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訂單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內蒙古小番茄引來「大市場」

2020-12-27 城經網

    圖為村民展示小番茄。 李愛平 攝

  中新網赤峰12月26日電 題:訂單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內蒙古小番茄引來「大市場」

  中新網記者李愛平

  「在冬季,這甜度達到9.8,沒得說,口感也不錯。」

  25日下午,在品嘗了70歲的黃雨和從暖棚中特意挑出的兩串最光滑小番茄(俗稱小柿子)後,來自北京天安公司、杭州多麥生鮮、廣東芝麻地的採購商說,「第一年在暖棚中種這個,能達到這樣技術可以了。」

  黃雨和是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長勝鎮榆樹林子村的村民,他所在村的大棚種植面積達到215畝,與他一起參與番茄種植的農戶已超過百人。

  由於是第一年在暖棚中種植,包括黃雨和在內的多數村民,當初在種植小番茄的時候,並沒想到還未完全採摘,就能有採購商來此訂購。

圖為採購商測試黃雨和的番茄糖度。 李愛平 攝

  「每個暖棚小番茄的收入能在5萬元左右。」「從當前來看,我們種植的番茄價格比普通番茄高30%左右。」黃雨和說,「這一切與國家助農機構--中和農信籤有訂單有關,正是這一訂單農業才保證了種出的小番茄有了銷路。」

  「目前,在當地推出的訂單農業模式,其整個項目通過減少傳統農資供應的中間環節,藉助規模優勢與品牌優勢,連結上遊廠商與下遊農戶,實現農戶訂單生產、節本增效、降低風險。」中和農信內蒙古自治區赤峰項目區經理高永利介紹說。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綜合助農服務機構,中和農信此前由中國扶貧基金會在貧困地區推廣試點。2008年,該基金會組建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已為全國600多萬農戶提供了助農服務。

  當天,來自杭州的採購商董建說,「作為反季節蔬菜,這裡的小番茄口感味道較其它地方要好,未來幾天將從這裡裝車,發往杭州一些菜市場,讓市民嘗到真正意義上的綠色食品。」

  當地多個村民打趣說,「小番茄的收入,能讓我們踏踏實實過個好年。」

  此番參與對接採購的尹作豐是國家蔬菜產業科技聯盟副理事長,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鄉村振興,重在產業。今年以來,這裡的村民以番茄產業作為突破口,率先嘗試訂單農業模式,可以說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致富。」

  「當前傳統的農村經營模式迫切需要創新農業經營方式,而訂單農業模式則能為農戶打造一條從種子到肥料、從管理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尹作豐表示,如何打通農村服務最後一百米是鄉村振興中必須思考的問題。(完)

