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火了,「張東升約你去爬山」的梗更是被全民張口就來,毫無疑問,無論此前愛奇藝的「迷霧劇場」是否得到過關注,經此一役,想必「迷霧劇場」的其他單劇的質量在觀眾心目中也得到了保障。
迷霧劇場目前一共有6支單劇,分別是《十日遊戲》《非常目擊》《致命願望》《沉默的真相》《在劫難逃》《隱秘的角落》,對這類題材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關注一下。
而《隱秘的角落》更是上線短短11天,僅在豆瓣就收穫了近35萬人給出的綜合8.9分的評價,更有50%以上的觀眾給出了全五星好評,其中很多人是在N刷之後做出的評價,不可謂不客觀公正。
而根據360影視排行榜統計,《隱秘的角落》在全網電視劇風雲榜排名第五,除了位列第一由潘粵明、張一山出演的《局中人》只更新到第7集外,我們可以發現,《隱秘的角落》劇集最少,故事成本最低,演員綜合知名度最低,演員最小年齡也最低。
就算是這樣,它還能這麼火啊!(感受下我內心的咆哮)
我自己是後知後覺被它的高口碑給吸引了,本著閒來無事且一看的心態就看了第一集,沒想到再也剎不住了,一口氣就看完了全劇,直到最後出現了讓觀眾們喜聞樂見的大結局還覺得有些意猶未盡。
陪伴著三個小孩暑期冒險結束了,或多或少有點遺憾,可等我去翻相關影評時卻發現了不少網友們N刷出來的彩蛋,其中就包括了我直接劃掉的11集片尾朱永平回聽錄音時發現了拉鏈聲的彩蛋,急忙去翻第11集最後,果然在演職人員表都放完之後看到了這一幕。
那一刻的我,就像多年前在電影院被男朋友按著等到最後看到了《雷神》的彩蛋一樣,驚喜又震撼:原來還可以這麼拍,彩蛋居然可以這麼玩!
點擊播放 GIF 0.0M
小小的彩蛋,為驚喜而生
關於「彩蛋」,我們現在多是將它跟電影聯繫,其中應用廣泛、也最為人所熟知的,則是漫威系列正片後的伏筆。
但事實上,彩蛋並非影視劇行業的專有名詞,它的前身其實是西方復活節上的「找彩蛋遊戲」。
基督教徒為了紀念耶穌復活,為這一天賦予了意義,而在這一天,西方人民會用樹葉和花朵的汁液將雞蛋烹煮得五顏六色,再用葉子包裹,讓人們在選擇時滿懷驚喜。如今人們則是會在雞蛋裡塞進各種紙條禮物,然後藏到房間的各個角落等待孩子們去發現。
因為在打開之前,人們並不知道找到的彩蛋裡有些什麼,所以從一開始,「彩蛋」就蘊含著驚喜和期待的意味。而在電影中第一次出現「彩蛋」的概念,現在則普遍認為是在1975年的喜劇歌舞電影《洛基恐怖秀》,復活節時劇組成員們沒有找到的彩蛋,在影片播出後被細心的觀眾們發現了,十分驚喜,也因此,之後的電影開始慢慢嘗試在影片中放入彩蛋,以帶給觀眾們更好的觀影體驗。
在國外,電影彩蛋被稱為「斯汀格stinger」,意為蜜蜂尾巴上的尖刺,現在則泛指電影中被導演編劇藏起來,觀眾們如果不仔細觀察就會忽略的有趣細節。這些彩蛋大多出現在片尾,以漫威冗長的演職員表後才出現幾秒的畫面為代表,不過隨著影視業的不斷探索發展,彩蛋被藏起來的位置也不只是局限於片尾,片頭、片中都可能藏著彩蛋,出現形式也可以是聲音、畫面、人物甚至是文字,往往一閃而過,稍縱即逝。
彩蛋形式舉例:
聲音:《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片尾只有一個聲音彩蛋,讓觀眾對後續故事產生聯想;
畫面:《鋼鐵俠》片尾神盾局局長站著等託尼,隨著他的話也引起了後續的漫威系列其他英雄;
人物:《泰囧》中範冰冰作為王寶強的女神出境,引人捧腹又極具趣味;
文字:《北京遇上西雅圖》中文佳佳的男友一直是聲音出境,最後結尾字幕才出現配音人是劉儀偉,讓觀眾驚喜。
也正是因此,觀眾和導演間開始了一個秘而不宣的遊戲:導演在影片中埋下細小的「蛛絲馬跡」,觀眾們在觀看過程中目光如炬進行搜尋,最終一同獲得埋下彩蛋-被發現、尋找彩蛋-發現彩蛋的成就感。而在《隱秘的角落》中,很多受制於嚴格的審查制度而不便呈現的「真相」,也被導演和編劇細心地作為彩蛋藏了起來,這些彩蛋一旦被發現,帶給觀眾的驚喜和震撼甚至會遠遠超過文本敘事所帶給他們的直觀感受。
那些隱秘的角落,都被細心藏在了彩蛋細節裡
《隱秘的角落》改編於紫金陳的推理之王三部曲的第二部《壞小孩》,講述了三個小孩威脅一個殺人犯的暑期冒險故事。
ps,推理之王系列:《無證之罪》《壞小孩》《長夜難明》
作為一名在觀影之後迅速將原著刷了遍的雙重受眾,我發現劇版和小說版上,雖然一些人物、人物關係、甚至故事情節上有所出入,但假如我們發現了掩蓋起來的彩蛋背後的故事,一定會為影片中關於笛卡爾的情節設置拍手叫絕,正如影片最後張東升被擊斃前那句「你可以相信童話」所言,是皆大歡喜的童話,還是童真魔鬼的真相,模稜兩可,卻又極具故事張力。
