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公交App商業模式待破繭
「智慧公交」口號喊了多年,但人們理想中的智能公交場景卻始終未能真正到來:手機輕輕一觸刷卡乘車,免費WiFi環境暢玩遊戲、觀看高清影視、與朋友或陌生人互動交流、公交到站即時提醒……縱有公交集團、電信運營商、應用服務商及其他相關產業方發力,如何攻克移動公交這塊難啃的骨頭還是成為全行業面臨的共同難題。本期,本刊繼續對移動公交進行報導。
盯上移動公交市場的不只電信運營商、WiFi服務商、NFC晶片製造廠商。近日,隨著北京市公交價格上調,眾多App廠商也圍繞公交查詢、實時公交、到站信息等用戶需求點大做文章,但北京商報記者在實際調查中發現,這類App產品實時公交動態信息尚不夠精準,更為重要的是普遍面臨商業模式不清晰的生存難題。
市場競爭越發激烈
近日,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宣布,旗下自研App「北京實時公交」目前已實現北京市241條(含37條夜班線)公交線路的車輛實時運行位置、到站時間等動態信息及公交線路優化調整等靜態信息覆蓋,用戶量累計超過76萬。
北京商報記者從其官網了解到,「北京實時公交」App的指導單位是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北京公交集團等,實際可以稱為一款「官方實時公交App」,於2013年11月發布。
事實上,在各大應用市場上輸入「公交」,即會出現超過100款公交查詢類App:從地域上來說,有的只提供部分省份或城市的移動公交信息,如「青島公交查詢」、「福建掌上公交」、「中山公交助手」等,有的則屬於全國綜合性的,如「愛幫公交」、「8684公交」、「彩虹公交」等;從內容功能上來看,有的僅提供點到點的公交線路查詢,有的主打實時公交功能,即車輛何時到達所在位置或到目的站提醒等。
一位觀察人士指出,粗略計算,城市人口中約有六成左右出行會選擇公交車,用戶基數大,這是網際網路巨頭以及獨立App廠商們爭相布局的重要原因,但也正因為如此,市場出現同質化的現象,而在官方實時App、網際網路巨頭的發力下,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僅以北京為例,就充斥著10多款App。
競爭壓力下,公交App靠什麼贏得用戶?北京商報記者採訪了多名乘客發現,幾乎近八成都對實時公交有著較強的需求,希望這款App能夠精準地告知公交車何時來、何時到站下車。
作為上班族的趙先生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直言:「我希望這款App能夠準確地告訴我要等的公交車什麼時刻到達附近的站點,這樣就可以不用冒著酷寒或者霧霾天氣在公交站乾等,可以極大地節省時間。」
「我在公交車上有時會玩遊戲打發時間,但往往也會因此錯過本該下車的站點,希望一款App能夠在到站前一兩站及時提醒我準備下車。」另一位白領王女士如是說道。
實時信息缺乏精準度
不難看出,實時信息不夠精準成為公交應用場景下用戶的最大痛點,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自然成為擺在App廠商面前的考驗,許多廠商也意識到,實時公交將成為產品差異化的重要王牌。
一位長期為公交集團提供實時定位設備的業內人士透露:「要做到實時公交,最為關鍵的一步就是獲取公交車輛的相關位置數據,由於GPS設備部署成本較高,每臺車的設備就達2萬元左右,再加上軟體系統存在一定的技術門檻,投入成本大約也在1000萬元左右,而大多數App廠商無力自行部署GPS,因而普遍採取的策略是向各地的交通委員會或者公交集團購買數據。不過,截至目前,北京市的公交車輛還沒有完全部署安裝完GPS設備。」
連日來,北京商報記者也親自體驗了市面上的多款實時公交App,除了「北京實時公交」和另一款由愛幫聚信(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的「愛幫公交」,大多公交查詢App覆蓋的公交線路十分有限,甚至還沒有能力添加這一功能,而即使是有著官方背景天然優勢的「北京實時公交」,雖覆蓋了全市241條線路,仍還有部分車輛未能納入資料庫,如從康家溝到和平東橋站的75路車等。
愛幫公交之所以能夠做到與官方App數據同步,該公司市場總監張燕軍透露,這主要得益於該公司與北京交通委員會的長期合作關係。
不過,作為全國範圍部署的一款App,愛幫公交App的實時公交「車在哪」功能僅包括北京、蘇州、天津三個城市,據說其他城市還正在與各地交通部門或公交集團進行洽談。
張燕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困擾實時公交整體市場的最大問題就是獲取數據,目前從地級到縣級等的交通系統均比較封閉、信息溝通不暢、管理不統一,致使獲取數據信息門檻抬高,進而會影響用戶體驗,希望有關方面能夠打破藩籬,引入社會力量。
除了覆蓋公交車數量需提升外,實時數據的精準性也有待加強,在北京商報記者的採訪中,也有不少用戶表示不止一次經歷過被這類實時公交App「坑騙」的經歷,即實時信息提醒出現失誤。
對此,部分App廠商啟動了用戶糾錯機制,希望通過廣大用戶的位置信息分享或錯誤舉報等實現。
O2O成未來出路?
與其他移動網際網路App一樣,公交查詢App廠商們也在經受著商業模式何處尋的考問,儘管部分廠商也已開始試水付費下載城市公交信息、廣告、O2O(線上線下)等可預見的盈利方法,但結果卻並不理想。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8684公交」App為了解決用戶擔憂耗流量問題,對離線數據實施付費下載,每個城市的離線數據下載需支付10元,然而這卻遭到了不少用戶的吐槽與轉投其對手,尤其是在用戶免費習慣根深蒂固,主流地圖廠商、公交App廠商均實行免費的環境下。
與其他類型的App提供商一樣,部分公交查詢App廠商也嘗試應用內廣告推廣的形式,但同樣面臨廣告投放與用戶體驗的矛盾。
除此之外,許多廠商將商業化的野心投向了當前炙手可熱的O2O領域,如北京彩虹天地運營的「彩虹公交」App內置的「周邊」功能、「8684公交」頁面底端的分類信息,同時愛幫公交也計劃未來將涉足O2O等,欲打通線上線下的連接。
需要指出的是,網際網路三大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各自隊列中的地圖產品——百度地圖、高德地圖和騰訊地圖,也涵蓋公交線路查詢、實時公交類似的功能,更為重要的是,BAT也都在搭建自己的生態閉環,而O2O成為其主要的戰略部署和布局。這意味著,獨立App廠商的產品功能將不可避免地與網際網路巨頭們產生正面競爭,能否在巨頭林立中從細分市場存活下來還是個未知數。
一個鮮明的例子是,即使是傍上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的高德地圖,其CEO俞永福也高調表態,未來三年內不考慮盈利。這也能體現出地理位置服務的投入之大和商業化破局之難。
由此,業內人士指出,作為日常生活重要場景的公交出行,獨立App廠商要在細分領域中活得長久,需儘快建立一個良好的生態運營機制,積累用戶規模的同時建立商業模式。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加上巨頭的持續發力,明年市場或出現規模性的洗牌出局或併購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