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演活了劉姥姥,20年後與板兒相見抱頭痛哭,88歲還想演戲

2020-12-14 不愛看書的花花晨

金庸老先生曾經說過:人生就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而去。如同曹公筆下的《紅樓夢》。想當年寧榮二府是何等風光,最後卻落了個「樹倒猢猻散」,公子小姐們流落各地,真可謂「千紅一窟(哭)」。

《紅樓夢》整部小說無不傳遞著悲傷、離別的情緒,但有一個人物的出場,讓讀者們感受到無比的歡樂與溫情。她就是村婦劉姥姥。

劉姥姥,一個樸實的莊稼人,雖然沒怎麼見過世面,但她卻是一位有智慧、懂感恩的老人。87版《紅樓夢》劉姥姥的扮演者沙玉華老師,簡直把這個角色演活了。有人曾評價:沙玉華之後,再無劉姥姥。可見,大家對沙玉華老師演技的肯定。

沙玉華當年出演劉姥姥時,已經50多歲了。她從小喜歡藝術表演,初中畢業以後,曾經跟著部隊南下,為戰士們演出。後來她回到瀋陽,一直活躍在話劇的舞臺。

當年《紅樓夢》劇組在全國招收演員,朋友介紹沙玉華到劇組試鏡頭。沙老師回憶說,當時就是奔著劉姥姥這個角色去的。因為之前在話劇表演中也扮演過農村婦女,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果不其然,試了一遍鏡頭,王扶林導演就拍板定下了:由她出演劉姥姥。

拿到角色後,沙玉華就琢磨著,劉姥姥一定要放開、大膽的去演,才能演出人物的特點。

劉姥姥看似一個小人物,其實起到穿針引線的重要作用。通過劉姥姥三進榮國府,觀眾看到了一代豪門候府,從繁華到落寞,從賓客滿堂到無人問津,由強盛到衰敗的過程。

劉姥姥第一次進榮國府,在外人看來,就是一個打秋風的,說直白一些,就是來佔便宜的,指望從賈府能要點錢。她言談舉止都非常拘謹,生怕不小心說錯了話、做錯了事,讓人家嫌棄。最後鳳姐施捨給了她20兩銀子,劉姥姥歡天喜地的抱著錢走了。

沙玉華老師把莊稼人的憨厚、樸實,以及莊稼人特有的狡黠,刻畫得入木三分。

二進榮國府,劉姥姥有幸見了府裡最高地位的賈母,並受到賈母的喜歡。劉姥姥使出看家本領,把大觀園的小姐太太們逗得哈哈大笑,特別是那句「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頭老母豬不抬頭」,很多人樂得直不起腰,堪稱紅樓夢中的經典場面。

醉倒怡紅院,被襲人一把從床上拉起來,得知是寶玉的房間後,劉姥姥嚇得吐了吐舌頭。顯得可愛又真實。

當劉姥姥三進榮國府時,賈府被抄,一切物是人非。寶玉和鳳姐身陷大牢,已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契訶夫曾經說過,求人幫助的時候,求窮人比求富人容易。得知鳳姐唯一的女兒巧姐,被賣到煙花柳巷,劉姥姥帶著板兒四處尋找,終於把巧姐救出火海。

當巧姐看到劉姥姥時,一把抱住姥姥,激動的痛哭,這個場面看哭了不少人。沙玉華回憶拍這組鏡頭時,王導反覆拍了十幾遍,自己也哭了十幾遍。一次比一次感情真摯,一次比一次哭得真實。

自從出演劉姥姥後,沙玉華也火了。她走到哪裡,就會有人認出來。有一次,她到商場買東西,聽到旁邊有人說:那人不是劉姥姥麼?還叫來其它人,一起來圍觀「劉姥姥」。

很多觀眾都想和她見面,看看「劉姥姥」現在怎麼樣了。

生活中的沙玉華,同劉姥姥一樣,不僅說話風趣,心裡常常牽掛著別人。2003年12月6號,《藝術人生》欄目組,邀請87版《紅樓夢》劇組的演職人員,20年後再次相逢。

襲人的扮演者袁枚,在後臺看到沙玉華,遠遠的跑過來一把抱住她,抹著眼淚說:「姥姥,想你了」。很多網友表示:「看到襲人姐姐哭,我也想跟著哭」。

當主持人把沙玉華請上臺時,她老人家左顧右盼,嘴裡念叨:「真好,真好」。說話的動作和表情,像極了第一次進大觀園時的場景。看到臺下坐著寧榮二府的老爺、太太和小姐們,劉姥姥趕緊屈膝請安,再次逗笑了全場觀眾。

