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什麼時候才能用物理降溫?

2020-12-20 哈囉寶貝

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永遠健康,但是人吃五穀雜糧怎會沒有個頭疼腦熱的。特別是小孩子,由於自身免疫系統還未完善,所以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每次寶寶發燒,寶媽們的心就吊起來了,自己累點都不算什麼,生怕因此影響到寶寶以後。

現在大家都知道小孩子用藥太多了不好,如果發燒的話最好都選擇物理降溫,但是這物理降溫具體怎麼操作的?適用於什麼時候?可能很多媽媽都不是很清楚,反正聽人說也就這樣摸索著做了。

寶寶發燒,如果體溫在38℃以下時,我們一般建議先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常用的有下面三種。

(1)頭部冷敷:頭部冷敷適合小兒的一般發熱,體溫並不特別高的孩子。方法是用20℃~30℃冷水浸溼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放置於前額,每3~5分鐘更換一次。大家現在都選擇更方便的退熱貼。

(2)溫水擦浴:溫水擦浴適合於高熱患兒的降溫。用32℃~34℃左右的溫水擦拭寶寶的全身皮膚。在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部位,擦拭時間可稍長一些,以輔助散熱。但胸部、腹部等部位對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以免孩子更不適而加重病情。注意,由於出疹所致的發熱不要用溫水擦浴降溫。

(3)酒精擦浴:酒精擦浴是我們常用的方法,一般適合於發熱較高的孩子。用30%~50%濃度的醫用酒精,如無酒精亦可用白酒代替,用小毛巾浸溼後擦拭患兒頸部、四肢、後背、手足心等部位。尤其重點擦拭腋下、肘部、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部位。但如果是麻疹等出疹性疾病引起的發燒則不宜採用酒精擦浴。

物理降溫雖然更安全,但是,如果孩子發燒超過38.5℃或有驚厥史,則應及時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退熱藥。雖然一般發熱並不是一個壞現象,說明機體正在與病原菌作鬥爭,但是發燒卻很消耗體力,發燒期間寶寶都會嗜睡、乏力的現象。

在這期間應讓寶寶多注意休息,多喝點溫開水或維C果汁,增加點有營養的湯食,千萬不要強迫寶寶吃,因為發燒會影響寶寶的腸胃消化功能,待身體恢復後就好了,祝寶寶們都能健康快樂!

