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也來聊一個關於高考的話題,一個4次參加高考,2次被清華錄取、1次被北大錄取,一次被復旦錄取的高考奇才。
他叫張非,1983年出生在四川廣安市。14歲初中畢業的他,考上了四川一所郵電學校,不過很難想像,這個日後的學霸卻因為在校調皮,只念了不到兩年就被退學了。此後,張非到一所中學復讀,2002年第一次參加高考,可謂是一炮打響。這一年他考出了619分的高分,於是他在第一志願填上了北大。不過很可惜,這一年因為試卷相對簡單,高分考生也不在少數,所以北大落空了,但與此同時,復旦大學還是拋來了橄欖枝,希望可以錄取張非。但倔強的他卻堅持要上北大,遂拒絕了復旦。
02年高考結束後,張非選擇了復讀。一年後,他再次徵戰高考,這一次他的成績是606分,雖然總分不如去年,但這一年試卷難度提高,而且很多學生擔心第一志願落空,都沒有填報北大,可張非還是義無反顧的填了北大,這一次他成功了,北大在四川招生分數線是604分,張非如願的考進了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農村娃考進名校,這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母校還給他送去了3000元獎金。兩次高考都能脫穎而出,足以見得張非學識過人,進入大學如果繼續努力,日後必成大器。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張非進入北大僅一年時間,就被勸退了,原因是張非沉迷網絡7門掛科,按照學校規定掛科5門以上就會被退學。
回到家鄉後的張非,並沒有一蹶不振,他跑到相鄰的南充市繼續復讀,2005年,張非以703的高分問鼎南充市理科狀元後,被清華大學錄取。北大勸退又考上清華,這位高考奇才很快就在當地引起轟動,學校也破例一次性獎勵其10萬元。然而,進入清華的張非,似乎好了傷疤忘了痛,又一次陷進網絡世界,最終因學分未修滿,再次被勸退回家。不過,對於這一次退學,張非有自己的解釋——「這個專業我不喜歡」。
2007年,張非第三次復讀,這一次他改名「張空谷」,在南充另一所中學念書,雖然此時距離高考只剩下三個月的時間,但張非的成績完全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每次模擬考試都會上漲100多分,從起初只能考200多分,到最後的班級前幾,張非成了是全班同學眼裡的神童。
當然,這一年的高考,張非依然穩健發揮,677分位列全市第二名,清華又一次拋出了橄欖枝。不過,在人們驚嘆的同時,外界也出現了質疑聲:「每次金榜題名,母校都給予張非數額不等的獎勵,他(張非)就是一個為了騙取獎金的職業考生。」
對於這樣的非議,張非並沒有過多的理會,反而是他的母親曾不止一次提到:別人只會說張非是天才,可誰又知道,他情商很低,不善於交際,更缺乏自理能力。
至於張非再次入學清華,之後所經歷的事情,時至今日,網上已經很難看到這方面的消息,筆者翻閱了不少新聞資料,據說2016年,張非考上了某名校哲學系的研究生,但之後的事情,依然無人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