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子暑期實習來到內蒙古農村 組團破題鄉村振興

2020-08-29 中國新聞網

圖為北大學子們在農村走訪調研。 奧藍 攝

圖為北大學子們在農村走訪調研。 奧藍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8月23日電 題:北大學子暑期實習來到內蒙古農村 組團破題鄉村振興

作者 奧藍

「好是不一樣的好法,窮是一樣的窮法。」談及這些天的見聞感受,白靈麒的這句感慨引得大家連連點頭。

8月初,18名北京大學學生赴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開展為期4周的暑期實習,其中5名「紮根」呼和浩特市黃合少鎮。博士白靈麒因有兩年工作經驗、閱歷豐富,被推舉為小隊長。如今行程過半,大家頗有心得。

「鄉村振興」是這次暑期實習實踐的關鍵詞。隊員們決定以此作為大課題,同時關注鄉村旅遊、民宿旅遊、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等小課題。「我們想就村子目前的發展或困境做一個分類,之後再翻文獻、做類比,進行討論。」

圖為北大學子們在農村走訪調研。 奧藍 攝

「我當他們是寶。」黃合少鎮黨委書記楊聰林說。當地村民主要種植玉米、高粱等高秸稈作物,產業附加值不高,收入上不去。近幾年隨著交通越來越便利,當地希望調整產業結構,並作了一些嘗試。

當地鎮政府工作人員文化程度以中專、大專為主,近年陸續多了一些大學生和研究生,鎮長是唯一的博士生。「這次來的都是北大的人才,希望借用他們的眼界,來給我們出出主意。」楊聰林說。

「人們對我們都非常熱情,這其實是一種期待。北大身份之外,人們其實更想要我們為當地發展出一份力,我們內心的責任感也是挺重的。」高等教育學研究生李波有些感慨。

「發展好的村各有各的不一樣。大家都在積極地找自己發展的契機。」隊員們列舉說,有的村積極探索轉型,嘗試種南瓜、網紋瓜之類的經濟作物,嘗試蝦稻共養;有的村探索旅遊業;有的側重服務業,為村子周邊的廠子或醫院提供勞動力……

隊員們也提到,有些村思路還沒有打開,仍局限於傳統的玉米等作物種植,沒有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所以經濟發展有些滯後,村民普遍不富裕。「可能是模式問題。」

圖為北大學子們在農村走訪調研。 奧藍 攝

「民營企業、私營企業普遍較薄弱,對地方經濟的帶動力不夠。這也是我們在北方農村普遍看到的。」李波如是說。

「不僅是人才,甚至年輕勞動力的流失都很嚴重。有的村子戶籍人口上千,常住人口卻只有幾百,還存在老齡化現象。這不僅在內蒙古的農村,我覺得全國都是。」人才流失問題給徐曉藝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分析說:「怎樣把年輕人留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我們也想留,但是不好留。」賽音不浪村黨支部書記白林格嘆道。他告訴記者,這些年走出去的大學生,畢業之後幾乎沒有回來的。「年輕人在外面奔波比留在村裡掙得多。而且我們村沒小學,附近學校的教學水平也比不上呼和浩特市。下一代的教育也是個問題。」

