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下我們互粉一下,多關注我們直播噢。」
周曉卉抱著腳架,和搭檔在迷宮一樣的廣州萬佳服裝批發市場三樓穿行。
她今天的目標,是找到一個接受直播的檔口,然後在那裡完成一場帶貨直播。此時是上午11點,剛開門營業不久的萬佳,已經非常熱鬧。
市場空空蕩蕩的上空,一半被店主配貨撕扯膠帶的響聲充斥,另一半被正在直播的主播們高八度的嗓音填滿。
其中,不少主播都是和周曉卉一樣的「足部主播」,她們沒有多少粉絲,更談不上什麼帶貨能力,只是每天固定時間來到批發市場,找點零散直播工作,等待「紅」的那一天。其中一些人的收入,甚至無法覆蓋一天的路費。
這種新的直播形式,又被稱為「走播」。
「這家老闆娘超好的,還讓我們在店裡吃飯」
這是周曉卉加入到萬佳走播主播大軍的第一天。她發現,達到目標遠比想像中困難。
因為剛進入直播行業一個月,粉絲數量太少,周曉卉被很多店主拒絕在了門外。就在她迷茫地四處張望時,身後一家專供直播展示的檔口,三個主播正熱火朝天地開播。
她們同時舉著手機,鏡頭對準一排款式各異的牛仔褲,各自叫喊著褲子的面料和價格。手機的直播界面上,彈幕刷刷往上躥,帶動著這些主播們越講越起勁。
「面料超級舒服。」「我們家就是性價比超高。」吆喝此起彼伏,又互相淹沒。
最終,周曉卉找到了一家可以讓她直播的檔口。這家店也是新開張不久,老闆娘沒有問周曉卉現在有多少粉絲,還對周曉卉和她的搭檔說,「看到你們就像看到自己的女兒。」
此後,周曉卉和搭檔在這家檔口連續直播了三天。每天早上,她們從佛山搭地鐵兩小時到市場,10點多開播,然後一直播到下午3點檔口收攤。
▲周曉卉和搭檔的直播間
走播的前兩天,周曉卉都是收工後才去吃飯。到了第三天,她感覺有點撐不住了,直播中途,看到拎著盒飯的小販路過,就和搭檔一人買了一份飯。
12點半,她們放下手上的衣服,對著直播鏡頭吃了起來。
「對!這家老闆娘超好的,還讓我們在店裡吃飯。」周曉卉一邊扒拉著盒飯,一邊回復寥寥幾個彈幕裡粉絲的發問。直播裡的美顏設置,時而讓遞到嘴邊的筷子,在屏幕上折成波浪形。
周曉卉和搭檔播的是女裝,受眾絕大多數是女性。今天,直播間進來了一個男性用戶,因為彈幕不多,周曉卉一眼就看到了。
這個男性用戶在直播間停留了很長時間,而且發言活躍,但他的關注點似乎不在衣服上。
他先問了周曉卉在哪,然後連發了幾條彈幕「美女求互相關注」。
時刻盯著評論注意跟粉絲互動的周曉卉有些尷尬,幾次開口問搭檔,這個男用戶是不是她朋友,但搭檔也不認識。
最後,周曉卉笑笑回答,「好啊,等下我們互粉一下,多關注我們直播噢。」
「店主有事走開,直播您請隨意」
在周曉卉的直播間裡,不時可以看到其他主播從她身後走過,撩起店裡某件衣服,衝著手機屏幕就介紹起來。
萬佳這個廣州老牌大型服裝批發市場裡,如今隨處可見直播帶貨元素。
一來到市場一樓的樓梯口,就可以看到推廣「萬佳直播中心」的告示牌;二、三樓則隨處可見檔口上方粘貼著的「歡迎直播」的紙張,有店鋪甚至寫著,「店主有事走開,直播請隨意」。
林紅是三樓其中一家檔口的老闆娘,她的檔口早在三年前就已經開始接觸直播,到現在,檔口幾乎每天都會有一場直播帶貨上演。她經常收到各種機構和主播個人的合作直播邀約。
「收銀臺上的名片多得數不清。」
此時,林紅正和丈夫忙著在店鋪後門打包配貨,店鋪前門則被兩個身材高挑瘦削的主播「掌管」。
「寶寶們,這條裙子面料挺括,很適合上班族平時穿,穿起來整個氣質都會顯得特別幹練。」店鋪前門,兩個主播聲音清脆,情緒高漲,她們衝著鏡頭擺動身體,全方位的展示衣服。而在後面查點服裝數量、整理打包的林紅夫婦,則顯得有些沉默。
「今年因為疫情,沒那麼多人出來買衣服了,二次批發生意很不好做,就直播帶貨的銷量還過得去。」林紅分析。
