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眾恐慌囤貨:各地超市現搶購潮,2月Costco銷售額井噴

2020-12-14 騰訊網

在疫情恐慌情緒下,大批美國消費者湧入美國各地的Costco超市,爭搶清潔用品、搓手液、消毒產品、紙巾、瓶裝水以及各種罐頭食品等。網上有視頻顯示,超市門口出現大批顧客大排長龍的景像。社交網站上甚至有人製作了「#CostcoPanicBuying 」的標籤,紀錄市民瘋搶的照片。

由於疫情繼續蔓延,全球各地超市紛紛出現搶購潮。美國最大會員制倉儲超市Costco的2月銷售出現井噴,當月的淨銷售收入達到122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7.2億美元激增13.8%。

Costco表示,截至3月1日的4周內的銷售收入飆升,主要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帶動,並預計對整體同店銷售的正面提振大約為3%。 3月2日,Costco股價大漲9.96%,報309.14美元,創下自2009年9月3日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在前一日飆升近6%後,3月5日收盤,公司股價最新報315.76美元,下跌1.55%。

在疫情恐慌情緒下,大批美國消費者湧入美國各地的Costco超市,爭搶清潔用品、搓手液、消毒產品、紙巾、瓶裝水以及各種罐頭食品等。網上有視頻顯示,超市門口出現大批顧客大排長龍的景象。社交網站上甚至有人製作了「#CostcoPanicBuying 」的標籤,紀錄市民瘋搶的照片。

「我們的會員客戶來購買大量不同種類的商品,做好準備應對疫情。過去一周的情況有些瘋狂,顧客到店消費的頻率以及銷售增長水平都大幅增長,」公司財務長Richard Galanti在美國時間周四晚間舉行的分析師會議上表示。

根據數據追蹤機構Placer.ai的數據,2月29日對Costco的訪問量,比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之間的每日平均訪問量高出72%。同時,Costco網站的流量也大幅飆升,公司表示2月電子商務銷售額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3%。

投資機構奧本海默(Oppenheimer)分析師Rupesh Parikh指出,他們周末實地探訪位於新澤西州Wayne的Costco分店,發現店內人頭攢動,人流量與此前的假期相比,明顯大幅增加。不過,他表示,儘管短期內需求激增,預計Costco能夠及時調動供應,及時補貨滿足需求。

據悉,Costco在全球共有24個物流中心,30%的貨物由廠商直送門店,其餘70%的貨物由廠商送至中心庫。商品到了配送中心以後,不進庫直接在站臺上向門店進行配送,因此還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在交叉轉運模式下,從接收貨物到滿載到達門店只需8小時。

