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到軍官團訓話,不料第二天就有人公開揚言,要幹掉他

2021-01-19 騰訊網

1936年7月和9月,蔣介石用金錢收買、軍事威脅、分化瓦解等手段先後解決了廣東和廣西的事變。消除了後顧之憂的他,迅速把注意力轉向了西北。在蔣介石看來,經過二萬五千裡長徵到達陝甘地區的紅軍實力大減,已是強弩之末,只要他調集幾十萬軍隊,用不了幾個月時間,即可將其剿滅或者驅趕到黃河以北的沙漠裡去。蔣介石決不允許西北地區「三位一體」局面(即紅軍、東北軍、十七路軍聯合的統一戰線)繼續存在和發展,使他「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毀於一旦。

正因為這樣,廣西問題剛剛解決,蔣介石就急急忙忙地奔往西安,督促東北軍和十七路軍「剿共」。此前,他把駐守北方的軍事將領召集到杭州舉行軍事會議,出席者有山東的韓復榘、山西的徐世昌、陝西的楊虎城、河北宋哲元的代表戈定遠等。儘管當時日本正在步步進逼,華北已危在旦夕,日偽軍正在進犯綏遠,駐在華北的日本駐屯軍已大量增兵,侵略者接連在豐臺、成都、北海等地挑釁滋事,藉機向中國提出各種無理要求。

種種跡象表明,一場大規模的全面侵華戰爭正在抓緊準備中。在這民族危亡迫在眉睫的緊急關頭,蔣介石仍然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置華北危局於不顧,決定增派軍隊前往陝甘地區,他本人也於10月22日殺氣騰騰地來到西安。

蔣介石剛到西安的時候,裝出一副若無其事、悠閒自得的樣子,讓張學良、楊虎城和邵力子陪同他在遊山攬勝。在一次登山賞景時,蔣介石突然問張學良近來讀些什麼書。張學良據實相告說,近來讀了兩本書,一本是唯物辯證法,一本是政治經濟學。蔣介石聽了之後很不高興地說,他在十幾年前也看了不少這種書,都是俄國人寫的,不適合中國國情。他接著用訓斥的口吻說,看這類書是會中毒的,以後不許看這種書!要張學良好好讀《大學》和《曾文正公全集》,說把這些書讀通了,將終生受用不盡。

過了兩天,蔣介石在他下榻的臨潼華清池分別召見張學良、楊虎城,宣布他繼續「剿共"的計劃,並徵求張、楊的意見。張學良性格豪爽,和蔣關係又深,敢於明確表示反對繼續「剿共」,向蔣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並說這不只是他個人的意見,而是東北軍全軍的主張。楊虎城性格深沉,又因地位關係,不敢明確表示反對蔣的「剿共」計劃,只是委婉地說,他個人服從命令沒問題,只是部隊抗日情緒高漲,「剿匪"士氣低落,值得憂慮。蔣介石聽完張、楊的意見後,再次強調他的「剿共」計劃不變。為了解決東北軍和十七路軍「剿共」士氣低落問題,他決定以領袖的身份去王曲軍官訓練團訓話。

10月27日,是王曲軍官訓練團第三期開學的日子。這天上午11時,蔣介石在張、楊陪同下從臨潼乘汽車來到王曲。有五六百人在上午10時前就集聚在一個大廟裡,準備聽蔣訓話。其中除了訓練團學員之外,還有西北剿總和十七路軍總部上校以上軍官,以及駐西安部隊團長以上軍官。

蔣介石操著濃重的寧波口音,鼓吹禮義廉恥、攘外必先安內那套陳詞濫調,他說:「我們革命軍首先要明禮義、知廉恥。在家要盡孝,要孝顧父母;為國要盡忠,要服從長官。這是我們革命軍人的本分。同時我們革命軍人還要分清敵人的遠近,事情的緩急。我們最近的敵人是共產黨,危害也最急;日本離我們很遠,危害尚緩。如果遠近不分,緩急不辨,不積極剿共而輕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前後倒置,便是不革命。那樣在家是不孝,為國是不忠,不忠不孝,便不能算是一個革命軍人。國家有法律紀律在,對這種不忠不孝的軍人是要予以制裁的。"

