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之後,原來一個連瓶蓋都擰不開的柔弱女子,開始被迫變得剛強起來,變成了別人眼中的超人媽媽,孩子一旦身體出現什麼頭痛腦熱的事情,第一次衝在前線的永遠是媽媽
最近一段時間,剛好趕上疫情,大家對於孩子發燒這件事格外的敏感。春季流感的高發期,兒童醫院基本都是擠滿人了,就算是孩子出現了緊急情況,也得要排隊掛號,但是對於母親來說,看到孩子的身體狀況,等待無疑是一場漫長煎熬的過程
前段時間,有一張照片引起了網友的注意,有一個寶媽,帶著孩子去醫院看病,但是前面排隊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寶媽胸前抱著一個小孩,旁邊也帶著大寶,據說這位寶媽已經三天沒有合過眼了
最後身體抵擋不住疲憊,在長椅上睡過去了,一個細節引起了網友淚目,紛紛表示:這真的是為母則剛
這位寶媽睡著的時候,手裡還緊緊握住孩子,雖然身體已經疲憊不堪,但是這位母親心裡掛念的永遠只有自己的孩子。
母子三人相互依偎著睡著了,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一個母親的心酸。這個時候不免有些人會疑惑道,孩子的父親去了哪裡,為什麼兩個孩子全部由母親照顧?
這一組照片引起了網友的廣泛熱議
這就是生二胎的真實寫照,沒生孩子之前,周圍的人都會勸說生二胎,忙不過來的時候家中老人還可以幫忙照應,但是事實卻證明,生完二胎之後,照顧孩子全變成了自己的責任,也沒地方訴苦哪有什麼為母則剛,只不過是迫於生活的壓力,被迫承擔養育孩子的責任,如果身邊有可以依賴的人,誰又不想只當個小公主呢?如果是因為工作抽不開身還情有可原,但要是只是因為他覺得全職媽媽照顧孩子是義務的話,未免令人有些唏噓不已
奇葩說曾經有一個辯題是:說媽媽是超人到底是不是讚美,如果從以往經驗之談來說,想必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地說:是
就連有孩子的傅首爾也認為:媽媽是超人是一種讚美。她認為:媽媽是超人,你有時間可以慢慢長大,這是從母親的角度去詮釋媽媽是超人這句話的含義,聽完確實令人動容,是母親給了孩子放肆生長的空間和時間。
但是從女性的角度上來說,哈佛才女詹青雲卻提出了異議:為什麼媽媽是超人,而爸爸卻只是個人。
一句簡單的話語,卻直擊每位女性的心靈,這個世界只在定義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人物,那就是爸爸。
生兒育女從來都不是母親一個人的義務,但是作為母親,作為一個女性,從懷孕生子,要經歷孕吐等各種妊娠反應,以及生完孩子之後,各種家庭瑣事,還要同時忍受丈夫的指責:不就是照顧孩子嗎?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一個家庭,最悲哀的一種關係就是喪偶式育兒,父親和丈夫在家庭中處於一個缺席的狀態,因為只要能賺錢養家就足夠了,但是背後卻是一個母親承受著起早貪黑,不被理解,獨自撐起一個家換回的安寧,雖然她們在默默忍受,但是生活中的小事會一點點擊垮心靈,如果沒有及時排解的話,總會有崩潰的那一天
所以正確的家庭關係應該是:
(1)理解妻子的難處
如果丈夫能切身的體會一下全職媽媽的24小時,便會知道其實全職媽媽並沒有想像中的輕鬆,或許就會懂得換位思考,理解妻子的難處。
(2)學會溝通
既然是一家人,自然是做好了要相守一生的準備,所以夫妻之間有矛盾一定要及時溝通,不然積怨越深,越不利於夫妻關係的穩定發展,同時也不利於給孩子塑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條件
你們認為丈夫應該幫忙分擔家務活嗎?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