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施行後,遺產繼承將發生這些變化

2020-09-03 太白檢察

近日,網上流傳的一條不實消息稱「2020年起獨生子女將無法繼承父母房產」。儘管已經闢謠,但們對於獨生子女繼承問題的關注熱度卻仍舊未減。在廣大的80後、90後群體中,有不少人是獨生子女,繼承父輩全部遺產在許多人看來理所當然、毫無懸念,真的是這樣嗎?相較於1985年起施行的現行繼承法,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對繼承規則予以進一步完善,其中對遺產範圍採取概括式規定等條款,這對子女繼承遺產有何影響?

➤ 門診問題:

獨生子女能否百分之百繼承父母遺產?民法典對遺產範圍的規定有哪些變化?在何種情況下,可以繼承親戚的遺產?

➤ 門診專家: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與副秘書長 雷明光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 姚志鬥

北京市振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劉輝

➤ 專家觀點:

◆ 從法定繼承的角度來看,如果父母沒有遺囑,獨生子女很難百分之百繼承遺產,與獨生子女同為第一繼承順序的繼承人還包括逝者的配偶和父母,他們都有繼承權。若父母希望確保獨生子女完全繼承遺產,立遺囑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 民法典對遺產範圍採取了概括式規定,具有更強的涵攝力和更好的開放性。

◆ 民法典對代位繼承制度的適用範圍從直系晚輩血親擴大到旁系血親。原來代位繼承只局限在被繼承人的子女,民法典將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也納入代位繼承,從而使得兄弟姐妹的子女也被納入代位繼承,即侄甥也可以實現代位繼承。

獨生子女不等於唯一法定繼承人

據北京師範大學系統科學學院李漢東教授等人2018年的估算,截止到2015年底,中國獨生子女人口數為2.246億,佔同期出生人口的43%。這意味著有千萬個獨生子女家庭面臨著獨生子女繼承問題。

「只要是獨生子女就能繼承父母的全部遺產是不少人存在的認識誤區。這通常是不熟悉相關法律造成的。」北京市振邦律師事務所律師劉輝表示,如果父母沒有立下有效遺囑,根據民法典規定,與獨生子女同為第一繼承順序的繼承人還包括逝者的配偶和父母,他們都有繼承權。

民法典第1127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按照民法典,從法定繼承的角度來看,如果父母沒有遺囑,獨生子女很難百分之百繼承遺產。」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與副秘書長雷明光說。以房產繼承為例:若房產是父母的婚內共同財產,假如父親去世後,該房產父母各擁有50%,屬於父親的那一半房產作為遺產,有四個繼承人:母親、兒子小王和爺爺、奶奶,四人分別繼承父親房產的25%;若此後爺爺、奶奶去世,他們繼承的那部分房產則會由小王父親的兄弟姐妹(姑、伯、叔)繼承。若母親過世亦同理。此外,如果小王的母親在其父親死後改嫁,則小王的繼父作為其母親的配偶,也可以繼承其母親的遺產。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按照民法典規定繼承遺產,有繼承權的家人過世時間順序、家庭成員的構成和家庭是否重組過等具體因素都影響著獨生子女能否完全繼承父母遺產。

「若父母希望確保獨生子女完全繼承遺產,立遺囑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雷明光表示,許多人不習慣以遺囑的方式處分遺產,甚至忌諱立遺囑,認為不吉利。其實,遺囑很重要,父母立遺囑處理身後遺產能幫後代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立遺囑,既可以充分按照自己的意志處置財產,也可以避免子女和親屬為爭遺產而出現家庭不和等問題。若子女不孝或出於其他考量,父母也可以通過遺囑把自己財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讓子女以外的人繼承。

繼承遊戲裝備或不是玩笑

80後、90後群體成長於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時代,他們的學習、日常生活和工作與網絡緊密相連,被稱為「網絡新一代」,社交帳號、遊戲裝備、網絡財產等對於他們而言,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關於這些是否屬於遺產、能否繼承等問題,民法典邁出了重要一步。

