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民法典施行後,遺產繼承將發生這些變化!

2020-09-05 冀州區普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繼承編的亮點在於更加尊重被繼承人的意思自治以及順應時代的發展。不論是遺產範圍、代位繼承人範圍的擴大,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廢除還是寬宥制度、遺產管理人制度的建立都充分體現了這兩點精神。


一、擴大遺產範圍,虛擬財產或成遺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律師解讀:隨著信息網絡、網際網路金融的不斷延伸,個人和家庭擁有的財產形式越來越豐富,如虛擬貨幣、遊戲帳號、遊戲裝備等。這些虛擬物雖僅存在於網絡世界,但卻具有實實在在的財產價值。根據本條規定,虛擬財產及其他新型財產在符合法律規定的前提下,也可成為遺產。


二、新增寬宥制度,繼承人悔改仍有機會繼承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第一、二款: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

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律師解讀:出於家庭糾紛、親情延續的特殊考慮,在對嚴重侵犯被繼承人、其他繼承人意志、健康、生命的行為予以嚴懲的同時,允許被繼承人對其寬恕和諒解。一方面既能維護家庭和諧關係,促進繼承人改過自新;另一方面,也符合民法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則。


三、擴大代位繼承人範圍,甥侄可作法定繼承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第二款: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


律師解讀:現代社會下的家庭多為獨生子女家庭,甚至是丁克家庭。一方面,被繼承人除了兄弟姐妹及其子女外,可能再無其他繼承人。另一方面,許多本應由兒女承擔的贍養責任,如今轉嫁到甥侄身上。原繼承法並沒有賦予甥侄法定繼承人的資格,甥侄們出於善良或者家庭倫理道德付出努力,卻沒有得到回報。民法典此舉更有利於被繼承人財富的家族傳承,有利於促進家庭和睦,並有利於敬老愛老之風的興盛。


四、刪除公證遺囑優先效力,以最後遺囑為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第三款: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


律師解讀:原繼承法規定,在存有多份遺囑的情況下,無論時間先後,均為公證遺囑效力優先。公證遺囑的修改或廢除,只能通過重新立公證遺囑的方式實現——此舉本意是為了防止偽造、篡改遺囑,但在某些危急情況下,遺囑人想修改遺囑卻根本來不及到公證機關變更或撤回前一份遺囑。民法典廢除了公證遺囑的效力優先性,改為優先考慮立遺囑的時間,即以「最後」遺囑為準,最大程度尊重了被繼承人的意願。


五、新增遺產管理人制度,便於遺產專業管理和分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五條:繼承開始後,遺囑執行人為遺產管理人;沒有遺囑執行人的,繼承人應當及時推選遺產管理人;繼承人未推選的,由繼承人共同擔任遺產管理人;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均放棄繼承的,由被繼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門或者村民委員會擔任遺產管理人。


律師解讀:現代社會的財富形式、種類日新月異,確定遺產的範圍、採取必要措施防止遺產價值的減損、處理被繼承人的債權債務等遺產管理問題越來越需要專業人士的管理。民法典繼承編首次系統規定遺產管理人制度,包括遺產管理人的產生、指定、職責、責任和報酬。有了遺產管理人,可以減少繼承人之間財產分配的矛盾,實現多元化的遺產分配需求,有利於社會穩定。

