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寶》上映豆瓣評分3.4,看完才知道這不是亦舒筆下的喜寶了

2020-12-20 騰訊網

歡迎關注@伊說說,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

《喜寶》重拍上映,雖說口碑一路走低,但由書推影,加上關鍵詞包括"忘年戀""撈女"等的題材本身具有一定隱晦的誘惑力,導致票房仍然可觀。

這部由郭採潔、張國柱等人主演的言情片,豆瓣評分3.4,上映十幾天後票房過了億,並且還在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長。

且不吐槽這種觀影怪象,由此可以推測興許《喜寶》還是有值得一說的地方的?

不得不說,郭採潔在這部影片中的扮相很可人,海報也很漂亮,但僅僅只是客觀評述一嘴,並不能挽救《喜寶》的撲街。

除了場景花哨無細節,角色性格太單薄,人物塑造無共鳴,時間空間感混亂,這部影片就只有一個問題:內核被掏空,劇情成水文。

當今電影市場,難道還缺技術層面的東西?觀眾看的不就是劇情和內核麼?你連觀眾最在意的東西都沒有了,撲街還有什麼好反駁的?

不信就自行比照《夏洛特煩惱》一類製作不大但口碑爆炸的影片。

原著的主角矛盾點就在拜金與金、生存與生活上,根本不是純愛問題。

連結局,喜寶都強行升華成不慕名利的形象,本來離家尋求獨立自由的二小姐還巴巴地回來繼承家業?

把推動劇情發展的矛盾、深化主題的元素都奉獻給瑪麗蘇肥皂劇了?先別管影版了,趕快讓我們一起略讀一讀亦舒原著的《喜寶》緩緩。

影片與原著之最大差別,除了劇情,就在創作初衷上。

創作過《我的前半生》、《流金歲月》等現象級作品的亦舒女士,絕非單純寫些追求噱頭的言情故事而已,因此且不提影版《喜寶》將原著改得面目全非吧,我們來著重看看亦舒創作《喜寶》的初衷。

《喜寶》初版於1979年,正是改革開放初期,香港經濟快速發展然而拜金主義盛行的時期。對當時的社會風氣,亦舒不加粉飾地進行了文學創作,最終呈現出撈女喜寶這麼一個人物,針砭時弊式地揭露出當時社會的傷疤。

讀完也許一時會覺得反感,而這正是作品的成功所在,反感已逝,悲憫才生,反思方起。

在對女性的探究層面上,《喜寶》通過描寫姜喜寶內心自我認知的轉變,並通過勖聰慧對自我價值義無反顧地追求的烘託,表現了亦舒對當時香港女性身份的思索。

所以,亦舒女士創作的初衷並非是塑造幾個討喜的角色形象。由此也可看出影版強行洗白行為的蒼白與畫蛇添足。

有一點是明確的,喜寶後來追求的,都是當初她所沒有的。而聰慧所追求的,也正是她當時所缺乏的。

所謂孰優孰劣呢,其實還是在當事人,旁人有什麼立場去評判呢?

很多劇情在網上都可以搜到,不了解的讀者朋友可以自己去詳細了解,這裡我們主要一起來簡要論述喜寶的經歷,並從中循跡出一絲喜寶後來成為撈女的原因。

喜寶渴望擁有的太多了,導致欲望愈來愈大,最終成為"撈女"。

首先,缺失越大渴望越大

喜寶的童年是缺乏父愛的。這直接導致她缺乏一個堅定而有力量的人生導師,在人生觀上很難維持較積極的狀態。

而母親的價值觀對她的影響更不言而喻了。喜寶的母親姜詠麗說:"如果有人用鈔票扔你,跪下來,一張張拾起,不要緊,與你的溫飽有關的時候,一點點自尊不算什麼。"她還說,自己最初的婚姻,都是為了那個離開她的男人委曲求全,後來的婚姻也不過是圖些物質生活。

