自動駕駛和智慧城市。」(記者崔江)

相關焦點

  • 專訪科訊嘉聯熊京萍:2018年AI進入商業化元年,智能客服引領AI落地
    人工智慧頻頻落地,2018進入商業化應用元年當被問到如何看待2018被稱為人工智慧應用元年這個說法時,熊京萍表示,將2018年稱作「AI商業化的元年」可能更貼切一點。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行業場景都開始引入AI技術,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降低了成本支出,加速了產業轉型升級,AI在商業層面所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
  • 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商業化應用專題研究報告
    中國人工智慧起步較晚,萌芽於上世紀70年代末,隨著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及技術的創新和應用,近年來中國人工智慧逐漸落地,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已發展成為國家戰略。  中國人工智慧商業化熱點分析:AI抗疫與復工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中國人工智慧加速落地,助力抗疫與復工復產,AI病毒基因檢測、AI測溫、AI醫療影像分析、智慧機器人等在各地各領域推廣普及
  • 澎思科技當選「2020中國人工智慧領航企業」,推動AI普惠和商業化進程
    (原標題:澎思科技當選「2020中國人工智慧領航企業」,推動AI普惠和商業化進程)
  • 星河視效發布NEURO智能視頻商業化SAAS平臺
    日前,星河視效發布年度重磅新品——NEURO智能視頻商業化SAAS平臺,贏得了與會嘉賓及行業合作夥伴的廣泛關注與認可。星河視效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OO馬國林表示: 2020年中國開啟了「視頻社會化元年」,視頻成為了連接人與信息、商品和服務的新入口。
  • 元年科技:智能財務的數據捕手
    北京2018年1月18日電 /美通社/ -- 無論是基礎層的智能財務共享平臺,還是核心層的管理會計平臺,數據都是核心資源。「智能化的首要條件就是建立數據化的應用平臺。首先要有數據,有數據的支撐,才能進行智能化」,在之前由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834507)舉辦的智能財務論壇上,元年科技正式對外發布了元年C1智能化管理平臺,該平臺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為企業提供了從管理思想、系統實現到雲端應用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元年C1 CEO 井普源先生在論壇上以數據開場,就智能財務展開了分享。
  • 2018人工智慧未來企業排行榜
    2018人工智慧未來企業排行榜排名企業領域1百度開放的人工智慧服務平臺2騰訊網際網路綜合服務3華為人工智慧自動化業務、智能晶片4阿里巴巴網際網路綜合服務5平安集團人工智慧金融研發平臺6華大基因精準檢測、醫療數據運營服務7搜狗綜合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平臺8科大訊飛智能語音技術9中科創達智能終端平臺技術10珍島集團SaaS級智能營銷雲平臺
  • SpeakIn入選「2018中國人工智慧商業落地100強榜單」
    來源:紫億086月13日,知名行業媒體億歐在「2018全球智能+新商業峰會」上發布了「2018中國人工智慧商業落地100強榜單」與研究報告,SpeakIn(勢必可贏科技)入選100強。圖片來自億歐報告隨著算法、算力的發展和大數據的積累,人工智慧獲得長足進步,不僅獲得累積600多億人民幣的投資,還兩度進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國家頂層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 Drive.ai、Waymo率先商業化,智能駕駛加速進入衝擊階段
    文|佘凱文來源|智能相對論無人駕駛汽車經過這麼多年,從概念、到研發、再到路測,終於按奈不住走向了商業化。繼Drive.ai和德克薩斯州阿靈頓市政府籤署了商業合約後,在日前舉行的2018全球智能駕駛峰會上,Drive.ai的聯合創始人王弢就《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迭代與落地》進行演講並強調,「Drive.ai到2020年計劃拓展至15個城市,我們正與全球多個城市的當地政府和合作夥伴進行協商」。
  • 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十大事件:房產大亨開機器人餐廳;「AI主播」C位...
    科大訊飛:AI智能還是人機耦合?科大訊飛作為人工智慧中的老牌企業,早在科技界還對AI懵懵懂懂時,就已經踏上了智能語音這條路。但在人工智慧突然火爆之後,科大訊飛開始「理所當然」的把自己定位為AI公司。然而謊言總有被戳穿的一天。
  • 人工智慧就是人工加智能嗎?可惜既不是人工也不智能,那是什麼?
