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廣州市正持續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推進復工復產。疫情防控中,有這樣一群人,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務者,他們構築屏障堵住疫情傳播風險,他們一視同仁讓在穗外國人消除誤解配合防控,他們創新形式讓管理服務對象也成了服務者。近日,記者採訪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負責人、基層外管民警、外籍在穗人員,傾聽他們齊心抗疫的故事。
梁燁(左)和東貝尼(右)都是社區防控力量的成員
信息時報記者 何小敏 攝
2017年,梁燁成為越秀區公安分局登峰派出所一名外管民警,工作中每天都要跟外國人打交道。年初,一場疫情讓梁燁和同事們的工作變得更加忙碌。外管民警和街道工作人員挨家挨戶走訪,派發宣傳資料,提醒在穗外國人注意防疫,幫助他們申請穗康碼。
4月份,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國外疫情暴發,這給在穗外國人管理帶來挑戰。核酸檢測是發現隱患,從源頭防控疫情傳播的關鍵一環,在登峰轄區也不例外。「疫情嚴重的時候,有些人還是有牴觸情緒,覺得聯繫得有點多,太『關心』他了。」梁燁說,他們於是通過外國志願者,與同鄉溝通,講明緣由,最終也獲得了理解。加上宣傳力度很大,大家都比較配合,會主動去做核酸檢測。
有的外籍人員因防控需要被隔離,因為需要食物和水,也會主動在微信上聯繫梁燁和同事。如今,梁燁的微信裡,已經有兩百多個外國人好友,她和同事們也成了這群異鄉遊子信賴的夥伴。
疫情防控仍在繼續,人員流動隱患不容輕視,梁燁和她的同事們每天仍在崗位上堅守,牢牢守住社區防控的底線。
來源丨信息時報(記者/何小敏 通訊員/陳毅恩 張毅濤 林名勝)
編輯丨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