蔣介石講的這些話,顯然是講給張學良和楊虎城聽的,要他們服從自己的命令;同時以紀律制裁相威脅,是對東北軍、十七路軍中所有主張聯共抗日的積極分子的恫嚇。蔣的講話引起了與會者極大的反感和憤怒。在他半個小時的講話過程中,場內的咳嗽聲、跺腳聲、交頭接耳聲接連不斷。訓練團教育長黃顯聲決心消除蔣介石講話的影響,對張學良衛隊營營長孫銘九說,一定要找人來駁斥蔣的謬論,講清楚抗日是正確的,安定大家的情緒。兩人商議之後,決定請苗劍秋(東北軍少壯派骨幹分子之一,以大膽敢言著稱,外號苗瘋子)到訓練團講話。

第二天,苗劍秋來到王曲,對學員們說:「團結抗日,是救國政策,是絕對的正確;『剿共』內戰,是亡國政策,是絕對的的荒謬。昨天有人說日本是我們遠處的敵人,共產黨是我們近處的敵人,要我們不去打日本而要打共產黨,這簡直是放屁!我們東北讓日本侵佔了,我們東北人變成了亡省亡家的人。這時候居然有人說這樣的混帳話,我們東北人稍有血氣,就應該讓他站著走進來,躺著抬出去!」

苗劍秋的激烈言論捅了馬蜂窩,潛伏在軍官訓練團中的國民黨特務分子,把他的講話內容報告給了晏道剛(蔣介石親信、西北剿總參謀長),晏道剛便找到張學良,要求把苗劍秋逮捕起來,交給他法辦。張學良為了緩和矛盾,表示要槍斃苗劍秋,嚴懲孫銘九。黃顯聲得到消息後,立即去見張學良,說明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並表示一切責任由他承擔,和苗劍秋、孫銘九無關,更不能槍斃苗劍秋。張學良本來就不是真的要那樣做,只是為了應付晏道剛而已,於是安排苗劍秋秘密離開西安,前往北平,後又轉赴天津,然後對晏道剛說苗已畏罪潛逃,此事便不了了之。

