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東竹琴:一唱一和演繹人生百態

2020-12-23 上遊新聞


吳永發演奏川東竹琴

過去凡是到過川東(現為渝東)的人,都會在萬州、雲陽、奉節、開州、巫山等地的茶館、碼頭上見到眾多老人和橈夫子(川江船工),坐在竹靠椅上悠閒地品茶和聽唱竹琴(當地又叫它「吃乓乓」)。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只要竹琴藝人往哪個茶館一坐,這個茶館的人氣便馬上火了起來。

竹琴,是渝東地區一大特色的民間曲藝藝術,幾百年來,它的藝術魅力經久不衰,深得渝東地區廣大人民所喜歡。一根竹筒,一副簡板,一唱一和,抑揚頓挫,走街串巷,演繹著人生百態,耐人尋味。

起源於生活,也為人所津津樂道

今年76歲的吳永發老人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琴傳承人之一,而竹琴也是伴隨著他長大、老去的不變「音符」。在他兒時的記憶裡,父親總是在閒下來的時間去茶館打發。這大概是那個年代川東地區的普遍現象,所到茶館、碼頭,只要有竹琴藝人彈奏幾曲,人氣自然很旺。

吳永發總是跟著父親品茶聽曲,耳濡目染中,對竹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74年,吳永發退役回到地方工作,這個極具特色的曲藝藝術經久不衰,讓他燃起了學習竹琴的熱情,走上了拜師學藝的道路。

初學竹琴,師父教授給吳永發和師兄弟們的第一首曲目便是《盤貂》,這是三國中關公和貂蟬的故事,一直以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這首曲目算是幫助其練就了竹琴的基本功,時長近半個小時,故事傳神,人物情緒複雜多變,吳永發用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一有閒暇時間便勤學苦練,最終將裡面的兩個角色都演繹得傳神到位。

竹琴的彈唱內容十分廣泛,既有正宗的竹琴戲文,又有現場見子打子的即興彈唱;既有深邃含蓄的高雅正戲,又有娛樂打趣的滑稽段子,包羅萬象,無奇不有,歷史故事便是其中的一種。「可以說,竹琴源起於生活的百態,也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樂趣。」在吳永發看來,聽琴之人無論有無文化,各取所需,聽就懂,聽則入迷。在當時娛樂單調的大背景下,人們經過一天勞累疲倦過後,到茶館喝喝老陰茶,聽聽竹琴,疲憊自然一掃而光,人們對這種生活感到格外愜意。

簡單的碰撞,演繹形態各異的角色

竹琴彈奏的道具很是簡單,一根竹筒,一副簡板,不分場合大小寬窄,只要有一個凳子供藝人坐下,演奏便可以進行了。但正是如此簡單的道具,藝人憑藉著琴音、彈功、面部表情、語言表達等表現形式,靈活地傳唱著千變萬化的旋律,演繹出千姿百態的角色。

「嘆人生難滿百光陰似箭,春夏去秋冬來又是一年……嘆光陰似流水去而不返,年輕人又何必懶惰偷閒。」吳永發端坐在沙發上,左手持著簡板,手臂託著琴筒,右手則拍打漁鼓,配合著簡板一邊彈奏一邊演唱。吳永發告訴記者,竹琴講求「入口傳」,同一首詞,在不同的場景唱法不同,演繹出的情感也不同。按照竹琴唱腔「一字二流三板」的原則,唱法有慢、中速、快節奏的區分,為此,吳永發特地用「一字」和「二流」的唱法分別演繹了這首《嘆人生》,前者表達的是年老的悲傷,而後者是對年輕人的激勵。

此外,竹琴系一人多角演唱,演唱中不分男女腔,雖藝人口頭上稱男腔女腔,但唱腔上並無區別。通常,藝人以戲文的噪音來區分角色。尤其在角色對白、對唱的時候,男性藝人,要用真假聲音相結合的方法來表現旦角的念與唱。女性藝人在表現生角的吟與唱時,則須要降低噪音。同時,念唱內容與語氣也有助於聽眾辨明角色身份。

