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媒2月27日消息,由於紙漿等國際原料價格上漲,臺灣衛生紙業者紛紛喊漲,預計3月中旬調整價格,漲幅最多3成,引發民眾瘋狂掃貨、囤貨。對此,臺北市長柯文哲認為不需要,「才一個屁股買這麼多衛生紙幹什麼?你一天能用的就那些,買那麼多幹什麼。」
柯文哲27日受訪時被問到近來掀起的衛生紙搶購潮,直言不需要這樣,「才一個屁股買這麼多衛生紙幹什麼?這不需要,你一天能用的就那些,買那麼多幹什麼?」接著並表示,「公平會」已說會處理,臺北市也會配合調查。
衛生紙價格即將調漲,引發全臺掀起「衛生紙之亂」,不管品牌大小、哪種規格,只要看到有貨可買,民眾瘋搶囤貨先搜刮再說,從實體量販賣場到網購通路,全都被民眾一掃而空,呈現大缺貨狀態。
由於各家業者喊漲恐涉有聯合壟斷,「公平交易委員會」27日邀業者喝咖啡,包括衛生紙廠商金百利、永豐餘、正隆等三大廠商,另外還找全聯、家福、大潤發、遠百及好市多等通路賣場業者,參加「倡議競爭及禁止聯合調漲衛生紙價格座談會」,避免衛生紙有聯合漲價的狀況。
「公平會」處長張恩生表示,今天請所有業者來倡導溝通,後天會逐一約談業者,目前看到事證,是業界提供未來衛生紙調漲價格消息,引發社會各界關切,「公平會」第一時間主動立案調查訪查。
張恩生強調,並不是漲價事實就構成違法,以目前市場情況是通過媒體傳達出漲價信息並造成搶購,絕對、可能、已經觸犯聯合壟斷行為了。張恩生說只要有意思聯絡,有調漲的決定跟意圖,就已經違反壟斷行為,這是危險犯不是實害犯,最多可以處以營業額十分之一的罰款。
據悉,此波漲價主要是國際原料價格上漲影響。因為衛生紙的成本結構中,紙漿佔成本約50%,而島內紙漿幾乎全由進口,因此售價與國際紙漿價格高度連結;自前年中起至今,長纖紙漿漲幅超過50%、短纖漲幅超過60%,且紙漿價格還在持續上漲中,而運費與包材成本也增加2到3成,所以有不得不漲價的壓力。
雖然國際原料價格大漲,業者漲價若是單純反映成本,這是市場機制,臺當局不應幹涉,但最怕的就是廠商聯合漲價,讓消費者無從選擇。所以,針對此次業者醞釀在三月中之後調漲價格的行為,應要求「公平會」針對業者是否有聯合壟斷行為進行嚴查,如此才能有效抑制衛生紙價格上漲。
蔡當局上臺後,大力推動「一例一休」,造成企業營運的負擔上升,許多產品也調整售價,然而蔡當局卻不去調查漲價是否合理,也不去了解產品中人事成本所佔比例到底是多少,前「行政院長」林全還說「漲價是必然的」,這也難怪很多業者打著「一例一休」的理由,遂行漲價、囤積,民眾也只能承受物價上漲之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