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剛從青島旅遊回河北的趙先生在送給朋友自己買的禮物時,卻被同學嘲笑。原來趙先生帶回去的所謂「貝殼」,被同學一眼認出是陸地蝸牛的殼。近日,記者連續兩天在棧橋附近走訪,發現不時會有商販來回兜售這種貝殼和珍珠項鍊,都宣稱自己的珍珠是「青島本地貨」,而且「假一賠十」。不過,記者暗訪之後卻發現,這些珍珠項鍊大都產自南方,而且成本不高,50塊錢的項鍊可以賣到1000多。
買的竟然是蝸牛殼
「真丟死人了,以為在海邊買到的應該是真的,沒想到回去一看基本上都是假的。」8月10日,家住河北的趙先生在微博上說。趙先生告訴記者,一周前來青島旅遊,在海邊時看到有人兜售各類大小的貝殼。「當時那個小販說是剛從海裡撈上來的,我當場就買了七八個,想回來分給朋友,沒想到竟然買到了假貨。」原來,趙先生有一位朋友就在海洋所工作,在看到他送的貝殼時,一眼就看出來其中的「貓膩」。
「回家送給朋友以後,朋友說你這是在青島買的嗎?這一看就是個蝸牛殼啊。」趙先生說,朋友告訴他,在趙先生購買的十幾個貝殼中,只有一個可能產自青島,其他的都來自南方。「專家也說了,因為北方的溫度比較低;一般不會產出像這種色彩形狀特別好看的貝殼。」
8月13日上午,記者來到棧橋,剛轉一圈,就看到一位手腕上掛滿了各種各樣珍珠項鍊的商販。「這種稍細一點的30塊錢,那種是40塊錢,這種串成一串的貝殼十塊錢一條。」商販跟記者說。
他告訴記者,因為城管管得嚴,不讓他們出來賣,所以現在都便宜處理了。「這條10塊錢,反正賣完這些我就不賣了。」他說。
「這個是真的嗎?」記者問。「這個肯定是真的,絕對不是塑料的,都是青島這邊養殖的珍珠。」他信誓旦旦地回答。為了讓記者相信,他還從兜裡掏出打火機,現場做起實驗,用打火機燒隨手拿著的珍珠貝殼,然後把「珍珠」放到記者的手裡,「來,你看看,這珍珠一點事都沒有。」記者在現場發現,面對另一位帶著孩子的顧客,他也是如此操作,結果對方一次就買了十條。
軟硬兼施「忽悠」乘客
連續兩天,記者分頭在前海一線走訪,發現遊商浮販賣東西都有一套,幾乎都是軟硬兼施,各類忽悠招數一起上,這樣的攻勢之下,很多遊客都只能「繳械」。記者也對他們的「銷售策略」進行了總結,發現主要有以下四招。
要價五十,給十塊就賣。「這條項鍊50元。」左右手臂掛著很多項鍊的大姐指著一條紅色的珊瑚項鍊對一位女遊客說,「你要是想要,可以便宜點。」女遊客搖頭表示有點貴,這位大姐直接說,「40元怎麼樣?」女遊客還是搖頭,「那30元呢?」大姐緊跟著說,最後女遊客走了,大姐還不放棄,「20元呢?你要是想要就給你。」女遊客還是消失在人群中。
記者走訪發現,前海一線遊商浮販所賣商品都沒有定價,很多商販虛報價格,漫天要價。火車站附近一個小販的所有的商品所賣的價格都不相同,基本給價就賣。一串貝殼項鍊一開口就要十元一條,如果遊客稍微表示不想買,她便會降低價格,最低的話是以十元四條的價格賣出。
選好目標,窮追猛打。遊商浮販會很謹慎地選擇銷售目標,一旦選定銷售目標變會窮追猛打,如果遊客不買,他們會一直遊說,跟著遊客走。
「買吧,就十塊錢的東西,出來旅遊也不差這點錢吧。」一位中年女性追著一位遊客推銷產品。遊客一直微笑著擺手表示不買,但是,中年女性一直跟著,最終,背包遊客妥協,買了一串項鍊。
假一賠十,假了來找我。記者了解,前海一線遊商浮販所賣的珍珠項鍊一類的產品假貨居多。但都打著假一賠十的噱頭進行銷售。
「這串珍珠項鍊原來15元一條,現在十塊錢給你,再送你兩條貝殼項鍊。」一位頭髮灰白的婦女向一位遊客說,「現在很實惠了,在店面,這一條就得好幾十。」記者看到珍珠項鍊的珍珠每一粒都很圓潤,如果是真的話,15元是根本買不到的。項鍊很暗,沒有什麼光澤,像是塑料製品。
辱罵恐嚇,不買不讓走。遊商浮在銷售不出去的時候,他們會視情況採取辱罵恐嚇的手段對遊客進行攻擊。
「真是氣死我了,我不買她的東西怎麼了。」來自山西的遊客張先生氣憤地說,「她憑什麼罵人!」張先生和愛人剛下火車不久,在火車站前邊看海時,一位戴著帽子的婦女向他推銷紀念品。「我就看了看,問了幾個飾品的價格,最後感覺太貴沒買,她就開口罵人。」據張先生介紹,那位婦女罵得很難聽,當張先生質問她為什麼罵人時,那位婦女威脅說讓他小心點。
一年也能賺不少錢
8月10日上午10點左右,記者來到棧橋附近時,看到一位手臂上掛滿了各類珍珠項鍊的商販在向乘客兜售。
一開始他跟記者要10塊錢一條,但是討價還價之後,記者只花了3塊錢,隨後記者跟她閒聊起來。她告訴記者,這些所謂的「珍珠項鍊」都是簡單的工藝品,是從即墨路小商品市場進的貨。「價格高的也就一兩塊錢,便宜的也就幾毛錢就一條。」
隨後記者來到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在這裡看到不少商家在大量批發各類的「珍珠項鍊」。一開始記者以遊客的身份表示想買些帶回家送給親友時,幾位攤主都表示,這些都是青島本地產的,「都是真的,儘管放心拿就行。」而當記者以商販的身份想批發時,一位攤販則跟記者說起了實話,「這麼跟你說吧,青島幾乎就不產珍珠,市場上的這些珍珠九成以上都是從浙江、廣州那一帶進來的,你自己看看價格也知道真假了。」在他的攤位上,好一點的珍珠項鍊1.5元左右一條。
記者在淘寶網上發現,許多浙江的商鋪批發價格並不高。有的甚至只要一塊錢一條,還打出了「一次購買30條以上包郵」的招牌。
「這種東西的利潤太高了,棧橋這邊人流量大,遊客一下火車幾乎都是奔這兒來的,他們一天賣出幾條就能回本了。」一位跟商販打了多年交道的執法隊員告訴記者。「我之前特意了解過一次,像他們一次拿50多塊錢的貨,成本基本上一塊錢每條,他們一般賣的時候都說三四十元,即便是按照20塊錢來算,也能賣一千多塊錢,所以,幹這行幾乎可以用暴利來形容。而且棧橋這邊人流量大,有的商販都能賣到晚上,一天能賺不少。以前聽說這些人一年就忙活這幾個月,過了旅遊旺季就休息,一年也能賺不少錢。」 文/圖 記者 孫祥輝 見習記者 聶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