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個人徵信報告被稱為「經濟身份證」,在當前信用經濟和數字經濟越來越發達的時代,個人徵信報告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內很多城市都推出了城市版的「信用分」系統,如杭州的「錢江分」、溫州的「甌江分」、麗水的「綠谷分」,說明個人信用在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都能「天衣無縫」地進行運用。
當然,小編是一個銀行從業人員,現在銀保監等機構要求每家金融機構加強對員工行為的管理,因此小編每年都要去人行拉徵信報告「上繳」給單位。
下面,由我帶大家進行新舊徵信的一對一比較,看看新版機打徵信(授信機構版)到底長什麼樣?
一、個人基本信息部分
新版本
老版本
個人基本信息部分主要包括三大板塊的內容:身份信息、居住信息和職業信息,通過對比後發現,除了位置排列上有些差別,其餘各要素差別不大。
二、信息概要部分
新版本
新版本的信息概要包括:信貸交易信息提示、信貸交易授信及負債信息概要、查詢記錄概要。
主要變化:
新版本精簡了「發卡法人機構數」;信貸交易信息提示從舊版本的橫向排列改成豎向排列,更加清晰地使讀者看清「貸款」「信用卡」「其他」等種類;新版本增加了「查詢記錄概要」,使讀者不用翻閱到最後便可看到哪些查詢了幾次,一目了然,一清二楚。
三、信貸交易明細信息
新版的貸款部分
舊版本貸款部分
新版本信用卡部分
舊版本信用卡部分
信貸交易明細信息是個人徵信報告的「重頭戲」,有的人有幾十張信用卡,那拉出來就真的變成一本書了。
對比新舊版本,這一部分的主要變化有以下幾個方面:
1.貸款方面,新版本的貸款信息增加了分類,即增加了區分「非循環類貸款」和「循環類貸款」的科目,如辦理了房屋按揭貸款,就會顯示在「非循環貸款」科目裡面,辦理了消費類貸款,一般就會出現在「循環貸款」科目裡,區分這兩者最簡的方式就是看你的貸款是不「隨借隨還」的,小編這筆都是一次性還本付息和分期還款的,所以都是在「非循環貸款」裡。
2.信用卡方面,對卡信息由文字介紹改成了「純表格」,更加直觀反映信用卡的全部信息要素;增加「未出單的大額專項分期餘額」「剩餘分期期數」信息要素,更直接地反映信用卡額度之外的消費分期金額,真實地反映負債率。
3.以上貸款和信用的帳戶使用信息和餘額更新頻率由原來近一個月,改為了T+1,這應該是新版本徵信最大的變化。
四、公共信息明細部分
新版查詢記錄
公共信息查詢部分基本沒有什麼變化,但是更新頻率應該會更快,而且隨著大數據接口的開放,相信人行在日後會採集到更多數據納入到公共信息裡面,如:電信話費帳單、個人社保繳納情況、個人納稅、個人犯罪記錄、個人出行違規違章等等內容。
個人如何保護併合理利用徵信報告?
今年是個特殊的年份,受疫情影響,許多人經濟收入來源受到一定影響,進而影響了貸款和信用卡還款,為避免產生大量的徵信逾期,人行也及時下發文件,要求各金融機構建立徵信逾期豁免條款,對因疫情影響暫時失去還款能力的借款人進行徵信豁免。
但政策只是一時的,馬上,全國各地都降低了疫情防控應急響應,待疫情完全過去,大家也要重新認識和做好徵信保護工作了。
首先,切勿產生逾期。因各家銀行對判定逾期的標準不一樣,有的銀行是過了還款時間的第二天就作為逾期上徵信,有的銀行是有2-3天的緩衝期,所以持卡人和借款人一定要問清楚銀行政策,防止徵信逾期。
其次,產生逾期後及時提出異議。如果是由於疫情影響,請及時致電銀行客服或者當地網點電話,提交證明資料消除逾期記錄,如果疫情結束前不操作的話,記錄很有可能就要保留5年了。
最後,切勿頻繁查詢徵信報告。據了解,人行對每位公民開放免費查詢次數是每年2次,超出了要收費,大概是5-10元;此外,由於現在網貸和線上貸款五花八門,各位千萬不要亂點,點一次查一次徵信,最後弄「花」自己徵信報告導致貸款無法獲批是很不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