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著時間的推移,90後也已經到了婚嫁育兒的年紀。由於絕大多數時候,90後在長輩們心目當中的印象是冒冒失失的小孩,所以在成為父母之後,很多長輩也總對他們照顧孩子一事感到不放心。
然而,前不久一位90後寶媽卻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已經足以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當時,馬路上的一個監控探頭拍下了這樣一幕:一名身著紅色裙子的年輕女性駕駛著一輛紫色電動車,身前掛著一個墨藍色的雨衣。
或許乍看這樣,這樣一幕並沒有什麼特別,但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正下著大雨,而這名女性卻如圖片當中所見,放著雨衣不用。這著實令人費解。
但是很快,這名年輕女性的舉動就為我們揭開了所有的謎題。
在開出一段路以後,這名女性將車靠邊停下,這時候其身前的"雨衣"突然從車上走了下來,沒過一會又再度回到車上。在這之後,女性再度發動電車,冒著大雨繼續前行。
原來,女性身前並不單單只是一件雨衣,在雨衣之下,還嚴嚴實實地包裹著一個小孩。後來經過確認以後才知道,當時這位寶媽看著雨越下越大,於是停下車幫孩子整理雨衣,以免孩子淋到雨。
等回到家中以後,這位90後寶媽才發現,自己早已被大雨淋溼。換作十多年前,相信寶媽自己也不敢相信,平時弱不禁風的自己,也會有為孩子遮風擋雨的一天。
其實正如網友所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母愛能讓一名女性獲得難以估量的勇氣與力量,這份愛值得每一個人敬佩與珍惜。
母愛的力量
·承受分娩的痛苦
雖說"父母"這兩個職稱都意味著責任與義務,但相較於"父親","母親"這個稱謂來得未免有些心酸與痛楚。
除開一些特殊情況,女性要想當上媽媽,必然要經歷"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過程。這樣一個過程除了會給女性帶來生理上的疼痛以外,還會造成長時間行動不便,可謂是代價慘重。
然而即便如此,女性依然選擇勇敢面對,絲毫沒有膽怯退縮的意思,這正是母愛初露的最好體現。
·承受育兒的艱辛
孩子在出生以後,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寶媽撫養長大。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不少孩子跟媽媽比較親近。
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孩子可能會生病、鬧情緒甚至是作出叛逆行為,這些都將由寶媽全部接收。在生小孩以前,可能大多數女性還需要長輩、丈夫的照顧,但在孩子出生以後,寶媽很可能就會成為最擅長照顧人的那一個。
·承受思念的折磨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總會有離開父母、外出闖蕩的一天。雖說現如今科學技術發達,依靠電子設備能夠隨時保持聯繫,但孩子不在自己身邊,寶媽總會為其感到擔心。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的情緒要比男性更加敏感與脆弱,所以孩子離家的日子,對於不少寶媽而言,其實不亞於一種折磨。尤其是在聽聞孩子受了傷或是碰上麻煩而自己不能及時出現在他們身邊時,寶媽將感到無比的痛苦與自責。
一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幾乎耗費了寶媽大半生的心血。即便再怎麼偉大無私的愛,也難免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候。此時,男性就應該發揮效用,助妻子一臂之力。
丈夫如何盡責?
·分擔養育職責
養育孩子向來不是女性一個人的職責,身為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爸爸,男性也應該參與到照顧孩子的隊列當中。
平時工作之餘,男性可以多替妻子照看孩子,帶孩子領略一些家門之外的光景。這既能減輕妻子的負擔,又能讓孩子的見識更加豐富,心智更快得到成長。
·排解苦惱憂愁
雖說女性照顧孩子是出於責任與義務,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一些不當舉動與反應同樣會給女性帶來心理上的傷害,甚至打擊了照顧孩子的積極性。
對此,丈夫應該多加留意妻子的心緒變化,及時幫助妻子排憂解難。只有這樣,夫妻二人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成長,營造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氛圍。
寫在最後
父母在關愛孩子的過程中,也不要忘了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如果一個孩子不懂得感念父母的恩情,那麼父母一切的付出都將被其視為理所應當,這樣養育出來的孩子很可能不懂得孝順父母。
父母們要謹記,溫馨的家庭氛圍需要每一位成員共同付出才能順利營造。如果孩子只知道接受而不懂得付出,那麼家庭矛盾遲早會出現,嚴重的還可能會危機親子關係,相信這是所有父母都不希望看到的一幕。
我是海馬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