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懷疑精神病這個概念的實質指向。誰沒有情緒失控的時候?要說起來我們每個人都有病。只是他們不能自制的時間長一些,頻率高一些。其實就像和小孩交流,和小貓交流,給他草率下一個有病的定義,也許只是你無能,你找不到打開他們心鎖的按鈕。
假設精神病這個概念是成立的,也有程度輕重之分,那麼如果是輕度患者,把他送進精神病院,必然是會加重病情的。首先,你在強化他的精神失控,其次,在一群理智稀缺的人中間,他會變得更加敏感,更加恐懼,他的情緒更加容易失控。
我有一個不成熟的看法,診斷別人為精神病的醫生們,最應該去看看精神科,你們也太狹隘了!真正能夠情緒崩潰到影響生活的人其實非常少。但你一旦給他下了結論,就一定會使病情加重。
這位「病人」在玩倒立,假如他出現在操場上,出現在健身房,還會有人為他喝彩吧?
這位看聖經的年輕患者叫小張,她現在是院裡最安靜的患者。之前她發病時一把火將婆婆的房子燒毀,最後被送來了院裡。那我要問了:是燒了房子之後的各種驚嚇責備使她精神失常,還是她本身精神錯亂才會燒房子?很難講吧。
小伍是名退伍軍人,見到誰都愛敬個軍禮。據他介紹,他額頭的傷是新兵投手雷時留下的,當時心裡緊張,導火索套在手指上,手雷只扔出2米遠,他嚇得呆呆站在原地。這時連長撲到他身上,一聲巨響後,連長再也沒起來,他也從未安寧過,每晚都做爆炸的畫面。
假設病人的「罪名」成立,是把他放在一個的環境下更易康復,還是放在一群同樣缺乏理性情緒失調的人周圍更易康復?這是最簡單的邏輯。
一名患者透過門孔向外張望。眼神裡寫滿好奇與慌張,醫生介紹,他膽子特別小,見到誰走近都會躲開。 點評:他見到人好奇,緊張,所以就索性把他關起來,讓他不見人,這是我見過的世界上最不和邏輯的治療,簡直變態!如果你不好好吃飯,那就餓死你?!這也算治療?
重症室內,63歲的劉大姐面對眼前陌生的人,短短幾分鐘內,先罵、後笑,最後哭著唱「世上只有媽媽好」,並說自己今年5歲,眼前的記者是自己7歲的弟弟。 點評:最愚昧無知、最冷漠的精神病就是只看到別人的不同,簡單粗暴地另眼相看甚至嘲笑,而不去探尋背後的緣由。某種程度上每個人在別人眼裡都是怪物,如果你不知道他言行舉止一舉一動背後的原因的話。
他叫趙生,因為他在河南少林寺練了4年功夫,病友們都稱他「少林寺」。幾年前「少林寺」的生意破產,一時想不通,落下心病,然後被家人送到這裡。目前,他恢復不錯。 點評:妹紙們來個一字馬你們覺得很牛,卻把他叫病人。 他破產的不是生意,是親情。
小花原是在街頭流浪的花季智障女孩,相關部門發現後,為避免她受到傷害,將她安置康復中心。這裡不愁吃喝,小花被養得很富態,如今她把這裡當做家,醫護人員逗她,說家人來接她回去,她忙大聲說「不」。 點評:呵呵,不愁吃喝就是治療和康復?在她的心裡大概在想:就當親人都死了吧。還是讓她流浪吧,這也許對她是一種仁慈。
這個女孩是院裡年齡最小的患者,面對提問她始終緘默,醫護人員也不願意透露她的信息。由於長期吃藥、很少與外界溝通,她和許多患者一樣,眼神顯得有些呆滯,令人生畏。 點評:長期吃藥是最值得懷疑的「治療」,也許正是這些藥破壞了他們的神經反應呢?給一個正常人長期吃一些工業化的西藥,你一樣會神!經!病! 如果我問你:嗨,神經病,我問你個問題……你大概表現得比她還沒有禮貌吧?
一名剛入院的。通常醫院會先將這種病人安排單間,經過心靈諮詢、藥物治療,病情穩定後,再放到集體宿舍。
每個星期,中心都會為患者進行腦波儀,讓他們享受輕音樂,幫助他們改善和放鬆神經。 點評:所謂的手段就是放輕音樂?享受?聽歌音樂不是最正常不過的生活內容嗎?如果這就叫享受,那是不是讓他們正常吃飯、正常休息就算是恩賜了?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這裡的患者們情緒穩定,聚在一處打牌如同常人,而他們最喜歡的就是玩爭上遊、貼鬍子,打發時光。 點評:人家本來就是正常人好嗎?把你放精神病醫院,你指不定比他們更無聊墮落。
只要天氣晴好,患者們都會在室外活動。但操場內的長凳,他們很少坐,寧願蹲到牆角。由於長期服藥,和腫瘤在患者身上如影隨形。於是,15%以上的人選擇用自殺來結束自己漫無邊界的痛苦和悲傷。 點評:既然知道服藥會引發心腦血管和腫瘤疾病,為什麼不認為這種用藥是在毒害他們,而認為是治療?他們應該告你們故意傷害罪!可惜沒人有信他們。
病人在室外的活動場曬太陽,聊天,活動身體。人的身體病了,藥物可以治療,可心病了,光有藥物不夠,還需要時間去撫平。在遠離人群的康復中心,患者們過得平靜而坦然,也許只有這樣的安寧,才能幫助他們告別孤獨與無助,早日回歸常人的生活。 點評:世間最殘酷的,也不過是放棄對他們的照看,把他們關進一個被當成病人的環境下,讓一群本身缺乏溫暖的心靈相互取暖。這不是照顧,不是治療,是拋棄!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