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普法
來源:視覺志(ID:iiidaily)
作者:小左
這幾天,大家都在討論張玉環26年後的沉冤昭雪。
確實,這遲來的正義背後有太多人的執著,不肯放棄的張玉環大哥,等待前夫的宋小女,毫無抱怨幫助妻子為前夫伸冤的宋小女丈夫,還有多年來不斷在牢獄中寄出手寫信的張玉環……
實際上,他們的勇敢和堅持不是等來了正義的從天而降,而是等到了那個真心實意,願意為張玉環伸張正義的人——
他叫王飛,是本次張玉環案的律師,也是這次26年冤案得以平反的關鍵人物。
1
2017年,距離張玉環入獄已經23年。23年裡,張玉環和他的家人一次次感受到什麼是求助無門,什麼是有冤無處伸。
那時張玉環的哥哥其實已經束手無策。直到江西一名記者,將一位律師介紹給張玉環。
這名律師就是王飛。
張玉環家徒四壁,根本沒有錢請律師。於是他們提出:如果勝訴,如果拿到補償金,會用以支付律師的費用。
王飛拒絕了,他不忍心。
「最難的是他們,對於一個這樣的家庭,怎麼能再收律師費。」
非親非故,沒有巨額報酬,但是他卻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去幫張玉環伸冤。為什麼呢?現代社會還有這樣的事情嗎?
王飛回憶起第一次見張玉環的情景:他非常激動。本身語言表達不是很好,還顫抖地說著南昌話。我問他為何這麼激動,他告訴我說:「二十幾年了,一直未有人過問,現在終於有人來幫我洗清冤屈了。」
張玉環打動了王飛,翻看卷宗後王飛也發現:張玉環的判決存在很大問題,比如當年張玉環一審宣判時,並無律師為他辯護;比如張玉環被定罪的證據十分不足,而定罪的依據只是張玉環的認罪書,但張玉環在庭上數次喊冤,聲稱自己是被屈打成招。
相信張玉環無罪,讓他能夠重獲自由,支撐王飛堅持三年辦理這個案件。
雖然很累,伸冤的路很長,雖然家屬連基本的差旅費都支付不起,但在南昌監獄看到那雙渴望清白和自由的眼神,王飛無論如何都無法抵抗。
那是來自地獄深處的吶喊,那是對光明的渴望……將心比心,我心軟了,終於決定要幫張玉環一把,算是對我們良心的救贖。
2
王飛和尚滿慶律師自行墊付車旅費,在隨後的三年時間裡,奔波在監獄、當事人所在村子、檢察院、法院之間。不僅如此,他不停在各個社交媒體發布張玉環案件的情況,希望喚起更多人關注冤假錯案。
他和參與這件案子的尚滿慶律師、冷克林律師、羅金壽律師、張維玉律師、張進華律師、燕薪律師、程廣鑫律師提出了案件中的多處疑點,成為張玉環翻案的關鍵。
宣判張玉環無罪當天,王飛終於放下了這個扛在肩上三年的擔子:「沒有激動和喜悅,我心中的那口氣終於鬆了下來,張玉環終於可以走出牢籠,過回一個正常人的生活了。 」
王飛奔波了三年,不計酬勞。為的也只是少一個蒙冤受辱的人。
這已經是王飛第三次坐在辯護席,聽到自己的當事人被宣判無罪了。
3
1999年1月17日,唐山市遷西縣新集鎮新集村兩名女童被人殺害。兩天後遺體被人在村中井裡發現。
1月25日,公安部門宣布破案,當年17歲的廖海軍被認為有重大嫌疑。3月8日,廖海軍被捕。2003年7月9日,廖海軍以涉嫌故意殺人罪被判處無期徒刑。而廖海軍的父母,則被判定為包庇罪,均被判5年有期徒刑。
一個平凡的三口之家,一夜崩塌。
當年一家三口都在獄中,沒有人幫他們奔走申訴。直到廖海軍的父母相繼刑滿出獄,他們才開始漫長的伸冤之路。
但因為當年遭遇的刑訊逼供和漫長牢獄生活,廖海軍的父親廖友沒能支撐太久。
廖友在出獄後,因腎功能衰竭而長期依賴藥物治療。因為當年被踩踏面部,廖友的牙齒大面積脫落,出獄後幾乎無法正常生活。2011年,年僅50歲的廖友就抱憾去世。
廖海軍的母親黃玉秀獨自支撐。王飛就是這時成為了黃玉秀的代理律師。