目前,Costo在全球擁有785家倉儲式超市,其中546家位於美國及波多黎各。去年8月,Costco的首個中國分店在上海開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Costco美國銷售額井噴 因疫情引發恐慌性搶購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美股訊 北京時間6日消息,美國最大會員制倉儲超市Costco周四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銷售額出現井噴式增長,因顧客開始囤貨以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在美國可能發生的大爆發。該公司表示,截至3月1日的四周,不包括汽油在內的美國可比銷售額增長了11.6%,遠超分析師預期的7.2%。第二季度利潤也超出了預期。最近幾天,隨著病毒在美國蔓延,消費者擔心日常用品短缺,紛紛前往Costco採購物資。
  • 美國多地現搶購潮,顧客在超市門前大排長龍,洗手液等部分商品限購
    近日美國恐慌情緒蔓延,多地出現搶購潮。很多超市門前大排長龍,部分商家對於水、大米和洗手液等商品實行限購政策。 據《每日郵報》3月5日報導,擁有2700間連鎖店的美國克羅格公司(Kroger)開始實行限購,因為店內很多商品被搶購一空,民眾大量囤貨。
  • 美國民眾恐慌性搶購衛生紙:我也不知道為啥!
    美國民眾恐慌性搶購衛生紙:我也不知道為啥! 2020-03-19 16:23:47  來源:央視網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最近美國民眾開始恐慌性搶購。
  • 澳大利亞再現恐慌性搶購 超市無奈限購衛生紙和肉類
    部分商品被搶購一空(9NEWS)海外網8月3日電 當地時間2日,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州長安德魯斯宣布該州進入「災難狀態」,將實行宵禁,只允許居民白天外出購買生活必需品。當天下午,維州多地出現恐慌性搶購,很多超市的貨架被一掃而空。
  • 「恐慌性搶購」席捲美國零售商
    「新冠肺炎疫情已引爆美國消費者恐慌性搶購。」美國《華盛頓郵報》3月3日報導稱,消費者搶購的商品一開始還局限於口罩和洗手液,隨著上周末開始疫情在美國蔓延的新聞不斷爆出,全美各地商店貨架上的消毒產品、瓶裝水、罐頭、冷凍食品乃至廁紙等產品均告供應緊張。
  • 美國出現首宗死亡病例暴發搶購潮,網友:第一次看到Costco沒水賣
    美國周六(2月29日)出現首宗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死亡的病例,事發的華盛頓州即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在疫情下,美國加州、紐約等多地的連鎖大賣場Costco均出現搶購潮,進店人龍排到停車場,店內飲用水、肉類等糧食更被一掃而空,而廁紙在當地同樣是搶手貨,有目擊搶購潮的巿民深感震驚地表示:「我第一次看到Costco沒有水賣。」華盛頓州西雅圖的Costco人山人海美國當局指,該名華盛頓州死者生前沒有證據顯示曾到過高危地方,也未曾與感染者有緊密接觸,認為可能是社區感染。
  • 美國多地搶購囤積成風,韓媒諷刺:看看我們韓國人!
    由於新冠病毒疫情蔓延,美國多地出現衛生紙和食品等搶購現場,期間甚至還有人大打出手。而美國《洛杉磯時報》、kcal9 news 14日報導,加州部分民眾還囤積起了槍枝和大麻。3月14日早晨,在華盛頓的一家costco超市,當一位顧客被問到「為什麼買這麼多衛生紙」時,他說,「我也不知道,因為別人買所以我也買了」。
  • 加拿大一位Costco內部員工呼籲:「求您別退貨了!」
    加拿大新冠肺炎的病例又有新增了,截止本周二(3月3日),加拿大一共確診了6宗新冠肺炎病例,令全國感染人數上升至33人,這也是疫情爆發之後,確診人數最多的一天……而加拿大政府也對疫情十分樂觀,並沒有採取強硬的措施抗疫,還建議民眾自己面對這場大流行(pandemic),還呼籲民眾儲備足夠的食物來應對疫情!當然,政府都發話了,大家就更慌了!
  • 斷供焦慮搶購潮後,是新加坡生鮮雜貨配送的機遇
    1.新加坡的三次搶購,為生鮮雜貨業務創造低成本獲客窗口期從發現確診病例到出現社區感染再到發現未知型輸入,新加坡經歷了三次大型物資搶購潮。第一次是2月7日新加坡把「疾病爆發應對系統」的等級從黃色升至橙色。當下,原本淡定的新加坡人也都慌了手腳,超市藥店都排起了長龍,盡展新加坡人Kiasu(怕輸)的精神。
  • 美國人購物焦點有所轉移 開始搶購染髮劑
    來源:環球網美國人開始搶購染髮劑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被迫宅在家裡的美國人的消費行為也在不斷變化。據美國「商業內幕」新聞網12日報導,沃爾瑪CEO麥克米倫上周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採訪時稱,銷售數據顯示,隨著美國民眾在家中隔離,他們的購物焦點也有所轉移:「人們開始需要理髮了,你會看到鬍鬚修剪器和染髮劑的銷量越來越好。」