生、旦、淨、醜,在竹琴的一唱一和中細細品味,便覺每一個角色的傳神之處。雅有雅的風韻,俗有俗的趣味。

文化的積澱,留住傳統留住記憶

關於竹琴的起源,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是八仙之一的張果老發明的,有一天,他走在一座古老的橋上,忽然聽到橋下潺潺流水衝在大竹筒中,發出美妙的聲音,他便將竹簡拾起和著流水聲輕輕地敲,旋律從指尖流出。於是,張果老就用修長的竹子做成了琴筒,又用兩塊竹板製成簡板,隨著琴聲配合節奏同時拍打,使琴聲唱聲在簡板的配合下更有節奏感。

竹琴傳說歷經了上千年,而川東竹琴早期則是各地的民間藝人傳唱開來的。上個世紀,川東竹琴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隨著文化娛樂形式的增多以及娛樂節奏的變快,這種以慢節奏彈訴故事的表現形式不再適合大多現代人的口味,除了部分中老年人有時間去悠閒地品味外,絕大部分年輕人則是把它當作稀奇來觀賞,很少有人願意耐心聽下去,傳承更成了一個難題。

近年來,我國將四川竹琴作為了國家非遺項目進行搶救,這讓竹琴老藝人們十分欣慰。吳永發在萬州乃至整個重慶,算是川東竹琴傳承的老人了,和竹琴相伴近半個世紀,他見證了興衰,也一直在探尋著讓它繼續傳承下去的方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吳永發收下了四個關門弟子,希望將其畢生所學教授給學生,但他也一直有個擔憂。「我的學生大多在四五十歲,足以看出年輕人很少願意學習這門藝術。」於是,吳永發借著同門師兄弟在開辦學習班的機會,自己常去教學,也經常應邀到各地的中小學指導,甚至受邀到外地演出。

「作為這門藝術的傳人和愛好者,理應為這門藝術奔走。」吳永發和眾多竹琴老藝人一樣,深知這門藝術的傳承光靠幾個民間藝人和江湖琴友是不行的,他們必須得和政府的支持緊緊聯繫在一起,培養年輕一代的竹琴愛好者,將這門民間藝術傳承下去。