在萬佳,有些主播本身是就是檔口老闆,他們的直播通常比較簡陋,不會將衣服穿上身展示,而是直接把鏡頭對準面料就開始講解,更像是一場一對多的銷售視頻通話。
像周曉卉這樣更講究一點的主播,則會備上三腳架,有條件的還會支起環形燈,保證主播和衣服都以最佳狀態呈現。
環形燈在萬佳這裡並不普遍,已經算是高端裝備了。
▲萬佳專供直播的店裡全是正在直播的主播
入場券確實好拿,漲粉引流實在太難
周曉卉是在5月初才辭掉原來的工作,開始全職做直播電商的。吸引她入局的,是直播電商的「低門檻」,和平臺所謂的「流量扶持」。
周曉卉開始時是這麼想的,「我們一直都有開一家自己的服裝店的想法,但開實體店包括淘寶店都有資金門檻,通過直播來賣衣服,門檻就比較低。有人買我們就直接拿貨,然後在後臺上連結,再加上最近平臺都有流量扶持計劃,所以感覺前期漲粉應該也會相對容易。」
但她沒想到的是,直播帶貨的「入場券」確實好拿,但「漲粉」、「引流」卻比預想得難出許多。
現在,周曉卉和搭檔的帳號只有不到400個粉絲,每次直播在線觀看人數也只有兩位數。她坦言,「到目前為止,感覺從來沒有獲得過一次來自平臺的流量扶持。」
周曉卉甚至覺得,「流量扶持或許不是平臺根據某種機制給主播分配流量。只有向一些數據平臺或機構砸錢買服務才會有效果。」
事實上,中心化機制下,平臺真正的「流量扶持」都落到了頭部主播身上,儘管這些主播粉絲群體足夠龐大,已經不需要被「扶持」。
最早從廣州批發市場走出的主播薇婭,從直播帶貨出圈以來,就一直以「雄踞帶貨榜第一名」的形象被大眾認知。5月21日,在周曉卉還焦慮怎麼給自己多漲粉的同時,薇婭的直播間單場觀看次數突破1億。
當天晚上,薇婭的直播像一場聲勢浩大的電商春晚,她在鏡頭前眼泛淚光地說著感謝,直播間的彈幕刷得讓人看不過來。這一切,都讓包括周曉卉在內的10多萬足部主播和新人主播顯得更為落寞。
iiMedia Research發布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頭部主播佔比2.16%,肩部主播佔比5.93%,而腰部和尾部主播分別為53.53%和38.8%,長尾主播佔據大多數。長尾主播大多是迫於經濟壓力或衝動選擇帶貨主播作為職業,成長初期依靠微薄的保底薪資生活並且躥紅速度慢,心理壓力巨大。
行業內早有判斷,單就淘寶直播而言,每晚的GMV,頭部主播薇婭佔了30%,李佳琦佔20%,剩下的50%才是各路主播搶灘的市場。
在全民直播的熱潮下,除了面對頭部主播的壓倒性競爭,周曉卉這樣的足部主播,還要面臨來自明星、企業老闆、政府官員的流量瓜分。
5月14日影視明星劉濤入職阿里擔任優選官,直播帶貨4小時,完成銷售額1.48億元。同月格力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進入抖音直播間,3小時帶貨7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僅淘寶直播一個平臺,就已經有超過100位企業CEO親自直播。
廣州一家電商內容整合營銷機構茉莉傳媒CEO林敏告訴南都周刊記者,「明星、CEO等直播帶貨,不僅是對直播間內容的豐富,更加能夠匯聚關注與流量。」
走播三天賣出兩件衣服,收入為負
沒有粉絲和流量,讓周曉卉的直播帶貨之路舉步維艱。
因為自己的帳號現在的粉絲實在太少了,到萬佳的第一天上午,周曉卉和搭檔問了一圈也沒能架起直播設備。而即便之後談好了直播,她們的帶貨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在萬佳的第一天賣出了兩件,後面兩天一件都沒賣出。」
本來選擇走播,就是為了解決拿貨回工作室直播可能造成的壓貨問題。但即使在萬佳走播,壓貨嚴重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因為這裡的衣服每個款都是5件起批,所以粉絲拿個一兩件,剩下的還是得我們自己消化。」