相關焦點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是哪五位?除了最後一個,其他四個能力都很一般
    雖然蔣介石的自身軍事才能一般,但是國軍軍官中從來就不乏能徵善戰之人。其中,蔣介石最為看重的莫過於「五虎將」。那麼,他們各自的經歷如何,戰鬥能力又如何?到了晚年,各自的生活又都怎樣呢?今天我們就來逐一講述。首先是「幹將」陳誠。
  • 抗日戰爭故事:他違抗蔣介石命令,堅持破釜沉舟的抗日決心
    蔣光鼐在整訓過程中,蔣光鼐經常陪同京滬衛戍總司令陳銘樞到各團駐地視察、訓話,勉勵官兵不怕犧牲、保衛國土。七十八師一五六旅第四團在吳淞口構築陣地,監視敵海軍動向,第六團在閘北嚴陣以待,嚴防日軍進襲。12月28日,蔣介石在寧粵談判中被迫下野,宣布辭去國民黨政府主席及行政院長職務。但是,蔣介石並無下野的誠意,所謂的下野只不過是他以退為進的策略和手段。陳銘樞調和寧粵之間矛盾的努力不僅沒能使蔣介石心存感激,反而引起了生性多疑的蔣介石的猜疑和妒忌。
  • 他是中國十大元帥之一,曾被蔣介石認為「沒出息」
    太原碉樓閻錫山非常重視這所學校,經常到學校聽課、訓話,還選派自己部隊中營級以上的優秀軍官擔任學校軍事課的教員。徐向前外表溫文爾雅,甚至有些靦腆木訥,閻錫山當時怎麼也不曾料到,坐在下面聽他訓話的這個不起眼又安分守己的學生日後居然成為叱吒風雲、威震四方的元帥!
  • 1934年蔣介石和宋美齡夫婦,為何雙雙神秘入住北京協和醫院
    北平局勢日益緊張,可是蔣介石因為奉行不抵抗政策,對日本人是一再退讓。這導致國內民眾對他的反抗情緒,也是日益激烈。很多地方爆發了抗議遊行。當時有人猜測蔣介石前往醫院是不是一場政治秀,群眾說我不抵抗,我這不是來北平了,我當然是抗日的。可是如果日本人問起來的話,蔣先生你真的抗日嗎?那他又可以說,我到北平來只是為了看病檢查身體。兩邊都能糊弄過去。
  • 蔣介石遊峨眉山,為什麼猴王與眾猴給他揖禮讓道?
    1936年,抗戰前夕,陳誠在峨眉山舉辦軍官訓練團,便邀請蔣介石前來開學典禮並訓話。既然已經到了峨眉山,美景自然不能錯過。這時,有人好心勸蔣介石不要遊玩,說:「山上的猴子多,大都通人性,這些年已經養成不好的習慣,攔路向遊客乞討的事兒屢屢發生,如果遊客不給猴子們留下吃食,猴子們就會惱羞成怒的襲擊遊客,攪得人心惶惶。」蔣介石不以為然,說:「那就給猴子們多備些好吃的東西就行了。」
  • 他是蔣介石五虎將之一的福將,淮海戰役後他的結局如何了
    蔣介石能成為國民政府實際上的首腦,除了他過人的手段之外,還在於他手下有一批得力的幹將,我們知道蔣介石起家靠的是黃埔系,但是他的黃埔學生在這幾個人面前還是要靠後,這幾個人就是蔣介石軍事集團中的五虎將,或者說是蔣介石的五虎將,他們分別是:「幹將」陳誠、「忠將」顧祝同、「福將」劉峙、「飛將
  • 蔣介石訓話飛虎隊,美國飛行員說髒話要美女,宋美齡一句話鎮住
    為了以示鄭重,蔣介石和宋美齡在昆明舉辦晚會,宴請飛虎隊成員。為此,陳納德事先警告隊員不許飲酒。可是還是出狀況了,這些美國人根本不聽,口袋裡都是酒,沒開宴會就喝得酩酊大醉。在蔣介石訓話過程中,有個人在下面先是嘟嘟囔囔,後來直接大叫起來,說什麼必須給女人,送美女,要不然爺不去打日本人。陳納德趕緊叫手下把那個士兵拖了出去。蔣介石臉色很難看,一時無話下不來臺。
  • 希特勒如何拉攏那些反感他的軍官團?從小金庫裡掏錢換將軍的忠誠
    在德國的小鬍子希特勒成功的當上德國總理後,他就面臨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那就是陸軍的傳統軍官團們,根本不是很喜歡他,更別提忠誠了。因為他希特勒不是軍官團的成員,連軍官都不算,以前就是個波西米亞來的粗鄙的下士。(馮·勒布的說法,他經常偷偷的管希特勒叫波西米亞的粗鄙下士。)
  • 1926年,蔣介石、白崇禧去小廟求籤,老和尚道破天機
    蔣介石坐在北伐軍總指揮部的門前,望著青山長籲短嘆:最近,在圍攻南昌的戰鬥中,北伐軍連番失利。12日晚,南昌城防司令嶽思寅又組織三百人的敢死隊,偷襲北伐軍,北伐軍一下大亂,秩序全無,自相踐踏,急得陣地上的蔣介石拉著參謀長白崇禧的手亂搖,連聲說:「怎麼辦?怎麼辦?」最後只好撤圍。這時,恰巧白崇禧走來,拉蔣介石去周圍山上散散步。兩人一前一後朝山上走,隨從副官和衛士們跟在後面。
  • 傅作義起義,特別允許他留下一個警衛團,不料警衛團差點鑄成大錯
    傅作義起義,蔣介石惱羞成怒,當時在北平還有許多特務,國民黨兵,因而傅作義要一個警衛團,也屬於正常,但是傅作義留下的這個警衛團,卻在當時,差點鑄成一個大錯。傅作義留下的這個警衛團,有三個營,裡面有許多士兵,其實都是國民黨特務人員,他們知道「香山」被稱為「勞動大學」簡稱「勞大」那不就是「老大」的意思嘛?因而那些特務人員,想要「立功」,因而在警衛團中,他們煽動了很多人,利用他們對待遇的不滿,要他們衝擊香山。
