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的世界——願每個生命被溫柔以待

2020-08-28 小喵講

我一直懷疑精神病這個概念的實質指向。誰沒有情緒失控的時候?要說起來我們每個人都有病。只是他們不能自制的時間長一些,頻率高一些。其實就像和小孩交流,和小貓交流,給他草率下一個有病的定義,也許只是你無能,你找不到打開他們心鎖的按鈕。

假設精神病這個概念是成立的,也有程度輕重之分,那麼如果是輕度患者,把他送進精神病院,必然是會加重病情的。首先,你在強化他的精神失控,其次,在一群理智稀缺的人中間,他會變得更加敏感,更加恐懼,他的情緒更加容易失控。

我有一個不成熟的看法,診斷別人為精神病的醫生們,最應該去看看精神科,你們也太狹隘了!真正能夠情緒崩潰到影響生活的人其實非常少。但你一旦給他下了結論,就一定會使病情加重。

這位「病人」在玩倒立,假如他出現在操場上,出現在健身房,還會有人為他喝彩吧?

這位看聖經的年輕患者叫小張,她現在是院裡最安靜的患者。之前她發病時一把火將婆婆的房子燒毀,最後被送來了院裡。那我要問了:是燒了房子之後的各種驚嚇責備使她精神失常,還是她本身精神錯亂才會燒房子?很難講吧。

小伍是名退伍軍人,見到誰都愛敬個軍禮。據他介紹,他額頭的傷是新兵投手雷時留下的,當時心裡緊張,導火索套在手指上,手雷只扔出2米遠,他嚇得呆呆站在原地。這時連長撲到他身上,一聲巨響後,連長再也沒起來,他也從未安寧過,每晚都做爆炸的畫面。

假設病人的「罪名」成立,是把他放在一個的環境下更易康復,還是放在一群同樣缺乏理性情緒失調的人周圍更易康復?這是最簡單的邏輯。

一名患者透過門孔向外張望。眼神裡寫滿好奇與慌張,醫生介紹,他膽子特別小,見到誰走近都會躲開。 點評:他見到人好奇,緊張,所以就索性把他關起來,讓他不見人,這是我見過的世界上最不和邏輯的治療,簡直變態!如果你不好好吃飯,那就餓死你?!這也算治療?

重症室內,63歲的劉大姐面對眼前陌生的人,短短幾分鐘內,先罵、後笑,最後哭著唱「世上只有媽媽好」,並說自己今年5歲,眼前的記者是自己7歲的弟弟。 點評:最愚昧無知、最冷漠的精神病就是只看到別人的不同,簡單粗暴地另眼相看甚至嘲笑,而不去探尋背後的緣由。某種程度上每個人在別人眼裡都是怪物,如果你不知道他言行舉止一舉一動背後的原因的話。

他叫趙生,因為他在河南少林寺練了4年功夫,病友們都稱他「少林寺」。幾年前「少林寺」的生意破產,一時想不通,落下心病,然後被家人送到這裡。目前,他恢復不錯。 點評:妹紙們來個一字馬你們覺得很牛,卻把他叫病人。 他破產的不是生意,是親情。

小花原是在街頭流浪的花季智障女孩,相關部門發現後,為避免她受到傷害,將她安置康復中心。這裡不愁吃喝,小花被養得很富態,如今她把這裡當做家,醫護人員逗她,說家人來接她回去,她忙大聲說「不」。 點評:呵呵,不愁吃喝就是治療和康復?在她的心裡大概在想:就當親人都死了吧。還是讓她流浪吧,這也許對她是一種仁慈。

這個女孩是院裡年齡最小的患者,面對提問她始終緘默,醫護人員也不願意透露她的信息。由於長期吃藥、很少與外界溝通,她和許多患者一樣,眼神顯得有些呆滯,令人生畏。 點評:長期吃藥是最值得懷疑的「治療」,也許正是這些藥破壞了他們的神經反應呢?給一個正常人長期吃一些工業化的西藥,你一樣會神!經!病! 如果我問你:嗨,神經病,我問你個問題……你大概表現得比她還沒有禮貌吧?

一名剛入院的。通常醫院會先將這種病人安排單間,經過心靈諮詢、藥物治療,病情穩定後,再放到集體宿舍。

每個星期,中心都會為患者進行腦波儀,讓他們享受輕音樂,幫助他們改善和放鬆神經。 點評:所謂的手段就是放輕音樂?享受?聽歌音樂不是最正常不過的生活內容嗎?如果這就叫享受,那是不是讓他們正常吃飯、正常休息就算是恩賜了?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這裡的患者們情緒穩定,聚在一處打牌如同常人,而他們最喜歡的就是玩爭上遊、貼鬍子,打發時光。 點評:人家本來就是正常人好嗎?把你放精神病醫院,你指不定比他們更無聊墮落。