記者 幸婉茵 文/圖


審核:陳林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唐山皮影戲:方寸之間演繹人生百態
    新華社石家莊8月5日電 題:唐山皮影戲:方寸之間演繹人生百態新華社記者高博「遠看燈火照,近看像個廟,裡頭人馬喊,外面哈哈笑。」在河北唐山地區,流傳著這樣一條謎語。小小的剪影,經那一雙雙巧手擺弄,在方寸之間演繹出人生百態。70歲的老藝人李建章是唐山灤州市張馬莊村人,他是灤州皮影劇團團長。李建章從小就是個「影膏藥」,只要聽說哪個村演皮影戲,他準追過去,跟在後面串村看。8歲起,李建章開始拿紙學皮影,一有時間找本影卷就學著唱。「那時候,皮影在我們這一帶農村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主要是耳濡目染。」李建章說。
  • 朱一龍:一人千面,演繹百態人生;皎皎君子,為夢而來
    昨天,東方衛視正式官宣朱一龍先生擔任東方衛視2020年春晚代言人,並配文:一人千面,實力演繹百態人生;十年蟄伏,用心塑造鮮活角色。短短一句話卻概括了朱一龍先生十年艱辛的演員生活。可以說朱一龍先生能有如今的成績,十年的積累沉澱和堅持初心是主要原因。
  • 牛皮小人演繹世間百態
    一個個牛皮小人兒在幕後起舞,演繹世間百態。皮影藝人王紹西從11歲起就接觸並學習製作皮影,如今55歲的他,到現在都還會感慨,這一個個小人兒是真真厲害,用他固原老家的話說——太牛皮。固原話中的「牛皮」,意思就是厲害、了不起。王紹西說,這些皮影小人兒之所以「牛皮」,還真就因為它們是用牛皮做的,而且要經過24道工序的錘鍊。
  • 口述歷史·四川竹琴謝惠仁②丨天賦異稟 學了三個月就能登臺演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攝像 黃芯瑜 實習生 李林濤唐代道教大興,竹琴已是遊方道士們沿街傳道、勸善和布施的必備之物民國初期,「道情」傳到四川境內,被民間藝人叫為「竹筒」「哧嗙嗙」「道筒」「竹琴」……直到解放後,才改名為「四川竹琴」。竹琴長3尺,直徑2寸,一端用魚皮或豬小腸蒙上。演員斜抱竹琴,用指尖拍擊竹筒下端;另一手持兩塊竹製的筒板,板上端系有小銅鈴,筒板相碰時鈴響板響,音韻鏗鏘。
  • 口述歷史·四川竹琴謝惠仁⑤丨絕對的改革派 唱竹琴用吉他伴奏芭蕾...
    謝惠仁一直在尋求傳統四川竹琴與現代藝術形式的結合。交響樂、多聲部、舞蹈藝術等,都是他改進四川竹琴表演的來源,「這都多虧了年輕時好多次『不務正業』啊!」謝惠仁說:「我有時是在拿這幾十年的生活閱歷和藝術中的摸爬滾打來融入四川竹琴表演裡。」竹琴表演,多是一人坐在舞臺中央,兩眼微眯,正襟危坐,自顧自規規矩矩地唱。但謝惠仁受不了這種傳統的「古董表演」。
  • 「大飯店」的人生百態 一場眾星齊聚的舞蹈盛宴即將到來!
    來源於:黃河票務官網這是一段以「大飯店」為地點的人生百態故事,也是一場有諸多舞蹈大咖加盟的舞蹈盛宴。《大飯店》是由黎星導演,由黎星、李倩、謝欣、李豔超、於建偉、胡婕、彭捷,這七位活躍在國內舞臺上的實力派舞者,所演繹的舞劇。
  • 光影下的百態人生·杭州日報
    記者 俞倩 通訊員 陳晶 一塊長白布,一盞太陽燈,三尺臺唱盡悲歡離合,一齣戲演繹百態人生……這就是皮影戲。與時下許多年輕人喜歡的娛樂方式不同,在老一輩人兒時的記憶裡,看電影是件奢侈的事,條件好的遇上喜事想放一場電影還得提前預約,條件一般的往往就會選擇放幾場皮影戲熱鬧熱鬧。
  • 人生百態,世事無常,這些道理也應該明白了
    導讀:人生百態,不爭不搶,隨遇而安,堅強獨立,自給自足,幸福不遠。人生百態,就是不停的選擇前進,需做到潔身自好。人生,會走很多路,遇到很多人,交很多朋友,去很多地方,看很多風景,吃很多美食,聽很多美妙的聲音。所以,無論到哪,你都不是孤單的,有美食,有風景,有來來往往的行人,還有閉上眼睛細聽的屬於你所在的城市的聲音,美好而又獨特。別怕一個人,你亦是風景,獨一無二。
  • 一指團體新專輯《L1T》 道盡說唱人生百態
    一指團體發布2018年最新專輯《L1T》,這張專輯以一指團體的發展視角,道盡了他們的人生百態。近年來,隨著方言說唱音樂越來越受歡迎,一指團體的音樂也受到了媒體的持續關注。副歌邀請到潮語音樂泰山北鬥 - 宋亦樂先生與方少珊女士聯力呈現,用潮劇經典唱腔演繹的副歌古韻傳神!主歌邀請到內蒙古說唱戰士-Billy King和香港的HipHop詩人-Heyo。曲目2:Life Style生活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有一種就是「就跟你不一樣」。
  • 聽非遺講故事|唐山皮影戲:方寸之間演繹人生百態
