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創投媒體36氪發布了《2019人工智慧商業化研究報告》,指出由於國家政策扶持,創投資金持續青睞,技術進步迅猛,新型場景應用需求不斷湧現,使得中國人工智慧技術與實體產業深度結合的商業化時代已經到來,潛力巨大。從2018年到2019年上半年,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風險融資交易累計658起,總額886億美元,2019年也被業界一致認為,將是中國的「人工智慧規模化落地元年」。
宏觀環境、政策、數據和技術是中國人工智慧商業化的四大驅動力。基於多層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算法,語音識別處理技術,和不斷創新的AI晶片等基礎技術漸趨成熟。報告指出,鑑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旺盛的消費與服務需求,使得中國人工智慧技術和產業發展的特色,就是依託不斷增長的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從C端向B端上遊延展。
葡萄英語作為人工智慧在教育應用層面的唯一行業案例,入選36氪發布的本次《2019人工智慧商業化研究報告》。作為一款面向4-10歲兒童,首創人工智慧一對一外教專屬課程的智能1對1互動英語學習產品,葡萄英語已經在正式上線的半年時間內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被業界譽為「開啟了英語在線教育3.0時代」。36氪在報告中指出,在專注於應用層面的人工智慧相關技術企業中,「一專多能」正成為發展的大趨勢,即專注於某一技術和領域的公司正在努力完善自己的生態,構築更高競爭技術壁壘的同時,也在關注更多機會。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葡萄智學創始人兼CEO茹立雲博士就坦言:「在AI應用到教育場景方面,實現同時需要幾項技術,包括自然語言生成理解,大數據,機器學習和知識圖譜相關等等,市面上許多公司往往是專精於某一方面,但是像我們這種能夠同時在AI相關各種技術都有儲備,兼具優質教育資源,能夠與教育場景深度結合的綜合性公司很少。」
葡萄英語在加入賽道伊始,就擁有不止一項「殺手鐧」,比如葡萄英語技術團隊開發的兒童語音引擎,是目前國內首個為兒童專屬定製的語音引擎。利用Transformer框架再加序列鑑別技術,通過3萬小時語音數據訓練,使得它對兒童語音的識別準確率已能達到95%,遠超於其他同類產品使用的通用語言引擎。不僅如此,葡萄英語的專用語音識別引擎,還引入了語法錯誤識別模塊,可以幫助孩子糾正語法常見錯誤。
報告指出,人工智慧在教育場景中最受矚目的落地技術,是自適應(智適應)技術。葡萄英語是市場上首個將人工智慧自適應技術應用到整個教學閉環各個環節的在線教育產品,尤其是在最為核心的教學環節。葡萄英語的技術團隊與中美英三地資深教研團隊經過長時間開發,構建了龐大而詳細的英語知識圖譜,從而能夠在教學的人機互動過程中,能夠迅速完成每一個小學員的能力模型構建,找出每個孩子英語知識結構中的薄弱環節,動態實時調整學習路徑,針對性地給出後續的提升規劃,從而通過讓人工智慧對每一個學生「聽其言、觀其行,知其因」,最終實現因材施教。
另外,茹立雲博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葡萄英語的自適應將會通過計算機視覺和生物識別技術,實現對小學員的「情緒自適應管理」:「如果系統觀察到孩子長時間沒有注意聽講或有不好情緒,我們的產品會做一些反饋,比如插入有趣的動畫,遊戲環節,或者通過外教展示有趣的道具和肢體語言,回復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讓他們繼續投入到學習中去。」
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教育行業的根本目的,在於批量複製優質教育資源,降低費用門檻,實現普惠教育。茹立雲曾在各種場合反覆強調,葡萄英語是一家「既懂AI,又懂教育」的公司,自己的產品,是在引發一場教育資源的「供給側改革」:「我們的藤校背景優質外教,和經過改編,更貼合中小學教綱的牛津《Let’s go》優質教材,和我們的技術一樣都是核心競爭力,隨著學生基數的擴大,由此產生,收集的數據,能夠不斷反哺,優化我們的算法和系統,不斷推動產品升級迭代。我們希望在未來把這套高效的學習模式,推廣到更多學科領域。」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