相關焦點

  • 寶寶發燒 最好的物理降溫方法是?
    專家說,其實用退熱貼,和用涼毛巾敷腦門的效果差不多,只能局部降溫,暫時給寶寶帶來一些舒適感。但也有家長給孩子用退熱貼,是擔心孩子發燒會燒壞腦子,其實這種擔心也是多餘的。 發燒會燒壞腦子?
  • 寶寶發燒 千萬別用酒精擦|寶寶發燒|物理降溫_網易親子
    一旦寶寶發燒,一些父母就用傳統的捂汗等物理方法來應對,殊不知很多物理退燒的方法,使用時都存在誤區,也許你的物理降溫方法已經過時,不能再用! 物理降溫糾錯小編親戚家的小寶寶最近發燒了,量過體溫剛好38度,為了避免打針吃藥對嬰兒身體產生影響,家人決定用物理方法來降溫。寶寶媽媽還沒下班,姥姥想,還是先給寶寶降降溫吧。
  • 寶寶發燒莫慌,這些物理降溫方法用起來!
    兒童發燒物理降溫的方法有哪些?看著孩子發燒難受,家長會想方設法給寶寶降溫,而面對多種多樣的降溫方式,往往又會覺得難以抉擇。那麼,兒童發燒可以採用哪些物理降溫方法?需要注意些什麼?採用物理降溫後孩子還用去醫院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寶寶發燒了,你還在用酒精給孩子物理降溫嗎?
    寶寶發燒了,你還在用酒精給孩子物理降溫嗎?「哎呦,寶寶發燒了這裡怎麼辦?」「趕緊送醫院」「別啊,直接掛水,孩子免疫力會被破壞的。」「快給孩子物理降溫」「物理降溫?」「對啊,拿酒精,輕柔的擦在孩子的額頭、腋窩和胸背部。」「好像溫度下來了,可是,寶寶寶寶,好像不省人事了!」…….
  • 寶寶發燒的物理降溫方法
    年幼的寶寶由於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容易發高燒或者出現服藥退燒後體溫又迅速回升的現象。   粑粑麻麻們遇到寶寶發燒的時候,千萬不要著急,不應該先給寶寶用藥哦,這裡向大家分享一下幾個物理降溫。
  • 寶寶發燒,學習物理降溫應對自如
    那時帶孩子沒有經驗,婆婆說寶寶發燒到小診所打一針就好了,我和老公就帶著大的去打。寶寶的燒是降的很快,但是我發現孩子免疫力極差,天氣一變化,他就會感冒發燒,開始打屁股針有用,後來不掛三天水,感冒發燒就不康復。這也是自己無知給大寶帶來的傷害。有了大寶的前車之鑑,帶小寶就更加的用心,用心學習育兒知識,不想讓小寶也經歷大寶的痛苦了。小寶在我的精心養育下身體棒棒的。
  • 寶寶長牙發燒,用物理降溫就可以了
    寶寶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些發燒的症狀發生,有的父母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求醫問診;有的父母,則只求孩子迅速退燒,吃的、塞的通通來,事實上,過與不及對孩子的健康都是一種負荷。以前大寶剛開始長牙發燒不知道怎麼辦,用退燒貼,以為沒用,而且反覆發燒,那時老一代的人不懂,只知道給醫生看才能好的快,他奶奶怕大寶燒壞就帶去給看赤腳醫生,還拿了3天西藥退燒的。
  • 嬰兒發燒物理降溫 嬰兒發燒物理降溫多久能降下來
    嬰兒發燒物理降溫寶寶發燒了,吃退燒藥損傷大腦,爸爸媽媽們可以採用物理降溫的辦法來給寶寶降溫,嬰兒發燒物理降溫方法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物理降溫是小兒時期發熱常用的降溫方法。
  • 寶寶半夜發燒怎麼物理降溫?這5種物理降溫方法,又快又安全
    寶寶半夜發燒怎麼物理降溫?這5種物理降溫方法,又快又安全寶寶的身體比較脆弱,所以很容易生病,經常會出現發燒,尤其是在半夜。寶寶一旦發燒,家長會非常的著急,因為寶寶本身處在發育階段,很擔心由於發燒會阻礙寶寶的發育。
  • 寶寶發燒,這4種物理降溫才真的有效!
    家長們一碰到寶寶生病的問題就非常不淡定,手忙腳亂的,恨不得十八般武藝齊上陣,讓寶寶立馬降溫。很多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物理降溫手段,尤其是老一輩的,一直覺得用酒精擦拭身體是物理降溫的最佳手段。但是可不是所有的物理降溫都有用哦,甚至沒有處理好的話還會加重寶寶的病情。那麼寶寶發燒,爸爸媽媽們到底應該如何應對呢?
  • 這三種物理降溫法給發燒寶寶用 既安全又有效