    我們傳統觀念認為人工智慧就是建立在人工基礎上的智能,相比於傳統智能的話加入了更多人性化的東西,2018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將於明天即2018年7月4日開啟,今天我們提前為您通俗易懂的解釋人工智慧到底是什麼?1、首先人工智慧的運算沒有人工的參與。
  • 開啟AI教育自適應進階新步伐,葡萄英語入選36氪《人工智慧商業化...
    近日,知名創投媒體36氪發布了《2019人工智慧商業化研究報告》,指出由於國家政策扶持,創投資金持續青睞,技術進步迅猛,新型場景應用需求不斷湧現,使得中國人工智慧技術與實體產業深度結合的商業化時代已經到來,潛力巨大。
  • AICC2018人工智慧大會詮釋「計算改變世界」
    北京時間2018年9月12日,AICC2018人工智慧計算大會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本次大會由中國工程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主辦,亞洲超算協會和浪潮集團聯合協辦。大會旨在圍繞AI需求研討AI計算,促進AI技術創新與合作發展。本次大會將有2000多位來自網際網路、金融、公安、能源、醫療、科研院所等行業領域研究人員、開發者、用戶和工業界代表參加。
  • 創新奇智AI商業化落地能力彰顯 完成逾4億元A和A+輪融資
    三大行業+精品策略,深度合作多家重磅客戶創新奇智精選可以規模化、基於「零售、製造、金融」行業的的應用場景,以Orion人工智慧自動化機器學習平臺為依託,為客戶提供人工智慧場景化創新。通過樹立行業頭部客戶,再推廣複製到更大的市場。
  • 58同鎮開啟商業化元年 「全力以服」為消費者及商家創造價值
    58同城副總裁馮米在會上發表《2020開啟同鎮商業化元年》的演講,介紹了58同鎮在商業化方面的全新探索。三大維度賦能客戶,58同鎮開拓多元化商業變現路徑馮米指出,2020年58同鎮將「不忘初心,全力以服」,啟動商業化元年,通過為三類客戶的賦能,加速商業產品化。在團隊賦能上,實現了58同城和58同鎮的流量互通。
  • 從人工拍照到智能攝像頭 ImageDT實現圖像識別新能力
    從人工拍照到智能攝像頭 ImageDT實現圖像識別新能力來源:聯商網2018-06-05 12:04「未來的零售行業是掌握在會運用AI技術的零售人的手裡」——李開復博士近期,在 Chnbrand發布的2018年
  • 一文讀懂快手商業化的前途與顧慮
    2018是快手商業化元年,快手即將推出快手營銷平臺——包括快手廣告和快手商業開放平臺兩大類。快手商業化的焦慮是發展直播之外的變現模式,但是快手緩慢、謹慎的商業化背後,也是其始終在堅持普惠、用戶為先的原則的體現。
  • Gartner發布AI技術成熟度曲線,這幾個等或將最先實現商業化
    對比2018,哪些技術發生了變化在理解2019AI技術成熟度曲線前,我們先回顧一下Gartner在2018年的曲線中都預測了什麼。相反,AI Marketplaces(人工智慧市場)、Reinforcement Learning(強化學習)、Decision intelligence(決策智能)、Data number and Annotation service(數據編號和注釋服務)、Explainable AI(可解釋人工智慧)、Edge AI(邊緣人工智慧)、Auto ML(自動化機器學習
  • 淄博首家陶企點火,北方產區進入瓷拋磚生產元年
    2月10日上午10點18分,華煜陶瓷正式點火烘窯,這標誌著,2019年淄博建陶行業就此開工,同時也意味著,北方產區正式進入瓷拋磚生產元年。機器檢驗和人工檢驗兩道關口。華煜陶瓷投入大量資金採購精密的質檢設備,對生產程序進行全自動全方面監控。
  • 英語流利說入選2018中國人工智慧100榜單 為唯一上榜教育企業
    新年第一個工作日,專注於智能行業報導的著名科技媒體「智東西」發布了一份「2018中國人工智慧100」榜單,列出了 100 家在過去一年裡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突破與革新的企業,囊括了晶片、安防、醫療、家居、金融等主要應用落地領域。
  • 百度AI商業化的「奇點時刻」
    簡言之,健康碼就是充分利用人和機器的長處,將輸入數據與知識處理有機統一,進而催生出的一種新的人機融合智能形式。 事實上,健康碼僅是疫情催化下人工智慧領域的眾多案例之一,諸如智能監控、無人配送、遠程貸款催收等一系列應用都在接連落地。不經意間,一場醞釀已久的AI商業化浪潮正在加速到來,而此時的我們,很可能正在度過一個歷史性的「奇點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