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戴耳機三小時患耳聾】怎樣挑選合適的耳機,保護聽力?

2021-02-19 營養師顧中一

本文3600字 寫作用時10小時 閱讀約需5分鐘

  太長不看版  

在嘈雜的環境下耳塞、降噪耳機都有助於保護聽力,哪怕你不是開飛機,坐地鐵的時候也最好戴上。

平時在安靜的環境下,使用耳機聽音樂的音量最多設置在最大音量的60%,音量越小越好,時間不超過一小時。

從保護聽力的角度來說,日常使用耳機頭戴式好於入耳式好於平頭。

目錄:

1.世衛組織:全球約11億年輕人面臨聽力受損風險

2.「未老先聾」?重視聽力損失很有必要

3.怎樣科學選擇、安全用耳機?

4.個人提醒

參考資料:

Fligor B J , Cox L C . Output Levels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Portable Compact Disc Players and the Potential Risk to Hearing[J]. Ear and Hearing, 2004, 25(6):513-527.

Peng J H , Tao Z Z , Huang Z W . Risk of Damage to Hearing from Personal Listening Devices in Young Adults[J]. The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2007, 36(03):179.

Henry P , Foots A . Comparison of User Volume Control Settings for Portable Music Players with Three Earphone Configurations in Quiet and Noisy Environment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gy, 2012, 23(3):182-191.

Kim G , Han W . Sound pressure levels generated at risk volume steps of portable listening devices: types of smartphone and genres of music[J]. Bmc Public Health, 2018, 18(1):481.

丁伶萍, 孟照莉, 鄭芸. 長期佩戴耳機對青年人擴展高頻聽力的影響[J].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誌, 2018(4).

鍾蕊霜, 張驁桀, 時沛. 不同類型耳機對人聽力的影響[J]. 黑龍江醫藥, 2015(2):383-384.

高黎黎, 黃豔梅, 楊柳, et al. 大學生耳機使用狀況及對噪聲性聽力損傷影響[J]. 中國公共衛生, 2011, 27(3):362-363.

高福秀, 張芩娜, 王斌全. 耳塞型耳機對青年聽力的影響[J]. 護理研究, 2000, 14(3):101-102.

鍾蕊霜, 張驁桀, 時沛. 不同類型耳機對人聽力的影響[J]. 黑龍江醫藥, 2015(2):383-384.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66/wr/mm6605e3.htm

https://www.forbes.com/sites/marksparrow/2019/02/21/audeara-slashes-the-price-of-its-hearing-protection-headphones-to-mark-world-hearing-day/#1d73898e3e04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news/are-your-kids-headphones-permanently-damaging-their-hearing#1

https://www.nidcd.nih.gov/health/noise-induced-hearing-loss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news/are-your-kids-headphones-permanently-damaging-their-hearing#8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news/loud-noises-bad-for-your-health#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ase-locked_loop

匡正.降噪耳機會損害聽力?明明是保護吧. 科學大院.2017

我自己是一個習慣戴耳機的人,常常一天十幾個小時都戴著, 前段時間數了一下,這些年買過86個耳機。

最近一個月買了6款,有兩個買了以後感覺不太合適就抽獎送粉絲了,2個被顧大美丟馬桶裡衝走了,1個已經壞了,一個剛買2天……

這種情況下,微博上每當有所謂戴耳機損傷聽力的新聞,就會有粉絲@我。

其實我自己使用耳機時會非常注重保護聽力,但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有戴耳機入睡、在嘈雜環境中提高耳機音量等錯誤使用耳機的習慣。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有關聽力保護、耳機挑選和使用的話題。

明天(3月3日)就是「國際愛耳日」了,世界衛生組織前不久發布了一組新的相關數據:

目前全球約11億年輕人(12~35歲)因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而面臨不可逆的聽力損傷。殘疾性聽力損失人士數量在2050年或將增至9億以上,即每10個人中就有1人存在殘疾性聽力損失。