在節目現場,沙玉華聽說自己的板兒李玥遠在海外讀書,不能到現場。沙玉華表現得很失落,來節目組,就是想見見二十年不見的小孫子板兒。

沙玉華說,當年拍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演板兒的李玥才5歲,小孩子動這動那,劉姥姥連忙打了他。當時王導要求拍出「板兒想哭,卻不敢哭出聲來」的效果。

沙玉華情急之下,拽了李玥的小辮子。事後,沙玉華從李玥的媽媽嘴裡得知,姥姥那一下子把李玥拽得生疼,說比媽媽掄皮帶打他還疼。

所以,沙玉華覺得這孩子特別懂事,心裡對他帶著一絲愧疚。

沒想到此時,坐在臺下的「板兒」忽然站起來,走到臺上擁抱了劉姥姥。祖孫倆緊緊的抱在一起,無聲痛哭。

原來在英國讀書的李玥,聽說藝術人生組織這場二十年後的重逢,感覺機會難得。專程漂洋過海,飛了回來。二十年不見,孫兒對奶奶的感情依然深厚。此時全場寂靜無言,大家的眼圈都紅了。

轉眼二十年過去,當年流著鼻涕的板兒,變成了一表人才的大小夥子,當年青春貌美的哥哥姐姐們,已是人到中年的大叔大媽。

但是真情沒有改變。大家因《紅樓夢》結緣,三年的劇組生活,同吃同住,由陌生人,變成了一輩子的朋友,甚至比親人的感情還要深。

令人惋惜的是,李玥在2008年不幸遭遇車禍,一個年輕的生命就此隕落。白髮人送黑髮人,沙玉華得知消息後,已哭成淚人。

2018年新春之際,《1987,我們的紅樓夢》導演韓小北,為了紀念《紅樓夢》開播30年,親自到沙玉華家登門拜訪。此時的劉姥姥已是88歲高齡。

當導演把紀念相冊拿給沙玉華看時,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和微笑,姥姥激動的掩面哽咽。

沙玉華說,自己感到非常幸福,一生的年華都獻給了喜愛的藝術事業。她說,只要我還能說話,我還要去演戲,為觀眾服務。一個好演員,不僅要會演戲,還要學會好好做人,做一個正當的人,一個好人。

老藝術家的話語聽起來振耳欲聾,鏗鏘有力。在她看來,不懂得如何做人,不懂得感恩觀眾,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演員。如今90歲的沙玉華老人,在家頤養天年。她的三個女兒、一個兒子,都非常孝順,生活方面照顧得很周到。

在此,我們也祝願老人健康長壽,感謝她精湛的演技,給我們來帶來的歡樂和感動。一朝入紅樓,終生不願醒。沙玉華老師,永遠是觀眾心裡最愛的劉姥姥。

——感謝閱讀——

我是@不愛看書的花花晨,80後老女孩,用文字記錄感動你我的故事。歡迎留言轉發,喜歡請關注哦!

