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首顆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萬眾期待的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本次運載的衛星當中包含由平安銀行定製,國電高科研發的首顆金融界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天啟星座08星)。

"平安1號"的成功發射,是平安銀行布局天基物聯網,進一步部署星雲物聯網平臺邁出重要的一步,作為平安天基物聯網星座的首發星——"平安1號"正式展開在軌技術驗證和應用測試。衛星進入預定軌道後,將應用於電力物聯網、礦山水文監測、海洋牧場、智能貨櫃、生態環境監測、森林防火、綠色礦山和智慧農業等應用場景,助力平安銀行提升銀行、物聯網、供應鏈等方面的技術水平,為企業客戶提供更豐富的金融服務,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創新驅動,"平安1號"與"長徵八號"共書華章

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並強調要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此次發射的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和首顆金融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都是中國自主創新的最好體現。

本次發射是長徵八號首飛,長八火箭是國內首次把以液氫液氧和液氧煤油為推進劑的兩個子級模塊相組合,同等起飛規模下,火箭的運載能力更強。同時長徵八號也是我國首款國家立項商業運載火箭,將逐步取代老舊的長徵二號及長徵四號火箭,成為我國未來主力中型火箭,承擔起商業發射的重任。未來的長徵八號R型(CZ-8R)將使用箭體垂直起降技術,其芯一級和助推器將分別使用2臺和1臺1200KN液氧煤油發動機,具備2次啟動以及65%變推力能力。本次發射開展了部分功能驗證測試,預計在2025年前實現發動機的10次重複利用,2035年前實現完全重複使用。一旦芯級與助推器實現重複回收再利用,必將大幅度縮減商業發射成本,提高我國整個航天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而作為長徵八號首飛運載的衛星之一,"平安1號"是國內首顆由金融機構定製發射,用於金融服務的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的發射是平安銀行為推動全行轉型邁入新高度,啟動"星雲物聯計劃",組建"平安"星座聯盟的重要一環。通過打造天地一體化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幫助企業與其資產連接,為企業提供有效和可視化的資產監控與控制服務,同時提供數位化經營基礎設施,最終承載萬億級供應鏈及數字金融資產。對於賦能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推動商業銀行普惠業務發展,賦能傳統產業數位化、智能化、雲端化升級,具有非常高的實踐價值和推廣意義。

平安銀行自2016年開始持續加大科技和創新投入,推進和踐行數位化轉型。今年初,將打造"數字銀行、生態銀行、平臺銀行"三張名片提到了全行的戰略高度。該行以金融科技為抓手,全面推進數位化經營和線上化運營,通過全面融入集團五大生態圈,切入各類客戶場景,掌握客戶的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等數據,進而提供精準的產品與服務,打造開放互聯的平臺,通過多贏的模式,持續延展集團獲客邊界,真正實現"一個客戶、一個帳戶、多個產品、一站式服務"。

打造物聯網中臺,探索萬物智聯無儘可能

下一步,平安銀行將結合自身優勢,積極探索"物聯網+金融"新道路,創新打造"星雲"物聯網平臺,連接數據與實物資產,為客戶提供支付結算、新型供應鏈金融、跨境金融、財資等全面金融服務的同時,形成數字資產挖掘,數字資產確權,數字資產價值實現的"數字經濟閉環",實現開放融無界、萬物互聯。

星雲平臺通過工業網際網路設備感知、車輛行駛狀態監控、生物體徵監控、倉儲情況監控等技術手段,對監控數據與經營系統數據進行交叉驗證,實現客戶畫像、經營分析、風險預警,向實體經濟輸出智慧製造、智慧車聯、智慧農業、智慧能源、智慧基建、智慧物流等解決方案,在實現數位化金融的同時落地產業互聯,促進傳統產業數位化升級。同時星雲平臺全面融合了中臺設計理念提高復用輸出效率,以分布式構架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和延展性,並且通過 API 和 SaaS 封裝等技術支持開放銀行理念落地,全面實踐數字銀行和生態銀行理念,提升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目前星雲平臺已接入物聯網設備超過33萬臺,形成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倉儲物流、新能源、智慧養殖等五大行業的標準化解決方案,並對接多家核心企業和頭部平臺,支持數十個生態合作項目落地。

