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預期④富滿電子:受上遊晶圓供應緊缺影響 公司產品已經開始漲價

2020-12-23 愛集微APP

9月24日#集微早報#

★顯示驅動IC缺口高達20% 缺貨潮或將延續到明年年中

今年年初以來,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世界各地在家遠程辦公、在線教育需求增多,從而帶動平板電腦、筆電電腦等產品的市場需求,對顯示驅動IC需求也持續提升;加之第三季度以來,TV面板市場需求反彈,導致顯示驅動IC市場整體供應偏緊。業內人士指出,由於上遊8寸晶圓代工產能偏緊,致使顯示驅動IC供貨缺口達15%~20%,預計到2021年中才會有所緩解。目前wafer 漲價都在10%以上,而顯示驅動IC漲價就看不同廠商吸收成本的能力而定。目前顯示驅動晶片缺口很大,主要是由於年初疫情原因,導致IC預期低,同時DDIC在製程上轉產,轉產後良率不夠,影響幾個月的產出。

★京東方擬收購中電熊貓南京及成都兩條產線控制權

9月23日,京東方發布公告稱,南京中電熊貓平板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股東擬轉讓所持南京G8.5公司和成都G8.6公司部分股權。南京G8.5公司80.831%股權已於9月7日公開掛牌轉讓,掛牌價為559,122.14萬元。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擬以不低於掛牌價收購南京G8.5公司部分股權、以不低於評估價收購成都G8.6公司部分股權。

★賽微電子:MEMS業務保持強勁增長,氮化鎵產業化進展超預期

賽微電子近日發布投資者調研活動記錄表示,通過外延併購與內生發展,賽微電子逐漸形成以半導體為核心的業務格局,MEMS、GaN成為分處不同發展階段、該公司聚焦發展的戰略性業務,儘管全球及歐洲疫情的下一步發展情況難以預計,但基於年初以來的情況,賽微電子對瑞典MEMS業務的繼續增長充滿信心。此外,目前在GaN材料及器件的研發及產業化方面的進展比最初布局時的設想要快,但貢獻規模業績尚需時日。

★富滿電子:受上遊晶圓供應緊缺影響 公司產品已經開始漲價

9月23日,富滿電子在互動平臺表示,受上遊晶圓供應緊缺影響,公司產品已經開始漲價,富滿作為mosfet龍頭之一企業積極引領行業,目前公司訂單旺盛,產品多樣。此外,富滿電子在射頻前端系列晶片領域進行了前瞻戰略布局,已經開發了一系列的開關、濾波器、WiFiPA等系列產品,未來有望成為公司業績新的增長點。

★特斯拉「電池日」的創新令人失望,國內供應商有望繼續受益國產化擴產

北京時間9月23日凌晨4時,特斯拉在股東大會結束後舉行「電池日」投資者活動,發布了全新的「4680」電池,新電池的能量密度將增加5倍,續航裡程增加16%,電池功率輸出提高6倍。但不少人認為該創新令人失望,馬斯克稱新產品可能需要三年時間才能全面生產,他還表示特斯拉將增加而非減少從LG化學、寧德時代和松下等合作夥伴處購買動力電池。

★LG化學/三星SDI供應商中偉股份創業板IPO過會

9月23日晚間,創業板上市委2020年第28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IPO成功過會。中偉股份的三元前驅體用於生產三元正極材料並最終生產成為三元鋰電池以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電池;四氧化三鈷用於生產鈷酸鋰正極材料並最終生產應用於以手機電池為主的消費電子電池。

★深天馬:武漢天馬二期柔性AMOLED項目預計今年年底開始量產

近日,深天馬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武漢天馬G6 AMOLED產線二期項目為柔性屏產能,目前關鍵設備已完成搬入,受疫情影響,設備安裝及調試進度略有延遲,預計今年末會開始量產。疫情期間,公司AMOLED產品的試製驗證沒有間斷,多個柔性項目在與品牌客戶開案中,明年公司柔性產能將進入大量釋放階段。

★聯得裝備:公司COF倒裝封測設備達量產標準 正與大客戶洽談合作

近日,聯得裝備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目前公司自主研發銷售的COF倒裝封測設備已經達到量產標準並形成了正式訂單,並與幾家潛在大客戶進行積極商務洽談中。公司生產的COF倒裝設備已經完工,並按客戶指定的交付要求,交付至無錫英飛凌公司生產現場,該設備目前在無錫英飛凌公司處於調試階段。同時公司的潛在客戶均為國內領先的半導體封測公司,潛在市場廣大。

