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福源巷口長沙兒童用品商店位置示意圖
文/湯蕾
細時候,我曾在現九龍倉一帶生活過(大約七八歲時),住在犁頭前街。附近還有許多其它的老街巷:東牌樓、走馬樓、尚德街、青石井、犁頭后街,魚塘街、遊擊坪等等 ,這一大片在古時是明代王府的所在地。
這裡地處市中心,所有長沙繁華的商鋪老字號基本上都是聚集在這一帶的,諸如太平洋百貨、婦女用品商店、九如齋、吳大茂、解放路腊味店等等 ,賣什麼的都有,因此出行購物極其方便。
每到周末,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是長沙兒童用品商店。走過犁頭街,再穿過東牌樓,過黃興路馬路,對門有條巷子叫福源巷,商店就位於巷口邊上。
長沙兒童用品商店,於1956年建成開業,店名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康克清親筆題寫,曾是全國經營兒童用品規模最大、品種最齊全的商店。圖中名典時尚廣場,即是原兒童用品商店。攝影師/湯武,拍攝於90年代。
說起這家商店,地地道道的長沙80後細伢子,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家店外牆的設計特別有意思,印象中以紅白為主色調,是西方童話故事裡的小房子形狀,特別逗細伢子們喜歡。
找伢娘要錢買變形金剛
∨
商店共三層樓,一二樓主要是賣商品的。一樓的衣服是一件件掛起來的,小朋友們可以自由選購,家長們也可以帶孩子試穿。樓上有賣鞋子的專櫃,只不過鞋子不能自己隨意拿著試穿,都是隔著櫃檯的,你看中哪個款式就叫服務員阿姨們拿給你。阿姨們對我們這些細伢子都還算是熱情。
九十年代初,我進楚怡讀小學,那時的兒童商品種類不多,且大多樣式傳統,沒有創意。課餘之時,我們除了在學校裡玩一玩傳統的丟沙包、跳皮筋、踢鍵子、跳房子之外,沒有多少新鮮玩具可玩。
跳房子
上世紀80年代,美國孩之寶玩具公司發行的動畫片《變形金剛》風靡中國,幾乎每個80後的男孩們心中都有一個變形金剛夢。他們總會在課餘之時一群腦袋湊在一起討論著這部動畫,玩著模擬遊戲,各自模仿著變形金剛裡擎天柱、大黃蜂、霸天虎等各種角色的聲音和動作。
趁著這部動畫火熱之際,兒童商店三樓的櫃檯裡有變形金剛的玩具賣了。後來我跟一些兒時同學們策談,幾個男生都說起了這段往事。當年到底有多少痴迷這部動畫的80後男孩子們站在櫃檯前眼神發光地望著那些玩具,久久徘徊不肯離去呢。
哦斯搞?一來眼饞二來口袋裡又冇錢,只能回家硬著頭皮伸手跟伢娘要咯,於是就會出現兩種情況:對於平時表現好、成績又好的細伢子來說基本上無難度;至於那些平時不愛學習又老是喜歡跳碩皮的,伸手跟伢娘要錢可是一件內心極其忐忑又富有技巧的事。
要錢是要看時間點的,萬一碰上伢娘在麻將桌子上玩得正嗨,不但要不到,還極有可能會討來一頓好罵:「小化生子,冇看見老子得郭裡打牌啊,又要么子錢咯,一天到晚只曉得要錢,書冇看見讀書,等哈老子打牌輸噠錢咋咯,你就會有事做的」。
聽聞這話就知道伢娘口氣不對了,在此要特地說明一下,父母教訓我們的方法有多種,一般情況下隨手抓起一個曬衣架或是牆角的小木棍,就可以搖身變成一種武器。
最廣為人知的當然莫過於「撩刷伢子炒肉」,這種神器也不知是誰發明的,簡直是80後調皮鬼們的惡夢。它一不會傷筋動骨,又不會傷及皮肉,但打在你身上那又刺癢又隱痛的酸爽,任你多調皮的細伢子都是招架不住,最後定要求饒的。為避免招來一頓「撩刷伢子炒肉」,識相的就趕緊離開。當然對一個孩子來說,那種失望和低落的心情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