「每次我們去到一個新的村子,都會顛覆我們之前的整體印象。我們希望把這些都匯總之後,再形成一個報告。」這些天的見聞信息量極大,北大哲學系博士關祥睿認真地說。

「有些想法可能實踐起來需要1年、2年甚至更多,付出很多汗水。」白靈麒坦陳,他們是來提供思路或者想法,若說通過實幹來促進發展,他們能力還達不到。

「我們這個項目是長期的,每年都會組織。明年可能會有新的隊員再過來,就到時候面臨的發展問題再尋求一些新的想法。」在隊員們看來,這樣的「薪火相傳」也是實習活動存在的重要意義之一。(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北大學子暑期實習來到內蒙古農村 組團破題鄉村振興
    圖為北大學子們在農村走訪調研。 奧藍 攝中新網呼和浩特8月23日電 題:北大學子暑期實習來到內蒙古農村 組團破題鄉村振興作者 奧藍「好是不一樣的好法,窮是一樣的窮法。」談及這些天的見聞感受,白靈麒的這句感慨引得大家連連點頭。
  • 建設銀行啟動2020年度「金智惠民—鄉村振興」暑期學子下鄉實踐活動
    7月20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建行大學2020年度「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雲啟動儀式在貴陽舉行。該活動是建設銀行面向在讀大學生組織開展的公益性實踐活動,旨在為廣大在校高校學生搭建了解社會、參與公益、服務社會的平臺,投身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實踐,幫助大學生在實踐中了解國情、成長成才。
  • 建行啟動2020年度「金智惠民—鄉村振興」暑期學子下鄉實踐活動
    建設銀行陝西省分行啟動2020年度「金智惠民—鄉村振興」暑期學子下鄉實踐活動作者:蘇萍7月29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建行大學陝西省分行分校在全省正式啟動2020年度「金智惠民—鄉村振興」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
  • 砼心學子逐夢,助力鄉村振興
    (通訊員 馬曉東 母慈悅)7月21日至8月20日,湖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組建了「砼心學子逐夢∙助力鄉村振興」暑期「三下鄉」實踐團,通過線上與線下、個人與集體相結合的形式,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實踐服務活動。
  • 建行德州分行:啟動「金智惠民 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活動
    8月6日,建行德州分行舉辦 「金智惠民 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活動啟動會,該行派駐紀檢組組長寇宏圖向實踐隊伍授旗,勉勵參與下鄉活動的實習生藉此機會鍛鍊與展示自我,人力資源部進行了活動部署。會後,26名實習生分赴臨邑與夏津,由轄內支行負責下鄉實踐活動的具體開展。
  • 暑期下鄉:助力鄉村振興、建設美好生活
    2020年的暑假,建設銀行湖州分行積極響應總行「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的號召,與高校合作,組織50餘名在校大學生成立暑期下鄉實踐隊,以「綠水青山,我愛我的家鄉」為主題開展了豐富的下鄉實踐活動:生態農村 美麗湖州 我愛我的家鄉
  • 【青鳥計劃】墾利區青鳥學子暑期返鄉看變化
    為進一步助力全區招才引智工作大局,以「青鳥計劃·匯智墾利」品牌強化人才智力支撐,吸引墾利籍大學生返鄉創業就業,8月6日,團區委組織開展墾利區青鳥學子暑期返鄉看變化活動,來自省內外各個高校的30餘名暑期實習生參加活動。
  • 計算機滄州學子開展「鄉村振興你我共建,美麗中國你我共享」實踐
    為貫徹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以產業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等方式統籌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以及黨的建設,中國礦業大學的滄州學子赴滄州本地開展暑期社會實踐。8月13日上午,河北滄州社會實踐團來到滄州博物館,博物館副館長和講解員熱情接待全體成員並順利開展實踐活動。
  • 建行杭州分行暑期學子「金智惠民 鄉村振興」活動圓滿結束
    近日,建行杭州分行「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圓滿結束。期間,圍繞「鄉村振興•裕農通行」和情滿「勞動者港灣」兩大主題,學子們組成了4支實踐團隊開展活動。他們走入鄉野田間,為村民普及金融知識;走進文化禮堂,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走訪民營企業,聆聽企業家的奮鬥故事;走近勞動者,為他們送去夏日清涼。
  • 建行大學2020年度「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
    建行大學2020年度「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舉行雲啟動儀式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建行大學2020年度「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雲啟動儀式正式舉行。建行大學首席學習官、執行校長薛勝利出席雲啟動儀式並做動員講話。