  • 南京中央醫院「看人下菜」 蔣介石牙醫韓文信耍大牌
    原標題:孔祥熙家裡人患牙病蔣介石牙醫韓文信「耍大牌」導讀:中央醫院主樓門楣上有胡文虎手書的正楷:「中央醫院」4個大字。胡文虎何許人也?他是緬甸仰光華僑,在廣州、香港、新加坡、菲律賓、越南各地都設有他的永安製藥廠,生產的「虎標」牌萬金油、頭疼粉,風靡中國和東南亞。
  • 黃埔建軍,孫中山堅持認為「如果不叫蔣介石當校長,寧可不辦」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順利舉行,正式確定「聯俄容共」政策,並將籌備中的軍校正式定名為「陸軍軍官學校」。軍校選址廣州東面珠江口的黃埔島上,因此俗稱「黃埔軍校」。孫中山提名蔣介石、廖仲愷分別擔任校長和黨代表,有人不同意,請願孫自兼校長,孫忿然說:「如果不叫介石當校長,寧可不辦。」
  • 淞滬會戰,蔣介石調全國軍隊和日軍血拼,傷亡高達30萬人
    當時中國上層也認識到了日本人的這一企圖,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這場戰役就是大名鼎鼎的淞滬會戰。淞滬會戰,蔣介石可以說把當時的中國精銳部隊全部給調到江浙地區了,87師,88師,36師三個德械樣板師率先投入戰鬥,隨後也是全德械的中央軍校教導總隊,財政部下轄的稅警總團等精銳部隊全部開赴前線。蔣介石以黃埔系武裝起來的中央軍部隊,如羅卓英18軍,胡宗南第一軍,俞濟時74軍等部隊陸續開赴淞滬前線,和日軍展開了殊死搏殺。
  • 早逝的黃埔三傑之一陳賡,讓李雲龍聞風喪膽,讓蔣介石遺憾終生
    《亮劍》中李雲龍的角色深得人心,性格桀驁不馴的他,沒人能管得住,唯獨見到陳賡,畢恭畢敬。對於李雲龍這樣的人物,要恩威並濟,陳賡表面上對李雲龍嚴厲苛刻,內心卻是非常愛惜他,李雲龍對此也心知肚明,對陳賡非常敬重。陳賡的一生,短暫而傳奇,他曾是蔣介石最得意的學生,救過蔣介石兩次命,卻給老蔣系了個一輩子都解不開的心結。
  • 【黃埔軍校】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六分校舊影釋證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史稿》(中央陸軍軍官校務委員會於1936年5月編撰而成,未能公開發行。稿本由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收藏,於1989年7月以《黃埔軍校史稿》,由檔案出版社影印出版),記載1934年為止黃埔軍校分校:潮州分校、武漢分校、長沙分校、南昌分校和洛陽分校。廣西軍校未列名其中。
  • 他從傳令兵到開國中將,死後遺體在太平間冷凍了12年,至今才安葬
    他是開國中將王秉章,在2005年就去世了,但遺體一直冷凍保存到2017年,直到今年5月31日才舉行追悼會,進行遺體安葬,這是為什麼?
  • 峨眉山猴王竟給蔣介石作揖讓路,原因讓人啼笑皆非
    去過峨眉山的人都知道,山上有兩座蔣介石的官邸。一處在報國寺的凝翠樓,另一處在紅珠山上。從1935年到1945年抗戰勝利,這10年間蔣介石經常在峨眉山避暑休息,他非常喜歡這片佛教聖地。1935年蔣介石第一次來到峨眉山,就被其美麗的風景深深吸引了。於是他命人在山上修了他的私人官邸。
  • 蔣介石組織28人敢死隊暗殺周恩來,但敗於此人的「告密」
    蔣介石被大會組織方晾在了一邊,十分不滿,於是策劃暗殺周恩來的行動,先是製造了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不料周恩來沒在這架飛機上,逃過了一劫。 蔣介石還是不罷休,繼續準備暗害當年與自己共事過、且救過他命的周恩來。
  • 一跪升三級,蔣介石最忠心的部下,晚年在金門遙望大陸默然不語
    蔣介石最終能成為民國時期的掌權人,不但與其個人能力相關,與其麾下名將如雲也密切相關,陳誠號稱「幹將」,顧祝同號稱「忠將」,劉峙號稱「福將」,蔣鼎文號稱「飛將」, 衛立煌號稱「虎將」,五人被時人稱為蔣介石的五虎上將,要說五個人誰對蔣介石最忠心,那麼肯定就是號稱忠將的顧祝同了。
  • 賀衷寒做啥了,為啥不得蔣介石待見,成為最憋屈的學生?
    這次入獄、使他更加認清了中國黑暗社會的現實,更加體會到了封建軍閥的殘暴,更增強了他「改造」中國的決心。賀衷寒出獄後,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相互見面,百感交集。他父親要他在家鄉教書,免得在外面惹是生非。1923年,賀衷寒向家人一再表明自己投身「改造」中國之決心後,又返回長沙繼續從事新聞事業,擔任長沙青年服務社教務主任,仍兼中學課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