這樣的三觀言論,怎麼能不使喜寶稚嫩的心靈中認可拜金,認同"為愛犧牲"而換取些一切呢。

生活的艱難迫使喜寶過早獨立,過早地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她的內心絕對渴望成為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然而……

這是誰的錯嗎?社會、家庭、個人……各種因素堆砌,最終鑄成了錯罷了。

家庭的殘破、生活的艱苦、溫情的缺失、反抗的意嚮導致物質渴望的產生。而喜寶渴望什麼?她當時說不清楚,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她看不清楚。

她只知道,錢,很多錢,然後改變,不顧一切。

其次,欲望的膨脹

從與聰慧初次見面時的喜寶的心理描寫中,我們就可以窺出喜寶欲望的大小:嫉妒聰慧由貴氣流露出的活力與誠意,想要搭乘頭等艙以便舒展四肢,而後無法拒絕搭乘勞斯萊斯……

她認為,如果自己也擁有那樣的物質條件,才能生活得愉快。

後來面對勖氏父子的求愛而選擇更有權有錢的勖存姿,喜寶的決定在意料之中。

"他有權、有勢、有力,而且最主要的是,他願意,命運令我遇見了他。"

這時她的欲望已經被先前數次的物質愛情催化乃至膨脹了。

太便利了,太直接了,效益太高了。

喜寶自願成為撈女。

"我不介意出賣我的青春。青春不賣也是會過的。"

她的內心,有一塊被填補了,而有一塊,遲遲空著。

這片空白,在遇見物理學家漢斯後被描繪了,這時候的喜寶才可以最大程度上地展現自己。這也是渴望的被滿足。

然而,勖存姿不允許這種情況的出現,漢斯被打死。

也就意味著,現實,不允許以青春換金錢再換取自立的"喜寶"平安喜樂。

最後,常態的"撈心"在作怪

"我尊重你,誠服你,但是我不會先愛你。"這是身為情婦的立場。

"我並不想走,我恨他的時候有,愛他的時候也有,但我不想走。"

這些想法成為喜寶的常態。

喜寶,在貢獻出青春與生命力換取物質生活,用一生治癒童年的過程中,在勖存姿去世後,徹底迷失在了現實世界……

"姜喜寶的故事可長著呢。"

既無力而不知如何擺脫,既渴望而不知如何追尋,喜寶啊喜寶,未來漫長的日子可怎麼過下去呢?

像影版裡,躺在美金堆成的床上?

致那些缺乏愛的姑娘們:

我生活在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

我的意思不止指收入等方面,更包括父母之間的爭吵常態,親戚間的人情冷暖,兄弟姐妹間的"明爭暗鬥"了。

若說我並不缺乏關愛,可又常常會有無人懂我的失落,以及十二分渴望經濟獨立以便與原生家庭有商討問題的可能。更因為父母的錯誤示範,對兩性關係一度陷入遲疑與否定。

相較於實在的物質條件而言,愛情究竟是不是必要的呢?恐怕是雞蛋碰石頭,而愛情才是"雞蛋"?我的父母之間難道從未存在過愛情?最終又演變成了什麼樣子?婚姻果然是愛情的墳墓?柴米油鹽才是婚姻的主旋律?

這些擔憂都是有理由的,但並非真理。

也許我們感受到了愛的缺乏,並因此否認愛情轉而追求物慾以填補內心的不安與空虛,但最終不僅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光陰,正如喜寶一樣。

然而,問題被解決了嗎?沒有啊!你缺乏的東西依舊空著!

勇敢一點,想要愛,就去追求,而不是尋求替代品,最終陷入死循環。不要為了另一個目標而放棄當前珍視的東西,以免悔之不及。

有多少血淋淋的例子在警示著我們?撈女喜寶本可以成為追求事業的自強女性或者享受生活的可愛女性而不是借愛情之名撈取物質,不是嗎?

