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繼續反種族歧視示威 要求拉倒啟蒙運動代表雕像

2020-12-11 瘋範兒

歐洲反對種族歧視及警暴的示威持續。英國繼續有多地爆發示威,愛丁堡聖安德魯廣場的鄧達斯(Henry Dundas)雕像成為了目標。

在6月20日英國倫敦街頭有約2,000人參與遊行示威,示威者以歌唱跳舞的形式,聲援美國反種族歧視示威浪潮。這是倫敦連續第4個周末有示威遊行,有示威者指他們會一直示威,直到政府回應訴求。

首相詹森(Boris Johnson)早前發聲明指明白示威者訴求,並稱已委任首相府政策部負責人米爾扎(Munira Mirza),擔任種族歧視問題委員會主席。示威者稱米爾扎是個不相信社會存在制度性歧視的人,反對有關任命。

在蘇格蘭,有示威者齊集愛丁堡聖安德魯廣場,要求拆除在廣場內的鄧達斯雕像。鄧達斯是18世紀託利黨的政治家,積極推動蘇格蘭啟蒙運動,但同時反對取消奴隸制,令英國延遲15年才廢除奴隸貿易。

另外在法國,有數以百計的示威者在法國巴黎協和廣場聚集,抗議種族歧視及暴力執法。有示威者指,法國在學校、政治,甚至傳媒都存在種族歧視問題。警員一直對黑人有負面印象,令他們受到不公對待。

