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是我知道的第一個臺灣景點。可能許多人都和我一樣,是通過書本去感受日月潭的美。而在許多人的認知裡,日月潭與阿里山就是臺灣的代名詞。
日月潭位於臺灣中部南投縣魚池鄉,是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也是臺灣最美麗的高山湖泊,素有「臺灣心臟」的美譽。日月潭面積約9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0米,以拉魯島為界,東側形如日輪,西側狀似彎月,所以被稱為日月潭。這裡的春夏秋冬與晨昏晴雨,都擁有完全不一樣的景色。特別是秋天的夜晚,湖面薄霧氤氳,日月潭仿佛籠罩在一層薄紗下。明月倒映在湖中,波光搖曳,景致最是靜謐純美。如果想飽覽日月潭全景,乘日月潭纜車是最好的辦法。纜車以九族文化村觀山樓為起點,終點在日月潭湖畔的青年活動中心,短短10分鐘的時間即可將日月潭的美景盡收眼底。
日月潭周圍地區是原住民部落的聚居地。日月潭中的拉魯島,自古以來便是邵族的祖靈聖地。可能是因為原住民虔誠信奉神靈的緣故,臺灣許多原住民聚居地附近的景點,都流傳著許多有趣的傳說,日月潭也不例外。
日月潭最著名的傳說中,男主角名曰大尖,女主角叫水社。相傳200年前,一對惡龍從阿里山來到這裡,見到一汪如此清澈碧綠的潭水,心生歡喜,便在潭內長久地住了下來。一天傍晚,惡龍見天際火紅的太陽眼裡客人,如同紅色的圓盤,便將其攬入潭中。隨後,皎潔清亮的一彎月牙升起,惡龍又將其擒下,與太陽一併佔為己有。自此,天地混沌一片,漆黑一團,民不聊生。這一切,被一對居住在潭邊的新婚伉儷親眼目睹,他們便是大尖與水社。兩個人眼見民眾苦不堪言,決定不管多艱難,也要將日月從惡龍的手中奪回,讓天地恢復以往的生機。水社擅長刺繡,於是她
便繡了兩個極像太陽與月亮的繡球,趁惡龍在水中拋玩日月的時候丟入潭中。
果不其然,惡龍不辨真偽,將繡球錯當日月玩耍了起來。箭術了得的大尖見狀,立即拔出弓箭將兩條惡龍射死,終於奪回了太陽與月亮。可惜,他們沒有神力,始終無法將日月拋上天空。此時,一位剛好路過的神仙告訴了他們一個辦法,只有將二人變成兩座山峰,方可將日月託舉上天。於是,日月最終歸位,而潭邊也多了一座大尖山和一座水社山。神仙為了表彰他們的無私壯舉,將碧潭的北半邊變做一輪圓日狀,南半邊變做一彎柳月狀,終年陪伴著這兩座山峰。如今,這個感人的傳說依舊流傳在日月潭地區邵族原住民族中。
日月潭周圍不乏酒店,咖啡店,餐廳與手工藝品店,在這裡甚至還能見到一些名人公館,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由蔣公行館改造而成的涵碧樓。據說,在此住一晚要超過1萬元新臺幣,如此不菲的價格也創下了臺灣所有觀光酒店的最高價記錄。如果你的時間充裕,建議在日月潭附近找一家比較經濟實惠的民宿,小住一晚。如此,日月潭一天之中最美的兩個時刻——清晨和黃昏的美景,你便都能欣賞了。
的確,如果拿日月潭與國內的山川湖泊相比,並不似想像中那般驚豔。但日月潭寧靜祥和的氛圍,清澈碧綠如翡翠的湖面,層層疊疊的山巒,縈繞在耳邊的高山族清麗歌聲......種種元素,將日月潭獨特且淳樸的風情逐一勾勒,描繪出一幅極富魅力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