*朋友圈截圖
而伢娘如果心情好,開恩買到了變形金剛玩具的孩子們內心則會生出無比的優越感。為了在同學們面前顯擺,第二天一定會牢記把玩具塞進書包帶到學校去,惹得一眾同學投來羨慕的眼光。
早期的電玩
∨
三樓設有一些兒童遊樂設施。印象中有碰碰車、打雷射槍以及電子遊戲之類,算是早期的電玩吧。每到六一兒童節的時候商場就會推出活動,有猜謎語什麼的,猜對了的小朋友可以領恐龍的橡皮擦還有好多小文具。
*圖源網絡,僅供參考
所以那時候這家店就成了80後一代孩子們的樂園,周末跟著伢娘逛街,約定俗成這裡一定是大家必去打卡的地方,而且印象中除了這家商店,也找不出第二家專做兒童用品的商店了。
兒童銀行
∨
大約九十年代中期,商店一樓進大門的左邊設立了一家兒童銀行。其實就是一個小小的櫃檯,存多少錢無所謂,幾塊錢也行。學校在放寒暑假之前班主任老師也會動員大家去存錢,主要目的是培養孩子們樹立存錢和節約用錢的意識。
我第一次去那裡存錢是跟一個高我兩屆的姐姐一起,她既是我學姐也是我鄰居,我存了5塊,她存了8塊。兩人看著嶄新的存摺將其緊緊拿在手裡,生怕出門給壞人搶了去。
滑滑梯
∨
不過最令大家記憶猶新的,應該是商店那條從一樓到三樓靠牆鋪設的滑滑梯(長沙話:梭梭板)。可以從最上面一層樓一路梭下來,好多小朋友一起梭,梭到一樓站起來又走樓梯爬上三樓再接著梭。
*圖源網絡,僅供參考
至於梭髒了多少件衣服,又梭爛了多少條褲子,那誰也沒法統計。童年就是這麼簡單,一群來自長沙市各個地方的80後小朋友們,認識不認識的,都因這個梭梭板結了緣。一個個梭得筋疲力盡,爬不動了,滿頭大汗了才肯隨父母離開。
「霸臺」玩電腦
∨
商店的二樓好像還有一個類似於像夾層樣式的樓層。大約在九十年代末市面上出了一款專為小學生和中學生們設計的裕興電腦,價格約一千二百元左右,一時風靡全城。這款電腦除了能讓你學習打字以外,還配有最原始的那種藍色磁碟,四四方方形狀。每一片磁碟裡都有一種遊戲,只要將磁碟插入就能外接一款手柄玩遊戲了,而這家兒童商店就有這款電腦賣。
*圖源網絡,僅供參考
由於我家距離兒童商店特別近,且在二樓這個夾層裡又擺著幾臺可以給孩子們上手體驗隨意玩的樣品機,因此我是有「霸臺」的優勢的(小時候我們稱搶電腦玩為「霸臺」)。
那段時間放學回家都會表現得極其聽話,大有一種要勵志當上三好學生和模範代表的架勢,書包一扔就先乖乖地自覺把作業寫完,把該背誦的課文趕緊背完,讓家長籤了字才算長舒一口氣。任務完成了內心就會覺得特別輕鬆和爽快(其實就是為了吃過晚飯以後好早點溜噠過去「霸臺」,而且可以玩得心安理得,老媽不會說我沒做作業只曉得玩電腦)。
∨
2001年,長沙開始大規模城市改造,從五一路到黃興路等老城區主要幹道和市井街巷都進行了一翻大動作。不僅是路面的改造,黃興路兩邊的商鋪也大都進行了拆除。兒童商店也在這次城市改造中消失於人們的視線裡,取而代之的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黃興路王府井百貨大樓。
長沙兒童用品商店拆除時的照片 圖源網絡
城市要發展,總會迎來或多或少的變遷,而每一次的變遷都會牽動著一代又一代長沙人對自己曾經生活片斷的感嘆。也許是大家不願意面對自己過往的記憶被拆得零碎,也許又是大家內心對這個城市抱有骨子裡土生土長的情懷。不管是何種原因,我們只希望這個兩千年來城址都未曾改變的長沙,能多留一些本該屬於這個城市獨有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