    小小的剪影,經那一雙雙巧手擺弄,在方寸之間演繹出人生百態。70歲的老藝人李建章是唐山灤州市張馬莊村人,他是灤州皮影劇團團長。李建章從小就是個「影膏藥」,只要聽說哪個村演皮影戲,他準追過去,跟在後面串村看。8歲起,李建章開始拿紙學皮影,一有時間找本影卷就學著唱。老藝人李建章在家中教孩子們鏤刻皮影人。
  • 川東獵犬,又起風波,華山論劍,誰與爭鋒.
    3、川東獵犬、重慶犬是近十年來,當網絡出現的時候,在網絡上出現的一個川東獵犬、重慶犬新名字,《中國養犬雜誌》1994年第02期作者:周光先生。根據該犬的分布來看,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東部地區,寫的一個關於川東獵犬的介紹而產生的。
  • 體會溫暖人心 笑看人生百態
    由範明、曾黎、代樂樂、大左等實力演員傾情演繹的都市家庭輕喜劇《主婦也要拼》將於今晚19:30在安徽衛視「海豚第一劇場」與大家見面!該劇以當代都市主婦為表現主體,展現出主婦們的人生百態,動人的故事溫暖人心,極具治癒效果。
  • 《通往春天的列車》:東北硬核式演繹小人物的困頓人生
    此次再度演繹「小人物」平凡生活中的辛酸與崩潰,著實是令人有些期待。在已曝光的預告片中,女主扇巴掌神技再次上線,又會帶給觀眾怎樣的感受呢?這部影片最直觀的感受 :接受自己的平凡。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小人物』,體會著人生百態的酸甜苦辣,心中卻一直充滿希望與期待不停前行。
  • 「新加坡四美」百態人生,她嫁大10歲外籍老公,她為還債開按摩店
    「新加坡四美」百態人生,她嫁大10歲外籍老公,她為還債開按摩店 在上個世紀的香港可以說是俊男美女高產的時代了,在那個沒有濾鏡沒有特效的年代,顏值依然能達的明星可以說是比比皆是了,大家最熟悉的「四大天王」就是那個時代的傑出代表,那個時代的明星可以說是各個都很優秀了,而當時很多的「香港小姐」就更加是佔得了娛樂新聞的頭條了
  • 張裕苦艾酒美美濁酒一杯 盡享人生百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張裕苦艾酒,美美濁酒一杯,盡享人生百態 眾所周知,不同的酒,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味道。若拿它們代表人生,恐怕也僅僅是代表人生中的某些片段吧。倘若把人生釀造成一杯酒,那它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 《老酒館》1.15將播 陳寶國秦海璐強強聯手 小酒館濃縮百態人生
    無論是《漢武大帝》中生逢亂世、心懷雄才大略的明君劉徹,《大宅門1912》中瀟灑不羈的少爺白景琦,還是《老農民》裡血氣方剛的樸實農民劉大膽,陳寶國都演繹的入木三分。此次在《老酒館》中,他飾演掌柜陳懷海,講義氣,有智慧,是好漢街的主心骨,為人為商皆是楷模。酒館雖小,卻濃縮了人生百態,在中國積貧積弱的時代背景下,老酒館中每一天都在上演「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傳奇故事。
  • pi幣精彩,品人生百態
    其實,在pi幣發生的人生百態的例子,生活中處處在發生,就比如對馬保國太極宗師的看法同樣能找到人百態的影子。
  • 高考模擬作文|嵊州市黃澤中學姚麗萍:以不變之心,應百態人生
    以不變之心,應百態人生嵊州市黃澤中學高二(7)班 姚麗萍指導老師 韓曉荷爾德林說:「人生充滿勞績,但仍然詩意地棲居於大地。」我們在這片大地上歌唱著自己的人生樂章,從未停止。而在我們不同的人生中,經歷著不同於他人的別樣生活;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中,扮演著不同以往的角色,經歷著人生百態,苦澀酸甜。不管外界如何幹擾,以夢為馬的我們,正以不變之心,應百態人生。電影《千與千尋》中有一句話:「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在繁複蕪雜的世界中,我們要不慌不忙地成長。
  • 深圳羊臺山登山道,看盡人生百態!
    文題:一紙到底皆是空,圖形」圓「的起點和終點必須相交,人生亦如此,榮華富貴與平平淡淡相較,未必會多出幾分色彩。半山腰的苦苦掙扎儘管廣場上的百態非常不錯,準備登頂的還是大有人在,來這裡就是為了爬山成了多數人心底最直接的祈盼,浩浩蕩蕩的登山人群,徵服山頂的決心勢不可擋,相較廣場平坦的水泥路,山石拼接的登山路難了不止一星半點,五百階梯的地方就有人頗為疲憊,詢問同伴離山頂還有多遠,一千階梯時無法堅持的人開始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