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眾防疫「迷惑」行為:痴迷囤積衛生紙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不斷蔓延,多國出現「搶購潮」。除了消毒液、酒精和食品罐頭外,「衛生紙」出乎意料地成為了西方民眾爭先搶購的爆款。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和加拿大已經開始限制顧客一次購買衛生紙的數量,澳大利亞的商店僱傭保安巡邏避免顧客爭搶,還有民眾為搶購衛生紙大打出手。

美國俄勒岡州警察甚至在社交媒體上發帖,敦促居民不要因為衛生紙用完了就撥打911電話,不妨用海綿和玉米穗兒代替。

▲3月14日,在美國洛杉磯一個超市外,民眾運送採購的物品。新華社發

儘管各國政府呼籲人們理智應對疫情,避免「恐慌性購買(panic buying)」,各大衛生紙製造商也承諾會保證供給,但消費者似乎並不買帳,依舊痴迷於「囤貨」之中。

那麼,為什麼人們會出現「恐慌性購買」,而且還偏偏選擇衛生紙呢?多家外媒試圖對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進行解讀。

首先,這種「恐慌性搶購」源於人們的恐懼心理。CNN稱,新型冠狀病毒之所以讓許多人感到害怕,是因為它是一種新的病毒,還有很多未知之處。在這種恐慌心理之下,就容易出現不理智的搶購行為。

▲CNN報導截圖

社交媒體又加劇了這種恐慌的蔓延,空空如也的貨架和堆滿商品的購物車之類的圖片充斥著網絡。臨床心理學家史蒂芬·泰勒表示,當人們看到這些圖片時,很可能會被這種搶購行為傳染,從而加入其中。

外媒還提到,這種「恐慌性購買」其實也是「購物療法」(Retail therapy)的體現。倫敦藝術大學消費心理學家保羅·馬斯登在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就指出,面對疫情,人們通過購物來管理自己的情緒狀態,這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正在從一個「失控」的世界裡奪回控制權。

至於為什麼偏偏選擇衛生紙,《衛報》認為,首先,衛生紙是生活必需品,且沒有現成的替代品。而且,衛生紙的保質期長,不易腐壞,相對來說,這是一種風險低的儲備,不管什麼時候,人們都會需要它。

▲《衛報》報導截圖

此外,衛生紙體積大,在貨架中往往更醒目。一旦缺貨,則會格外明顯。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的格雷斯教授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說:「想像一下,50大卷衛生紙一下子從貨架上消失後所產生的空蕩感效應。它可比50罐早餐豆或消毒液不見了更顯眼。」

西方心理專家還指出,當今社會人們已經不習慣物品短缺和斷貨現象。對於許多西方人來說,潔白柔軟的衛生紙正是他們不願意放棄的一種「奢侈品」——即使是在隔離期間無法出門,也起碼能確保享受人生中的一點點舒適。