相關焦點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培養助力鄉村振興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下稱「仲愷」)召開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由教授和科研人員組成的48支「農村科技特派員鄉村振興服務團隊」和60支「三下鄉」大學生鄉村振興服務團隊授旗出發,趕赴鄉鎮一線,形成仲愷精準服務廣東鄉村振興「百團大戰」的精彩局面。
  • 郝家鎮:小草莓引領富民路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為推動「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落地落實,墾利區郝家鎮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積極促進農業生產與生態休閒旅遊深度融合,立足農業資源優勢,經過項目考察、產業調研、外出學習、專家論證等,通過雙招雙引組織河北商會聯合東營市宸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及當地老百姓共同投資成立了東營市百草益農生態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助力廣東鄉村振興
    南方網訊 近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下稱「仲愷」)召開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會上,該校為48支由教授、科研人員組成的「農村科技特派員」鄉村振興科技服務團隊和60支「三下鄉」大學生鄉村振興服務團隊授旗。這108支服務團隊將奔赴鄉鎮一線,服務廣東省鄉村振興工作。
  • 【「鄉村振興巾幗行動」齊魯行】菏澤:廣泛凝聚巾幗力量,精準助力鄉村振興
    多措並舉,創新農業+模式在公司發展過程中,為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範、推廣,提升「三農」科技含量,創新了「農業+」模式,來更好的助推鄉村振興發展。一是「農業+基地」:尚谷農業定陶基地佔地面積2000畝,現有數位化智能玻璃連棟溫室2座,佔地20000平方米,主要用於中醫功能農業科研實驗。
  • 廣西貴港:發展富硒農業 助力鄉村振興
    貴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農卓松介紹,廣西貴港富硒農產品交易會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貴港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以「發展富硒農業,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交易會將聚焦扶貧,專設產業扶貧展區,重點展示脫貧攻堅以來貴港市取得的成就與成果,組織開展扶貧產品展銷推介,集中展示推介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促進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拓寬銷售渠道。
  • 農業銀行福建省分行:聚焦農村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魯網9月7日訊 近年來,中國農業銀行福建省分行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方針政策,依託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技術,以「快農貸(惠農e貸)」為載體,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聚焦產業特點助力脫貧攻堅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農業產業分布廣、種類多。結合這一特點,農行福建分行圍繞各地特色農業,上線不同的「快農貸」產品。
  • 發展循環農業,助力鄉村振興!寶山羅店這樣做……
    發展循環農業,助力鄉村振興!近日,羅店鎮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基地全面建成,寶山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取得重要進展。示範基地以片區化打造為理念,結合區域內天平村、光明村、毛家弄村、束裡橋村等4個村的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科技、旅遊、文創等要素,以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抓手,推進片區內循環農業發展。
  • 助力鄉村振興推進合作新模式
    長城網訊(田桂雲 劉佔行)2020年1月9日上午,由保定市婦女聯合會、保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保定市民政局、保定市總工會、保定市農業局、保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保定市科學技術局、保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指導,保定市鏗鏘玫瑰創業聯合會、保定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舉辦的校、企、會、村四方合作助力鄉村振興及大學生創業公益項目本真農業啟動儀式
  • 江西省人民政府 鄉村振興戰略 崇義名譽村主任助力鄉村振興
    崇義名譽村主任助力鄉村振興 「我們衷心感謝茶灘村名譽村主任吳世誠為茶灘村鄉村振興捐贈愛心款200萬元,不僅讓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有了根基,他的這份反哺桑梓的情懷和助力鄉村的赤子之心更像一盞明燈,照亮這方熱土。」
  • 食葉草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一、食葉草高度經濟價值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食葉草無論創新的生物特性還是營養特性,構建了高度經濟價值的精緻產業,拓展領域極為廣泛農業農村部唐仁健部長指出「推進種業創新,首先要打牢基礎,種質資源庫就是重要的基礎之一。」種子是夯實振興鄉村發展的「命根子」,要做好食葉草高度經濟價值產業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食葉草原種保護至關重要,是決定從種植到生產的基本水平「內因」,是中國食品安全和群眾健康最重要的保障因素。