★欣旺達:動力電池業務將逐步達產,踐行「電芯+Pack」策略

9月23日,欣旺達發布投資者調研相關信息,3C消費類電芯業務方面,欣旺達指出,公司電池pack業務從手機向筆記本、智能硬體產品延伸,從電池pack向上遊電芯延伸,擴展了產業線,並通過縱向一體化提升利潤率。電動汽車電池方面,欣旺達表示,2020年底預計會有6GWh的Pack和6GWh的電芯投產。

相關焦點

  • 富滿電子:公司MOS產品已經開始漲價 不排除電源IC漲價的可能性
    集微網消息 近日,富滿電子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目前公司比較重視的方面,一個是快充領域;一個是Mini LED,即小間距LED顯示屏領域以及5G相關產品,此外,MOSFET和BMS晶片也是公司重點發展的產品,未來公司將優先發展射頻IC產品。
  • 功率半導體漲價潮來了?上遊產能緊缺倒逼4家大廠齊發漲價函
    上遊產能緊缺倒逼4家大廠齊發漲價函,20%漲幅或是開始,A股這隻龍頭訂單已排到明年2月監測顯示,Diodes在近日給客戶的提價通知中表示,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對調漲部分產品價格;此前消息顯示,Diodes的低壓Mosfet交期已延長至17-22周。
  • MOS廠宣布:所有產品價格再漲10%
    ICqesmc國內MOS廠4個月內3度漲價昨(17)日晚間,有讀者向國際電子商情透露,國內MOS大廠——富滿電子本月16日稍晚的時候,向客戶發出近幾個月以來第三份漲價通知函,包括早前兩次漲價過的產品在內,自2021年1月1日開始,「所有產品含稅價格在現行價格基礎上統一上調10%」!
  • 34家廠商漲價!上遊產能不足,渠道商炒貨,半導體迎史上最大缺貨潮!
    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有34家上遊廠商陸續漲價,而計劃2021年後漲價的廠家也不少於12家,這當中包括華潤微、微芯科技、光寶科技、富滿電子(300671,股吧)等。更無奈的是,缺貨和價格波動已傳導到大眾消費層面。2020年下半年以來,豐田、大眾、福特、本田均有汽車減產計劃。1月13日,中汽協表示,此波晶片漲價潮將會影響我國汽車產業運行的穩定性。
  • 國君策略:從大宗到電子 漲價行情的擴散與傳導
    漲價品種開始深層次向縱深演繹,呈現出橫向擴散(可替代品/替代工藝受益)和產業鏈垂直傳導(原料成本上升驅動下遊產品漲價)特徵。氣頭化工、煤化工受益於油價上漲、油頭產品成本上移。大宗商品漲價通過產業鏈向下遊傳導光伏組件、電子元器件,如銅、玻纖(電子紗)漲價驅動覆銅板價格回升,並傳導至下遊PCB;玻璃基板漲價助推面板提價。
  • 晶圓漲、封測漲、晶片漲、材料漲…漲價的野火燒到哪了?
    :晶圓漲、材料漲、PCB板漲、封測漲、晶片漲,不止國外IC漲,國產晶片也開始緊缺且暫時無解。總得來看,AKM缺貨漲價已成定局,後續供應情況有賴於AKM代工補充產能以及穩定的替代產品的出現。 STM STM進入十一月開始,漲價勢頭得到了遏制,103、030系列價格都有微調,已經跌破2美金,市場熱度也慢慢被AKM取代。
  • 「競標風」吹向晶圓代工!8吋擴到12吋,晶圓代工短缺成啥樣?
    近期晶圓代工產能(特別是8吋產能)緊缺問題已經引發了整個半導體產業的普遍關注,因為其已經引發了下遊眾多的相關晶片的缺貨、漲價問題,比如電源管理IC、面板驅動IC、CMOS圖像傳感器、部分功率器件及MCU缺貨和漲價問題都非常嚴重,甚至部分車廠因缺「芯」而遭遇了停產危機,足見事態之嚴重。
  • 一周概念股:8吋晶圓產能緊張掀起IC漲價潮,新iPhone加單核心供應商...
    集微網消息 近期,由於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報價上升,近期多家廠商也調漲顯示驅動IC產品價格,繼集創北方、富滿電子之後,業內也傳出面板驅動IC龍頭聯詠以及全球最大觸控IC廠商敦泰科技調漲產品價格,聯詠調漲幅度更是達到10%-15%,具體漲幅依不同客戶而定。
  • 8英寸晶圓:持續十年緊缺 還將持續十年?
    供應不足的問題也很快反映到下遊廠商,乃至部分晶片種類漲價,而晶片一時缺貨,甚至導致眼下部分汽車企業面臨停產風險。從終端產品上來看,TrendForce集邦諮詢分析師喬安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目前最為緊缺的是電源管理IC及面板驅動IC。」
  • 有方科技:公司部分原材料採購成本有所上升 因此公司部分產品的...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8日訊,有投資者向有方科技提問, 繼瑞薩電子發布漲價通知後,汽車晶片廠商龍頭恩智浦漲價函再流出:恩智浦面臨產品嚴重緊缺和原料成本增加的雙重影響,決定全線調漲產品價格。
  • 搶抓消費電子晶片「芯」機遇 富滿電子登陸創業板
