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失聯,請關注我!
6月24日,湖北鍾祥市官方人士證實,今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第一名常書傑,在2015年曾以690分的成績獲得鍾祥市理科第一名,位居荊門市第2名、湖北省第8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據荊門晚報報導,鍾祥一中常書傑今年高考語文132分、數學149分,英語144分,理綜287分,總分712分。
人們在為所謂的「學霸」讚嘆不已的時候,我卻感到其中大有文章。常書傑客觀上考出了「湖北省高考理科第一名」,聽起來是令人鼓舞的事,可是對其背景考察一下不難明白,常書傑其實準確的身份已經不再是純正的高三學生,而應該是「前北大三年級學生」!
我在想,常書傑同學考得了湖北省理科第一名,是不是好事呢?這個真得辯證來看。
從傳統高考的眼光來看,考得了省第一名,這當然是毫無疑問的驕傲——無論是對高中學校來說還是對考生本人來說,都是好消息。如果考生本人確實是正宗的高考生,那當然沒什麼說的。問題是常書傑同學是從北大回來的,是前北大三年級學生。這麼一算,常書傑今年本來應該北大本科畢業了的,這就值得關注了。
當年的北大同學今年本科畢業了,而常書傑則又一次參加了高考。我很想知道,常書傑同學在高考後想到他北大的同學今年本科畢業這事時,會作何感想!
不管常書傑同學怎麼想,我是替他深感遺憾的!
媒體查實,權威人士介紹,此次湖北省理科高考第一名常書傑,就是2015年曾以690分考入北大的常書傑,或是因為常書傑喜歡打遊戲放鬆學習多門功課不及格,大三時被北大勸退。此後他回到鍾祥一中復讀,再次參加高考。
原來, 常書傑同學被北大勸退的原因是「多門功課不及格」,很可能是沉溺於遊戲導致的!
本來已經有了光明的前途,卻毀於一旦——遊戲!你說遺憾不?
掐指一算,常書傑由於自己的失誤,導致他比北大的同學已經晚了四年!你說遺憾不?
同在湖北,還有一例與遊戲有著直接關係的考生,其故事同樣有趣:
湖北武昌實驗中學高三(6)班學生王希來,取得了675分的好成績。王希來說自己一直以來都在玩一款手遊,其中遊戲的機制需要玩家最好每天都上線,進入高三後知道手機肯定不能碰了,但他也憂心自己的手遊帳號一年不玩肯「涼了」。「於是我跟媽媽提出,讓她學習這個網遊,然後跟我代練保級,等我高考完後,再交還給我。」沒想到媽媽真的答應了!「我媽媽一開始學習怎麼玩時,技術可菜了,玩輸了還生氣,很可愛。」後來媽媽就玩出了門道,成功幫他保級。
王希來同學也是個遊戲迷,但他對遊戲的態度和做法太理智,太聰明了。初見這則消息,我很為王希來母子的配合默契感到慶幸和鼓舞。少年迷戀遊戲,這是常見的。如何處理遊戲和學習的關係,是個大問題,是個關鍵問題。弄不好,就會誤了學業。
王希來的遊戲沒有斷,而是交給媽媽打理。這真是個勵志的故事,媽媽太爭氣了!當別人在為兩代人的代溝而苦惱之時,這一對母子卻因為遊戲而走到了一起,結成了同盟,增強了凝聚力和戰鬥力!
可以想像,不用擔心自己心愛的遊戲「涼了」,王希來同學的高三歲月應該是何等的充實,他應該過得相當欣慰!
同樣是面對遊戲,常書傑和王希來這兩位湖北考生,給我們樹立了一反一正的例子,富有警醒意義!這,太值得研究了。
你怎麼看?
關注我,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