  • 市農業農村局與郵儲銀行籤協議 百億信貸助力鄉村振興
    福州新聞網4月1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黃凌)昨日,市農業農村局與郵儲銀行福州市分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加強在農業產業化領域的金融合作,助力鄉村振興。  未來三年內,郵儲銀行將為全市涉農產業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提供100億元的信貸金融支持,並進一步落實「兩增兩控」政策,在去年減費讓利5000萬元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涉農貸款的融資成本,讓更多「三農」客戶獲得實惠。
  • 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5年內投7萬億
    據新華網消息,農業農村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韓俊表示:經初步測算,要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的目標,至少要投資7萬億。目前我們國家的農村金融體系還非常薄弱,但要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金融體系必須跟上,所以國家肯定會加大力度進行農村金融改革。除了農業銀行、郵政儲蓄、農商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之外,放寬農村金融市場準入政策,是最近幾次中央一號文件都有表態的方向。
  • 天津援藏前指農業智力「小組團」助力昌都鄉村振興發展
    天津市農科院將發揮人才、技術、規劃創新等方面優勢,抽調專家團隊成立專班,重點幫助昌都創建自治區級農業科技園,大力發展高原生物產業。進一步助力昌都市農牧業在主導產業、設施條件、種養結合、聯農帶農激勵機制、農牧民勞動技能培訓等方面形成良性上下遊產業鏈,持續發力確保昌都農牧業健康持續發展。
  • 生態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艾米共享農場亮相從化首屆農民豐收節
    本次從化區從化本次舉辦的首屆農民豐收節以「鄉村謀振興·農民慶豐收」為大會主題。大會聚焦鄉村,著眼農民,謀劃振興之路,慶祝豐收之喜。那麼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民有著怎樣的新變化,科技在其中又起到了什麼作用呢?艾米共享農場依照嚴格全生態標準種植標準產出的胚芽米,是通過科技手段助力農業發展的代表。總的來說,艾米共享農場創新的科技手段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切實讓農業有了幹頭,農民有了盼頭,農村有了看頭。自此農業有了奔頭,農村得以安居樂業,農民這個職業足以令人羨慕。
  • 農發行山東省分行:做好農地文章 助力鄉村振興
    與山東大學、省社科院等智庫深入合作,編制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融資規劃,明確了圍繞「兩項土地指標」、特色產業和園區建設,全力做好土地文章的主攻方向。三是積極推動合作共贏。主動與省自然資源廳、省土地發展集團對接,分別籤訂支持國土整治合作協議,全力推動土地信貸業務有序有效開展。
  • 助力鄉村振興,駐單縣黃崗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考察特色產業發展
    為拓寬鄉村振興工作思路,助力新時代鄉村振興工作創新發展,5月19日下午,菏 澤市駐單縣黃崗鎮鄉村振興服務隊一行10人前往單縣李新莊鎮、單縣東城辦事處等地, 考察農業合作社及田園綜合體發展情況。「單縣李新莊鎮、東城辦事處立足當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創新方式助力群眾增收 致富。從鄉村建設的總體規劃,到特色高效農業、合作社建設等等各方面,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服務隊隊員劉持良感慨地說。服務隊隊長帥志星表示,此次考察學習收穫良多,獲益匪淺,考察地發展特色產業 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為今後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 覃塘區發展生態農業,助力鄉村振興建設
    日前,西江水系「一幹七支」等重點江河流域沿岸生態農業產業帶建設試點覃塘區示範基地建成。該示範點位於覃塘區大嶺鄉金沙村,由貴港市沃金龍農業有限公司負責實施。▲大嶺鄉金沙村生態水果種植示範基地標牌該項目是覃塘區發展生態農業的生動實踐。
  • 農業銀行福建省分行:開啟網際網路金融助力鄉村振興「新路子」
    近年來,中國農業銀行福建省分行圍繞福建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和農業銀行總行黨委的工作要求,依託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技術,以「快農貸(惠農e貸)」為載體,成立專業團隊,走村入戶、真情服務,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
  • 不忘地質初心、服務鄉村振興、助力鄉村發展 —七院助力臨沭縣玉山鎮鄉村振興工作啟動儀式成功舉辦
    6月4日,七院助力臨沭縣玉山鎮鄉村振興工作啟動儀式在臨沭玉山鎮七彩百合田園綜合體隆重舉辦。省派臨沭縣玉山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省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牛宏,七院副院長、工會主席孫永勝,七院院長助理徐希強,臨沭縣政協副主席朱梅,臨沭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土地增減掛辦公室主任劉憲寶,臨沭縣玉山鎮人大主席李曉勇及山東慶豐農業種植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臨沭分公司總經理李青健參加了啟動儀式。
  • 鄉村文創助力鄉村振興:8大商業模式,5大開發層次
    鄉村文創:有人說它是鄉村文化生活創意,也有人說它是鄉村創客、是鄉村創新、抑或是鄉村創業,說法雖不同,卻有相同的共性。基於文旅行業及鄉村振興視角,本文認為,鄉村文創的本質是基於對文化、對內容、對人、對於鄉村軟體的關注,並為之賦形,探索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