雷明光表示,隨著網際網路等新興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財產類型不斷豐富、財產形式不斷拓展,個人擁有的合法財產變得多種多樣。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對遺產範圍主要採取列舉式規定,很難涵蓋遺產全部範圍。民法典則對遺產範圍採取了概括式規定,具有更強的涵攝力和更好的開放性。因此,判斷什麼屬於遺產、什麼不屬於遺產也變得容易了。

「理論上,『你以後從爸媽那兒繼承的就只有遊戲裝備』,這再也不是一句玩笑了。」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姚志鬥幽默地回應。民法典對遺產進行概括式規定,內涵更為廣泛,一些中高收入家庭中常見的資產配置,如理財帳戶、股票、企業股權,甚至網絡虛擬財產都能涵括在內,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合法私有財產被順利繼承。隨著網絡進一步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很多資產存儲在網絡上,如支付寶、微信、比特幣等,民法典相關規定無疑更貼近百姓的日常生活。

然而,實踐中,社交帳號、遊戲帳號和遊戲裝備等不能一概而論,能否作為遺產來繼承還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姚志鬥表示,包括微信、QQ、淘寶等帳號,在法律上很難被定義為遺產。如果從QQ或微信的用戶服務協議來看,用戶對於這些帳號只有使用權,而非所有權。以微信為例,可以確定的是帳號內的財產可以被繼承。帳戶持有人過世後,家屬需要提供死亡證明(需街道、公安機關或醫院開具)、火化證明(火葬場開具)、銷戶證明(派出所開具)三個證明中的一個,同時提供直系親屬關係證明(派出所、街道或居委會開具,必須是直系親屬關係),向騰訊客服公眾號提出申請來繼承遺產。在DNF遊戲裝備繼承方面,據騰訊客服公眾號消息,目前,100級且稀有度為神器以上的裝備,可以使用裝備繼承系統,將材料裝備的強化、增幅、鍛造、附魔、強化祝福值、徽章轉移到接受繼承的裝備上。

「結合民法典繼承編的規定來看,判斷具有價值的虛擬帳號能否繼承,要看遺產是人格權屬性多一些,還是財產權屬性多一些。財產權屬性比較多的帳號應該可以繼承,反之則不能繼承。」雷明光表示,像Q幣、淘寶店這種財產屬性特徵明顯的當然可以繼承,並且實際上目前淘寶店可以選擇過世繼承。但涉及個人隱私的微信帳號、QQ帳號等人格屬性較強的虛擬財產是否能夠被繼承,可能會有爭議,需要根據未來相關法律的出臺來綜合考量,協調處理。

面對司法實踐中存在的虛擬財產認定和繼承方面的爭議,劉輝認為,在客觀上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或交易價值的,應被視為虛擬財產,繼承人可以合法繼承、使用。她希望立法和司法機關在未來能繼續探索劃定虛擬財產的具體範圍和性質,從而為具體司法實踐提供指導,促進虛擬財產保護。

侄子可以代位繼承大伯的遺產

侄子或侄女或可以代位繼承伯伯、叔叔和姑姑的遺產;外甥或外甥女或可以代位繼承姨、舅的遺產。

「民法典對代位繼承制度的適用範圍從原來僅限於直系晚輩血親擴大到旁系血親。」雷明光表示,相較於繼承法原有的第一、二繼承順位和範圍,民法典繼承編在這方面沒有改變。因而繼承人範圍的擴大不是指第一順位、第二順位上繼承人範圍的變化,而是指代位繼承人範圍擴大了。原來代位繼承只局限在被繼承人的子女,而現在民法典將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也納入代位繼承,從而使得兄弟姐妹的子女也被納入代位繼承,即侄甥也可以實現代位繼承。

那麼,具體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繼承叔叔、伯伯、七大姑八大姨等親戚的財產呢?姚志鬥舉例表示,小魏在小時候,父母便去世,爺爺奶奶也早就不在了。他從小跟著大伯一起生活,大伯也一直沒有結婚生子,又沒有辦理撫養手續。有一天,大伯突然因病去世,而大伯也只有小魏一個親人。那麼小魏是否能夠繼承大伯的遺產呢?按照現行繼承法,他不在法定繼承人範圍,不能繼承大伯的遺產。不過,根據民法典新增的侄子和外甥可以代位繼承的規定,他就可以繼承大伯的遺產。