今年,備受關注的"新基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家發改委指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排在首位的就是信息基礎設施。其中,列出了以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平安銀行部署星雲物聯網平臺是衛星物聯網的前行者與踐行者,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平安物聯網星座的全面組網運營,還將為我國衛星網際網路積累產業化及全球化運營經驗,成為我國物聯網領域重要的新型基礎設施,加速衛星物聯網及數字金融相關產業發展,加速傳統產業的數位化轉型,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新支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首顆金融界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首顆金融界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魏倩)記者今日從平安銀行獲悉,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本次運載的衛星當中包含由平安銀行定製
  • 金融界首顆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萬眾期待的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本次運載的衛星當中包含由平安銀行定製,國電高科研發的首顆金融界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天啟星座08星)。「平安1號」的成功發射,是平安銀行布局天基物聯網,進一步部署星雲物聯網平臺邁出重要的一步,作為平安天基物聯網星座的首發星——「平安1號」正式展開在軌技術驗證和應用測試。
  • 金融領域首顆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林娉瑩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本次運載的衛星當中包含由平安銀行定製,國電高科研發的首顆金融界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天啟星座
  • 從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的成功發射看中國平安的科技戰略
    馬斯克發射衛星了,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做到了火箭的重複利用,被稱為"鋼鐵俠"。阿里巴巴2018年的時候發射了"糖果罐號"無人太空站和"天貓國際"號通訊衛星,目的是為了娛樂。百度和騰訊還沒發射過衛星。其他民營高科技企業暫時還沒這個意願和能力。
  • 今天,7顆「瓢蟲」小衛星成功發射
    中青在線北京12月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今天12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沙特-5A/5B衛星發射升空,搭載發射的10顆小衛星,也均進入預定軌道。這其中就有7顆「瓢蟲」小衛星,該系列衛星完成在軌測試後,有望開啟「星座物聯網」驗證。
  • 「瓢蟲系列」衛星成功發射 計劃明年發射物聯網衛星
    中新網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 張素)7日12時12分,「瓢蟲系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二丁火箭升空入軌。記者從衛星的研製運營方獲悉,「瓢蟲系列」將開展衛星物聯網系統級驗證。  七星瓢蟲「草根氣質」  7顆衛星中,主星「瓢蟲一號」為百公斤級衛星,其餘有3顆6U立方星、3顆3U立方星。
  • 衛星網際網路板塊走強 天啟6號衛星成功發射 我國物聯網星座已八星在軌
    格隆匯10月27日丨衛星網際網路板塊走強,菲利華大漲7%,全信股份漲超6%,振芯科技、亞光科技、中海達等紛紛跟漲。 26日晚,天啟6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
  • 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成功
    IT之家11月2日消息 北京時間11月1日晚23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17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據了解,本次發射的衛星屬於地球靜止軌道衛星。這顆衛星是整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第41顆,同時也是北鬥三號系統的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 天啟星座08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國電高科持續發力新業態新模式
    《衛星與網絡》楊豔 報導12月22日12時37分,天啟星座08星(平安1號)在我國海南文昌發射場搭載我國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順利升空入軌,衛星經過平臺及載荷測試後,將與天啟星座其他在軌衛星組網運營。
  • 7顆「瓢蟲」小衛星發射開啟「星座物聯網」驗證
    據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記者董瑞豐)「瓢蟲」系列7顆小衛星7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升空入軌。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成功發射
    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也是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標誌著我國航天領域探索太赫茲空間通信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
  • 我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原標題:我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飛行次數上百新華社西昌4月20日電(記者謝佼、李國利)4月20日深夜,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4顆北鬥導航衛星
  • 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在西昌成功發射
    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在西昌成功發射 華西都市報2019-04-21 01:04:16.0讀四川   4月20日深夜,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4顆北鬥導航衛星。
  • 長徵十一號成功完成海上發射!B站成功發射中國首顆科普視頻衛星
    9月15日,我國首個由網際網路公司(嗶哩嗶哩,簡稱B站)定製、用於科普傳播的視頻遙感衛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 成功升空。該衛星由中國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福建首顆衛星「海絲一號」發射成功
    東南網12月2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靜雯 通訊員 黃仡凡)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我省首顆衛星「海絲一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進入測控站覆蓋區後,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成功
    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成功 原標題:   中新網西安11月2日電 (記者 田進 通訊員 張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2日透露,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第17顆衛星已成功發射。
  • 簡報: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發射成功
    簡報: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發射成功 物聯網之聲 發表於 2020-12-08 10:44:07 「政策動態」
  • 國內首顆「環保型」微納衛星搭載發射成功
    本報南京1月19日電(記者鄭晉鳴)19日12時12分,我國第一顆「環保型」微納衛星——「淮安號」恩來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搭載發射升空。14時20分在新疆喀什基地收到了第一軌信號,功能運行正常,進入在軌測試階段。
  • 中國首顆商業SAR衛星搭載長徵八號發射成功,研發方「天儀研究院...
    北京時間12月22日中午12時37分,由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天儀研究院」)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和「元光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兩顆衛星正常進入預定軌道,遙測參數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順利首飛填補了中國在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對加速推進運載火箭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成為「十三五」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任務的收官之戰。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成功發射 6G有哪些新技術?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成功發射,6G有哪些新技術】記者6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當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