  • 「建」湖州美「行」綠色路——建行湖州分行開展「金智惠民·鄉村振興」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
    2020年的暑假,建設銀行湖州分行積極響應總行「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的號召,與高校合作,組織50餘名在校大學生成立暑期下鄉實踐隊,以「綠水青山,我愛我的家鄉」為主題開展了豐富的下鄉實踐活動: 生態農村 美麗湖州 我愛我的家鄉
  • 「閩韻書語」暑期三下鄉師生社會實踐隊來到莆田市 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本報訊 (記者 王朝明 通訊員 陳諾)日前,由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法學院聯合組成的「閩韻書語」暑期三下鄉師生社會實踐隊來到我市,通過走訪文體機構、農家書屋,深入鄉村與駐村幹部、村民面對面,了解農家書屋發展現狀,為其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 建行甘肅省分行「金智惠民-鄉村振興」暑期學子實踐日記——下鄉的那些日子
    以情懷為鼓,以實踐為歌 8月10日,星期一,天晴汽車開始慢慢行駛,我們也踏上了「金智惠民,鄉村振興」學子下鄉實踐的旅程。對我來說,雖然是熟悉的路程,但也依舊充滿著好奇心和忐忑。到了目的地,隨著活動的有序進行,我們開始了今天的第一場金融知識進萬家,建行服務到基層活動。
  • 建行大學貴州省分行分校「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走進貞豐
    近日,建行大學貴州省分行分校2020年「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走進貞豐縣。活動通過組織大學生到建行各支行進行跟崗實踐,學習掌握基礎金融知識後,走向大眾,走入鄉村,向基層百姓宣傳金融知識、提供普惠金融服務。黔西南州建設銀行黨委組織部部長 林虹:萬名學子暑期下鄉是建行總行為探索產教融合的新路徑,助力鄉村金融業務發展,更好地賦能社會、賦能鄉村、賦能學生,在全國開展的實踐活動。
  • 「新引力」海外學子暑期江蘇實習項目在寧圓滿收官
    近日,「感知江蘇緣伴鄉途——『新引力』海外學子暑期江蘇實習」項目在南京圓滿收官,一群就讀於世界200強高校的海外學子通過為期4周的崗位實習、省情考察、社情體驗、交流分享等活動度過了一個難忘而又有意義的暑假。
  • ...牆繪·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再次點亮和平村
    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以「美麗牆繪·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再次點亮和平村 http://guangdong.eol.cn/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廣東站  作者:  2020-08-08  字體:大 中 小
  • 我省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 「鄉村振興」成高頻詞彙
    2018-09-04 07:0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馬悅 通訊員 張芝萍這個暑假,我省各地的高校大學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鄉村振興」成為高頻詞彙。在實踐中,年輕人懂得了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
  • 「鄉村振興」內蒙古五原縣考察組到九臺區考察鄉村振興工作
    8月9日,內蒙古五原縣委副書記李曉蕊一行到九臺區考察鄉村振興工作,考察高標準農田、稻海田園綜合體建設情況;到土們嶺街道馬鞍山村,考察氿遇山居田園綜合體、馬鞍山村部、村史館、「三下江南」戰役紀念館,參觀農村改革和脫貧攻堅成果。
  • 【解放思想 推動高質量發展】開展下鄉活動 助力鄉村振興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為學子搭建了解社會,參與公益,服務社會的平臺。日前,中國建設銀行桓仁支行組織建行大學本溪分校的11名大學生,開展了「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活動中,中國建設銀行桓仁支行的負責人帶領建行大學本溪分校的11名大學生,先後來到古城鎮祥阿福蟹田米水稻基地、沙尖子鎮建行合作地點盛鑫商店
  • 通訊:訂單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內蒙古小番茄引來「大市場」
    李愛平 攝  中新網赤峰12月26日電 題:訂單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內蒙古小番茄引來「大市場」  中新網記者李愛平  「在冬季,這甜度達到9.8,沒得說,口感也不錯。」  黃雨和是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長勝鎮榆樹林子村的村民,他所在村的大棚種植面積達到215畝,與他一起參與番茄種植的農戶已超過百人。  由於是第一年在暖棚中種植,包括黃雨和在內的多數村民,當初在種植小番茄的時候,並沒想到還未完全採摘,就能有採購商來此訂購。圖為採購商測試黃雨和的番茄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