來源:CCTV法律講堂

作 者:何安妮

相關焦點

  • 民法典施行後,遺產繼承將發生這些變化
    相較於1985年起施行的現行繼承法,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對繼承規則予以進一步完善,其中對遺產範圍採取概括式規定等條款,這對子女繼承遺產有何影響?➤ 門診問題:獨生子女能否百分之百繼承父母遺產?
  • 民法典實施後,遺產繼承將發生變化,繼承律師解讀民法典新繼承法
    民法典實施後,遺產繼承將發生變化民法典實施後,遺產繼承將發生哪些變化,北京遺產繼承律師張亞敏律師解讀民法典新繼承法7大變化。但民法典實行後公證遺囑不再有優先性,如果存在多份內容相牴觸的遺囑,以最後一份遺囑內容為準。第二、代位繼承範圍擴大,侄子(女)、外甥(女)也有繼承權現行繼承法的規定,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不能繼承遺產,但新的民法典實行後繼承人的範圍擴大了。在代位繼承中,如果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
  • 民法典實施後,遺產繼承將發生變化,繼承律師解讀民法典新繼承法
    民法典實施後,新繼承法會有哪些不同?民法典實施後,遺產繼承將發生哪些變化,北京遺產繼承律師張亞敏律師解讀民法典新繼承法7大變化。第一、公證遺囑效力不再優先遺囑有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和公證遺囑五種形式,現行繼承法規定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這意味著公證遺囑的法律效力將優先於其他形式的遺囑。但民法典實行後公證遺囑不再有優先性,如果存在多份內容相牴觸的遺囑,以最後一份遺囑內容為準。
  • 民法典關鍵詞 | 遺產管理人是誰?幹啥的?看繼承的新變化!
    ,關係著自然人死亡後財產的傳承,事關千家萬戶。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後,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從妥善管理遺產,到減少遺產糾紛,民法典在繼承編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規定。在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副庭長李營東看來,在民法典繼承編的眾多變化中,創設遺產管理人制度是完善我國繼承制度的重大創新和亮點。
  • 民法典關鍵詞|遺產管理人是誰?幹啥的?看繼承的新變化!
    繼承,關係著自然人死亡後財產的傳承,事關千家萬戶。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後,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從妥善管理遺產,到減少遺產糾紛,民法典在繼承編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規定。在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副庭長李營東看來,在民法典繼承編的眾多變化中,創設遺產管理人制度是完善我國繼承制度的重大創新和亮點。隨著社會發展,人們所擁有的財產種類、財產形式日趨多樣化,財產狀態變得不穩定的因素和風險也日益增多。李營東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人民法院審理的各類民事案件中,繼承糾紛一直是人民群眾廣為關注的一類案件。
  • 明年遺產繼承將發生很多變化,要留意!
    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同樣跟全國人民息息相關,它被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繼承制度是關於自然人死亡後財富傳承的基本制度關係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
  • 民法典子女繼承遺產有何變化 房產繼承多子女如何分配
    相較於1985年起施行的現行繼承法,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對繼承規則予以進一步完善,其中對遺產範圍採取概括式規定等條款,這對子女繼承遺產有何影響?? 門診問題:獨生子女能否百分之百繼承父母遺產?民法典對遺產範圍的規定有哪些變化?在何種情況下,可以繼承親戚的遺產??
  • 【重磅】民法典今日起施行,這些新規將影響你我的2021
    關於【重磅】民法典今日起施行,這些新規將影響你我的2021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重磅】民法典今日起施行,這些新規將影響你我的2021,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民法典今日起施行,民法典什麼時候出來,2021新規相關的信息
  • 民法典關於遺產繼承的兩項新規(律師信箱)
    為什麼民法典要規定兄弟姐妹的子女繼承遺產?中國首部民法典對現行繼承法關於遺產繼承人的規定進行了完善。其中,新增的一條關於代位繼承人的規定,「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那麼,這一規定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民法典繼承新規即將實行!元旦過後,侄子侄女可繼承叔伯遺產?
    新《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等將同時廢止。除了離婚30天冷靜期外,侄子繼承叔伯遺產的規定也引發網友熱議。房產繼承有新規了,具體有哪些變化呢?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和附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變化1:新的繼承權增了2種立遺囑的方式。
  • 侄子外甥可代位繼承遺產,民法典施行後徐州首案判了!
    民法典 1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實施後第一個工作日,徐州市銅山區法院適用民法典審結三起案件。據了解,其中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是民法典施行後徐州法院第一案。
  • 【賀州律師解讀民法典】民法典繼承編重大變化要點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繼承編重大變化要點解讀一、增加了繼承權喪失的法定情形。四、擴大了法定繼承人的範圍,將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規定為代位繼承人。繼承法第十一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這一規定明,繼承法中僅允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有代位繼承權。民法典在代位繼承人的範圍上作了增加。
  • 民法典遺產繼承新規,你了解多少?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後,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從妥善管理遺產,到減少遺產糾紛,民法典在繼承編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規定。1一「典」就通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條 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 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正式施行 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等廢止
    央廣網北京1月2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中國進入了「民法典時代」。與此同時,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以及民法總則廢止。
  • 民法典與百姓生活|虛擬財產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10年,湖南的王先生去世後,其妻子要求騰訊公司提供王先生的QQ郵箱密碼,以便整理丈夫保存在郵箱中的兩人照片留作紀念,被騰訊公司以QQ號碼不屬於法律上遺產的範疇予以拒絕。  民法典總則編第127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繼承編第1122條則明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民法典對遺產範圍的界定可視為虛擬財產可以被認定為遺產而繼承的信號。」
  • 無訟說法:民法典案例|叔叔去世,侄子可以繼承遺產嗎?
    在王某死後,王某姐姐的孩子書面放棄繼承。王乙索賠未果,向法院提起訴訟。此案件的焦點問題在於,王某死後,侄子王乙是否有繼承的權利,能否起訴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此案件於2021年1月4日開庭審理,2020年頒布的《民法典》已於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
  • 民法典與百姓生活|虛擬財產能否作為遺產繼承?_正義網
    來源:正義網 2010年,湖南的王先生去世後,其妻子要求騰訊公司提供王先生的QQ郵箱密碼,以便整理丈夫保存在郵箱中的兩人照片留作紀念,被騰訊公司以QQ號碼不屬於法律上遺產的範疇予以拒絕。民法典總則編第127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繼承編第1122條則明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民法典對遺產範圍的界定可視為虛擬財產可以被認定為遺產而繼承的信號。」
  • 民法典與百姓生活|虛擬財產能否作為遺產繼承?正義網
    來源:正義網2010年,湖南的王先生去世後,其妻子要求騰訊公司提供王先生的QQ郵箱密碼,以便整理丈夫保存在郵箱中的兩人照片留作紀念,被騰訊公司以QQ號碼不屬於法律上遺產的範疇予以拒絕。民法典總則編第127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繼承編第1122條則明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民法典對遺產範圍的界定可視為虛擬財產可以被認定為遺產而繼承的信號。」
  • 第1072期【今日視點】民法典已實施!關於遺產繼承,這些誤解該澄清了
    關於遺產繼承,這些誤解該澄清了 2021-01-04 14: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關於遺囑繼承和遺產的新規
    家庭是我們社會最重要的基本單元,有家庭就涉及親子關係和遺產繼承。自從業以來,筆者辦理了很多的遺產繼承案件,感觸很深。因為繼承問題,為了利益和權利,多少家庭成員沒有了親情,即使是通過訴訟方式也無法解決深層次的矛盾。再加上我們國家數千年的文化傳統,很多老人不喜歡在生前立有遺囑,但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導致家庭單元無法像以前維繫血親關係,這也是遺產繼承糾紛層出不窮,難以和睦解決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