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俞倩 通訊員 陳晶
一塊長白布,一盞太陽燈,三尺臺唱盡悲歡離合,一齣戲演繹百態人生……這就是皮影戲。與時下許多年輕人喜歡的娛樂方式不同,在老一輩人兒時的記憶裡,看電影是件奢侈的事,條件好的遇上喜事想放一場電影還得提前預約,條件一般的往往就會選擇放幾場皮影戲熱鬧熱鬧。所以,對於老底子的人來說,關於皮影戲的記憶遠比電影來得深刻。
今天,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就將攜手大連現代博物館推出代表北方皮影的遼南皮影藝術展,展覽將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復州皮影為主,共展出影偶309件、工具及影卷等相關實物28件(套),北方的粗獷和豪放,都可以從中感受到。而明天,「老爸老媽博物大學」也將在這個特別的地方開設一次有趣的皮影課堂,帶大家一起走進皮影世界,邊學邊玩。
一張驢皮,一場戲文
作為我國出現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皮影起源於兩千年前的西漢,發祥於陝西,而遼南皮影就是在明朝萬曆年間由陝西戍邊官兵傳入的。
作為我國北方皮影的重要分支,遼南皮影包括金州、復州、莊河、蓋州等多個地方的皮影戲。其中,復州皮影戲是代表,2006年復州皮影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又與其他國家級皮影戲代表項目一起被列入聯合國繼續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與一般選用黃牛皮或水牛皮的西北、中南皮影不同,遼南皮影採用驢皮製成,所以遼南皮影又叫「驢皮影」。在老一輩皮影藝人的口中,流傳著這樣一個口訣:「一張驢皮寬又寬,使用起來選擇嚴。肋邊骨處最透明,刻出頭茬色鮮豔。屁股皮張易回卷,雕鏤人影不平板。脊背適合刻帷幔,脖皮用在車馬船……」最直觀地反映了對驢皮選料和雕刻的嚴格要求。
關於皮影的「八卦」——
幽默二人組,大師兄與二師兄
在遼南皮影中,除了「生」「旦」「淨」「醜」等人物之外,有兩個特殊的角色,藝人們稱他們為「大師兄」、「二師兄」。「大師兄」「二師兄」一大一小,最大的特點是一隻手狀如蒲扇,「大師兄」、「二師兄」在皮影表演時一般發揮串場的作用,動作語言幽默詼諧,受到人們的喜愛。
一雙眼睛,洞察人間事
我國各地的皮影製作工序大致相同,其中,雕刻和上色兩道工序最能體現濃鬱的地方特色。在遼南皮影中,頭部造型的「頭茬」數量最大,而且因為眼睛最能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所以在遼南皮影的頭茬中,眼睛被誇大突出,並且移至面部中間,成為遼南皮影造型中最為顯著的藝術特徵。遼南皮影一般只用紅、黑、綠三色,外加皮子本身的黃色,鏤空部分的白色,使皮影只有黑、紅、綠、黃、白五色。
3平方米的舞臺
皮影戲是通過人物剪影來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藝人們站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或方言唱敘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熱熱鬧鬧地搭臺唱影。遼南皮影表演簡便易行,舞臺面積僅3平方米左右。在小小的舞臺上,六至八個人的皮影班子——拿影人、耍影人、司鼓、琴師各司其職,吹拉彈唱樣樣精通,輪番演繹王侯將相、才子佳人……
課程名稱:
「N+」皮影戲特別課堂
課程內容:
1、聽 結合「影·戲」大連現代博物館藏遼南皮影展,來自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的老師會對於北方皮影戲進行一個系統的講解,讓大家可以邊欣賞展覽中生動的展品,一邊聽關於皮影的故事。
2、玩 互動環節,這次為博物大學的學員們準備了好玩的「穿越魔盒」,到時候大家都可以走入這個神秘的魔盒中,與傳統影偶一起玩轉光與影。
3、看 聽過了皮影的歷史,又親自感受到了皮影的魅力,來自遼南的皮影藝人,還將為我們特別獻上一場非常精彩的皮影表演《樊梨花徵西》。希望通過近距離的欣賞,讓大家回到那段曾經的慢時光,走入這個光與影的奇妙世界。
活動時間:
12月10日(本周六)下午1:30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一樓前臺集合
免費名額:15人
報名通道:通過「城事通」福利頁面進行報名,如被選中會進行電話通知
歡迎加入「老爸老媽博物大學」微信群
展覽時間:2016年12月9日—2017年2月26日
展覽地點: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二樓臨展廳
說了這麼多,大家是不是都被這個有趣的展覽吸引了呢?本周六,「老爸老媽博物大學」就將在博物館裡開設一堂有趣的課程,帶大家一起走進這個奇妙的皮影世界,看一看皮影是怎麼做的,動手感受一下光與影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