另外,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大約有4.66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其中3400萬是兒童。兒童聽力損失60%的原因都是可預防的。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呼籲:應當儘早識別並且幹預聽力損失。


這一點我還是很有感觸的,因為我的奶奶她的聽力就很不好。我爺爺又是一個阿爾茲海默病重症患者,所以現在基本上我沒法通過打電話的形式來傳遞我的關心,還是得直接去看望他們。

首先有些人可能有麻疹、腮腺炎,容易引起感染,特別是耳部的感染,包括藥物也可能對耳朵產生毒性,需要重視,出現突發性耳聾別不當回事,趕快去就醫。

預防的方法包括免疫接種,比如麻疹、腦膜炎、風疹、腮腺炎等疾病的相關疫苗,做好個人衛生,包括孕產婦要注意日常生活保健。

再有就是長期處於環境非常嘈雜的人了。

世界衛生組織鼓勵個人使用保護性的裝置,提醒大家使用比如耳塞、降噪耳機、頭戴式耳機,並且推出了一款軟體來幫助人們檢查聽力

大家可以下載hearWHO這個app,軟體會模擬實際環境讓你識別三個數字,記錄結果,從而篩查你的聽力。

相關國際機構也與世界衛生組織一同開始推出對於個人音頻設備的新標準, 其中包括對於最大音量以及持續時間的追蹤, 進而好給出健康提醒。

據我所知,其實之前某些音頻設備品牌已經在耳機中內置這些功能了, 但是以我個人經驗來說,大家自己有保護聽力的意識才最重要的,否則廠家再怎麼提醒你也沒用。

保護聽力有一個最常見的 「60/60原則」。即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時間控制在60分鐘以內。當然,音量顯然越小越好。

很多人會覺得:這個音量根本聽不清啊,特別是周圍環境嘈雜的情況下,為了聽清楚耳機中傳來的聲音必須把周圍音量調大啊?

這種情況就需要阻隔周圍噪音了。比如我們家顧大美在坐高鐵的時候,我就會給她戴一個壓耳式耳機,一方面讓她可以老老實實在那裡看小豬佩奇,不影響周圍乘客。 一方面也是減少噪音對她聽力的影響。

一般聽力損失是從高頻聲音開始的,而這個區域不影響日常生活,所以如果你發現別人說話你都聽不清,這時候估計已經很嚴重了 。這時候應當及早進行相關的測試,使用輔助的設備,積極的就醫。

前兩天我爸跟我說看我的微博得知:顧大美又把藍牙耳機扔馬桶裡衝走了。

他看了很心疼,讓我給他一個我閒置的頭戴式耳機,他現在退休了經常坐地鐵,聽書的時候保護一下聽力。

我心想,顧大美衝走的耳機才60塊錢,我上一個給您的耳機可是999元的啊!

     

這叫做平頭耳塞

不過再一想,那個是平頭式的耳機,不隔音,確實不適合地鐵裡戴……

我還給過我爸一個入耳式的耳機,配了海綿耳塞,比我最常用的同品牌耳機高級兩代,貴了5倍,用那個不行嗎……

頭戴式耳機真的比入耳式更保護聽力嗎?

從科學角度,我爸的需求有道理嗎?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怎樣科學選擇,安全使用耳機。

我很喜歡的一個流行廣告語是:「帶上耳機,世界與我無關」,我也一直在追求這種狀態。

我平時雖然常常戴十幾個小時的耳機,但也基本都是不放音樂的狀態,主要是為了隔絕噪音,讓我能夠專注在工作上。

我在家辦公時,我經常會在外面上一個頭戴式主動降噪耳機,裡邊再塞一個有海綿耳塞的入耳式耳機,這樣基本上能夠消除周圍95%左右的噪音。

這種情況下顧大美無論怎麼樣嚎叫哭泣,我基本都聽不見……  正所謂父愛如山…… 體滑坡……

這種方法也是有文獻支持的,認為可以有效地降低噪音。

可惜這樣不是很舒適.. 