相關焦點

  • 5歲演板兒,李玥20年後漂洋過海與「劉姥姥」重逢,卻在29歲逝去
    猶記5年前,劇組成員20年重逢的場景。那一年,飾演劉姥姥的沙玉華老師已經年過七旬,參加一次綜藝節目並不那麼方便。當時,老人最大的心願,就是見到自己的「孫子」板兒。讓歐陽奮強沒想到的是,坐在身邊的一個帥小夥騰地一下站起來,走到了臺上,和沙老師相擁,他就是當年的板兒,20年後,已經出落成大男孩了。看到這一幕,歐陽奮強很欣慰。板兒不僅長大了,還是個學霸,在得知央視組織劇組成員20年重逢的事情之後,請了一星期假,特意從英國趕回來參加。對劇組很多成員來說,也算是個意外之喜。
  • 劉姥姥去賈府求助,為何要帶上不懂事的板兒?原因讓人心酸不已
    劉姥姥在《紅樓夢》中,是一位備受讀者喜愛的人物。她本是一個老寡婦,自己在家過活。因為女兒家的兩個孩子沒人帶,她就承擔了照顧孫輩的職責。因為女兒家的生計維持不下去了,她不得不「舍了這付老臉」,去富貴逼人的賈府求助。
  • 佛手柚子所含的愛情密碼:被劉姥姥救出風塵的巧姐,真的嫁給板兒
    因為母親偶然救濟了劉姥姥,我(巧姐兒)落難時卻遇上大恩人。如果巧姐兒判詞的意思還不夠明白的話,那麼其判曲的含義與判詞一脈相承,更加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加減除乘,上有蒼穹。
  • 巧姐曾淪為煙花女子,劉姥姥為何還不怕被恥笑,讓板兒娶她?
    巧姐後來流落煙花巷,劉姥姥不僅伸出援助之手將她救出火坑,還讓她做了板兒的媳婦。劉姥姥是因為天生很能「忍恥」,不怕被人恥笑,還是出於其他原因?我們來聊聊。巧姐是王熙鳳和賈璉的女兒,是金陵十二釵中年紀最小的一釵。前八十回裡,她的出場次數極少,而且未曾有過發言。
  • 紅樓夢「板兒」李?車禍身亡
    成都商報3月20日報導還記得87版《紅樓夢》裡跟著劉姥姥進大觀園的小板兒嗎?如今記起他時,卻得來一個悲劇消息。有網友昨天(19日)在網上報料稱,「板兒」李?因車禍去世,年僅29歲。昨日,記者分別向《紅樓夢》導演王扶林、編劇周嶺求證此事時,他們均表示「聽說過他已經去世」。
  • 賈母與劉姥姥,誰更有福氣?
    賈母,她是四大家族史家大小姐,十幾歲就嫁入賈府做孫媳婦,一直熬呀熬,終於熬到了祖母級別,用賈母自己的話說:在賈府幾十年,從重孫媳婦起,一直熬到自己也有了孫子媳婦,唯一有出頭之日的人,反而是劉姥姥極力的救助的巧姐兒——她嫁給了劉姥姥的外孫子板兒。雖然生活上不是很富有,但安穩。劉姥姥,她寡居多年,只因為女婿王狗兒日子過得艱難,希望她老人家能幫他照看一下兒女——青兒和板兒,於是把劉姥姥接過來家住。劉姥姥是一個有著豐富生活經驗的人。
  • 巧姐是公爵府的千金大小姐,她嫁給板兒,劉姥姥為何有羞恥感?
    劉姥姥是鄉下農婦,她的外孫子板兒是一個鄉下小子。巧姐是榮國府第五代嫡出大小姐,千金之軀。父親是賈璉,母親是王熙鳳。巧姐是需要劉姥姥和板兒仰望的大家閨秀。然而劉姥姥讓板兒娶巧姐為妻時,卻是「忍恥」招了巧姐、千金小姐。《紅樓夢》第六回,劉姥姥進賈府打秋風。
  • 劉姥姥,一個土生土長的鄉下人,言行舉止究竟什麼樣?
    進門後,只見兩邊翠竹夾路,土地下蒼苔布滿,中間羊腸一條石子漫的路。劉姥姥讓出路來給賈母眾人走,自己卻走土路。說話間,只顧上頭和人說話,不防底下踩滑了摔了一跤。賈母讓人去扶她時,劉姥姥已爬了起來,賈母想讓丫頭們給他捶一捶時,劉姥姥道:「那裡說的我這麼嬌嫩了。那一天不跌兩下子,都要捶起來,還了得呢。」 2.
  • 1吊錢和8兩銀子,王熙鳳給劉姥姥的2次小費為何差距那麼大?
    劉姥姥2次上門打秋風,她都審時度勢作出相應舉動,但奇怪的是她2次賞的「小費」卻有天壤之別,這是為什麼呢?劉姥姥第一次登門,理清關係後,她給劉姥姥20兩銀子後,又多給了1吊錢,說是給板兒的。用現代的話來說,這1吊錢就是「小費」。劉姥姥第二次上門,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換的賈府上上下下很開心,離開的時候很多人都有重禮相送,但奇怪的是王熙鳳這次只給了8兩銀子。
  • 紅樓夢:劉姥姥有多不簡單?僅用1兩銀子,就讓周瑞家的人品現形
    要過年了,王狗兒家裡怎一個愁字了得,要置辦年貨,要給全家老小添置禦寒冬衣,這些事都需要銀子來打理,可狗兒不知銀子從何而來,何以解憂唯有喝悶酒在家中發脾氣,劉姥姥看不過狗兒這種坐吃等死的消極心態,便積極想辦法幫女婿家渡過難關。
  • 從《紅樓夢》小人物板兒的玩具看讖語和姻緣
