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關於遺囑繼承和遺產的新規

2020-09-09 婚姻家庭法律服務平臺

家庭是我們社會最重要的基本單元,有家庭就涉及親子關係和遺產繼承。自從業以來,筆者辦理了很多的遺產繼承案件,感觸很深。因為繼承問題,為了利益和權利,多少家庭成員沒有了親情,即使是通過訴訟方式也無法解決深層次的矛盾。再加上我們國家數千年的文化傳統,很多老人不喜歡在生前立有遺囑,但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導致家庭單元無法像以前維繫血親關係,這也是遺產繼承糾紛層出不窮,難以和睦解決的根本原因。今天筆者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談談遺囑與遺產繼承問題,供大家學習分享。

根據民法典繼承編的規定,遺產的範圍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繼承法意見又規定了公民可繼承的其他合法財產包括有價證券和履行標的為財物的債權等。根據我國保險法的相關規定,人身保險金能否列入被保險人的遺產,取決於被保險人是否指定了受益人。指定了受益人的,被保險人死亡後,其人身保險金應付給受益人;未指定受益人的,被保險人死亡後,其人身保險金應作為遺產處理,可以用來清償債務或者賠償。而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不同,財產保險不存在指定受益人的問題。因而,財產保險金屬於被保險人的遺產。

繼承編規定的繼承方式有三種,效力順序為最優先的是遺贈扶養協議,然後是遺囑繼承和遺贈辦理,沒有以上兩種時按法定繼承辦理。先區分一下遺囑和遺贈的問題,遺囑的指向對象是法定繼承人,而遺贈的指向對象是國家、集體、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被繼承人在本文中就是立遺囑人。由於本文的重點是遺囑繼承問題,所以其他繼承問題本文不再贅述。

遺囑分為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列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及緊急情況下的口頭遺囑;立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除了自書遺囑之外,以其他遺囑形式立的遺囑必須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公證遺囑由立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遺囑範圍一致情況下,公證遺囑的法律效力根據民法典的新規定與其他遺囑的法律效力是一樣的;公證遺囑只能通過新的公證遺囑或者被撤銷的情況下才歸於無效。有兩點給大家說明一下,第一點: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第二點:根據民法總則的法律擬制規定,胎兒被視為有權利能力即其有遺產繼承及接收贈與等資格,除非分娩時為死體,權利能力視為自始不存在。

遺囑屬於單方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也就是立遺囑人需要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遺囑在立遺囑人生前是不生效的,立遺囑人死亡的那一刻,遺囑被推定生效。

那麼 是不是所有的遺囑都是最終有效且被履行完畢? 答案非常殘酷,很多遺囑被認定無效,其中也包括公證遺囑,所以現在很多公證處對公證遺囑的辦理不是非常熱心,甚至還有拒絕辦理的情況發生。為什麼會是這樣?我們通過法律規定的三種遺囑方式進行適當的列舉來看看。

根據民法典繼承編的相關規定,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親自代書,並註明遺囑、落款年、月、日,並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籤名。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籤字,註明年、月、日。錄音錄像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本來按照目前生效的繼承法規定,遺囑無效的情形還是羅列的非常清楚,沒有歧義。但是司法實踐中根據大數據分析的結果,在遺囑繼承的起訴案件中,最終遺囑被認定有效的可能性較低,具體原因筆者就不陳述了。但是遺囑無效的後果就是 ——按照法定繼承處理。