一般把20到200赫茲,算是低頻,200到4000赫茲算是中頻,4000到2萬赫茲屬於高頻。

低頻噪音比較難通過常規的耳機來消除的,從物理常識就可以推測出來,這需這樣要耳機隔音材質緻密、沉重,就會影響佩戴的舒適度,一般耳機也就降低20分貝。

因此要想有效的大幅度的降低低頻噪音,還是需要通過主動降噪耳機,其麥克風分析環境噪音後立刻生成相應的聲波將其抵消。

1.骨傳導

有人告訴我,骨傳導耳機很好,因為沒有塞進耳朵所以不會損傷聽力,真是這樣嗎?

骨傳導耳機他的聲音仍然由耳蝸來傳導,效果和空氣傳導沒有太大區別, 所以如果音量大,你能夠聽清, 還是會對毛細胞產生損傷。

骨傳導耳機的好處主要是減少了接觸,不容易汙染耳道誘發感染,同時也能做到在開放的環境下聽清耳機傳來的聲音。

2.頭戴式比入耳式好?

如果比較入耳式耳機和頭戴式耳機,不同的研究會有不同的結果。

比如有的研究發現,與頭戴式耳機相比,耳塞造成的聽力損傷會更嚴重,因為插到耳朵封閉了外耳道,實際內耳感受到的聽力會提高7到9分貝,因此也就導致了聽力損傷。

大多研究都顯示頭戴式比入耳式對鼓膜造成的聲壓會小一點,總體刺激會小一點。

當然如果周圍環境非常安靜,那可能戴哪種耳機就不那麼重要了。

所以有條件還是選頭戴式的好一些(雖然說夏天恐怕會很熱,也佔地方)。

我之前一直還擔心帶入耳式耳機的海綿會不會對我的耳道產生壓迫,比如影響我耳道血液循環等等。研究了下發現影響並不太大,沒有什麼證據顯示本身外耳道的這種壓迫會對聽力產生什麼影響。

但是比如耳塞汙染導致細菌滋生、佩戴不適導致疼痛啥的顯然還是存在的。

也得看是否適合自己的耳道,我買過最多次數的一款耳機就是因為造型和我的耳朵特別貼合,隔音效果又好,甚至我側躺都不會壓迫耳道,但是我老婆根本戴不了……


耳蝸中有一個小型的感覺細胞,叫做毛細胞,它可以把聲音能量轉化成傳遞到大腦內的電信號。

長期噪音會使耳蝸的一些血管和上皮出現了微循環障礙,嚴重的會造成毛細胞的死亡,神經退行性病變。

當然這個都是循序漸進的,比如有一項四川大學的研究發現年輕人耳機音量平均在40分貝以下,累積使用時間換算後在160天以內,和不戴耳機的人相比聽力不會受到什麼影響。

但如果平時戴耳機每天超過三個小時的年輕人就很容易出現耳鳴的症狀了。

這種耳鳴並不是平時自己就能感受到的耳鳴,而是說處於一個安靜的隔音室,這時候有高頻聽力損失的人更容易產生耳鳴的症狀。

我這裡還有一個觸目驚心的案例分享:

@WinterRoseLionHeart:從初中就開始戴耳機聽歌 超大音量 聽搖滾 天天聽 坐車聽 走路聽 前幾天突發性耳聾了 左耳 全聾 心態崩了 朋友們保護聽力啊。

 看到這條微博的朋友們 ,我用我的血淚教訓建議你們,不要經常熬夜,不要常常生氣鬱悶,不要時時戴耳機,能早睡就早睡,能外放就外放,去嘈雜喧囂環境戴上耳塞。

我突發性耳聾,左耳全聾,痊癒是不可能了,主要是會有頭暈目眩,耳鳴這才是最折磨人的!根本無法和人交流做事!不要再對健康漫不經心了!