    畢業於電子工程專業的劉景裕,一直專注於集成電路領域。2001年,劉景裕在深圳創辦了富滿電子。目前其持有公司59.46%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深圳IC設計企業更貼近市場。」十多年前,劉景裕就看到了大陸集成電路市場蘊藏的「芯」機遇。中國臺灣集成電路產業起步較早,特別是以臺積電、聯發科為代表的晶圓代工產業發達。
  • 晶圓代工產能緊缺!NAND Flash控制器將漲價約15~20%
    原標題: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受限於上遊臺積電與聯電等晶圓代工廠產能滿載,及下遊封測產能緊缺,包含Phison與(如chromebook所需的32/64GB)在2021年第一季有漲價可能。
  • 2018年矽晶圓供應持續吃緊 代工廠為搶產能以預付款項綁約
    受惠於臺灣、大陸、韓國等晶圓代工廠持續擴充12吋產能,12吋矽晶圓供給缺口持續惡化。而8吋部分,近年來指紋辨識、電源管理晶片需求快速增加,8吋矽晶圓供給也開始告急;至於6吋部分,在二極體與MOSFET穩健成長的前提下,今年6吋矽晶圓供給也開始有吃緊壓力。
  • 晶圓產能將持續緊缺至2022年後,客戶已出現恐慌!問題根源在哪?
    同樣對於聚焦於成熟製程的晶圓廠來說,現有的8英寸晶圓廠大多都已經完成折舊,在市場產能緊缺及漲價效應下,更具經濟效益。但是如果貿然新建新的8英寸晶圓廠,不僅需要大幅增加資金投入,而且即使現在建也要兩三年後才能量產,屆時市場需求是否還有現在這麼旺盛?這將是一個大問題。如果量產後,市場需求不足,產能利用率低下,再加上高額的折舊費用,那真是血虧了。畢竟12英寸晶圓廠已經是大勢所趨。
  •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
    本報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導近日,8英寸晶圓產能持續緊張受到關注,MOSFET、驅動IC、電源管理IC紛紛傳來漲價消息。《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半導體產能緊缺從晶圓代工開始,傳導至封測,缺貨促使漲價,還蔓延到了包括晶片設計、模組供應商、下遊終端廠商等。與此同時,這一現象也促使了半導體產業鏈板塊個股表現出色。
  • TrendForce:上遊晶圓代工產能緊缺 NAND Flash控制器將上漲約15~20%
    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旗下半導體研究處調查顯示,受限於上遊臺積電(TSMC)與聯電(UMC)等晶圓代工廠產能滿載,及下遊封測產能緊缺,包含Phison與Silicon
  • 快充晶片缺貨、全球汽車晶片斷供……8英寸晶圓到底怎麼了
    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各家新品紛紛開始發布,如華為、三星等手機廠商紛紛推出最新迭代產品,而還有如帝瓦雷、一加等廠商首款TWS耳機發布上市,為藍牙耳機市場注入新的活力。產品扎堆上市直接導致晶片供不應求。由於此次疫情的影響是全面爆發的,其它電子消費類產品同樣面臨著相同的問題。
  • 晶圓晶片等缺貨風波愈演愈烈,何時罷休?
    同日,覆銅板廠商建滔再次發布漲價通知,這已經是半年以來該公司第三次發布漲價通知,該公司在通知中指出,「鑑於覆銅板所有原材料,包括原銅、玻璃布、環氧樹脂等價格一路上升,導致公司覆銅板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公司將從即日起,對所有材料銷售價格調整。」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無解題」
    TrendForce集邦諮詢方面的數據顯示,2020年8英寸的晶圓價格主要在第四季度有明顯漲幅,約上漲5%~10%,其預計2021年將上漲約5%。    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帶動晶圓、封測與IC設計等廠商陸續漲價。    從上遊來看,晶圓製造需求強勁也將帶動上遊矽晶圓出貨暢旺。因為製造成本墊高,IC設計廠商也需要調整價格加以應對。
  • 海思安防晶片暴漲背後,對電子業的影響遠比想像中要大!
    有渠道商表示,8月上旬海思晶片的價格和供應都比較正常,到8月中旬價格就開始猛漲,規模性的缺貨恐慌開始蔓延,其中不乏炒貨之嫌。往上遊拼的是晶圓產能,拋除疫情後回補、電子行業旺季等因素,和相關企業抓緊備貨也有很大原因,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近兩個月以來現貨市場表現平淡但晶圓產能緊缺及漲價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