雷明光表示,民法典對法定繼承人範圍的擴大不僅是為了解決財富傳承的問題,讓逝者的遺產有更大可能被家族親人所繼承,而且體現了國家對自然人私有財產尤其是被繼承人遺產和被繼承人自由支配私人財產意志的尊重。其實質是更大程度地保障公民的私權,儘可能讓公民一輩子奮鬥獲得的財富留在自己的家族中。同時,也鼓勵家庭成員、家族親人間要秉承中國的優良傳統,互幫互助,互相關愛,敬老愛幼,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係。

(來源:檢察日報 文字:楊柳 潘偉)

相關焦點

  • 民法典施行後,遺產繼承將發生這些變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律師解讀:隨著信息網絡、網際網路金融的不斷延伸,個人和家庭擁有的財產形式越來越豐富,如虛擬貨幣、遊戲帳號、遊戲裝備等。這些虛擬物雖僅存在於網絡世界,但卻具有實實在在的財產價值。根據本條規定,虛擬財產及其他新型財產在符合法律規定的前提下,也可成為遺產。
  • 民法典實施後,遺產繼承將發生變化,繼承律師解讀民法典新繼承法
    民法典實施後,遺產繼承將發生變化民法典實施後,遺產繼承將發生哪些變化,北京遺產繼承律師張亞敏律師解讀民法典新繼承法7大變化。但民法典實行後公證遺囑不再有優先性,如果存在多份內容相牴觸的遺囑,以最後一份遺囑內容為準。第二、代位繼承範圍擴大,侄子(女)、外甥(女)也有繼承權現行繼承法的規定,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不能繼承遺產,但新的民法典實行後繼承人的範圍擴大了。在代位繼承中,如果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
  • 民法典實施後,遺產繼承將發生變化,繼承律師解讀民法典新繼承法
    民法典實施後,新繼承法會有哪些不同?民法典實施後,遺產繼承將發生哪些變化,北京遺產繼承律師張亞敏律師解讀民法典新繼承法7大變化。第一、公證遺囑效力不再優先遺囑有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和公證遺囑五種形式,現行繼承法規定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這意味著公證遺囑的法律效力將優先於其他形式的遺囑。但民法典實行後公證遺囑不再有優先性,如果存在多份內容相牴觸的遺囑,以最後一份遺囑內容為準。
  • 明年遺產繼承將發生很多變化,要留意!
    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同樣跟全國人民息息相關,它被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繼承制度是關於自然人死亡後財富傳承的基本制度關係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
  • 民法典關鍵詞 | 遺產管理人是誰?幹啥的?看繼承的新變化!
    ,關係著自然人死亡後財產的傳承,事關千家萬戶。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後,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從妥善管理遺產,到減少遺產糾紛,民法典在繼承編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規定。在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副庭長李營東看來,在民法典繼承編的眾多變化中,創設遺產管理人制度是完善我國繼承制度的重大創新和亮點。
  • 民法典關鍵詞|遺產管理人是誰?幹啥的?看繼承的新變化!
    繼承,關係著自然人死亡後財產的傳承,事關千家萬戶。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後,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從妥善管理遺產,到減少遺產糾紛,民法典在繼承編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規定。在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副庭長李營東看來,在民法典繼承編的眾多變化中,創設遺產管理人制度是完善我國繼承制度的重大創新和亮點。隨著社會發展,人們所擁有的財產種類、財產形式日趨多樣化,財產狀態變得不穩定的因素和風險也日益增多。李營東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人民法院審理的各類民事案件中,繼承糾紛一直是人民群眾廣為關注的一類案件。
  • 民法典子女繼承遺產有何變化 房產繼承多子女如何分配
    相較於1985年起施行的現行繼承法,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對繼承規則予以進一步完善,其中對遺產範圍採取概括式規定等條款,這對子女繼承遺產有何影響?? 門診問題:獨生子女能否百分之百繼承父母遺產?民法典對遺產範圍的規定有哪些變化?在何種情況下,可以繼承親戚的遺產??
  • 民法典關於遺產繼承的兩項新規(律師信箱)
    為什麼民法典要規定兄弟姐妹的子女繼承遺產?中國首部民法典對現行繼承法關於遺產繼承人的規定進行了完善。其中,新增的一條關於代位繼承人的規定,「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那麼,這一規定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侄子外甥可代位繼承遺產,民法典施行後徐州首案判了!
    民法典 1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實施後第一個工作日,徐州市銅山區法院適用民法典審結三起案件。據了解,其中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是民法典施行後徐州法院第一案。