總之基本上都和常規的常識是接近的,所以還是建議減小音量,減少佩戴時間為好。

有的人可能會在戶外使用耳機,這時候為了安全最好不戴耳機,要戴也戴開放式、半入耳式耳機,從而聽清楚周圍的環境。

有的耳機故意營造較好的低音效果,比如為了節奏更強一些,運動耳機往往會突出這一點,但是理論上這樣也會造成聽力損傷。

一些高端耳機可能解析度很強,但如果所配合的聲音前端不夠好會給你帶來很差的體驗,還不如隨便聽個響。

耳機這個東西也不能保值,我比較建議買幾年前出的旗艦款耳機,常常性價比較高。比如我最後送給我爸的是一款上市時售價1500元的主動降噪耳機,而現在只賣400塊錢……

你平時愛用哪種耳機?現在的聽力還好嘛?

你最近長痘了嗎?你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冒痘痘嗎?

A. 吃了發物

B. 吃得太辣

C. 吃得太甜

D. 吃得太鹹

E. 吃得太油膩

F. 沒有睡好

G. 沒有運動

H. 沒有曬太陽

正確答案就在我和Keep合作的小課程《好皮膚養成秘籍·如何祛痘》裡面。沒錯,像標題裡提到的一樣,我還會教你四個告別痘痘的方法。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掃描這個二維碼,或者打開手機中的 Keep app,點擊右上角的搜索欄,直接輸入「顧中一」三個,就能找到我的 Keep Class 啦!

另外附贈一個獨家粉絲福利!在Keep中右下角的【我】→【我的錢包】→【優惠碼】→輸入【好皮膚養成秘籍】,就能得到課程的85折優惠券。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哦~