只要天氣晴好,患者們都會在室外活動。但操場內的長凳,他們很少坐,寧願蹲到牆角。由於長期服藥,和腫瘤在患者身上如影隨形。於是,15%以上的人選擇用自殺來結束自己漫無邊界的痛苦和悲傷。 點評:既然知道服藥會引發心腦血管和腫瘤疾病,為什麼不認為這種用藥是在毒害他們,而認為是治療?他們應該告你們故意傷害罪!可惜沒人有信他們。

病人在室外的活動場曬太陽,聊天,活動身體。人的身體病了,藥物可以治療,可心病了,光有藥物不夠,還需要時間去撫平。在遠離人群的康復中心,患者們過得平靜而坦然,也許只有這樣的安寧,才能幫助他們告別孤獨與無助,早日回歸常人的生活。 點評:世間最殘酷的,也不過是放棄對他們的照看,把他們關進一個被當成病人的環境下,讓一群本身缺乏溫暖的心靈相互取暖。這不是照顧,不是治療,是拋棄!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一位6歲的小女孩,因為少了一隻手,而成為了同學們眼中的「異類」。「你看她沒有手」這樣的議論在同學中傳開。孩子們只是好奇,並無惡意取笑的意思,但小女孩卻很傷心,很害怕。小女孩的媽媽很擔心自己的孩子,她在家長群裡給所有家長寫了一封信,家長們的回應融化了整個世界!
  • 願每一個善良的人,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願每一個善良的人,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善良的人,眼神裡都是溫柔,都是平靜,都是溫暖,在他們的視角裡,整個世界都是柔和的。善良的人,總會把笑容掛在嘴邊,總會把快樂帶給每個人。所以當我們面對每一個真誠善良的人的時候,我們都不會輕易動怒,而是會被他的善良和溫柔所打動。但不是所有人都會這樣做,也會有人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報。我們常常會感到疑惑,這麼善良的一個人,為什麼得不到世界的善待?
  • 願每個努力生活的人,都被世界溫柔以待
    願每個在外漂泊的人,都健康平安!但請你相信,上天從不會虧待那些真誠努力的人,他們終會被世界溫柔以待!他們終會過上更好的生活!
  • 楊九郎——生日快樂,願平安順遂,永遠被世界溫柔以待
    導讀:今天是楊九郎的生日,送他一些話,願他平安順遂,永遠被世界溫柔以待。我是噠噠噠,一個喜歡相聲的德雲女孩,喜歡我的文章的話,可以關注我。今天是什麼好日子?原來是楊九郎的生日。如今認識你已好久,明白了為什麼那麼多人想嫁楊九郎,思來想去,「直率」、「謙遜」、「幽默」、「溫柔」、「活潑可愛」這些詞都能在九郎的身上看見,吸引了不少人的喜愛。楊九郎是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語氣帶著北京人特有的腔調,說話往往十分幽默,看他的相聲和採訪往往會樂半天。發微博和評論都有著他的獨特腔調,讓人看到往往會心一笑。
  • 生而為人,請你務必善良,願每個生命都可以被溫柔以待!
    記得兔兔上學的時候就曾經有過輕微的情況,那時候身邊有一個女生特別討人厭,而且她身邊還有其他的女生和她一起,曾經冒名頂替某位男生給兔兔寫情書,然後還約著說晚飯間在哪個地方見面,然後想都不用想都是他們的惡作劇,然後可能這不算是嚴重用的,接下來她們還曾向兔兔的座位下扔垃圾、衛生紙,然後甚至換位遠離她們後,還會在我後面的座位上,然後把桌子往前挪,想要擠掉兔兔,可能對於她們來說不過是惡作劇罷了,有那麼大驚小怪嘛,然而事實是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
  • 願每個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
    孩子不是父母的出氣筒,她們應該被溫柔以待。都說學會控制情緒的人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已的人生,父母不應該把自巳的壞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有時父母總是對孩子要求太多,要聽話,學習要好,打著為你好的名譽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她有自已的想法,學會尊重並理解孩子,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 八月再見,九月你好——願你被世界溫柔以待
    估計每個父母都是孩子不在家就很想念,一回到家就為這個「神獸」發愁,心裡盼望著學校早點開學。現在我們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年代,要時刻提醒自己,吾輩當自強!
  • 心理諮詢故事: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雖然他老人家也講過,「過去的經歷不會造成心理創傷,決定我們自身的是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但童年確實影響著一個人看世界和與人交往的方式。我小學一年級便啟動漫長的逃課生涯,那時候根本分不清制度是什麼,覺得無非是換個地方玩而已,在教室裡感覺無聊就出來走走。還曾經帶著弟弟一起上課,餓了就回來盛碗稀飯,拌點醬油,帶來教室裡吃,搞的滿桌子都是飯粒。
  • 《何以為家》催淚大片:願每個孩子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很多人看完以後表示:願每個孩子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在進入正文之前先給大家介紹點乾貨。影片背景本片的故事發生在黎巴嫩貝魯特。迦百農影片細微之處見「真情」場景一:遊樂園遊樂園是孩子們純真童年的象徵,那裡有五彩斑斕,歡聲笑語,是每個孩子都嚮往的地方
