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度過漫長的中二時光,遊戲日報比利同學向讀者老爺們問好。「陀螺」,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都是五六十歲的大爺在廣場拿著一根大皮鞭,然後噼啪噼啪地瘋狂抽打地上的木頭陀螺。但是後來一部動畫的出現,改變了大多數小孩子心目中的陀螺形象,也第一次讓陀螺脫離了鞭子的抽打,第一次能夠「自由地旋轉」,這部動畫的名字叫做《戰鬥陀螺》。
《戰鬥陀螺》也被翻譯成《陀螺鬥士》,它是2001年由瘋房子社負責製作的一部TV動畫,不過比利同學想大家更熟悉的還是《戰鬥陀螺》這個譯名。因為在當時,很多孩子接觸到它鬥士通過一種名為點播臺的渠道,而點播臺上的這部動畫的譯名就是《戰鬥陀螺》。
現在的孩子們可能對於點播臺沒有什麼概念,不過部分80後、90後的孩子們對於它一定不會陌生,因為那個時候點播臺可能是很多孩子們看動漫的最主要渠道。點播臺就是一種通過撥打電話,付費點播的特殊電視臺,這個電視臺頻道裡收錄了各種流行歌曲、模特走秀、動漫……而《戰鬥陀螺》就是當時點播臺中點播率最高的動漫之一。
《戰鬥陀螺》第一次將陀螺的概念重新定義,創作出了一種能夠通過卷翼發射器讓陀螺自動旋轉的「戰鬥陀螺」。說「卷翼」可能大家不好理解,其實說簡單點就是「拉鏈」一樣的東西,通過拉鏈轉動發射器上的旋轉器,然後帶動陀螺的旋轉。《戰鬥陀螺》講述的就是少年們用這種特殊的陀螺來進行戰鬥的熱血故事。
但是《戰鬥陀螺》故事裡的陀螺可不止那麼簡單,在動漫中,主角小龍和他身邊的陀螺鬥士們的戰鬥陀螺都擁有「聖獸之力」,比如小龍的爆旋飛龍裡隱藏的聖獸就是「青龍」。這個東西說起來其實就比較真實了,《戰鬥陀螺》爆火之後,大街小巷的玩具店都開始販賣起了戰鬥陀螺玩具。
而作為《戰鬥陀螺》粉絲的我們當然是清空零花錢也要買,就是因為當時很多小朋友都傻傻的相信戰鬥陀螺裡真的隱藏著青龍,但事實上當我們自己好不容易買到陀螺開始玩的時候,才發現真實的陀螺戰鬥場景根本沒有那麼熱血,不能聲控戰鬥陀螺、沒有熱血的BGM、更沒有所謂的聖獸。
但是不論怎麼樣,那段跟小夥伴兒們比拼誰的陀螺更強的時光,那段跟小夥伴兒們一起看《戰鬥陀螺》的時光,都是童年記憶裡最好的一部分。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這部《戰鬥陀螺》嗎?歡迎大家回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