希望你也能早日跟痘痘說拜拜👋

相關焦點

  • 每天戴耳機聽歌 會造成聽力下降嗎?
    問   市民劉女士:近日,我看到一家報紙上登了一個新聞,說是有個13歲的女孩因為長期佩戴耳機聽歌聽英語,患上了中重度耳聾。我想起來上大學的時候,有個同學因為與同宿舍的人相處不太融洽,所以除了上課以外,幾乎整天都戴著耳機聽歌,不和其他人交流。
  • 呵護聽力少戴耳機
    解放軍第309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張延平指出,儘管目前國人對耳朵的保護意識在提高,但整體與歐美國家仍有差距,戴耳機引起的聽力下降,以及職業場所、健身場所等噪聲汙染,都容易被人們忽視。  而在兒童聽力篩查與保護這方面,北京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張杰強調,應從0歲開始關注孩子的聽力,對聽力障礙早發現、早治療。
  • 帥小夥每天戴耳機聽音樂 結果耳聾了
    這兩天,記者在寧波市康復醫院耳鼻喉科卻看到聽到不少和耳朵有關的悲劇:17歲的英俊小夥喜歡戴著耳機聽音樂,被診斷為中度耳聾,父母悲痛欲絕;奶奶給孫子挑「耳屎」,結果戳穿孫子鼓膜;患中耳炎沒被發現,小女孩總吵著要把電視開大聲點,人也沒以前活潑了……  專家提醒:很多患者本來有健全的聽力,卻因為不正確的生活習慣等導致了不可挽回的損傷,實在太可惜了。
  • 睡覺戴耳機聽歌的當心耳聾!醫生:這是一種年輕人新型現代病…
    去醫院看耳朵 萬幸的是,醫生說他是暫時性耳聾 休息一段時間就能恢復 現在年輕人突發耳聾越來越多,如果超過72小時不治療,很可能會突變為永久性耳聾,讓你的後半輩子再也聽不到父母、愛人的聲音十分痛苦
  • 長期戴耳機竟能導致耳聾!一定小心這五點
    本文專家:鄒健,解放軍第522醫院,醫學碩士,主治醫師本文審稿:陳海旭博士,副研究員,解放軍總醫院南樓臨床部、老年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老年醫學研究所近日,福建福州一名大二女生因為戴耳機熬夜看視頻,一夜醒來突然出現失聰,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
  • 每天戴耳機殺時間,年輕人面臨「未老先聾」?
    張曉夢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和「耳聾」扯上關係,一年前被確診為突發性耳聾時她才25歲。生病前,每天戴耳機三個小時的習慣已經陪伴她快八年,從大學時期學英語、聽歌,到工作後通勤時戴耳機聽音樂來逃避公交車上的噪音,她從未察覺耳朵有任何異常。轉變是突然發生的。
  • 戴耳機聽音樂聽力下降 聽50分鐘搖滾樂會"輕度耳聾"
    聽力檢測在密閉靜音的聽力室進行,記者戴上耳機,耳機裡會發出由低頻至高頻(125赫茲至8000赫茲)不同音頻的不同分貝聲音,記者一旦聽到聲音就需要按下電腦按鈕記錄下來,由此形成聽力檢查記錄表。醫生介紹,聽力檢查記錄表上會顯示出被檢查者聽到的各音頻的最小分貝數。如果被檢查者能聽到25分貝以內的所有音頻的聲音,則說明聽力正常。
  • 【科普】一天戴多久耳機最合適?
    【科普】一天戴多久耳機最合適?3小時?還是更多?北京某高校大四學生張佳(化名)初中時有了一部mp4,此後,她就養成了戴著耳機聽音樂的習慣。「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睡覺都不摘耳機。只要有空就會拿出耳機戴在耳朵上,看個視頻、打個遊戲。」張佳坦言,她的確有一些不好的用耳習慣,心情煩躁時還會把耳機音量調到很大。
  • 寧波小夥每天戴耳機聽音樂 結果被確診中度耳聾
    這兩天,記者在寧波市康復醫院耳鼻喉科卻看到聽到不少和耳朵有關的悲劇:17歲的英俊小夥喜歡戴著耳機聽音樂,被診斷為中度耳聾,父母悲痛欲絕;奶奶給孫子挑「耳屎」,結果戳穿孫子鼓膜;患中耳炎沒被發現,小女孩總吵著要把電視開大聲點,人也沒以前活潑了……專家提醒:很多患者本來有健全的聽力,卻因為不正確的生活習慣等導致了不可挽回的損傷,實在太可惜了。
  • 【意外失聰】高三學生突"失聰"常熬夜戴耳機聽英語致突發性耳聾
    聽力和耳部檢查結果令小孫父母大吃一驚——年紀輕輕的小孫竟患上了突發性耳聾。醫生提醒,長期熬夜、精神壓力大、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期戴著耳機聽歌學習,都會引發突發性耳聾。高三學生突然「失聰」長期熬夜、戴耳機致突發性耳聾小孫今年上高三,備戰高考異常辛苦,經常熬夜,壓力很大。小孫的英語聽力不是很好,為了提高英語成績,小孫苦練聽力,他時常戴著耳機聽以避免影響他人。
