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發表重要演講。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國家主席習近平4日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發表題為《共創中韓合作美好未來,同襄亞洲振興繁榮偉業》的重要演講,話中韓友好,講中國未來,談兩國合作,強調中國將始終做維護和平的國家、促進合作的國家、虛心學習的國家,願同韓國成為實現共同發展的夥伴、致力地區和平的夥伴、攜手振興亞洲的夥伴、促進世界繁榮的夥伴。習近平寄語兩國青年共當中韓友誼的忠實繼承者,爭做亞洲振興的積極參與者。(據新華社)
【話中韓友好】 追憶兩國聯手抗日
習近平指出,中韓兩國毗鄰而居。百金買屋,千金買鄰,好鄰居金不換。回顧歷史,中韓友好佳話俯拾即是。從東渡求仙來到濟州島的徐福,到金身坐化九華山的新羅王子金喬覺;從在唐朝求學為官的「東國儒宗」崔致遠,到東渡高麗、開創孔子後裔半島一脈的孔紹;從在中國各地輾轉27年的韓國獨立元勳金九先生,到出生於韓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作曲者鄭律成……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相扶相濟的傳統源遠流長。韓國古代詩人許筠寫下的「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的詩句,完全可以用來形容中韓兩國人民友誼。
習近平表示,歷史上,每當面對危難時,中韓兩國人民都相濡以沫、患難相助。400多年前,朝鮮半島爆發壬辰倭亂,兩國軍民同仇敵愾、並肩作戰。明朝鄧子龍將軍和朝鮮王朝李舜臣將軍在露梁海戰中雙雙殉職,明軍統帥陳璘今天還有後人生活在韓國。
習近平強調,上個世紀上半葉,日本軍國主義對中韓發動野蠻的侵略戰爭,吞併朝鮮半島,侵佔中國半壁江山,使中韓兩國生靈塗炭、山河破碎。在抗日戰爭如火如荼的歲月中,我們兩國人民生死相依、傾力相援。中國境內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上海紀念尹奉吉義士的梅軒、西安光復軍駐地舊址等,都見證了那段可歌可泣的難忘歷史。
【講中國未來】 中國不是「牛魔王」
習近平指出,面對中國發展,有些人認為發展起來的中國必然成為一種「威脅」,甚至把中國描繪成一個可怕的牛魔王。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
習近平指出,作為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國家,面向未來,中國將做一個什麼樣的國家,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我想從3個方面談點看法。第一,中國將始終做一個維護和平的國家。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這不是權宜之計。第二,中國將始終做一個促進合作的國家。中國堅持按照親、誠、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周邊國家。第三,中國將始終做一個虛心學習的國家。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中國人民為自己取得的成績感到自豪,但不會驕傲自滿、止步不前,而是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以開放包容心態虛心傾聽世界的聲音。中國將繼續向世界學習,向各國人民學習,學習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