最後,希望大家認識到遺囑形式要件的重要性,在需要書寫遺囑時一定提前諮詢專業律師,因為這才是所有參與人的正確選擇。

來源:微信公眾號「勾曉強法律諮詢」


相關焦點

  • 民法典關於遺產繼承的兩項新規(律師信箱)
    新華社發 朱慧卿作劉律師:為什麼民法典要規定兄弟姐妹的子女繼承遺產?這樣不就損害了子女的遺產繼承權嗎?請問民法典對遺囑有什麼新規定嗎?怎樣才算一份有效的遺囑呢?為什麼民法典要規定兄弟姐妹的子女繼承遺產?中國首部民法典對現行繼承法關於遺產繼承人的規定進行了完善。其中,新增的一條關於代位繼承人的規定,「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那麼,這一規定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民法典遺產繼承新規,你了解多少?
    小德普法繼承新規錄像形式的遺囑是不是有效遺囑?答:《民法典》規定,既有法定繼承又有遺囑繼承、遺贈的,由法定繼承人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超過法定繼承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以所得遺產清償。
  • 民法典繼承新規即將實行!元旦過後,侄子侄女可繼承叔伯遺產?
    新《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等將同時廢止。除了離婚30天冷靜期外,侄子繼承叔伯遺產的規定也引發網友熱議。房產繼承有新規了,具體有哪些變化呢?也就是說,「繼承權」新規,2021年起,父母房產統統按「新規」處置。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和附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第20047期】民法典對遺產繼承有新規!一文讀懂如何立遺囑
    正是受到這種觀念影響,往往容易出現在被繼承人死後因遺產繼承問題協商無果,產生甚至激化家庭矛盾,上演家族間遺產「爭奪戰」,使得家庭原本的溫情消散殆盡。生前立好遺囑,未雨綢繆,它既能夠確保立遺囑人按照自己的意願處分遺產,還能避免自己的「身後事」變成「麻煩事」。
  • 老人去世沒有留下遺囑,女兒可以繼承遺產嗎?民法典有新規
    《民法典》:劉女士和丈夫育有1兒1女,他們婚後買了套房,丈夫不幸離世,劉女士想立遺囑把房子給兒子,女兒能分到房子嗎?能分到1/6。最近,影響14億人的《民法典》正式施行了,裡面規定:子女在一方父母離世後,如果沒有立下遺囑,那么子女將和父親或者母親平分房產,如果父母有設立遺囑的,則按照遺囑執行。
  • 民法典繼承編司法解釋:遺產無人繼承和受贈 扶養人應適當分得
    光明網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 孫滿桃)最高人民法院今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第一批共7件民法典配套新的司法解釋。記者注意到,此次民法典繼承編司法解釋明確,遺產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情況下,如果有繼承人以外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或者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應當分給適當遺產。
  • 2021年新繼承法新規 侄子侄女可繼承叔伯遺產
    民法典遺產繼承新規定  1、《民法典》出臺之後,新增加的列印遺囑和錄像遺囑,一共有七種遺囑形式。  2、立有數份遺囑,應統一以最後的遺囑為準,體現對遺囑人意願的尊重。  3、兄弟姐妹子女的代位繼承權。  4、增加了遺產管理人制度。遺產管理人有報酬。
  • 法律知識:關於民法典中遺囑繼承的考點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也號稱是我國「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民法典實施,繼承法廢止,但是繼承法中絕大部分的規定都納入到了民法典第六編繼承中。那麼老師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遺囑繼承在公共基礎知識中的相關考點和民法典中新增的關於遺囑繼承的可考點。
  • 民法典關於房產繼承有新規,這些你需要了解
    01新規增加2種立遺囑的方式 以往立遺囑,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公證處進行公證,但這種方式有很大的弊端,很多年邁的老人行動遲緩和不便,甚至只能坐在輪椅上,公證處路程又太遠,對老人們來說實在是談不上方便。 新的繼承規定,增加了2種合法有效的立遺囑方式:錄像遺囑和列印遺囑。
  • 民法典新規:侄子侄女可繼承叔伯遺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其中就對遺產繼承作出了不少新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那麼新規定實施後,獨生子女到底能不能繼承父母房產?侄子侄女能否繼承叔伯遺產?而哪些財產又是不能繼承的?
  • 新民法典關於遺囑有哪些修改?