相關焦點

  • 人類迷惑行為:一出事就搶/囤衛生紙,為啥?
    於是日本民眾去超市、藥妝店等地方,許多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衝向衛生紙的貨櫃,有多少拿多少。商場和超市裡面結帳的地方都排起了長隊,每個人的手裡都提著大袋小袋子的衛生紙,搶到就是賺到。同樣的這樣的事情,早前也發生在中國的城市:有關「內地工廠即將停工」的謠言,在特區香港也發生過。
  • 廁紙抵萬金——疫情期間之迷惑行為
    香港市民紛紛湧向超市,在囤積防疫用品同時,將衛生紙與紙巾一掃而空。紙巾廠商發聲明闢謠後,衛生紙搶購熱潮也不見冷卻,一時間,香港出現了「衛生紙荒」。隨著國外疫情惡化,衛生紙危機也開始在德國、澳大利亞、美國等多個國家接連上演。
  • 疫情下的「迷惑行為」,全球瘋狂搶購衛生紙,外網友:因為中國!
    從這些數據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這次的疫情已經不再是中國的災難,而是全人類的災難,各個大洲的爆發情況已經不容樂觀,但許多國家對於這次災難的重視程度卻遠遠不夠,而民眾隨著確診人數的增加,也開始逐漸意識到這次災難的嚴重性。
  • 「囤積衛生紙」英語怎麼說?
    stock up on:儲備;積儲,囤積。Why do you stock up on toilet paper?你們為什麼要囤積衛生紙?
  • 雙語:英國脫歐草案又被否 民眾狂囤衛生紙
    英國民眾開始囤積日用品以應對無協議脫歐後可能出現的商品短缺。   法國巴黎甚至有個酒吧湊熱鬧,推出「脫歐啤酒」。如果實在因為英國脫歐而煩惱,那就來一杯苦澀的「脫歐啤酒」吧!   歐盟本周二表示,不會再與英國就脫歐問題進行談判。此前,英國議會再次否決了脫歐協議草案,使無協議脫歐風險大增,或導致英國社會經濟陷入一片混亂。
  • 英國脫歐草案又被否 民眾狂囤衛生紙
    英國民眾開始囤積日用品以應對無協議脫歐後可能出現的商品短缺。法國巴黎甚至有個酒吧湊熱鬧,推出「脫歐啤酒」。如果實在因為英國脫歐而煩惱,那就來一杯苦澀的「脫歐啤酒」吧!購買啤酒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反對脫歐的行為」。「Brexit is terrible,」 said Rosie, a patron of The Cricketer. 「But at least the beer is good.」「英國脫歐的問題很糟糕,但至少這啤酒是好的。」酒吧顧客羅西表示。
  • 美國民眾恐慌性搶購衛生紙:我也不知道為啥!
    美國民眾恐慌性搶購衛生紙:我也不知道為啥! 2020-03-19 16:23:47  來源:央視網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最近美國民眾開始恐慌性搶購。
  • 臺灣民眾瘋狂搶購衛生紙 業者補貨補到手軟
    臺灣民眾瘋狂搶購衛生紙 業者補貨補到手軟 2008年03月07日 15:5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民眾瘋搶衛生紙引柯文哲不解:就一個屁股要那麼多紙幹啥
    衛生紙價格即將調漲,引發全臺掀起「衛生紙之亂」,不管品牌大小、哪種規格,只要看到有貨可買,民眾瘋搶囤貨先搜刮再說,從實體量販賣場到網購通路,全都被民眾一掃而空,呈現大缺貨狀態。「公平會」處長張恩生表示,今天請所有業者來倡導溝通,後天會逐一約談業者,目前看到事證,是業界提供未來衛生紙調漲價格消息,引發社會各界關切,「公平會」第一時間主動立案調查訪查。張恩生強調,並不是漲價事實就構成違法,以目前市場情況是通過媒體傳達出漲價信息並造成搶購,絕對、可能、已經觸犯聯合壟斷行為了。
  • 臺媒:蔡當局讓民眾搶衛生紙,自己卻猛玩「大風吹」
    最近有兩個場景,讓臺灣民眾對這個蔡當局的施政,產生強烈的不安感受。一個是民眾到各賣場搶購衛生紙,另外一個是蔡英文上周突然進行「國安」人事調整,但多半是互換位子。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蔡當局團隊人事調整,少了最受民眾信任的「閣員」,同一時間又看到沒有章法的無感改組,民眾能怎麼辦呢?只能趕快去大賣場,搶著僅剩不多的衛生紙。這是此時此刻,多數民眾對這個蔡當局的記憶,如果民進黨還自我感覺良好,這個記憶與印象,很快就會定格下去。
  • 英國囤積大量衛生紙 防備「硬脫歐」後撕舊報紙
    英國一家大型衛生紙進口商在境內囤積大量貨源,以確保發生無協議脫離歐洲聯盟情形時維持供應。 英國廣播公司(BBC)21日報導,德國韋帕公司位於英國的倉庫額外囤積600噸成品衛生紙,相當於大約350萬卷。