周曉卉形容,直播帶貨現在的轉化率,只能賺回一點路費,「賣不出的幾天連路費都賠了。」
不過,你很難在直播中察覺到這種失落,和大多數主播一樣,鏡頭前的周曉卉語氣堅定,語速飛快,可以對一條不足10字的簡短彈幕,做出近10分鐘的延展回答。
▲為了快速介紹衣服,主播們都會穿一件打底背心,在鏡頭旁邊也可以快速換衣服
周曉卉收到過很多聲稱可以提供漲粉服務的平臺發來的信息,這些平臺像是專門瞄準了她這樣的新手主播,定點投放推廣信息。
稀缺的流量,似乎沒能養活大多數主播,卻孕育了大批類似的刷量平臺。財新網曾做出統計估算,目前國內刷量平臺至少有1000多家,100家頭部平臺每月流水超200萬元,從業者累計達900多萬。
但周曉卉不想用這種方式漲粉,「一是沒錢再砸在這上面了,二是這些買來的粉絲,後面也不一定能留住,更不一定會買你的貨。」
周曉卉覺得,有高性價比的優質貨源,才是漲粉的關鍵。「畢竟我們在市場拿的衣服,很多同行業都在做。除非你這個人讓她們特別喜歡,她們可能就會買你的貨。但是很多時候粉絲只看貨,這樣我們就沒有核心競爭力。」
找到獨家貨源,對周曉卉這樣剛入行的新人來說十分困難,她目前只能通過低價取勝。
她曾經拿過批發價7元的上衣。正常來說,這些衣服零售價在可以賣到40元,因為是100件打包起批,不能挑選,這裡面還有一些次品衣服無法銷售,但周曉卉最後僅以9.9元包郵的價格上架直播間,幾乎是虧本生意。
「前期只能走高性價比的模式,寧可賺少一點,希望吸納多點粉絲,讓他們成為回頭客。」
「入局者」雖眾,「退賽者」亦然
儘管流量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但還是有新主播在源源不斷地入局直播電商。知瓜數據平臺顯示,僅淘寶直播一個平臺,近一周內就新增主播1.35萬人。
林敏可以說親歷了直播電商從2016年發展至今的全過程。
2016年雙11,林敏當時運營的APP自媒體受邀進駐淘寶,並在雙11的其中一個會場進行了直播嘗試。全公司20多人都當起了主播,在鏡頭前拆解紙尿布,向新手媽媽講解輔食應該怎麼搭,為了展示一個服裝品牌的童裝,她還把自己的兩個小孩都拉進直播間當模特。
她回憶,當時直播仍在嘗試階段,規模不算很大。她感覺自己像策劃了一檔節目,「類似香港臺以前經常會播的都市閒情或者做飯類的節目,通過直播間表現生活場景來推薦產品。」
四年時間,林敏的公司,已經成為一家為商家提供全域電商內容整合營銷服務的機構;淘寶裡的直播機構,也從一開始的0開始變成了現在的上千家;直播帶動的銷售轉化,也發展到了今天的上千億規模。
她也見證了一批紅人的崛起。「2017年,淘寶為很多帳號提供扶持促進他們成長,但不是全部都可以堅持下來,堅持下來的很多頭部紅人,是因為他們的勤奮和特色,成為了今天名聲大噪如薇婭和李佳琦等頭部紅人。」
林敏覺得,儘管入局者眾多,但主播的缺口,仍然存在。「主播現在確實很多,但每一個月『退賽』的有一定數量,最終能堅持下來全情投入的,其實不是特別多。」
周曉卉還沒打算放棄。雖然粉絲不多,但她們積累了幾個鐵粉。「有些粉絲覺得我們實誠,會一直在我們這裡買東西,還給我們直播做一些反饋。知道我們前期生意不好,買了衣服還跟我們說不著急寄,等看到有適合的多買幾件再一次性寄過去,幫我們省運費。」
她不知道自己的直播電商事業什麼時候才能走上正軌、虧損的現狀什麼時候才能到頭,她也看到有些同行熬了整整一年,才慢慢開始有些粉絲,直播觀看量和銷售轉化量逐漸上來。
她只知道自己眼下才堅持了一個月,還不能放棄。「至少不能讓我這幾個鐵粉失望。」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