我願意與我的父母和解,我願意相信愛情,我願意追求美好,並且掌握自己的生活,讓生活成為充滿期待的過程。

而那個用生命書寫悲劇的姑娘,名字卻叫喜寶,多麼諷刺,何其不幸。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者都沒有,我還有健康。我其實並不貧乏。"

對呀,我們其實並不貧乏不是嗎?

讀一讀《喜寶》原著吧,相信你會對愛情與事業、家庭與社會、女性與可能性、獨立與依附、生存與生活等等關係有更進一步的思考。

相關焦點

  • 電影《喜寶》豆瓣評分3.4,票房6200萬,郭採潔回應自己不是喜寶
    亦舒的代表作《喜寶》被拍成電影上映,五天票房6200萬,這個成績也並不是太暗淡,然而豆瓣評分卻低至3.4,這多少有點讓人無措。可以說對郭採潔出演的這部電影,大家還是很期望的。因為有6200萬的觀影記錄,表示還是有很多人喜歡看的,就算現在豆瓣低到3.4,表達的想看的人也不少。但是這個豆瓣評分3.4,確實有點兒大跌眼鏡。當然是有很多的因素,有的觀眾議論,是否原因之一是相對於原著做了一些改變?
  • 《喜寶》豆瓣評分3.4,冤枉它了麼?
    這句耳熟能詳的對白源自亦舒小說《喜寶》中的女主姜喜寶。 近期,備受矚目的《喜寶》正好在影院上映。但是,影片上映沒有多久口碑就跌至谷底。豆瓣3.4,一星差評達到56.5%,豆瓣短評上排名前列的多是批評和譏諷。關於喜寶評分的話題甚至上了微博熱搜。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電影《喜寶》,為何評分能創豆瓣歷史新低。
  • 豆瓣評分3.4,《喜寶》還是被毀了
    由亦舒作品改編的同名電影《喜寶》,最近上映了。 她上一部改編後大熱的作品,是《我的前半生》。按理說,有這樣水平的故事打底,爛也爛不到哪裡。但事實證明,爛片是根本沒有底線的,上映沒幾天,《喜寶》就被打出了3.4分的低分。
  • 郭採潔新電影《喜寶》豆瓣評分3.4,被網友評為年度爛片!
    本文由劉藝僑Joe原創,未經允許任何商業不得轉載日前,郭採潔新電影《喜寶》上映,但豆瓣評分卻只有3.4,被網友評為年度爛片,紛紛怒斥說導演把亦舒拍成了郭敬明,而且這麼多年,吐槽郭採潔的演技一直被顧裡禁錮沒有長進,令人很是失望
  • 電影《喜寶》評分低至3.4:原著迷才知道的「為什麼」
    導讀:亦舒的小說《喜寶》改編電影上映了,豆瓣評分僅3.4分。很多亦舒迷紛紛下場留言,這部電影簡直毀了喜寶人物形象的精髓。亦舒對於喜寶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究竟精髓在何處?或許是亦舒早年的婚姻經歷,亦舒筆下的女主角從來很少有純真善良的。她們都不算壞,也不會刻意的害別人,但是她們也不是傻白甜。這就和很多作家塑造的女主不一樣,女主不是要傻白甜、真善美才是最好嗎?可是亦舒筆下的喜寶就不是這樣的女人。
  • 喜寶評分3.4 再度印證了那句話:「亦舒難拍」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喜寶評分3.4 再度印證了那句話:亦舒難拍 最近,改編自亦舒同名小說的電影《喜寶》上映, 但郭採潔版《喜寶》在豆瓣上的評分只有3.4。一星差評達到56.6%,再度印證了那句話:亦舒難拍! 那麼,豆瓣評分3.3的《喜寶》,它為何如此讓人失望?主要有以下幾點。
  • 「顧裡」上身的《喜寶》,為什麼不像亦舒女郎?
