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乘客不但能知道車輛何時進站,還能預知車廂舒適度,了解自己本次的行程時間大致是多少,以及得到多方式換乘方案的優選等等。這樣高層次的多樣化信息發布系統已經列入上海的公交信息化建設計劃,最快明年就有望實現。
近日,市交通委官網發布的《關於全面深化本市地面公交行業信息化建設的行動計劃(2016-2018)》顯示,目前上海的公交站亭已建成1600塊LCD55寸顯示屏,1700根太陽能電子站牌實現了車輛實時到達信息的發布;4600餘站點可通過手機掃描設置的二維碼標識,獲知該站經停公交車的信息。此外,基於智慧型手機「上海公交」APP的個性化服務,具有出行規劃、線路站點查詢等功能,目前已實現965條公交線路的實時到站信息發布,並具有公告發布和線路評價等互動功能。
面對市民出行信息需求多樣化特點,公交部門將拓展信息發布的內容和載體,提升線路、站點查詢及出行規劃方案建議等信息服務;可靠發布基於電子站牌、移動終端的車輛實時到站動態信息,逐步推進線路計劃時刻表信息發布;探索乘車舒適度、預計行程時間、多方式換乘方案優選等信息服務。在有條件的中心城區、郊區新城,利用電子顯示屏打造集車輛實時到站信息、公益廣告、應急引導信息發布為一體的公共信息發布平臺;在大型商業中心、交通樞紐,加強多方數據融合,提供綜合信息服務。
2016年的計劃目標是,本市公交車輛一體化車載信息系統全覆蓋,車輛到站動態信息預報線路實現全覆蓋,並接入「上海公交」APP 應用,中心城區在有條件的區域擴大電子顯示屏車輛到站信息及公共信息發布,郊區(縣)完成本區域內骨幹企業主要線路基於公交候車設施的信息發布服務;部分有條件的線路實現計劃時刻表發布。
2017年,滬上將繼續擴大公交候車設施的車輛實時到站信息發布服務及計劃時刻表發布;通過網站、移動終端、電子信息服務屏等多種渠道,為乘客提供出行線路、首末班發車時間、換乘、票制票價等基礎出行信息,探索乘車舒適度、預計行程時間等增值服務,推進多種客運方式相融合的綜合出行信息服務。
2018年,全市電子站牌建改造工作全部完成,全面發布實時到站或計劃時刻表信息,智慧出行綜合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同時,智能場站建設全面完成,行業、企業數據資源中心、調度指揮中心全面建成,有效支撐智慧運營、智慧管理與科學決策,智慧公交體系基本建成。
(該視頻僅供延展)
動動手指,隨時查詢交通違法!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關注騰訊大申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