一切要從一場失足墜樓的意外說起。好孩子朱朝陽目睹了同父異母的妹妹朱晶晶的墜樓,擔心失去父親的愛的他選擇了和普普、嚴良兩個小夥伴一起保守這個秘密,從此三個小孩的秘密又多了一個:目睹少年宮老師張東升將嶽父母推下懸崖,幫兩位小夥伴隱藏行跡並向張東升勒索三十萬,以及保守朱晶晶墜樓時自己也在五樓的秘密。
點擊播放 GIF 0.0M
當三個小孩對上一個殺人犯,這個暑假怎麼看怎麼兇險,而朱朝陽面臨的不僅是跟殺人犯的鬥智鬥勇,更是母親讓人窒息的愛和父親不平等的愛,一番糾結和痛苦之後,張東升伏誅,三個孩子也各得其所,一切看起來就像一個孩子們冒險後的童話。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最後一集,張東升看到警察來後,站起來對朱朝陽說了一句話,配音和字幕是,「你可以相信童話」,但畫面裡他發的音節明顯是兩個。他到底說了什麼?網友們扒出來,在未被刪改版中,張東升說的是「高手」。
一個背負數條命案的罪犯,向一個未成年少年「認輸」,可以預料,一旦這個結局被如實放出,觀眾們關於朱朝陽是否真的如他表現出來那樣乖巧無辜的討論一定會掀起軒然大波。未成年人犯罪的題材,誤導性太大,所以導演不得不進行了刪改,但正是如此,才讓整部影片更具可討論性。
點擊播放 GIF 0.0M
事實上,在之前時不時的細節和彩蛋中,關於真相的線索已經被鋪設地七七八八了。片頭黑白動畫中三個小孩的隱喻、朱朝陽滴了血的筆記本、11集最後朱永平聽到拉鏈聲後刪掉錄音的舉動以及火焰燃燒聲、朱朝陽回憶中普普那句「她要掉下去了」、普普留下來的信、朝陽東升名字的相似,都隱晦地揭露了朱朝陽是否無辜的真相;
而嚴良二人搭車時出現的永平水產字樣、三隻小雞的故事、9集最後張東升和妻子徐靜關於女兒外貌的討論、劇中影視劇中的臺詞等,又為人物行為提供著動機和解釋,讓情節過渡更加自然。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同一個文本敘事之上,觀眾們可以生發出無數的構想,而那些不易察覺的細節和彩蛋,則成為了那些構想的佐證,支撐著大膽設想之後的無數可能。
導演辛爽在接受訪談中表示,單純的善和惡並非團隊的創作初衷,「這裡所有人都是因為對愛有了錯誤的理解,有的人把愛理解成佔有,有的人把愛理解成卑微,有的人把愛理解得很自私,有的人把愛理解成強迫、控制。我們內心創作的初衷,就是把人性的複雜一面展現出來。」
「你可以相信童話」,反而言之即現實未必如此但你可以選擇相信。朝陽是善是惡?結局是喜是悲?全看我們如何選擇素材,而這些彩蛋彼此配合所構成的無數可能性,又引起了觀眾們的熱議,對於本就口碑質量過硬的影片而言,又是一次不錯的流量反哺。
以用心換用心,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真摯」的國產劇
說真的,在看這部劇之前,我原本是打算像之前一樣,不用想的太多,跟著編劇走就行了,然而事實是,當我看完幾集之後,開始責怪自己想的太少,已經完全跟不上網友們的思路了。
這個發現一度比去尋找劇中的彩蛋還讓我驚喜。曾幾何時,國產劇幾乎成了「注水劇」的代名詞,觀眾們已經完全不需要帶上腦子去看了。導演說演什麼,我們就看什麼,編劇寫什麼,我們就接受什麼,久而久之,那些突兀、不合理的地方已經可以被我們下意識地「諒解」,畢竟雖然導演拍得不太合常理,但我們了解就行了,不是嗎?
這份過度「包容」或者說縱容,不知道造成了多少無腦劇的盛行,也讓這樣一個錯覺橫行:導演以為觀眾只要單方面接受自己的片子就好,自己想怎麼拍就怎麼拍;觀眾覺得拍片也不易,能忍則忍,反正自己能理解就行。久而久之,再難尋十年磨一劍的精良製作,再難尋值得我們興致勃勃一刷再刷的誠意之作。
為了在原著改編的基礎上打好故事架構,所有人每天的工作就是把自己關在一個屋子裡,有塊黑板,我們就開始聊。所有創作都不可能跟最初想的一樣,特別是劇本,可能調整一場戲,前後十場都變了,得不斷地進行調整……從2018年年底一直到2019年7月開拍前我們都在進行。——辛爽
雖然沒有到十年磨一劍的刻苦程度,但不能否認,《隱秘的角落》確實給我們帶來了一次成功的觀影體驗。畫面和故事誠意滿滿,彩蛋和細節足夠考究,也因此激發了觀眾們關於「此劇值得推敲較真」的信心,並且願意動腦去挖掘敘事鏡頭背後更大的腦洞和可能性,以用心製作換用心觀看,這一次接收雙方的良性互動,真的讓人很欣慰了。
所以對於那些遇到了良心好劇的觀眾而言,你們get到了挖彩蛋才是觀影的正確姿勢了嗎?而那些正在拍攝或即將拍攝的影視劇作品,你們領會到了取信於觀眾的究極奧義了嗎?
參考資料:
詹娜《當代國產電影「彩蛋」研究》
辛爽訪談資料
紫金陳小說《壞孩子》
文/小影吉
圖/網 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