    (原標題:這三種物理降溫法給發燒寶寶用既安全又有效)
  • 寶寶發燒怎麼物理降溫?總結的幾大物理降溫法,過來人都說好用!
    寶寶發燒的話,家長一定要細心,知道寶寶發燒的溫度高不高,根據判斷後如何的選擇,如果不清楚的爸媽最好是選擇去醫院看看,但是有的發燒不是很嚴重的話,家長可以適當的用用小兒推拿或者是物理降溫的方法,幫助寶寶降溫,或者說已經服用過相關的藥的話,可以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幫助降溫,儘快的讓寶寶舒適起來。
  • 寶寶發燒物理降溫方法還是挺管用的
    這個月到現在寶寶發燒斷斷續續,高燒了三次,之前兩次都是一天,有時候半個小時高燒都退了,最高的時候體溫達到39.2度,但是物理降溫都降下來了。我家寶寶特別愛哭,哭起來沒完沒了的那種。說實在的,如果寶寶不是痰多嚴重,我不會把她送到醫院,在醫院的第一天晚上整晚都是高燒,整個晚上護士讓吃了兩次布洛芬也沒有降下去,我都心急火燎了,護士竟然說沒事,還讓我給寶寶物理降溫!醫院的空氣沒有家裡好,雖然物理降溫下去了,但是室外溫度低怕孩子著涼,室內悶得慌,降下去的體溫又不斷上升!
  • 寶寶發燒了,可以溫水擦拭、物理降溫嗎?記住這個體溫「分水嶺」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最近的天氣熱得人頭腦發脹,寶寶們來回進出空調房,很容易出現感冒的類似症狀。有一種說法叫:「沒有不發燒就長大的娃」,仔細想來確實不無道理,幾乎每個寶寶,都要經歷數次發燒的苦痛,才能逐漸長大。
  • 【護理心得】寶寶感冒發燒了,我這樣物理降溫
    最常見的就是感冒發燒、咽喉炎、腸胃炎……今天我就說說我自己對付孩子感冒發燒的護理經驗,希望對各位有幫助。我的兩寶貝都是純母乳餵養的,在沒有斷奶之前的小感冒:只是打噴嚏,流清鼻涕,其它吃喝拉撒都正常。我的護理方法就是:首先我(媽媽)多喝水,飲食要營養且清淡,讓寶寶多喝母乳,多動動(可以是寶寶被動操),注意觀察有沒有異常。
  • 孩子發燒怎麼物理降溫 小孩發燒吃什麼食物
    小孩子的抵抗力比較的差,很容易就會出現發燒、咳嗽的症狀。那平時要是發現孩子發燒了,家長在家怎麼用物理方法給孩子降溫呢,孩子發燒不退,家長們又應該怎麼辦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做吧。孩子發燒怎麼物理降溫1、多給孩子喝水孩子發燒體溫過高,身體會極度缺水。
  • 長牙發燒用物理降溫就可以了
    作者:寶寶知道 家有兩寶寶寶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些發燒的症狀發生,有的父母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求醫問診;有的父母,則只求孩子迅速退燒,吃的、塞的通通來,事實上,過與不及對孩子的健康都是一種負荷。
  • 孩子發燒,用這個物理降溫法竟是如此有效!
    作者:寶寶知道賀寶媽媽。在寶寶知道裡,有很多大牌育兒專家,還有很多兒科的專業醫師,看過他們的直播,掃過他們的帖子,免不了提到孩子發燒的問題,最常見的說法就是:不超過38.5度不用吃藥,物理降溫即可,比如多喝水、洗溫水澡(擦浴)、適當減少穿蓋衣物等。
  • 嬰兒發燒物理降溫五種方法,第一個就很有用!
    嬰兒發燒物理降溫五種方法,第一個就很有用! 嬰兒發燒了,爸爸媽媽都會很緊張,總想著儘快退燒。其實發燒只是一種症狀,它表示身體正在與病魔作鬥爭。大家要根據寶寶的發燒程度,採用合理的方法幫助寶寶降溫。
  • 寶寶發燒怎麼辦?物理降溫方法,寶媽必須掌握的技能!
    寶寶發燒物理降溫的工具退熱貼:退熱貼通過水汽化吸熱的物理變化達到降低體溫的效果。退熱貼是從國外傳入我國的新型物理降溫產品,目前媽媽可以買到的品牌很多,效果相似,可視寶寶接受情況使用。寶寶發燒時,很多媽媽和老人都會使勁捂著怕寶寶凍著。其實如果室溫合適,給寶寶洗個溫水澡是幫助降溫的不錯選擇之一。如果寶寶發展到高熱,可用酒精擦浴四肢和背部的方式,幫助寶寶儘快降溫,但最好應由醫護人員或在醫生指導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