    新編纂的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關於民法典中的遺囑部分的一些修改來和大家一起看看。修改一:遺產範圍涵蓋更廣我國現行繼承法對何種財產為遺產逐項進行了規定,遺產包括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等。民法典繼承編則刪除了這一規定,使用概括的方式規定,遺產的範圍將網絡財產、虛擬貨幣等新型財產類型均予以涵蓋。
  • 2021年開始,房產繼承新規來了:侄子侄女可繼承叔伯遺產?網友炸了!
    文/刺惟惟 大家都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關係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法律準則,2021年1月1日最新《民法典》要開始實行,其中就對遺產繼承作出了新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很多調整與大家生活息息相關。
  • 民法典繼承新規即將實行!元旦過後,侄子侄女可繼承叔伯遺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對遺產繼承也作出了不少新規定。《民法典》中提到:對沒有第一、第二合法有效繼承人的家庭,新規增加了有效繼承人的範圍——當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兄弟姐妹的子女,也就是外甥、外甥女、侄兒、侄女代位繼承。侄子侄女可以繼承叔伯的遺產了!
  • 侄甥可繼承遺產?遺囑不用公證?民法典草案公布!2020年...
    變化一:財產範圍擴大現行《繼承法》當中,遺產範圍使用列舉的方式,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林木、文物、著作權等,而民法典草案則不再進行一一列舉,而是擴大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這意味著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財產,都屬於遺產,可以被繼承,網絡財產、虛擬貨幣等都概括其中。
  • 民法典繼承新規即將實行!元旦過後,侄子侄女可繼承叔伯遺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對遺產繼承也作出了不少新規定。《民法典》中提到:對沒有第一、第二合法有效繼承人的家庭,新規增加了有效繼承人的範圍——當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兄弟姐妹的子女,也就是外甥、外甥女、侄兒、侄女代位繼承。
  • 【學習民法典】民法典對遺產繼承有新規 一文讀懂如何立遺囑
    正是受到這種觀念影響,往往容易出現在被繼承人死後因遺產繼承問題協商無果,產生甚至激化家庭矛盾,上演家族間遺產「爭奪戰」,使得家庭原本的溫情消散殆盡。生前立好遺囑,未雨綢繆,它既能夠確保立遺囑人按照自己的意願處分遺產,還能避免自己的「身後事」變成「麻煩事」。
  • 民法典施行後,遺產繼承將發生這些變化
    ,如果父母沒有遺囑,獨生子女很難百分之百繼承遺產,與獨生子女同為第一繼承順序的繼承人還包括逝者的配偶和父母,他們都有繼承權。若父母希望確保獨生子女完全繼承遺產,立遺囑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民法典對遺產範圍採取了概括式規定,具有更強的涵攝力和更好的開放性。◆ 民法典對代位繼承制度的適用範圍從直系晚輩血親擴大到旁系血親。原來代位繼承只局限在被繼承人的子女,民法典將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也納入代位繼承,從而使得兄弟姐妹的子女也被納入代位繼承,即侄甥也可以實現代位繼承。
  • 2021年的遺產繼承新規你了解了嗎?
    錄像形式的遺囑是不是有效遺囑?答:我國現行《繼承法》第三條採取列舉的立法模式,對何種財產為遺產逐項進行了規定。遺產包括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等。此次《民法典》繼承編則刪除了這一規定,在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中使用概括的方式規定,據此,遺產的範圍將網絡財產、虛擬貨幣等新型財產類型均予以涵蓋。
  • 民法典實施後,遺產繼承將發生變化,繼承律師解讀民法典新繼承法
    民法典實施後,新繼承法會有哪些不同?民法典實施後,遺產繼承將發生哪些變化,北京遺產繼承律師張亞敏律師解讀民法典新繼承法7大變化。第一、公證遺囑效力不再優先遺囑有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和公證遺囑五種形式,現行繼承法規定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這意味著公證遺囑的法律效力將優先於其他形式的遺囑。但民法典實行後公證遺囑不再有優先性,如果存在多份內容相牴觸的遺囑,以最後一份遺囑內容為準。
  • 民法典對遺產繼承有新規 一文讀懂如何立遺囑
    正是受到這種觀念影響,往往容易出現在被繼承人死後因遺產繼承問題協商無果,產生甚至激化家庭矛盾,上演家族間遺產「爭奪戰」,使得家庭原本的溫情消散殆盡。生前立好遺囑,未雨綢繆,它既能夠確保立遺囑人按照自己的意願處分遺產,還能避免自己的「身後事」變成「麻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