    結果電影上映不到一周,就迅速flop,豆瓣評分也跌到了3.4↓↓↓大家集中吐槽的點,除了和某某旅拍1比1復刻的布景、「撈女」變「情痴」的劇情,還有「半永久顧裡」演亦舒女郎的違和感。辦公室看過《喜寶》的「小時代十級選手」也說,聽著喜寶氣若遊絲的語調,總覺得下一秒,南湘就會端著紅酒杯進來「發爛發臭」...
  • 6年了,郭採潔依然是顧裡……豆瓣僅3.4分,電影《喜寶》又「毀原著」
    由郭採潔主演、改編自亦舒同名言情小說的電影《喜寶》自上周五上映以來,豆瓣評分僅為3.4分,並引發不少網友吐槽。許多觀眾認為導演把《喜寶》拍成了《小時代》,還吐槽主演郭採潔無論怎麼演,都帶著「顧裡」的影子。「郭採潔被顧裡上身」?
  • 郭採潔《喜寶》原著評分8.0,上映卻翻車被評為3.3分的爛片
    昨個兒,朋友還約我一同去看郭採潔的新片《喜寶》,但由於最近生病住院實在走不開。就在豆瓣上遛了一圈,讓人震驚的是這部前段時間被捧上天的《喜寶》只有3.4分。也就是說,絕大部分人在觀影后都覺得它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爛片。不信邪的周周愣是買了票,下午去看了一下。
  • 郭採潔新電影《喜寶》全網上線,院線上映時遭吐槽,值得二刷嗎?
    近日,由郭採潔主演的電影《喜寶》全網上線了。之前院線上映的時候,這部電影被大家吐槽的一無是處,所以好多人怕踩雷,所以並沒有去電影院觀看,現如今《喜寶》全網上線,大家可以在視頻播放平臺上打開看一下了。《喜寶》在上映時就受到了大家的無情吐槽,劇情不符合原著、故事線不夠清晰、人物形象不符等問題是大家主要吐槽的地方。豆瓣上的評分也僅僅是3.4分,這之中的一星差評高達56.6%。與此同時,一眾網友對於郭採潔的演技提出了質疑,大部分人說郭採潔飾演的姜喜寶就像是《小時代》裡的顧裡,郭採潔演什麼都像顧裡。
  • 《喜寶》豆瓣評分3.5,但很驚喜,看到了一個這樣的喜寶
    《喜寶》是亦舒的代表作,出版之後豆瓣評分高達8分,很受觀眾的喜愛。然而今年十月份上映的電影版《喜寶》,播放量還好,但是並沒有那麼火熱,豆瓣評分只有3.5分。之前我沒有看過這本小說,不知道講述的是什麼故事,只是聽說過一些片段。那句對女孩說的話:要麼擁有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要有很多很多錢;如果沒有,要有健康的身體。我看這部電影的初衷是因為記憶中的這些片段,很想知道是什麼樣的故事情節。看過之後,我想不同年齡段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
  • 《喜寶》豆瓣評分3.5,很驚喜,看到了一個這樣的喜寶
    《喜寶》是亦舒的代表作,出版之後豆瓣評分高達8分,很受觀眾的喜愛。 然而今年十月份上映的電影版《喜寶》,播放量還好,但是並沒有那麼火熱,豆瓣評分只有3.5分。
  • 電影《喜寶》:豆瓣評分3.3,它讓人失望之處在哪裡?
    #電影《喜寶》上映兩天,就被鋪天蓋地的評論淹沒了,很多人都說電影毀了原著,看完後不懂在講些什麼,甚至豆瓣評分也只有很低的3.3分。面對這樣一個爛俗的結尾,很多人自然會不滿意,原著《喜寶》在愛情和麵包之間的掙扎,以及和勖存姿在一起之後的反抗,這才是真實的人性,而不是一個少女莫名其妙愛上一個老頭兒,在勖存姿死後,選擇「獨立自主」。
  • 電影《喜寶》:豆瓣3.4,上映12天票房過億