  • 求問:你們為什麼都去搶衛生紙?
    在日本茨城,一家超市剛補貨衛生紙,就在不到半小時內被搶光,一名前來購買衛生紙的男子說:「儘管我知道囤貨不好,但是我很焦慮,還是買了一些。」而一些剛補貨的超市,便利店,藥妝店的門前,便排起了長龍。不少衛生紙貨架更是被「洗劫一空」,成一個讓人蜜汁迷惑的脫銷狀態。
  • 讓民眾搶衛生紙,自己卻玩大風吹的臺當局
    一個場景是,臺灣民眾到各賣場搶購衛生紙,造成全臺衛生紙缺貨,有的大賣場一天補了三次貨,仍然被民眾「秒殺」,買不到的民眾還在網絡上大嘆「世界末日到了嗎?」剛開春就發生物價上漲,民生緊張的情況,值得蔡蔡當局深為警惕。   另外一個場景是,蔡英文上周突然進行「國安」人事調整,但多半是互換位子,換湯不換藥,被媒體認為是「無感改組」。
  • 全球疫情蔓延 為什麼最搶手的是衛生紙
    全球疫情蔓延,多國民眾大量購買和囤積日常生活物資——為什麼最搶手的是衛生紙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下,沒人能想到,一向難登大雅之堂的衛生紙卻頻成新聞主角。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等地,人們湧進超市,大量購買和囤積日常生活物資,最搶手的竟然是衛生紙。為什麼是衛生紙?這背後又折射出怎樣的社會心理呢?衛生紙遭搶購一空近期,國外很多地方都發生了民眾搶購衛生紙的情況。
  • 大馬封國第三天,超市被掃光,民眾囤積貨物,明星呼籲別過多囤積
    馬來西亞18日展開為期14天的封國策略對抗新冠肺炎疫情,許多大馬藝人紛紛力挺,包括張智成、方泂鑌(阿鑌)、方炯鎵、車志立(車子)及傅健穎等人20日呼籲民眾少外出、不聚會,不要囤積過多民生用品,將資源留給有需要的人!
  • 「迷惑行為」刷爆朋友圈背後 是情緒的宣洩與渴望被認同
    迷惑行為一詞從日本起源,近來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微博上,以「迷惑行為大賞」為代表的搞笑類博主每天梳理一大批「黑人問號臉」的「沙雕事件」,滿足網友的搞笑或獵奇心理。「迷惑」行為為何能刷爆朋友圈?從深處挖掘,它是對一個既定的規則進行不同程度的違反與破壞,以達到宣洩情緒與壓力的目的。大眾從惡趣味中得到快樂,也得到群體認同。
  • 疫情迷惑行為揭秘!全世界究竟為什麼搶廁紙?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羅贇 |北京報導這是謎一樣的行為——全世界在瘋狂搶購廁紙。上世紀 70 年代,石油危機的出現,使得原油價格上漲,許多發達國家出現經濟衰退,日本時任通商產業大臣中曾根康弘向民眾呼籲節約用紙,以致出現全國性的囤積廁紙現象,如今,當時的記憶仍留在許多日本中老年人腦海之中。此後,日本幾次地震也出現過廁紙短缺,試想身處天災之中,上廁所還沒有衛生紙,確實是雪上加霜。
  • 西方國家大量「囤積疫苗」,美媒:看不下去了
    16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發表了嚴厲抨擊囤積疫苗行為的文章,這種嚴重的「疫苗國家主義」現象,就連美國媒體都忍不了了。「疫苗囤積」在西方發達國家盛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在《「疫苗國家主義」——發達國家囤積疫苗 讓窮國只能「望眼欲穿」》一文中引用了牛津大學衛生經濟學專家菲利普·克拉克的言論,對於新冠疫苗,貧窮國家如饑似渴,卻求而不得;而對於美、英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他們大批量囤積的疫苗數量令人「可望而不可即」。
  • 為什麼外國人都在搶購衛生紙?丨外媒說
    加拿大居民在搶購衛生紙↓↓美國居民在搶購衛生紙↓↓英國居民也在搶購衛生紙↓↓此前,面對民眾瘋搶衛生紙,日本政府特地提醒居民不要囤積衛生紙,並對「衛生紙短缺」進行了闢謠。而相同的原因,也引發了日本的衛生紙搶購現象。日本民眾排隊買衛生紙據Time Out東京報導,此前日本網絡上有謠言稱,由於衛生紙都是中國生產的,受疫情影響可能買不到。
  • 衛生紙價格要上調臺灣掀起「搶紙狂潮」 娃娃機改夾衛生紙
    業者嗅到商機,竟然連夾娃娃機也夾起「衛生紙」,還標榜「沒看錯,保證取物20元」!網友感嘆,大陸都是搶房、搶金子,我們搶衛生紙和奶茶、臺灣就是個笑話。臉書社團「靠北民進黨」發文,照片中夾娃娃機裡夾的商品,正是目前在臺灣「奇貨可居」的衛生紙,機器上還大剌剌註明「沒看錯,保證取物20元」。貼文指出,連民生必需品也顧不住,到底是什麼爛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