示威者同時要求為在2019年在路上遭警方截查期間,撞車死亡的黑人男子討回公道。

相關焦點

  • 反種族歧視怒火為何燃燒到大西洋對岸的英國
    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因為白人警察的暴力執法而死亡的事件在美國引發了超大規模的反種族歧視遊行,並爆發了多起暴力衝突。今年五月底,反種族歧視的浪潮席捲至大西洋對岸的英國。倫敦,曼徹斯特,卡迪夫,布裡斯託等地均爆發了大規模集會和遊行。
  • 反種族歧視正在全面「清算」美利堅
    視頻中,抗議者聚集在華盛頓特區的林肯公園,要求推倒一座「被解放黑奴跪在林肯腳下」的雕像。一位黑人老人站在抗議群眾面前,試圖向他們介紹這座雕像的歷史。 這名老人名叫唐·弗爾登,是一名導遊。他熟知解放黑奴紀念碑的歷史故事。據了解,這座雕像名叫「原始解放紀念碑」,建造於1876年。
  • 科普篇 | 小談反歧視法和種族歧視(一)
    2006年8月,「普遍平等待遇法」(AGG)俗稱Anti-Diskriminierungsgesetz「反歧視法」。在德國生效,這是一個促進社會更加公正和團結和諧的重要信號。反歧視法詳細規定了工作生活中因歧視行為可能引發的法律後果。此項法律條文,禁止基於年齡,性別,種族,民族,性取向,宗教和信仰或殘疾對人進行任何形式的歧視。
  • 英國反種族歧視抗議背後:50位黑人青年受訪講述自身經歷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當地時間7月30日,以《英國反種族歧視抗議背後的聲音——英國黑人青年》為題的系列報導登上《衛報》網站英國版頭條。「弗洛伊德之死」引發了英國幾個世紀以來最大規模的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
  • 加拿大溫哥華舉行遊行示威反對種族歧視
    6月5日,抗議者手舉「黑人的命也是命」等標語在加拿大溫哥華參加示威活動。 因美國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示威活動5日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民眾走上街頭反對種族歧視,抗議在美國發生的針對非洲裔群體的種族歧視行為。
  • 超1000人聚集在德國柏林參加示威遊行,抗議美國種族歧視
    當地時間27日,有超過1000人聚集在德國柏林的市中心參加「黑人的命也是命」示威遊行。他們高舉寫有「警察暴力執法致死」「我無法呼吸」「種族主義在這裡也存在」「白人的沉默就是暴力」 等標語的牌子,抗議在美國發生的針對非洲裔群體的種族歧視行為。
  • 烏拉圭反嗆英足總:你才是種族歧視
    【環球時報記者 李佳寅 】「英足總的處罰才是種族歧視!」由於涉嫌在社交媒體上使用種族歧視的詞語「negrito(黑色,黑人)」,曼聯前鋒、烏拉圭球員卡瓦尼上周收到英足總的罰單——禁賽3場並罰款10萬英鎊。法新社5日稱,這一處罰引發烏拉圭球員協會不滿,後者4日發表聲明稱,絕對支持卡瓦尼,並要求英足總立即撤銷對卡瓦尼的處罰,恢復其名譽。
  • 多國出現排擠、辱罵華人事件,種族歧視仍在繼續!
    黑人弗洛伊德的死帶來了全球反對種族歧視的遊行示威,但並未實質性的改變什麼?種族歧視仍在進行。近段時間,多國出現排擠、辱罵華人事件。1.當地民眾看到傳單後深感這是一起嚴重的種族歧視事件,於是報警處理。報導稱,當地警方已立案調查,並將依據「反種族歧視法」處罰。3.印度國內上架了一款名叫「刪除中國手機應用」的應用程式,發起了「抵制中國」的運動,這引發了印度國民的廣泛,該APP在短短的兩個周時間內就突破了100萬的下載量。
  • 法國種族「容忍指數」不進反退
    消除種族歧視:法國不進反退撇開近日的反種族歧視浪潮不談,法國2019年在種族平權問題上的綜合表現似乎「不進反退」: 據法國國家人權諮詢委員會(CNCDH)18日提交的2019年度報告,黑人在法國仍遭受「眾多歧視」。
  • 原創分享||在美國賣黑人牙膏算種族歧視嗎?
    曾經也涉嫌種族歧視在美國市場改成了英文名,而近期美國的發生的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壓迫致死的種族歧視事件導致全美的抗議和示威活動已經波及到全球,歐洲也有很多地區開始紛紛上街將一些歷史上白人『英雄』,依靠販賣黑奴,或者從事一些壓榨黑人活動致富人的雕像都在各大廣場上拉下來,甚至砸掉。美國的南北戰爭期間,南方很多蓄奴州的將軍雕像在美國已經被示威的群眾推倒了,並形成了很大的衝擊。
  • 種族歧視 撕裂美國
    種族歧視正在撕裂美國,弗洛伊德之死引發全美50州示威抗議,同時全球數十國抗議聲援,美駐多國使領館被圍。遊行蔓延50州 多國抗議聲援威廉士痛斥了她叔叔遭遇的不公正行為,弗洛伊德5月25日被4名警員截查期間,遭白人警員沙文膝蓋鎖脖,9分鐘後死亡。
  • 示威抗議活動涉及美國10個軍事基地,川普大怒:我不允許這麼做!
    但在由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而被徹底引爆的美國反種族主義抗爭運動下,這些基地被冠以的前邦聯將領的名字,被抗議者們視為是一種種族主義符號,美國政府和軍隊也被要求移除這些象徵著奴隸主、種族主義以及白人至上主義的名字。
  • 美國體育界掀反種族歧視浪潮:我們要求改變
    NBA球員在社交媒體上發聲:我們要求改變24日以來,多位美國體育明星紛紛加入到譴責美國種族歧視和暴力執法行列中。美國籃球運動員勒布朗·詹姆斯在賽後表示,手無寸鐵的雅各布·布雷克被警察打傷這一事件,讓美國黑人感到害怕。
  • 科學家罷工,Nature停更一天,學術界為何也要反種族歧視?
    為了聲援遊行示威活動,全球5000名科學家和許多重要學術組織、科研機構宣布在6月10號這天罷工,以表明自己反對種族主義歧視的立場。熟悉美國社會歷史文化的人們一定知道,反對種族歧視早已是美國的一種政治正確,至少在公開場合正是如此。而現在佛洛依德事件則撕裂了這層「共識」,事實上的「種族歧視」問題似乎並沒有人們原以為「彌合」的那麼好。那麼,在學術界,「種族歧視」問題是否是一個真問題?是否需要這些科研組織和科學家們認真反思?這是我們可以討論的第一層問題。
  • 多名警察在反種族抗議活動中受傷,英首相:暴力者須承擔責任
    由美國黑人遭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引發的抗議已蔓延至英國,英國首相詹森就發生在本國的抗議評價稱,反種族歧視遊行被暴行「顛覆」了。據英國廣播公司(BBC)6月8日報導,上周末,成千上萬人參加了在英國各地舉行的反種族主義抗議。
  • 英法拒移除涉種族主義人物雕像 稱不能歪曲歷史
    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George Floyd)於5月遭警方拘捕後死亡,美國多地及其他國家出現示威浪潮,民眾上街抗議警察暴力及種族歧視。其後有示威者破壞被指涉及種族主義的歷史人物雕像。英國首相詹森(Boris Johnson)及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6月14日表示反對移除雕像,稱不能歪曲歷史。詹森在《每日電訊報》撰文指:「如果我們開始清除紀錄及移除所有與我們心態不同的人之雕像,我們就會處於一個大謊言中,是在扭曲歷史。」他對主張編輯或像修改圖像一樣改寫整個文化景觀的活動,感到非常懷疑。
  • 反種族歧視抗議浪潮不斷 美一大學拋棄前總統威爾遜
    反種族歧視抗議浪潮不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拋棄前總統威爾遜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甄翔】美國反種族歧視抗議潮不斷,不光有種族歧視「黑歷史」的歷史人物雕像被推倒,連用其名字命名的機構也出現改名潮。
  • 歐巴馬談女兒參加反種族歧視抗議:我不需要給出很多建議
    據美國《國會山報》25日報導,當地時間24日美國《人物》雜誌發布的一段採訪中,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透露,自己的兩個女兒今年夏天參加了反種族歧視的抗議活動,他對此感到「無比自豪」。(歐巴馬和兩個女兒。)報導稱,她們分別是22歲的馬莉婭和19歲的薩莎。
  • 種族歧視示威抗議活動,其實就是一個笑話,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
    近段時間,美國的種族歧視示威抗議活動鬧得沸沸揚揚,甚至都波及到其他國家,造成許多方面的影響,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正處於流行狀態,相信不久之後確診病例會直線飆升!關於示威抗議活動其實並不能讓人看好,本身參加示威抗議活動者,就已經存在是為了達到一己私慾為目的人,而且「歧視」這種問題,是存在人的心理,也就是主觀意識問題!人類本身就具有主觀意識,所以為了限制人類胡來,才會誕生法律,但有一些行為,法律是無法約束的,就如「歧視」!
  • 美國:無法消除的種族歧視
    隨後,多名球員發聲支持罷賽,湖人隊球星勒布朗·詹姆斯在社交媒體上疾呼:我們要求改變!我們受夠了!雄鹿隊的帶頭罷賽並不讓人意外,雅各布·布雷克被槍擊案就發生在其主場所在的威斯康星州。此事距離黑人喬治·弗洛伊德被警察用膝蓋壓住頸部、窒息而死,剛剛過去三個月,美國人民的怒火再一次被點燃。憤怒的人們高喊「沒有正義,就沒有和平」等口號示威遊行,並與警方發生激烈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