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0年,中國佛教協會與港澳地區佛教界交往回顧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內容了來源:中國佛教協會官網

原標題:深化交流內涵 加強務實合作——2015-2020年我會與港澳地區佛教界交往回顧

自2015年4月中國佛教協會第九屆理事會選舉成立以來,中國佛教協會與香港、澳門地區佛教界同願同行,攜手發展,在文化、教育、學術、慈善等多個領域開展了多維度深層次的務實交流,不斷延續和壯大內地與港澳地區佛教界間的內在精神文化血脈,並為促進內地與港澳地區佛教界間的人文交流與民心互通注入新的活力。

加強教務活動往來,攜手並肩共同發展

內地佛教與香港、澳門佛教法乳同源,心心相印。一直以來,三地佛教界之間交流與合作日趨頻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過去五年,三地佛教界始終把佛教教務活動往來作為交流重心,通過一系列活動,大大增進了三地佛教界間的互信友好與交流合作。

2015年,在北京舉辦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祈禱世界和平法會;2017年,中國佛教協會分別組成兩個副會長級代表團,赴香港和澳門出席香港佛教聯合會組織的「慶祝佛誕節暨香港回歸20周年吉祥大會」和澳門佛教總會組織的「慶祝澳門回歸18周年暨澳門佛教總會成立20周年慶祝大會」;2017年,派團赴港出席「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暨天壇大佛開光25周年祈福法會」;2019年,派團赴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紀念系列慶祝活動;先後派團赴港出席參加覺光、永惺、智慧、健釗等長老追思法會;先後於2018年和2019年,邀請港澳佛教界代表出席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和第22次中韓日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2017年,組織內地70餘名戒子赴香港寶蓮禪寺參加傳授三壇大戒法會。2019年,派團赴港出席香港慈山寺佛像開光系列法會活動。通過上述一系列教務交流活動,內地與香港、澳門佛教界相互學習、相互交流,親密互動,攜手發展,不僅加深了三地佛教界間的殊勝法緣,更進一步增強了港澳同胞對祖國內地的文化認同與民族向心力。

2015年9月,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界共同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祈禱世界和平法會」。(圖片來源:中國佛教協會)

2017年5月,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赴港出席「香港佛教界慶祝佛誕節暨香港回歸二十周年吉祥大會」。(圖片來源:中國佛教協會)

2017年5月,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赴澳門出席「佛誕2561年嘉年華浴佛法會暨澳門佛教總會成立20周年慶典」。(圖片來源:中國佛教協會)

為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暨天壇大佛落成開光25周年,香港寶蓮禪寺於2017年6月舉行傳授三壇大戒法會。。(圖片來源:中國佛教協會)

拓展學術交流,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在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之後,三地佛教界在學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得到推動與加強,尤其是在過去的五年,三地佛教界愈發注重互相間的學術交流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通過資助佛學研究、組織學術研討會等方式,促進三地間的學術文化交流。2016年11月,漢傳佛教祖庭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陝西西安舉行,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17個國家與地區代表出席了此次研討會。2017年2月,「慈悲與智慧的現代觀--佛教漢傳、南傳、藏傳三大語系交流論壇」在香港舉行,內地、香港、澳門佛教界及學術界就佛教思想對現代社會的價值進行了共同探討,進一步加深了彼此間的深層文化認同與心靈共鳴。2017年6月,包括港澳地區在內的2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法師和佛教學者共同出席在香港寶蓮禪寺舉行的「一帶一路上南北傳佛教研討會」,共同研討「絲綢之路」對於人類文明交流互鑑的歷史貢獻、現實意義,以及在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各國、各語系傳統佛教的交流、融合與發展等主題。

2019年5月,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赴港出席「南天佛緣福萬家」佛誕祈福大會。(圖片來源:中國佛教協會)

2019年12月,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赴澳出席慶祝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祈福法會活動。(圖片來源:中國佛教協會)

在過去的五年裡,內地與港澳佛教界還繼續大力推進在公益慈善領域內的交流合作,開展了多項務實且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在2020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三地佛教界秉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以自身行動傳播善信,撫慰人心。香江之畔,香港佛教聯合會舉行誦經祈願法會,寬運法師在法會上朗聲宣讀《為戰勝新型肺炎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對內地佛教界抗擊疫情表示支持與祝福;濠江之濱,以澳門佛教慈善會為代表的澳門佛教界積極捐款捐物,為內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面對突如其來的肆虐疫情,內地與港澳佛教界攜手並肩,和衷共濟,這種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彰顯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2020年2月,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寬運法師在法會上朗聲宣讀《為戰勝新型肺炎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圖片來源:中國佛教協會)

