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進入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任教至今,不管是MBA學生還是本科生,費鴻萍老師一直與學生「相愛相殺」:學生們一邊喊著作業太多,一邊又樂此不疲在她的帶領下「玩轉營銷」;一邊覺得她停不下嘮叨,一邊又欣喜於她總有數不盡的創意;一邊覺得她要求過嚴,一邊又心疼她「似乎用生命在教書」。
在「相愛相殺」中,「70後」費鴻萍逐漸成了學生們口中最親切的「費媽」。
學生100%會「玩新媒體」
上過費鴻萍課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感受:累!不但每周要做一個案例分析,還要會快閃和經營微信公眾號。有學生調侃:「每日一營銷,一周一推送,成為這個學期的必備節目。」但正是因為這種「累」,他們學會了「玩轉營銷」。
費鴻萍面向本科生開設了營銷管理、服務營銷、營銷渠道、全球營銷、營銷工程等多門課程,面向MBA學生開設了營銷管理、品牌經營與管理等課程。無論是必修課還是選修課,上她的課,誰也別想「渾水摸魚」:第一堂課,她會讓學生自由分組,根據每個組的特點布置案例分析題,要求每個小組建設微信公眾號展示進展情況——所以,費老師的學生都會「玩新媒體」。
圖片說明:帶領學生參加學術會議
上營銷課時,費鴻萍跟學生說的最多的就是:「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多年的教學,她的案例從書面走進了企業現實,從本土走向了國際,布置的作業也立足於當下的企業,比如「宮崎駿動畫定價策略」「迪士尼電影渠道策略」「海底撈的定價策略」等。
「營銷專業的學生,首先要學會營銷自己。」於是,費鴻萍就讓學生們親自體驗了一把如何營銷自己:到機場、人民廣場以及上海的街頭開展「遠離手機」快閃、為接機人送上一朵手工玫瑰等活動,營銷自己的團隊。
「費老師上課充滿激情,我們都覺得她是在用生命教書。」營銷150班學生向偉林、王卓、於輝、陳依婷說,費老師上課從來不用擴音器,但控場能力極強,時常走到學生中間進行互動,即使一百多人的大課,上幾次課後她就能叫出每個人的名字。
對待學生的作業,費鴻萍向來要求嚴格。曾有一名學生的期末小論文在她的建議下整整修改了8遍!指導學生的畢業論文,熬夜更是家常便飯:「我常常盯著他們到深夜一兩點,和他們說,你們不改好,我也不睡覺,改好了再晚都要發給我,我等著你。」
但「費媽」可不會讓大家白辛苦,除了收穫滿滿的知識外,課程結束後,學生們還能得到費老師獎勵的巧克力。
班級創新創業率100%
除了教學,費鴻萍還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創業指導老師。當營銷150班的班導師後,她將幾種身份的優勢最大化:將創業實戰引進課堂,讓本科生與MBA學生正面「交鋒」;帶領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為他們打開一扇看精彩世界的窗戶;發揮MBA學生的資源優勢,讓本科生走進企業,調研、參觀、實習……
注重將商業演戰和課堂教學融於一體的商學院品牌項目——創新創業青年領袖行動學習論壇,自2017年起有了本科生的加入:活動前期的策劃、組織與執行,活動當天的微信、微博、直播互動等,全部由營銷150班的7名本科生承擔。在費鴻萍的指導下,他們在一年多裡,承擔了7期創新創業青年領袖行動學習論壇的策劃與宣傳。
圖片說明:「大創」團隊的第一次活動
同時,費老師還建議本科生參與論壇的項目團隊,與MBA學生一起對初創企業進行考察研究,圍繞企業後續發展方向提出解決方案。曾做過迪士尼周邊產品相關調研和案例分析的於輝就參與了一期與電子類產品IP衍生品相關的企業項目。「做策劃時,費老師會提出建議和修改方向。一年半裡,我們認識了30多位校內外的創業導師。」於輝說。組長周成臣成了班裡成長最快的學生,他的統籌能力、Word文檔排版的規範性、邏輯性以及演講能力都有很大提升。
「讀萬卷書,不如行千裡路;行千裡路時,一定要和世界多交流。」費鴻萍說。已連續幾年指導MBA學生參加「尖烽時刻」商業模擬大賽的她,同樣鼓勵本科生參賽。2018年,選修服務營銷課程的學生幾乎都參加了該項賽事的校園選拔賽,最終2支本科生團隊和8支MBA團隊衝進了中國總決賽。
圖片說明:帶領班級學生組織校園營銷大賽
參賽隊員孫麗瑋表示:「參賽的過程,是一個入戲的過程,每當登錄Cesim商業模擬平臺,我們就進入了企業決策層領導的角色。在這個平臺上,課堂上學過的理論、工具終於不再是薄薄的一張紙、短短的幾句話,而變成了戰爭中的武器,搏鬥裡的拳頭,變得有血有肉、有意義、有價值了。」於輝則認為:「決賽的每一天,我都能從競爭者的身上發現自身的不足,比如英語口語、演講、數據分析等。」
在「費媽」的影響下,營銷150班的學子們還主動承辦了商學院第二屆校園營銷大賽。「我們班同學,或籌備賽事,或參賽,100%參與過創新創業活動。」向偉林說。
收穫100%的驚喜
當記者問起,為什麼稱呼費老師為「費媽」時,向偉林立即笑著答道:「因為她就像自己的媽一樣,又關心又嘮叨,你會覺得煩,但又覺得充滿愛。」
費鴻萍的想法卻是:「同理心很重要。想一想,自己的孩子送到大學,你希望老師怎麼對他?希望他有什麼樣的大學生活?我所做的,只是幫助他們提高與世界相處的能力。」
圖片說明:給班級學生過生日
對於班導師一職,費鴻萍覺得驚喜多於付出:「前一天晚上我還在嘮叨他們作業完成得不夠理想,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他們就給了我生日驚喜。其實我自己都忘了生日了。」
這是2018年3月29日,來自微信公眾號「Winner大營家」的一篇題為「突然想寫一封信,送給最親愛的你」的推送,署名是「愛你的營銷150」。在這篇推送裡,營銷150班的30名學生全部送上了對「費媽」的祝福:用新學的Matlab畫出愛心曲線,表達對「費媽」的愛;送上祝福對聯「口十心思,思父思母思親人;言身寸謝,謝天謝地謝費媽,橫批『相愛相殺』」;送上詩句,稱她為「溫柔的風」……
這樣的驚喜已不是第一次。2015級MBA中文二班的40多名學生就曾在上課前集體「消失」,卻在整點身著正裝,手捧鮮花出現在教室,依次將花送給驚呆了的費老師。這一幕,讓費鴻萍感動至今。
「在和學生相愛相殺的過程中、在忙於各種事務的磕磕碰碰中,保持『年輕』心態『慢慢』變老,可能就是一不小心進入這個行業而堅守、鍾愛的原因吧!」在朋友圈裡,「費媽」如此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