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讓班上孩子談談他們父親的時候,他們眼中總是閃著光,嘰嘰喳喳地匯報起父親的工作,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心中對父親的那種崇拜。也許在我們這些成人看來,他們的父親不過是最平凡不過的崗位,毫不起眼,但是這並不影響父親在自己孩子心中的地位。孩子們總是容易選擇性地記憶自己的父親,記起那些光輝的一面,更有的孩子會根據自己的想像,添油加醋,虛構出一個英雄的父親形象。
近日,德州五中一位12歲的孩子的作文《手機響了》,引起很多人的共鳴,文中的父親是個交警,通過手機響,表現了交警工作的繁瑣,文中寫道:「每當在家裡父親手機響了的時候,我們都會提心弔膽,因為計劃好的事情多半要泡湯,因為多半是又發生了重大的交通事故。每當手機響起,父親總是穿好制服,帶好東西,匆匆離去……」
這也是無數父親的縮影,每日奔忙於大街小巷的快遞,外賣小哥;堅守在手術臺不眠不休的醫生;5+2,白加黑的鄉鎮幹部;冒著嚴寒酷暑在工地上渾汗如雨的農民工;舍小家為大家,駐守邊疆的解放軍戰士……他們是孩子們的父親,老人們的兒女。他們的工作也許很平凡,很瑣碎,也許不起眼,但是不可或缺。
在孩子們心中,父親都是英雄,是無所不能的,一切的困難,任何的險阻,父親都在談笑間解決,父親就是無所不能的「奧特曼」,「鋼鐵戰士」。他們在有意無意之間把父親作座自己的偶像,比如作文中的孩子,雖然對父親不能在家裡陪著自己和媽媽吃完飯,不能帶自己去遊樂場玩耍感到失望,但是也知道父親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最後寫道:「長大以後穿上那身警服,一定比爸爸還要帥!」由此可見,孩子把父親當作自己的偶像和目標。
我的父親是個老師,對學生很嚴厲,從我記事起,就覺得他很忙,每天早出晚歸,晚上回來還要帶一堆的作業,試卷回來批改,每天我都不知道他什麼時候睡覺。節假日父親也很難得有空陪我們出去玩,那時候正是「掃盲」、「雙基」檢查驗收關鍵時候,一到周末,節假日,父親不是在掃盲班上課,就是抽調到鎮裡填資料。
不過,每當父親用他那輛「永久」28大槓載著我上街,都是我特別滿足的時候。沿路都是跟他打招呼的人,父親微笑著一一點頭。這個時候,我覺得父親是我心中的的英雄,小小的鎮子,十之八九都認識爸爸,十裡八鄉老百姓只要家裡有喜事,必然會來叫父親去喝酒,而且是堅決不收禮的那種。
從小時候起,父親就是我心中的偶像,不管我遇到什麼困難,只要跟父親說,他總是能夠談笑間解決。家裡只要有什麼事,父親打個招呼,一群一群的人前來幫忙,有學生,有家長,有朋友,有同事。我暗暗下決心,長大也要當老師,做一個像父親那樣的人,工作崗位雖然平凡,但是很有成就感。
父親,也許在別人眼裡很平凡,很微不足道,但是卻可以給自己的孩子樹立好的榜樣,成為他們成長的標杆,成為自己孩子心目中的英雄。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也是對孩子影響最為深遠的老師,父母的正能量無時無刻不在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有責任,有擔當,有作為的父親,孩子們看在眼裡,記在心頭,願每一個父親都是孩子心中偉大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