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首批約59萬中小學生今天開學
2. 清華自強計劃錄取人數創新高:197名農村學子獲得降分錄取
8月29日,中小學開學季啟動。全市小學一年級,初一年級、初三年級,高一年級、高二年級、高三年級開學。率先開學的六個年級學生約59萬人。
新一年級、新初一和新高一今天起進行三天新生教育,這三天各校不講新課,儘快幫助學生適應校園生活。因為年齡小,剛剛入學的「小豆包」是各校關注的焦點,「小豆包」的學生生涯將從「逛校園」開始,在參觀校園的過程中,熟悉新同學、新老師、新集體。
按照要求,新學期開學,中小學師生在校園內仍需佩戴口罩。一些小學專門為一年級班級設計了「吉祥物」,方便識字有限的「小豆包」快速找到自己的班級。黑山小學則為一年級每個班孩子佩戴不同顏色手環,並佩戴寫有姓名的「蘋果」胸卡,方便師生和同學之間儘早熟悉。
新學期前三天不講新課
硃砂開智、描紅啟蒙;各年級組織「團聚」活動;聽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分享經歷……三天新生教育,幾乎沒有學校安排上新課。海澱區教委主任王方在檢查校園各類開學準備情況時明確,新生教育階段不講新課,更多是要讓學生適應集體生活。
還有些學校發布了一系列新學期的「科研計劃」待學生認領。比如北京一零一中學通過微信號發布「導師」名單,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教授們分別開講「走進病毒與免疫系統的世界」「植物如何看見光」等,學生按興趣選擇話題組成小組,他們新學期還有望走進國家級實驗室,參加最前沿的生命科學研究項目。
依據教育部的要求,新學期,中小學要區別不同年級、不同班級、不同學科,統籌制定教學計劃。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說,新學期要在精準分析學情的基礎上,特別要針對春季學期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進度,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開足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小學新生要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要求,堅持零起點教學,積極探索合理設置過渡課程,注重做好幼小銜接,使新生能夠順利地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
其餘六個年級分兩批開學,按照本市計劃,9月1日,全市小學五年級、六年級和初二年級開學,涉及學生約40萬人。
9月7日,全市小學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開學,涉及學生約52萬人。
8月27日,清華大學2020年高考錄取接近尾聲。 2020年,來自全國28個省份268所中學的317名農村學子獲得了清華大學自強計劃降分錄取優惠認定,最終共有197人成功考入清華大學,認定人數及錄取人數均創歷史新高。
2011年,清華大學首創並實施了自強計劃,率先面向長期生活在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或民族地區傾斜招生政策,給予通過考核的寒門學子不同分值的降分錄取優惠,為自強不息、德才兼備的寒門學子建立了一條進入清華園的綠色通道。
2019年,清華大學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區,主動將自強計劃升級為自強行動,積極為來自邊遠、貧困、民族地區的寒門學子圓夢清華創造條件和機會。除了自強計劃之外,清華大學還通過國家專項計劃錄取農村貧困學子。截至今年,已經有2700多名農村貧困地區學生通過自強計劃和國家專項計劃圓夢清華,成為「家裡的第一個大學生」。
2020年,通過清華考核獲得降分錄取優惠認定的農村學子317人,比去年增加了123人;最終共有197人成功考入清華,比去年增加91人。其中,有11名學生雖然獲得了自強計劃的優惠錄取認定,但依然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實力達到了清華在當地統招批次的錄取分數線,如安徽省理科第一名吳國華,雲南省理科前10名考生代興鵬、劉宇等。
此外,今年獲得清華自強計劃認定的考生中,還有2人來自「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區。他們分別為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中學的孫川和西藏自治區拉薩中學的白瑪玉珍。
據統計,2012-2014年通過「自強計劃」和國家專項計劃錄取的學生中,超過96%的學生已順利完成本科學業,近70%的學生繼續深造,比例均略高於全校平均水平。
來源:搜狐教育、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