過去的五年,中國佛教協會與香港、澳門佛教界相互扶持,攜手並肩,在教務活動、弘揚佛法、培養僧才、公益慈善等方面開展了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共同譜寫了內地與港澳佛教事業發展的新篇章。未來,我們將會進一步發揮佛教文化紐帶的獨特優勢和積極作用,加強與港澳佛教界的交流合作,加強內地與港澳地區的文化聯結,團結港澳佛教界愛國愛港愛澳力量,助力增強香港、澳門同胞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為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揮積極作用。(供稿:中國佛教協會港澳臺辦公室)

原標題:深化交流內涵 加強務實合作——2015-2020年我會與港澳地區佛教界交往回顧

來源:中國佛教協會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

相關焦點

  • 2015-2020年,中國佛教協會與臺灣地區佛教界交往回顧
    內容來源:中國佛教協會官網原標題:以佛法促交流,共畫同心圓 增互信強認同,共圓中國夢——2015-2020年我會與臺灣地區佛教界交往回顧海峽兩岸佛教同根同源,高僧大德親如一家。回顧歷史,兩岸間的佛教交流在民間交流工作中始終發揮著極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 維護佛教界合法權益,中國佛教協會在行動
    2015年以來,中國佛教協會認真學習貫徹2016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講話精神,認真落實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認真學習十八大、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宗教工作問題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加強佛教界合法權益保護工作,加快解決佛教界面臨的種種問題,促進中國佛教朝著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大局的方向發展。
  • 普正法師:同根同源共飲濠江水 內地與澳門佛教20年交流回顧
    編者按:澳門的佛教文化源於祖國內地,歷史可追溯至唐朝鹹通初年,時至今日,佛教文化已經深深紮根在澳門人民的心中。早在澳門回歸之前,兩地佛教界就已經開啟了正式交往,回歸20年來,澳門佛教界心向祖國,為推動祖國內地和澳門地區佛教事業的發展與合作奠定了有力基礎。
  • 中國佛教協會發布《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五年工作規劃綱要(2019...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支持下,中國佛教協會於1953年成立,實現了中國佛教三大語系、四眾弟子空前的大團結,為新中國佛教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在中國佛教史上譜寫了劃時代的光輝篇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百廢待興的中國佛教事業進入了全面恢復時期。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長老在中國佛教協會成立6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
    六十甲子鑄輝煌 繼往開來譜華章——在中國佛教協會成立6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 今天,全國三大語系佛教界代表人士隆重集會,熱烈慶祝中國佛教協會成立60周年。這是祖國繁榮富強、民族偉大復興的盛世善緣下,全國三大語系佛教的一次盛會。1953年6月3日,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支持下,由虛雲、喜饒嘉措、圓瑛、巨贊、趙樸初等20位佛教大德共同發起,中國佛教協會在首都北京正式成立,實現了中國佛教三大語系、四眾弟子空前的大團結,為新中國佛教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在中國佛教史上譜寫了劃時代的光輝篇章。
  • 怡藏大和尚一行拜訪中國佛教協會
    8月27日,浙江省佛教協會會長、本山方丈怡藏法師,秘書長鄭國元,寧波奉化市委統戰部部長何劍波一行6人拜訪中國佛教協會,受到中國佛教協會學誠會長,演覺副會長,劉威秘書長的熱情接待。怡藏法師與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會談(圖片來源:雪竇寺)
  • 兩岸佛教一家親——學誠會長率代表團訪問臺灣
    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7年9月11日至9月16日,應臺灣地區「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及佛光山邀請,學誠會長率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一行22人赴臺訪問,在會見星雲長老、參觀考察佛光山及出席南華大學頒贈學誠會長榮譽管理科學博士學位典禮後,代表團一行繼續展開了其他訪問行程。
  • 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兜率天宮落成是中國佛教界的一件大事
    中國網12月26日訊 2015年12月26日上午,首次示現人間的兜率天宮在紹興市柯橋區會稽山舉行落成慶典暨佛像開光法會,來自海內外的五十餘位高僧大德及一千多位社會賢達齊聚會稽山頂兜率天宮,見證這一殊勝的歷史時刻。
  • 王作安:在中國佛教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
    (2020年12月1日)王作安各位代表:今天,來自全國各地的佛教界代表,相聚在美麗的浙江寧波,隆重舉行中國佛教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會議。本次全會將總結第九屆理事會工作,交流經驗,研究問題,共商今後五年主要任務,選舉產生新一屆理事會。
  • 福建佛協副會長說訪臺:加深閩臺佛教界法誼
    即將隨團赴臺參訪的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福州開元寺方丈本性大和尚,13日在千年古剎開元寺禪悅齋中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福建與臺灣兩地佛教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促進福建與臺灣佛教界加深法誼,是福建佛教界義不容辭的責任。  此次赴臺交流,本性大和尚向論壇提交了題為《現代信息科技為佛教的傳播提速》的論文。他說,現代佛教要「以佛心糾正人心,以佛道輔正世道」。
  • 臺灣世界佛教僧伽會會長了中長老一行拜訪中佛協
