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高年級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保持沉默、消極應對教師提問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存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學生缺乏興趣、缺乏活力。面對英語課堂沉默現象,有的教師視而不見,依舊在課堂唱獨角戲,有的教師束手無策,沉默應對。消解英語課堂沉默現象,是引導中小學英語師生養成優良教與學習慣的關鍵,也是提高中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課堂教學;沉默現象;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中的沉默現象,指的是中小學英語課堂上,面對教師提問時,無論是會還是不會的學生,習慣性保持沉默的一種消極現象。這種沉默讓師生情緒受挫,讓課堂氣氛低沉,讓課堂教學質量低下,制約著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嚴重影響了中小學生英語學習效果。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關注著課堂沉默現象,但聚焦於中小學英語課堂的沉默現象我們很少深入探究,今日研討從英語課堂沉默中,基於教師提問過程中「會而不說」的學生視角,試圖打破課堂沉默現象,並基於自身的教學身份,提出有效的策略以解決「學生會而不說,教師應如何應對?」的問題。
1.中小學英語課堂沉默的原因
教師提問時,學生沉默不回應的原因,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教學,與教師教學風格、教學模式有關。分析多數英語課堂沉默,主要原因在於教師教學模式僵化,教學方式過於單一,缺乏互動,長期壓抑下使得學生對教師教學、提問失去了興趣,學生只會默默地接受教師所講知識以及觀念,很少會自己去思考與質疑,從而導致課堂氣氛比較低迷,學生情緒低落,不喜歡主動參與,將自己置身於課堂之外。
二是學生自身,與學生自身性格以及學習感覺有關。例如,學生在課堂參與遊戲時,遊戲氣氛必然是活躍的,除卻遊戲難度太高或是過於單一,否則不應會出現課堂沉默的現象,因為,愛玩是學生的天性,學生對遊戲的參與都是充滿熱情的。但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時,「會而不答」的學生,連回答「YES!」或「NO!」的都沒有,課堂陷入沉默之中,這說明什麼?說明學生對英語教學,或是教師提問缺乏興趣,沒有積極的情感體驗,意味著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自身性格上也比較內向或是自信心不高,抑或是習慣了默默地聽,默默地記,即使在教師鼓勵下,學生也不願意說,無動於衷,而往往出現這種現象是讓老師比較尷尬和頭痛的。
無論是從教師層面,還是從學生層面來看,中小學英語課堂沉默絕不是偶然出現的,要消解沉默問題,需要對症下藥,針對沉默發生的原因採取措施,才能從根本上活躍課堂氣氛,以幫助沉默的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優化中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2.消解中小學英語課堂沉默的有效措施
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效果有直接聯繫。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表現,與教師交流互動,參與教學活動,才會有較好的學習成效。課堂沉默卻會直接削弱學生學習效果,消解中小學英語課堂沉默問題,是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從自身多年英語教學經驗,結合課堂沉默時對學生、教師的觀察,認為要讓學生積極回應教師提問,前提條件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解除對學生個性的束縛,活用信息網絡教育資源,尊重學生個性,開展趣味化教學活動,是最有效的措施。
(1) 活用信息化教育資源
教師不能做教材的奴隸,也不能被教材束縛,要使得學生課堂不沉默,教師就要學會融會貫通,做教材的主人,結合實際靈活地使用教材,適當地進行內容調整和資源引入。基於新課程改革要求,中小學英語教師要靈活利用信息化資源,藉助網絡中的英語教學資源,根據中小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對教材進行處理,使得教材內容適合學生學習現狀及興趣。教材為我所用,也就不會按部就班地進行教材教學,藉助多媒體設備以及現代化信息技術,也就容易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改善沉默現象。例如,現在我們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普遍運用最多的就是贛教通2.0。在PEP六年級上冊Unit3 《My weekend plan》Part B Let’s talk這一教學內容,其中主題是約翰要去看一場關於火星之旅的電影。課本中呈現的一張優惠半價的電影海報,在教學中學生對課文的句型表達及半價等這些知識點都能掌握,但學生對於課文學習的興趣都不高而且課堂發言寥寥無幾基本是教師講讀練聽跟讀的教學模式。基於這種沉默現象如果我們能活用到信息化資源放映出關於火星之旅的電影資源學生們是非要感興趣樂於去想表達的。在我們放映動畫的時候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討也是非常渴望的,甚至課後還有同學能快速輸出對同伴表達:I have lots of comic books about space travel!
(2) 尊重學生個性
對學生個性的尊重,關鍵在於尊重學生個體。新課程標準提出「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的要求,教師就要在教學中,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尊重學生個體。鑑於此,教師要引入個體知識,尊重學生,關注學生,並積極與學生互動,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具體來講,教師可藉助「講授 + 合作 + 互動的方式」,積極與學生互動,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而不是無事可做陷入沉默狀況。亦或者,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以小組為單位,科學地進行分組,使得小組內各層次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從而克服教學模式單一的弊端,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中感受到有新東西可學,有新活動可參加,化沉默為活潑。
(3) 樹立英語課堂學習榜樣
榜樣是最簡單、最容易又最有效的教學引導。榜樣的教育力量,顯著要高於口頭說教。我們學生具體看到別人的行為優劣、善惡,是最清楚又印象深刻的,教師應基於班級學生的情況,樹立積極向上的榜樣。一方面,要用肯定的語言和實際行動,表揚積極發言的學生。另一方面,則要開展「個人賽」,記錄每個學生課堂回答提問的次數以及回答評分,並每月進行一次總結,表揚優秀的學生,並對發言次數較少甚至從未發言的學生進行激勵,說出期待他們今後表現的言語。這樣一來,在榜樣的激勵下,學生就會更為關注教師提問,更為積極地想要發表自己的看法,從根本上消除沉默。
結語
課堂沉默的表現具有複雜性,影響因素也具有多面性,要想突破就要有精準的教學設計和創新實施。對於教師提問時學生會而不說的現象,需要對沉默的學生進行分類,並開展詳細的調查工作,以針對性地系統性解決問題。活躍課堂氣氛,改變課堂沉默現象,其實也是在挑戰我們教師如何創設高效課堂,進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