不久,在他們的層層奔走下事情出現了轉機,案件重新審理後,廖海軍被判取保候審。
2016年,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廖海軍故意殺人案。廖海軍以為再次開庭,自己會被判無罪。只是直到2018年,兩年的等待依舊沒有等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這年黃玉秀沒有等到一個答案,遺憾離世。
4
黃玉秀去世後一年,王飛依舊在為生者奔走。廖海軍取保候審後每月僅有1000元收入,如今父母離世,他已經家破人亡。
在黃玉秀去世一個月後,法院宣判廖海軍一家三口無罪。
廖海軍已經形單影隻,他在法院門口,對著父母的遺照,磕了個響頭,「爸媽,我們無罪了。」
可是,他已經從少年人變成了碌碌無為的中年,他沒了父母,失去了青春和一切。
其實王飛此時已經可以從這個案件中抽身,他的當事人已經離世,並且案件已經宣判。
但是看到廖海軍,想起這十幾年一家三口被一個冤案改變的命運,他又加入了幫廖海軍追責當年刑訊逼供責任人,討要補償金的工作中。
有人問過王飛為什麼要接這種法律援助案件?掙錢基本不可能,又十分困難,甚至得罪人。而且案件年代久遠,當年牽扯的當事人可能已經飛黃騰達,翻案背後,遠沒有普通人想像的那麼簡單。
王飛說:「冤案可以慢慢平反,心死了,精神絕望了,那麼整個世界都坍塌了。我不喜歡看到一個絕望的靈魂,我想拉他一把。這就是我代理冤假錯案申訴的『初心』。」
5
王飛認為這是他作為一個律師應該做的,這只是他的初心罷了。但是現在記得初心,實屬難得。
張玉環的案件勝訴後很多人給王飛留言,他們中的大多人都是在訴說自己的冤情。希望王飛也能幫他們一把。
有一條這樣的留言被贊了很多次:「我這些年一直在打官司,遇到最多的是只會跟我談錢,卻絲毫不負責的律師,希望能有更多像王律師這樣的人,就能少一個蒙冤的靈魂。」
的確,所以王飛這些年沒有停止過這樣法律援助案件。
6
這些年,王飛一直花費很多時間在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伸冤官司上,為的不是名利,而是當年成為律師時最初的理想。
王飛律師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描述自己的職業理想和現實的平衡:
當年還在上大學,那時談到理想,談到伸張正義,熱血沸騰,一些前輩以「過來人」的姿態笑我們不諳世事,too young too simple.
後來,我沒聽他們的,我願意自己去嘗試。十幾年過去了,我還是當年那個我,執拗地踐行著自己的理想,從未被世界改變。而且,也沒有把自己混得慘不忍睹。所以,經驗主義未必可靠,關鍵看你自己的堅持。
你堅持什麼,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善待世界,世界就會善待你。
王飛律師實踐著他最初對自己職業的誓言。律師這個職業,時常不被看作永遠偉大和正義的。
但我們深知,一個案件,一個卷宗背後,是一個人的一輩子,是一個家的頂梁柱。
一個判決背後,是受害者等待的一個說法,是無罪者期待的一聲清白。希望,真的是非常珍貴的東西,我們但凡勻給別人一點點,就足以使他(她)重新站起。
希望有越來越多這樣的律師能夠不忘初心,為喑啞者發聲,為法理而仗劍。
關於作者:視覺志(ID:iiidaily)用文字記錄生活,用照片描繪人生,每晚聽你傾訴喜怒哀樂,陪你走過春夏秋冬,撐起朋友圈數千萬人的精神世界。轉載請聯繫(ID:iiidaily)授權。
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