    臺灣世界佛教僧伽會會長了中長老一行拜訪中佛協(圖片來源:中國佛教協會)與會人員合影留念(圖片來源:中國佛教協會)2013年10月11日上午,臺灣世界佛教僧伽會會長、臺灣玄奘大學創辦人、臺北善導寺住持了中長老一行來到北京廣濟寺拜訪中國佛教協會,受到中國佛教協會傳印會長
  • 演覺當選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從中國佛教協會獲悉,中國佛教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會議2日在浙江寧波閉幕。會議選舉演覺為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據了解,除人事選舉事項外,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佛教協會第九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和《中國佛教協會章程》修訂案。
  • ...佛教協會和中國道教協會新一屆理事會領導班子 汪洋提出殷切希望
    中國佛教協會、中國道教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會議近日分別在浙江、江蘇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協會章程,選舉產生了第十屆理事會和領導班子。演覺當選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李光富當選中國道教協會會長。延伸閱讀中國佛教協會中國佛教協會成立於1953年,是中國各民族佛教徒聯合的愛國團體和教務組織。
  • 中國三大語系佛教界慶祝2017年佛誕節
    中新社北京5月3日電 (記者 張曉曦)中國佛教協會3日(農曆四月初八)在北京靈光寺舉辦2017年佛誕節慶祝活動。來自中國三大語系佛教界人士、中外嘉賓及佛教信眾千餘人共同參與。  當天,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胡雪峰喇嘛、帕松列龍莊勐長老、演覺法師先後率領藏傳、南傳、漢傳佛教僧眾在佛牙舍利塔下誦經禮佛,祈願正法久住,佛日常輝,風雨以時,國泰民安,世界和平。
  • 中華漢傳佛教訪日代表團訪問知恩寺、相國寺及靈雲院
    日本淨土宗是與中國佛教協會有著傳統深厚交往的主要佛教宗派之一,又是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始於1995年)日方主要發起單位和主要支柱宗派之一,迄今派遣了203次友好訪華團,1977年在日本佛教界中率先成立「日中友好淨土宗協會」並出版了25期《日中淨土》雜誌,雙方相互派遣了20餘人次的訪問學者和留學生,其所屬佛教大學與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聯合定期舉辦了15次「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議」。
  • 中國佛教協會為臺灣地震災區舉行祈福超薦法會並募集捐款
    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廣濟寺為臺灣地震災區舉行祈福超薦法會並募集捐款  2016年2月12日,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廣濟寺為臺灣地震災區舉行祈福超薦法會並募集捐款。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副會長演覺法師、宗性法師、胡雪峰喇嘛、副秘書長常藏法師共同主法。北京廣濟寺、法源寺、靈光寺、雍和宮的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工作人員,部分在京臺商臺胞代表及各地信眾數百人參加法會。兩岸同胞共同祈願三寶慈光加被,災害遠離,亡者往生淨土,生者吉祥安康。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宏度法師主持活動。
  • 新世紀中國佛教的使命和社會關懷——楊曾文
    趙樸初會長在1993年10月中國佛教協會第六屆全國代表會議所作的《中國佛教協會四十年》的報告中又重申了人間佛教的思想,並著重強調今後如何加強佛教自身建設的問題。2003年9月,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紀念中國佛教協會成立五十周年的慶典,中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聖輝法師在《中國佛教協會五十年》的報告中對50年來中國佛教走過的道路作了回顧,對取得的經驗作了系統而深刻的總結,提出中國佛教協會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基本任務是:高舉愛國愛教、團結進步的光輝旗幟,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弘揚人間佛教積極進取思想,發揚中國佛教的優良傳統;維護法律尊嚴,維護人民利益,
  • 20世紀中國佛教教育事業之回顧——鄧子美
    1980年初,為了重振全國佛教事業,中國佛教協會及時採取的第一個重大舉措就是恢復中國佛學院。同年9月,由趙樸初親自主持,中國佛學院正式複課。從那以後至1992年,中國佛教協會先後召開兩次全國漢語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談會,協調全國佛教教育事業恢復發展與中國佛學院的建設;發起設立了佛教文化教育基金。
  • 學誠法師辭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職務 曾被舉報性侵
    2018年8月15日,中國佛教協會第九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應到402人,實到317人,因病因事請假85人,出席人數符合章程規定。本次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和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落實《關於在宗教活動場所升掛國旗的倡議》和《關於進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業化問題的若干意見》,引領佛教界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抵制商業化不良影響,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
  • 中國佛教界最高學府中國佛學院歷任院長和副院長名單
    中國佛教界最高學府中國佛學院歷任院長和副院長名單中國佛學院創辦於一九五六年,學院設在北京法源寺。中國佛學院是中國佛教界的最高學府,是專門培養中國佛教專門人才的院校,它為中國佛教事業培養了大批的人才,由國家宗教事務局批准設立,它是全國漢語系最高級別的佛學院。中國佛學院由中國佛教協會領導,由中國佛學院院務委員會專門負責學院的教學事務、行政事務。中國佛學院的文化教育層次分為本科、碩士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