  • 禮儀培訓師:讓每個人都能被溫柔以待
    龐梅以每個人一天的生活為例開始侃侃而談,早晨刷牙洗臉化妝是一種儀容禮儀;外出使用交通工具涉及交通禮儀;到達辦公室與同事打招呼涉及會面禮儀;每天打電話、發郵件、微信涉及通訊禮儀;請客吃飯涉及用餐禮儀……「處處為他人著想,處處讓人舒服。」龐梅言簡意賅地說,禮儀就是讓別人和你在一起的時候感覺很舒服。禮儀,既要有「禮」,也要有「儀」,有禮無儀,再好的禮也無從體現;有儀無禮,再好的儀也只是形式。
  • 願被歲月溫柔以待,不負流年
    心中有個日月山河,能夠被世界溫柔以待。能擺平眼前的苟且,也擁抱田野詩和遠方。成熟不是被迫,所得歸於歡喜。如山間清風,如晨曦陽光。願你,善待自己,願你,被歲月溫柔以待,一念執著,勇往直前。願時光永遠溫柔以待,願往後餘生不負流年。
  • 願每個善良的人都能被溫柔以待
    所以希望每一個善良的人都能被溫柔以待,都能得到想要的溫暖和愛,希望每一個給予別人善意的人,也能得到一絲善意。當然也希望一個人不管遭受過多少惡意,仍然願意相信善良,願意相信生活,願意保持自己的善意。1 越是善良的人,越需要溫暖其實越是善良的人,體會到的惡意就越多,也越容易悲觀,所以他們更渴望溫暖,渴望別人一樣能夠善待自己。
  • 願每個人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在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會有抑鬱情緒,比如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情時候感到的低落、難過,但是當這些事情解決了,人的情緒也就恢復了。可抑鬱症是一種疾病,是必須要藉助醫學治療的手段才能好轉的!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生活中的負面情緒。有人說"要做一個樂觀的人,不要總有負面消極的情緒」,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是錯的。人都會有喜怒哀樂,學會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是消化負面情緒的第一步。
  • 警惕負面標籤,願你被這世界溫柔以待
    願你被這世界溫柔以待,即使生命總以刻薄荒蕪相欺。——蘭芝1.書中的故事說明,不管你身處多麼惡劣的環境,通過自身的努力(勤奮學習,友善待人,這是KIPP的核心理念),也可以麻雀變鳳凰,每個人都可以成才。
  • 劉燁「銅婚」示愛妻子安娜 願世界溫柔以待
    遙想七年前這天,婚宴開始不久,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地毯都被刮飛了…願我被這世界溫柔以待。」並配上夫妻二人的表情包。網友紛紛送上祝福:「世界一定會溫柔待你,我們愛你」「一家四口一定要幸福美滿」。
  • 願我們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也願我們都不負這溫柔時光
    生命的精彩處處可見,人生也會有不一樣的可能。我相信所有遇見的低谷都只是暫時的,一定會在某個瞬間讓你轉運,可能會是貴人相助,可能是家人鼓勵,也可能是愛人的支持。幸福的前提是,我們要有一個好身體才行,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別熬夜」這個詞語,我們經常會說,說給朋友,說給家人,卻很少說給自己。
  • 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影評《何以為家》
    在影片片末,贊恩在法庭上提出訴求,希望父母停止生育,每個人都在宣揚生育權,但有誰想過孩子的權力呢?雖然贊恩父母功利的隨意的生育觀讓觀眾憤怒,但導演並沒有將他們設置成供觀眾宣洩情緒的對立面,贊恩母親在法庭上對原告律師的哭喊也道出了個中艱辛:「你有什麼權利批評我,你有我這種處境嗎……你永遠不會,因為你活不下去。」贊恩的父親也曾是頭被驅使的牲口,母親也是個被交換的商品,他們同樣是悲劇輪迴的受害者。
  • 情感語錄|願歲月溫柔以待,願你終遇良人
    命運,你能不能對我好一點呢,雖然我知道,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一個人的修行,雖然對於每個人來說孤獨確實是常態,但,能不能稍微溫柔以待些呢。存在於世間,就註定要承受孤獨,每個人也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人會感同身受,即使是伴侶,也總有一方會先走,即使是子女,也只能看著他漸行漸遠的身影。
  • 【國際和平日】願每一個人都被溫柔以待
    【國際和平日】願每一個人都被溫柔以待 2020-09-21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活中那些得了抑鬱症的人們,網友:「願你們被溫柔以待」
    小編看到了幾篇有關抑鬱症患者在微博留言自殺的消息,如今他們或許已經不在這個世間,願逝者安息。抑鬱症離我們好像很遠,但似乎也很近,有的人看似很堅強,每天都元氣滿滿,但就在無聲無息間,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只因為抑鬱纏身。這樣一個前一天還在抽獎想成為"錦鯉"的女孩,誰能想到第二天就以自殺的方式選擇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