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山東新高考元年,11月17日上午10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期間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聞發布會時指出,隨著2020年9月高考錄取圓滿結束,山東新高考改革平穩落地,且本科錄取率首次超過50%。
「現在對學生的評價不單純依靠分數,還要看綜合素質。」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鄧雲鋒告訴記者,今年是山東新高考元年,壓力很大,因為每一個變化都牽扯到每一位高考學子。在高考政策方面,山東大膽探索、認真實踐,出臺了《山東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山東省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方案》和《關於進一步加強高考綜合改革保障工作的通知》3個主要文件。
「比如外語聽力考試,山東首次將聽力和筆試分開。因為每年暑期都是汛期,我省經常會遇到雷雨天氣,每年都有學生因為天氣原因影響到聽力考試。」鄧雲鋒說,現在聽力考試放在每年的一月份,增加到兩次考試,儘量讓學生以平常心對待。
「對於改革的消息,我們全面覆蓋,讓考生家喻戶曉。」鄧雲鋒坦言,如此大的高考政策改革,某種意義上來說,省教育廳的對外宣傳是「狂轟亂炸」。「我們線上線下覆蓋,盡最大力度宣傳給學校老師、家長。只有讓大家理解政策,老師、考生及家長才能最終接受它。」
鄧雲鋒告訴記者,高考涉及到的環節太多,有命題、監考、回收、閱卷、評價、錄取等全套準備。一系列下來,只有當通知書發到學生手裡,錄取才算結束。「之前的工作做得很細緻,我們提前一年就開始準備。為什麼山東要投入3.7個億改造高考考場,因為涉及到高考的每個環節都不能放鬆,要為學生提供標準化考場環境。」
「新高考第一年落地,山東沒經驗。尤其是『6選3』,考生心裡也沒有底。」鄧雲鋒說,省教育廳去年十月啟動了全新模擬,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前做到心中有數。「60餘萬考生搞全新實戰模擬,省教育廳做了大量工作,全流程下來一個環節不少。經模擬,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並進行了及時補救。」
據鄧雲鋒介紹,為做好高考期間的疫情防控工作,山東今年準備了1994個備用隔離考場和150餘個定點醫院特殊考場,隨時應對現場出現的突發狀況。
高考最關鍵的,其實是嚴控命題和評卷質量。
今年考試科目多,怎麼保證質量,如何保證難度合理?鄧雲鋒告訴記者:「我們從全省選了3000多位教師,60%都是高中老師,40%是大學老師,他們給予了大量支持,保證了命題和閱卷質量。」
而在後期的招生錄取上,鄧雲鋒強調,不讓一位該錄取的考生退檔,不讓一位該退檔的考生錄取,確保結果精準無誤。「在志願填報指導上,我們會發布往年高校錄取信息,能公開的全部公開。其間還安排了兩次志願填報模擬演練,盡最大努力為考生服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