  • 疫情當前,為什麼世界人民都在搶購衛生紙?
    根據世衛組織發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3月26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突破46萬。隨著各國確診人數不斷增多,多國民眾開始搶購物資。如果說,前段時間中國民眾搬空了超市的消毒液和衣物除菌液,外國民眾們卻搬空了超市的衛生紙。一時間,各大超市的衛生紙被瘋狂搶購,貨架上空無一物。手推車超載和超市的空貨架照片一度上了社交媒體的熱門話題。
  • 臺媒:臺灣多地大賣場現搶購潮,網友驚「連推車都被拿光」
    有臺媒報導稱,臺灣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突破100例後,從18日晚間開始,許多人湧入各大賣場搶購民生物資。臺灣北部地區18日晚間出現搶購物資的人潮,泡麵、罐頭、冷凍食品、衛生紙等被「掃光」,即便接近商場打烊的時間仍持續有顧客湧入。商場工作人員表示,人口眾多的新北新莊、蘆洲、板橋區以及臺北三民區等分店情況最為明顯,由於來不及補貨,造成架上空蕩蕩的景象。
  • 澳洲龍蝦價格暴跌,本國民眾瘋狂搶購嘗鮮,漁民:超市被迫限購了
    在今年11月發生的「拒收事件」中,曾有數噸澳洲龍蝦因為不符合檢疫標準,被海關拒絕入境,最終在機場滯留數天後腐爛變質。澳大利亞龍蝦企業為了避免再次遭受這樣的損失,同時也為了搞清楚新的檢疫要求,於是暫停了出口龍蝦。
  • 美國超市員工陷入恐慌,衛生紙和口罩被搶購一空,家中囤槍枝彈藥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月4日的報導稱,雖然美國CDC在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發布方面存在問題,但是美國民眾還是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由於美國當局採取消極的態度對待新型冠狀病毒,所以很多美國民眾開始湧入Costco等大型倉儲超市搶購商品。
  • 美國超市尿片被搶光,媽媽掩面哭訴:我該怎麼辦?
    新冠肺炎COVID-19持續肆虐全球,不同國家都出現搶購潮,美國一名媽媽社交軟體抖音(TikTok)上載影片,顯示超市全部尿片都被搶購一空,面對空蕩蕩的貨架,她本來表現無奈,但後來掩面想哭,緊急地問「我應該怎麼辦」。
  • 西方民眾防疫「迷惑」行為:痴迷囤積衛生紙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不斷蔓延,多國出現「搶購潮」。除了消毒液、酒精和食品罐頭外,「衛生紙」出乎意料地成為了西方民眾爭先搶購的爆款。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和加拿大已經開始限制顧客一次購買衛生紙的數量,澳大利亞的商店僱傭保安巡邏避免顧客爭搶,還有民眾為搶購衛生紙大打出手。美國俄勒岡州警察甚至在社交媒體上發帖,敦促居民不要因為衛生紙用完了就撥打911電話,不妨用海綿和玉米穗兒代替。
  • 臺灣地區賣場現「搶購潮」
    3月18日,臺灣新冠肺炎確診數達到100人,之後隨著海外留學生,以及歐美旅行團回來的境外感染案例暴增,截至23日已有195名確診者。與此同時,國際上許多國家也出現類似現象,因為歐洲疫情升溫,不少城市實施了封城。
  • 澳大利亞疫情引囤購潮,雪梨超市女顧客為搶廁紙拔刀相向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澳大利亞也掀起一番囤購潮。據報導,當地時間3月4日,在澳大利亞人口最多城市雪梨一家超市內,兩名顧客因新冠疫情爭搶廁紙發生爭吵,期間女顧客拔刀威脅。警方到場後事件得到控制,無人受傷。網友評論網友:這是啥情況?
  • 泰國曼谷關閉商場和市場22天,引發工人返鄉潮和民眾囤貨潮,曼谷...
    3月21日(前天,上周六),泰國曼谷突然實施防疫緊急措施,要求3月22日至4月12日關閉一切商場,僅保留超市,便利店和生鮮市場;所有餐廳禁止堂食,僅提供外賣。 對於這座著名旅遊城市而言,可謂驚天巨變。
  • 核輻射雲到來 美國搶購碘片中國搶購鹽
    圖片來源於CFP  受日本核電站洩漏事故影響,昨天不少人都去超市搶購食鹽。但是聯合國預測核輻射雲將會飄到美國,現在美國人民都開始瘋狂的搶購起碘片。  既然碘片也是不可以隨便服用的,那麼美國人民為什麼又會出現瘋狂搶購碘片呢?據法國媒體報導,這種恐慌局面最初是由美國核管理委員會的一句警告引發的,該機構在日本核電站出事後稱核輻射水平「極高」。  現在,一方面是美國各級政府都反覆強調,放射性物質飄到美國本土幾乎沒有可能;但另一方面,氣象學家卻表示很難推測原子塵究竟能飄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