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9 來源:教育部
國家督學、陝西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專職副主任、總督學 馬萬清
黨的十九大意義重大,成果豐碩,影響深遠,舉國關注,世界矚目。會議報告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的科學判斷,深刻闡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新時代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描繪新時代宏偉藍圖,號召我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九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重要工作,準確把握十九大確立的重大判斷、重大戰略、重大任務、重大舉措,認真領會十九大對教育工作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持「四個自信」,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一、學習十九大精神,找準工作著力點。深刻領會十九大精神,將十九大的部署落實到具體教育工作中,最核心的是要緊緊抓住當前教育事業發展面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不平衡問題集中體現為教育的「四大差距」,即城鄉差距、區域差距、校際差距、群體差距還比較大,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還有「死角」,進城農民工隨遷子女、農村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等特殊群體平等受教育權利還需進一步保障等。不充分的問題主要體現為:雖然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但教育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教育的差別化、個性化供給不足,優質教育資源難以滿足家庭不斷增長的需求,人才培養的規格、質量、結構等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等。當前教育所面臨的諸多矛盾和熱點難點問題,如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不足,義務教育「擇校熱」等等,實際都是這兩類問題不同形式的體現。教育事業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歸根結底是教育公平和質量的問題。教育督導要圍繞這些矛盾和問題,切實履行職責,主動回應群眾和社會關切,把提高教育質量、實現公平發展、優化教育結構等問題作為今後一段時期基礎教育工作的著力點,督促各級政府保障好落實好國家各項教育方針政策,切實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在均衡配置資源上出實招,在提高教育質量上求實效,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質量教育的需求。
二、履行督政職責,推進教育優先發展。一是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高教育整體水平。按照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指標要求,完善工作措施,狠抓城區學校規劃布局建設、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項目、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等工作。積極落實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師資配備、教育機會、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強力推進區域、城鄉和校際之間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提升特殊群體受教育水平。二是開展黨政領導履職督導考核,固化教育優先發展理念。通過對各級黨委政府履行教育管理職責、落實教育投入政策、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統籌各類教育發展等項工作進行督導考核,開展有社會各界參與的社會認可度抽樣調查,促進各級黨委政府及領導幹部進一步牢固樹立教育優先發展的理念。三是開展專項督查,促進政策落實到位。對經費投入、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高中項目建設、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營養改善計劃、職教資源整合、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城市新建小區配套規劃學校、免試就近入學、教育信息化工程、治理校園欺凌、教育扶貧政策落實等教育領域重點工作進行專項或綜合督導檢查,通過檢查發現問題、反饋情況、下發整改意見書、限期整改到位。通過檢查督促各級政府落實國家教育法規、政策,確保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確保國家重大教育政策、重大教育工程、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確保教育教學秩序正常,確保教育改革發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三、履行督學職責,規範辦學行為。一是開展學校教育質量督導評估工作。通過覆蓋全學段、涵蓋學校各項工作的多角度督導評估,促進各類學校管理更加完善,內涵發展不斷豐富,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進而實現校園環境人文化,學校管理規範化,教師成長專業化,德育工作實效化,課堂教學高效化的目標。二是開展責任區掛牌督導,不斷規範辦學行為。在實現中小學幼兒園責任區督學掛牌全覆蓋的同時,鼓勵縣(區)創新開展工作,嚴格按照督導規程開展責任區督導活動。鼓勵探索「網際網路+」督導模式,建設教育督導信息管理平臺,督學每月上傳督導結果、學校每月上報整改情況、群眾網上投訴建議,定期網上問卷調查,實現雙向互動。通過紮實細緻的入校督導,督促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堅持德育為先、育人為本,實現全過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三是做好教育質量監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通過實施監測,全面收集和深度分析數據,找準影響教育質量的主要原因和癥結,為轉變教育管理方式、改進學校教育教學方法、提升教育質量提供對策和建議,引導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推動教育質量不斷提升。
四、加強教育督導,助推教育改革發展。一是深化教育督導改革,強化教育督導評估。按照教育部關於深化教育督導改革的基本思路,完善督政、督學、監測「三位一體」的教育督導工作體系。儘快成立市、縣教育督導委員會,強化教育督導職能,配備數量足夠的專兼職督導隊伍。全面推行中小學督學責任區制度,實行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積極引進相對獨立的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評估監測,探索地方政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履行教育職責評價。二是科學設計項目與標準,突出導向作用。根據教育發展實際需要,科學設計督導評估的內容、項目與標準,充分體現導向作用。在制定評估指標體系時,以促進各類教育全面、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為主線,通過建立與完善督導評估機制,突出指向作用,強化引領作用,發揮導向作用。三是整合督導內容,保證評價質量與效果。為保證督導評估的質量與效果,改革傳統評價模式,創新督導方式方法,對督導資源內容進行合理整合,逐步形成多種形式並舉的全方位、全過程、多視角的評估制度。針對督導評估中提出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督促整改措施落到實處。專項督查圍繞教育難點熱點問題設計,著力促進實際問題的解決。四是科學運用評估結果,發揮激勵作用。對各種形式的督導評估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合理運用、跟蹤檢查,建立較為完善的促進教育發展的激勵機制。
(責任編輯:曹家豪(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