    寫《紅樓夢》裡的各色「小人物」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今天偶然看到了多年以前,紅樓夢劇組在《藝術人生》欄目裡再聚首的畫面,不由得讓我突然想起另一個「小人物」:板兒。非常遺憾的是,扮演幼年板兒的演員在十幾年前英年早逝,想起這些,心下也不由得十分感慨。那麼,我們今天就聊一聊板兒吧。
  • 《紅樓夢》:曹雪芹為何要寫劉姥姥的兩聲嘆息?
    年關將近,家中缺吃少穿陷入絕境,女婿王狗兒憊懶怯懦,蜷縮不出,劉姥姥便提出可以去已經幾杆子打不著的富貴親戚家走動走動,撈點好處,用姥姥的話說是人家「拔根汗毛比咱們的腰還壯呢!」不成想窩囊的王狗兒不願意去,劉姥姥只好帶了板兒到賈府攀親尋求接濟。這一去,便見著了王熙鳳。
  • 紅樓夢:劉姥姥那麼大年紀,為什麼向賈母討要「催生保命丹」?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投了賈母的眼,賈母帶她大觀園遊玩了一遍,第二天走的時候,賈家給了劉姥姥一百多兩銀子,一大堆物資。但最讓人奇怪的是賈母送給劉姥姥禮物中,沒有錢卻有一味「催生保命丹」,劉姥姥偌大年紀,要這個藥幹什麼?
  • 80歲的劉姥姥哪有能力救巧姐,救巧姐的是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
    從她的判詞中可以看出,巧姐最終嫁給了王板兒,成為一個以紡織為生的農婦。大家都巧姐在最危難的時候是劉姥姥救了她。但這裡面有一個悖論,劉姥姥第二次進大觀園時。賈母曾經問起過她的年齡,得知劉姥姥比他年紀大時,心生無限感慨;賈家被抄,發生在賈母八十大壽之後,而此時劉姥姥絕對超過八十高齡。這麼大的年紀怎麼可能去親自救人呢?所以出面救巧姐的必定另有其人。
  • 看起來粗枝大葉的劉姥姥,卻是活的比較明白的人
    劉姥姥是一個寡居多年的老太太,家裡只有兩畝薄田。拐彎抹角的和賈府的王夫人沾了點親戚,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年關將近家中貧寒的劉姥姥,過冬的吃穿用度都沒著落。俗話說:「人窮志短」,想著一家老小得過年劉姥姥不得不尋到賈府求點救濟。但凡有點出路,以姥姥的個性想必斷然是不會如此的。若真是喜好攀附有錢有勢的人家,她也不會等到沒法過冬了才想到去賈府。
  • 紅樓夢:妙玉和林黛玉為什麼討厭劉姥姥?只因她扯下她們的遮羞布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最大的爭議是妙玉對劉姥姥的鄙視和林黛玉對劉姥姥的嘲諷。這一段描寫讓很多讀者對妙玉和林黛玉充滿差評。認為他們看不起窮人,但事實是這樣麼?顯然不可能。曹雪芹絕不會給筆下最初色的兩個女子做這樣的汙點描寫。
  • 紅樓夢:林黛玉為什麼罵劉姥姥是「母蝗蟲」?
    (詩事此篇不表,此篇只說蝗蟲)《紅樓夢》前八十回書中寫了劉姥姥兩次進大觀園,第六回裡劉姥姥一進大觀園,所為何事?借錢!而且借錢這事,全是由劉姥姥謀劃出來的,書中寫「劉姥姥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咱們謀到了,看菩薩的保佑,有些機會,也未可知』」 。主意既定,劉姥姥第二天就帶著孫子板兒去了榮國府。
  • 劉姥姥第一次入榮國府,王熙鳳高高在上,這幾句話卻有溫情
    當時的劉姥姥,連過冬的衣裳都沒有,千辛萬苦,帶著孫子板兒,腆著老臉,進了榮國府,見到了王熙鳳——鳳姐也不接茶,也不抬頭,只管撥那灰,慢慢地道:"怎麼還不請進來?"一面說,一面抬身要茶時,只見周瑞家的已帶了兩個人立在面前了,這才忙欲起身。猶未起身,滿面春風的問好,又嗔著周瑞家的:"怎麼不早說!"劉姥姥已在地下拜了幾拜,問姑奶奶安。
  • 劉姥姥靠什麼救回了巧姐,是妙玉那個價值不菲的成窯杯子嗎?
    如果真是千裡之外劉姥姥老人家的小腳和板兒的孩子的腳板要走到何年何月,因為那個時候女人的腳是要包裹成小腳才好嫁人,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要開始裹腳,這可能是我們和清朝人們的距離觀念存在一定的差異引起的。大概進城和出城就算是比較遠的距離,所以就可以說是千裡之外。如果真是這樣,這個差異還是有點大,按照劉姥姥步行早晨出發大概中午到可能有幾十來裡路對吧。
  • 課例研討|劉姥姥進大觀園
    全體(會心一笑,齊聲):劉姥姥      師:我們隨著劉姥姥遊一回大觀園,找一找劉姥姥遊賞了哪些地方,說一說她見到了哪些人,鬧出了哪些笑話。  (學生們認真自讀、思考,大約10分鐘後開始交流)      生1:劉姥姥遊賞了瀟湘館、紫菱洲、秋爽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