  • 【賀州律師解讀民法典】民法典繼承編重大變化要點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繼承編重大變化要點解讀一、增加了繼承權喪失的法定情形。四、擴大了法定繼承人的範圍,將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規定為代位繼承人。繼承法第十一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這一規定明,繼承法中僅允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有代位繼承權。民法典在代位繼承人的範圍上作了增加。
  • 【重磅】民法典今日起施行,這些新規將影響你我的2021
    關於【重磅】民法典今日起施行,這些新規將影響你我的2021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重磅】民法典今日起施行,這些新規將影響你我的2021,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民法典今日起施行,民法典什麼時候出來,2021新規相關的信息
  • 民法典遺產繼承新規,你了解多少?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後,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從妥善管理遺產,到減少遺產糾紛,民法典在繼承編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規定。1一「典」就通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條 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 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正式施行 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等廢止
    央廣網北京1月2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中國進入了「民法典時代」。與此同時,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以及民法總則廢止。
  • 民法典繼承新規即將實行!元旦過後,侄子侄女可繼承叔伯遺產?
    新《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等將同時廢止。除了離婚30天冷靜期外,侄子繼承叔伯遺產的規定也引發網友熱議。房產繼承有新規了,具體有哪些變化呢?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和附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變化1:新的繼承權增了2種立遺囑的方式。
  • 民法典與百姓生活|虛擬財產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10年,湖南的王先生去世後,其妻子要求騰訊公司提供王先生的QQ郵箱密碼,以便整理丈夫保存在郵箱中的兩人照片留作紀念,被騰訊公司以QQ號碼不屬於法律上遺產的範疇予以拒絕。  民法典總則編第127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繼承編第1122條則明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民法典對遺產範圍的界定可視為虛擬財產可以被認定為遺產而繼承的信號。」
  • 無訟說法:民法典案例|叔叔去世,侄子可以繼承遺產嗎?
    在王某死後,王某姐姐的孩子書面放棄繼承。王乙索賠未果,向法院提起訴訟。此案件的焦點問題在於,王某死後,侄子王乙是否有繼承的權利,能否起訴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此案件於2021年1月4日開庭審理,2020年頒布的《民法典》已於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
  • 民法典與百姓生活|虛擬財產能否作為遺產繼承?_正義網
    來源:正義網 2010年,湖南的王先生去世後,其妻子要求騰訊公司提供王先生的QQ郵箱密碼,以便整理丈夫保存在郵箱中的兩人照片留作紀念,被騰訊公司以QQ號碼不屬於法律上遺產的範疇予以拒絕。民法典總則編第127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繼承編第1122條則明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民法典對遺產範圍的界定可視為虛擬財產可以被認定為遺產而繼承的信號。」
  • 第1072期【今日視點】民法典已實施!關於遺產繼承,這些誤解該澄清了
    關於遺產繼承,這些誤解該澄清了 2021-01-04 14: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關於遺囑繼承和遺產的新規
    家庭是我們社會最重要的基本單元,有家庭就涉及親子關係和遺產繼承。自從業以來,筆者辦理了很多的遺產繼承案件,感觸很深。因為繼承問題,為了利益和權利,多少家庭成員沒有了親情,即使是通過訴訟方式也無法解決深層次的矛盾。再加上我們國家數千年的文化傳統,很多老人不喜歡在生前立有遺囑,但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導致家庭單元無法像以前維繫血親關係,這也是遺產繼承糾紛層出不窮,難以和睦解決的根本原因。
  • 民法典:『丁克一族』去世後,侄子、外甥要繼承遺產?
    丁克一族去世後沒有遺囑,遺產處理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而定,基本方向是可以由兄弟姐妹的子女繼承。最近,我國民法典頒布很快會出臺實施,很多人發現繼承法有新的變動,尤其是對無兒無女及生父生母也已經去世的「丁克」一族,其遺產如何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