    據統計,10月16日首映的電影《喜寶》今日內地票房破億。綜合票房排名周票房第三,其中《金剛川》、《我和我的家鄉》分別以4.24億、2.61億票房排名一二。《喜寶》根據亦舒同名小說改編,電影由王丹陽執導,郭採潔、張國柱主演,由北京軸心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日光鼎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環鷹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 亦舒IP加持難挽頹勢 電影《喜寶》口碑遇冷
    《喜寶》海報改編自亦舒同名小說的影片《喜寶》上周末公映。在國慶檔後缺少新片、《喜寶》幾近一枝獨秀的情況下,該片上映一周,票房仍未衝破1億元大關。比票房更冷的是口碑,截至10月22日15時,該片豆瓣評分僅為3.4分,「好於0%的愛情片,好於0%的劇情片」。亦舒作品讀者眾多,代表作之一的《喜寶》受到不少書迷的喜愛。電影版的「翻車」將名作如何影視化的話題再次擺上檯面。電影《喜寶》在10月16日公映,當日票房2002萬元,僅次於穩居冠軍寶座的《我和我的家鄉》。
  • 電影《喜寶》口碑遇冷 亦舒IP加持難挽頹勢
    比票房更冷的是口碑,截至10月22日15時,該片豆瓣評分僅為3.4分,「好於0%的愛情片,好於0%的劇情片」。  亦舒作品讀者眾多,代表作之一的《喜寶》受到不少書迷的喜愛。電影版的「翻車」將名作如何影視化的話題再次擺上檯面,更令不少觀眾擔憂下一部女作家名著改編電影《第一爐香》的命運。
  • 《喜寶》改編過多,沒看過原著的觀眾,在看電影時感到雲裡霧裡
    《喜寶》改編過多,讓沒看過原著的觀眾感到雲裡霧裡,是口碑跌至3.4分的原因由王丹陽執導,郭採潔、張國柱主演的愛情片《喜寶》選擇緊跟國慶檔:於上周末也就是10月16日在國內公映。可是,從第二天開始,《喜寶》的票房和口碑就急轉直下,即使在排片率不低的情形下,其上座率仍一路下跌……總之,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喜寶》的趨勢很不理想,可以說與觀眾所預期的相差甚遠。這部電影上映了一周,票房居然未能衝破1億元大關。這個慘澹的票房,可能是該片的導演和演員們在此前也不曾所想到的,畢竟是亦舒的作品,應該是有觀眾(書迷)基礎的!
  • 《喜寶》:亦舒筆下的喜寶,才不是一個拜金女這麼簡單
    或許你沒有聽過亦舒,也沒有聽過《喜寶》,但一定聽說過這段話:「最希望要的是愛,很多很多愛,如果沒有愛,錢也是好的。如果沒有錢,至少我還有健康。」《喜寶》被翻拍為電影,請來郭採潔、張國柱等一眾大咖出演,於10月16日內地公映。
  • 紅星影評|豆瓣3.3分!郭採潔主演的《喜寶》依然是「顧裡」
    繼《木蘭:橫空出世》之後(目前豆瓣評分3.2分),豆瓣又出現了一部低分電影——郭採潔主演的《喜寶》10月16日上映,截至10月17日記者發稿時,豆瓣評分僅為3.3分,引發不少網友吐槽,有觀眾表示,把《喜寶》拍成了《小時代》,郭採潔無論怎麼演,都有「顧裡」的影子。
  • 《喜寶》的「爛」,不僅因為郭採潔
    10月16日上映,由郭採潔、張震父親張國柱主演的電影《喜寶》,不出所料地撲街了,目前,其豆瓣評分僅3.4分。《喜寶》根據亦舒1979年首次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2017年,《我的前半生》橫空出世,讓不少人看到了亦舒小說的潛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