  • 戴耳機聽音樂1小時,聽力下降20分貝?·都市快報
    記者 葛丹娣 通訊員 方序 魯青 本報訊 今天是第16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為——安全用耳,保護聽力。 據外媒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發出警告,由於年輕人喜歡戴耳機聽音樂,或者去酒吧夜總會,全球11億年輕人,面臨聽力受損的危險。
  • 小男孩常戴耳機聽歌,聽成中度耳聾丨聽力下降易患痴呆丨說話晚可能...
    20多歲的你,大概和點點一樣喜歡聽音樂:心情煩躁,戴上耳機聽音樂;心情愉快,戴上耳機聽音樂。聽音樂沒有錯,但音量和時間可得控制!不然,令人身心愉快的音樂就會變成對你有害的噪音。而噪音是目前造成聽力損傷的主要原因之一。
  • 戴耳機患突發耳聾 聽力損失不儘早幹預後果竟是這樣
    300元包幹價」的惠民禮包,主要為耳聾、耳鳴等耳部疾病的患者提供專業治療。經常有喜歡戴耳機、泡吧的年輕小夥患突發性耳聾,而同樣情況有的超過兩周才來問診,治療難度大大增加。「很多久治不愈的耳疾患者正是因為檢查不到位才使治療效果不明顯。」陳舒華說道,對於耳疾患者,要去正規的耳鼻喉專科醫院進行預約,找從事耳部疾病診療的專家好好檢查並做治療。
  • 戴耳機玩遊戲致失聰?你的耳朵其實不堅強 改善聽力小竅門看這裡
    近日一則新聞引發很多人的圍觀與討論,南昌一名31歲男子因戴耳機玩遊戲突然失聰,後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需要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醫生表示,這類突發性耳聾與不良的用耳習慣有直接關係。但是,日常通勤、工作佩戴耳機似乎已經成為我們的日常。
  • 如何正確戴耳機,減少對聽力的損傷?
    現在走到哪都能見到戴耳機聽歌、打電話的人們,耳機的出現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適應如今快節奏的生活,包括最近很火的「吃雞」遊戲,不戴耳機就很難知道敵人的方位,於是很多玩家除了吃飯時間,平時基本上都是戴耳機的狀態。耳機在帶給我們時尚、便利的同時,又會對我們的聽力產生損傷。
  • 淄博:青少年戴耳機聽音樂不宜超1小時 或損害聽力
    原標題:青少年戴耳機聽音樂不宜超1小時 專家:損害聽力  在嘈雜的環境裡,將音量開到最大,戴著耳機聽音樂入睡等場景,在生活中並不少見。然而這樣的用耳習慣是否健康,日常戴耳機該注意哪些事情?  2月25日上午,在3月3日全國愛耳日的前夕,記者就此諮詢了淄川區疾控中心的專家,專家表示,戴耳機時間過長或者音量過大,都可能對聽力造成損害。  「我用平板電腦看電影、聽音樂的時候,都是戴著耳機,有時候聽著聽著就睡著了。睡醒一看,才知道戴了好幾個小時的耳機。」淄川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平時走在路上會戴著耳機聽音樂,一聽就是幾個小時的時間。
  • 每天用耳機聽音樂幾小時 寧波25歲男子中度耳聾
    每天用耳機聽音樂幾小時 寧波25歲男子中度耳聾 2019年02月25日 09:01:28來源:中國寧波網記者 孫美星 通訊員 鄭軻   25歲的小夥子,每天用耳機聽手機音樂幾個小時,2年後發現耳鳴、聽力下降,因為就醫太晚,醫生判斷聽力損失終身不可逆。
  • 專家提醒:戴耳機聽音樂一天勿超3小時
    此次義診活動除了為人們提供新生兒聽力篩查及聾病遺傳諮詢、聽力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諮詢等,還為100名群眾提供免費的耳聾基因篩查檢測。  據免費提供檢測試劑的公司負責人介紹,根據統計,我國人群中耳聾基因攜帶者約6%,這些攜帶者中很多並沒有任何症狀,但如果夫妻雙方都攜帶有耳聾基因,則有四分之一的概率會遺傳給下一代。而如果母親是藥物性耳聾基因攜帶者,她的孩子則百分之百是該基因攜帶者。
  • 常放大音量聽耳機 小心耳聾找上門
    現在青年人常常戴耳麥耳機過度,或者是放高音響,造成聽力的下降。
  • 高三學生竟突「失聰」 常熬夜戴耳機聽英語
    聽力和耳部檢查結果令小孫父母大吃一驚——年紀輕輕的小孫竟患上了突發性耳聾。醫生提醒,長期熬夜、精神壓力大、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期戴著耳機聽歌學習,都會引發突發性耳聾。高三學生突然「失聰」長期熬夜、戴耳機致突發性耳聾小孫今年上高三,備戰高考異常辛苦,經常熬夜,壓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